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听得王朴道:“那黄炳廉我也认识,一个断案的刑官,与他有甚好谈的?”

郭绍道:“我觉得此人颇有见识,挺靠得住,大伙儿相互结交一番也是无妨。”

第四百一十章敌人

次日下午,郭绍、王朴、李谷、左攸、黄炳廉五人在郭绍府上聚会,呆了整整一下午,晚饭也在这里吃。没有山珍海味、也没有昂贵的美酒,但郭绍说了一句:“菜是咱们家玉莲下厨亲手炒的,酒是贱内年前酿造的葡萄酒。”

顿时这餐饭就上升了一个层次,大伙儿细嚼慢咽,喝酒的时候也是慢慢品尝,比在大酒楼吃东西还要享受的样子……毕竟尝到别人家家眷亲手的手艺不容易,关系没到那步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那推官黄炳廉,一脸受宠若惊的模样,整餐饭都十分小心,连一滴汤都没洒。

不过,郭绍也只花了几贯钱。

郭绍回到起居的后园时夜色已渐渐降临。符二妹见他回来便去沏了一壶茶,她把茶捧到郭绍手上,然后从后面搂住郭绍的脖子,说道:“夫君品品我的手艺。”

郭绍端起来抿了一口,心道:二妹酿酒不错,泡茶的技巧比起陈佳丽确实差了点。他原本对此道没什么兴趣,不过此时的人一待客就是茶,各种茶水喝得多了,也就尝得出来好坏来。

不过他坐着被二妹搂住,觉得后肩上软绵绵的十分惬意,当然不会在她面前拿别的女人来比较,当下便笑道:“好喝,我享福了。”

果然符二妹十分高兴,她看了一眼郭绍放在桌案上的本子,便问:“林仁肇是谁?夫君不会又惦记哪家的佳人了吧?”

“咦,好像古人也常常拿佳人来比喻有才能的贤士。”郭绍说道。

符二妹道:“是了,你这都知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伊人就是貌美的女子,不过有的私塾先生也说是君王渴求的贤明之士……林仁肇是贤士?”

“他是个武夫,但是个很厉害的武夫。”郭绍耐心地说道,“枢密使王朴专门安排了密探盯这个人,王朴本人也长期注意他的事,专门制了一份卷宗。下午咱们不是在前院议事么,又提起过这个人。南唐很有名气的武将,二妹没听说过?”

符二妹摇头,随即又笑道:“原来是南唐国的人,还真是伊人在水一方,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啊。”

“有你这样拼凑诗经的……”郭绍道,“当年淮南之役,在正阳一战,此人有勇有谋,先帝也曾称赞过他。从那时起王朴就开始注意此人了。你想,那时候林仁肇的职位还不高,一般的敌国中层武将怎能得先帝亲口称赞?”

符二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郭绍知道她对这个没什么兴趣,因为是自己和她谈论、她才愿意听,不然恐怕毫无兴致。

她笑道:“夫君成天就只惦记着对手,我都想做你的对手了。”

“也不是,我喜欢的人也会成天惦记着……没追到手的时候。”郭绍开玩笑般地说,“对手也是,没打败他的时候才惦记。”

符二妹嘀咕道:“那我早知道不让你那么容易得逞了。”

郭绍忽然沉吟道:“还别说,咱们确实太容易忽视到手的女子,也容易忽视战败后的敌人……”

……第二天,郭绍在殿前司呆了一早上,便径直去了枢密院。王朴和魏仁溥都十分客气地接待,时不时就跑枢密院去的武将,恐怕除了郭绍很少见。

他向王朴讨要了林仁肇的卷宗,就在枢密院找了间屋子翻看,这里的东西不太借出来。

王朴记载得十分详细,很多关于此人的小事都写下来了。郭绍大致看了一遍,又翻回来细看了一些他直觉有意思的地方。其中一处引起了他的注意,林仁肇曾和刘仁瞻有交情。

郭绍当然记得刘仁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敌人,都难以忘记。当年刘仁瞻防守寿州,大军围攻久攻不下……还被他抓住机会出城反攻,那人用兵十分娴熟。要不是郭绍出其不意弄出火药来炸开城墙,还真是拿他没办法。

