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现在最大的问题,先帝驾崩才两个月,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内部也不是那么稳定,上下不少人只是在观望;外镇也有观望者。还有以前遗留的问题,东京这地方周围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根本就是易攻难守的地方……所以朝廷必须要留下重兵在东京,还要一些靠得住的人。

但这等话不便明说出来,哪怕在场都是权力核心的一批人。

郭绍觉得,有些东西只是与人相处的技巧,无关品行;在什么人面前就说什么话。有的话他可以在将士们面前当众说,有的话只能在军机小圈子里说,有的话只能和符金盏说,有的话他谁都不说、只在心里想想……若是乱说话最轻的后果也会叫人很尴尬。有时候他变会在一些场合遇到一些人,当众说一些很刺耳的话,叫人很不舒服也很无奈。当然他不会那样干,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

郭绍寻思了一番,便进言道:“太后,禁军尚在整顿,龙捷军张光翰部也还在路上没回京,暂时恐怕不是抽手的好时机。只有再等几天从长计议。”

王朴道:“李继勋半月内就能到达晋州,几天前就动身了。禁军从东京奔赴晋州八百多里,若是不能及时出动,之前咱们商议的方略就没用了。

不过臣和魏副使也料到了这样的处境,除了上策,还有下策。便是趁李继勋离开泽州,先攻占泽州,占住地利再说。”

这时范质道:“为何一定要禁军,调地方节镇增援晋州不行?”

“调谁?”王朴毫不客气地问。

范质想了想道:“折德扆(折从阮之子,折从阮已去世)。”

王朴面有恼色,直言不讳道:“范相公,你是怎么做上宰相的!折德扆的堂弟和殿前司都指挥使李处耘有过节(其堂弟折德良和郭绍也有点不是根本利益矛盾的小矛盾),你现在叫他不顾自己的地盘,带大军去晋州!他奉旨后动不动?就算动了、猴年马月能走到晋州!”

郭绍心道:还有更严重的问题,西北节度使本来就是有点半独立性的藩镇,用起来很费力;你再给他圣旨节制更多的藩镇兵马,是怂恿他趁机坐大实力么?

符彦卿倒是个好人选,但符彦卿都六十岁了,而且离晋州太远……郭绍不得不想起符彦卿最后一次在北汉忻州的战役,符彦卿指挥、仗打得稀烂,确实是该退休的年龄了,再叫他带兵打恶仗有点强人所难。

就在这时,范质也生气了,说道:“我无才做宰相,好,好!我现在就请辞。太后……”

“范公不必意气用事,你是文臣,在军务上和王使君说不到一起,实属常情。”符金盏没好气地说道。

就在这时,郭绍转身说道:“如果向拱(最近一次上书时改了名字,避讳)守住了晋州呢?”

王朴愣了愣:“只有李继勋攻打,他当然应该守住。但若时间拖延太久,李重进部到达晋州,叛军总兵力可能会达到六万。向拱那点人,而且他到晋州不久,部下和当地人言语口音习俗不同,是不是能同心同德也难说……要是向拱被李继勋、李重进合攻丢了晋州,也情有可原。”

王朴又道:“郭将军攻寿州的法子,赵匡胤也知道的。以前赵匡胤乃先帝心腹,谁也料不到他会叛乱。”

郭绍沉吟道:“龙捷军左厢张光翰部应该快到东京了,不过侍卫司要重组也很费事,几乎要把龙捷军、铁骑军余部重新部署;不仅要重新登名造册整编建制,还需要时间相互熟悉。倒是虎贲军准备日久,现在基本完成整顿,半个月内就可以动用。”

王朴道:“虎贲军倒是有三万多人,如今算是禁军最精锐的人马,但郭将军想全部带出去?”

“我只带一厢!”郭绍道,“关键时刻,我不能让向拱失望,让他被围攻袖手旁观。”

王朴愣道:“郭将军眼下之意,想用一万六千人打李继勋、李重进六万人?”

郭绍道:“控鹤军和诸班直也能抽调一部分兵马……而且我并非一起对付二李,李继勋先到晋州;然后再对付李重进。各个击破。”

第三百零三章老奸巨猾

深秋季节,旁晚坐在外面很冷,不过好处是完全没有蚊虫了。四下里十分静谧,连夏天那等虫子叽叽的聒噪都没有……唯一的声音是不知何处远远传来的钟声。

郭绍手掌里握着符二妹光滑的玉手,正看着湖泊两边的风景发怔。

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屋子后面要有一个小小的花园,每天忙完了就和她坐在门口说说话。很早以前的梦想了,现在呢,那点小小的愿望对郭绍根本不算个事,他甚至可以抬手之间就满足别人的这种愿望。

但他此刻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无法放松,心里还惦记着外面世界的事。

计