不过现在刘仁瞻不是敌人了。押解回东京后虽然没有亏待,却一直被软禁,毕竟还可能与南唐国发生战争,这等厉害的武将放回去对周军不利。

郭绍离开枢密院后,忍不住打听了一番刘仁瞻住的地方,当下便叫人去买了一些酒肉,带着随从去看望他。

刘仁瞻是个五十来岁的武将,须发花白飘逸,穿着举止就不像是冲锋陷阵的猛将,看起来属于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的人。他迎到客厅门外,见礼开口就称“郭都点检”。

郭绍顿时明白他一直在关注形势。当下便抱拳寒暄道:“刘公在此住得习惯、可缺什么东西?”

“郭都点检亲自到访,有失远迎。”刘仁瞻从容地笑道,“日子倒是挺安生,老夫这两年都胖了不少,就是无趣了点。请!”

郭绍随他进屋,当下趁机说道:“刘公既然觉得无趣,何不受个官当当?先帝虽已不在,太后同样不吝封赏。”

刘仁瞻坦然道:“早先老夫已表示过心迹,刘家深受南唐国主之恩,实在无法弃主求荣。而今苟活于世罢了。”

郭绍听罢,情知难以说服……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认定了的事就非常顽固。当年让他活下来也不容易,大概也是因为人有本能的求生欲。

郭绍只好转移话题,问道:“周军若攻灭南唐国,刘公以为战后大周该如何治理,可有什么谏言转告太后?”

刘仁瞻想了想道:“不能嗜杀失民心,政令、律法、税赋也最好不要改变太急。”

郭绍听得这番话和王朴所说的维持现状的权宜之计很相似,当下便拜道:“刘公虽已赋闲,今日一席话仍对南唐国军民有德行。”

刘仁瞻又不禁说道:“郭都点检这番话,仿佛攻南唐国如探囊取物,老夫倒是觉得恐怕没那么容易。蜀国难在道路,南唐却坚不在大江之险;蜀国人数十年不知兵,但南唐国断断续续打仗没消停过,君臣同心同德,并非不堪一击。”

郭绍不想在他面前吹嘘,反而附和道:“国家稳固不在山川之险,而在德政人心,刘公之言甚有道理。”

刘仁瞻听罢颇有些动容:“只叹不能同朝为臣。”

“也许会有机会的。”郭绍笑道,“南唐国主若到东京为大周之臣,刘公便可与南唐国主一道归顺,不就没有君臣恩怨之说了?”

刘仁瞻不言语。

郭绍见状,觉得他刚才和自己挺谈得来、不想破坏气氛,当下又问:“刘公还记得林仁肇这个人?”

“林虎子。”刘仁瞻恍然道,“此人是个好汉,不过根基太弱,起先只是闽国武将的家奴裨将,又灭了国,老夫等想提拔他也无法一蹴而就,后来潘承佑才举荐他,有了立功的机会。”

郭绍又详细地问:“潘承佑何许人?”

他把一些细枝末节都问了一遍,俩人谈论了好一阵,郭绍这才告辞。

……

第四百一十一章拍马脚

虎贲军校场上马蹄轰鸣,尘埃之中一片羽毛在飘动,仿佛被风吹得荡漾的芦苇。郭绍骑着一匹黑马冲在前头,看起来十分矫健,一大群骑马的将士紧随其后。

一群数百人都穿着崭新的盔甲,造甲坊新制甲胄,头盔很明显上面可以插羽毛,新交付的这一批盔甲都都给配了羽毛作为庆贺。郭绍穿在身上感觉确实比之前的甲胄舒服多了,肩膀、四肢各处链接部更便于活动;重量也比之前的轻便,因为不是两层甲,而是在板甲上用铆钉拼镶锁子甲。

正前方一只宰杀后的羊挂在一副木架上,外面还挂了一层胸甲。郭绍策马冲进,及至二十余步,便取了一支长约三尺的标枪,猛地投掷过去,听得“哐”地一声,标枪正中板甲,战马的速度加上标枪出手的速度,重三四斤的标枪直接洞穿了甲胄,插到了羊肉上。

“哈!”郭绍高兴地大喊了一声,策马转了一个方向从靶子前方掠过。后面冲来的骑士纷纷投枪,多数没中,不过他们还不熟练,这才投了两三次。

一群马兵跟着郭绍逐渐缓慢停止下来,下马休息。董遵诲和另一个高大的莽汉上来,那大汉道:“郭都点检武功盖世,投枪比谁都准!”

说话的大汉叫张建奎,力气极大善用一把大斧头,攻蜀之战时打巫山峡峭壁上的军寨,十分勇猛;当时郭绍就在山下,由是记住他了。

郭绍笑着拍了大汉的肩膀一掌,发现这家伙比自己还高,说道:“不用拍马屁,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大周军需要张指挥这样的猛将。”

众人听罢一阵哄笑。张建奎忙道:“末将从都头直升五百人指挥,全凭郭都点检栽培!”

郭绍道:“诸位没投中的,无需计较,勤加练习,不出一个月必然学会。这玩意简单,比射箭容易百倍,我亲自试出来的;以前我也不会投枪。”

董遵诲笑道:“我此前还纳闷,舅舅怎么到军营里就练投枪。舅舅箭术精湛冠绝三军,怎么弃弓学枪了!”

“哈哈,箭术和投枪,我都没用了,难道我还要亲自上阵杀敌?”郭绍道,“就是想试一试,这玩意是不是中用。史彦超用的那种铁枪,一般人没法用。重新造的这种,颤软木杆、头粗脚细,长度重量适中,比较容易上手。”

郭绍回顾董遵诲道:“第三军是骑马步兵,诸位之前骑马进入战场是怎么作战的?”

董遵诲道:“如果是一百人内,则骑马逼近敌军一百步左右,下马迅速组成队列作战。但要是成千上万的大阵,只能提前弃马,先布好战阵,在步行进入战场;不然部署大阵太费事了,可能还没成军就被敌兵突袭。”

郭绍点头道:“正是这样。骑马步兵的马术、骑射都不行,本来大伙儿就是步兵,怪不得将士,也难以短时间内练成骑兵。但是装备战马后增加了后勤压力,对长途的战略机动提升不大(马负重走太远会掉膘,进而折损);短途的战术机动也局限很大,这点作用要多吃那么多粮食不上算。

所以咱们要具备一定的马上作战能力,在奔袭或追击时能立刻在马上就快速投入战阵。这种标枪,可以在短距离上替代骑射,杀伤力还更强;最要紧的不需要花费太长时间练习就能用。”

张建雄听罢拍胸脯道:“郭都点检尽管放心,末将定率第二指挥勤加练习,一个月让大伙儿都学会投枪。”

“甚好。”郭绍道,“第三军第二指挥的前任指挥使,在瞿门走纤道突袭蜀军,指挥使及以下整都将士全部战死,这是一支勇猛忠诚的军队,希望张指挥继任之后,勿失我望。”

众人听禁军统帅当面盛赞他们,无不激动。

郭绍道:“咱们是骑马步兵,武艺不如骑兵,但战力并不一定就会差。学了投枪,还要练习枪骑兵冲锋,凭借战马的速度,拿长枪猛冲,不需要任何武艺,只要勇猛的决心;第三样,用马刀侧劈,只要一个招式。学会这三招,有时也能勉强当骑兵用,便于抓住战机。”

郭绍说得兴起,又要表演侧劈动作。当下在将士们的起哄下,重新上马,拿了一把马刀,飞奔向校场上的稻草扎的假人,控制战马从稻草人旁边掠过,郭绍俯身一刀斩落,将假人砍翻在地。

不需要什么武艺,郭绍自己马战就不行,但胜在刚才的动作干净利索,姿态很好看。身后便传来一阵叫喊:“好!好……”

郭绍策马返回,便听得一个士卒说道:“郭都点检一身武艺,就算以后不做大将了,也能过得不错哩!”

本来兴致勃勃的将士们,顿时就冷场下来,张建雄顿时骂道:“狗日的,姚二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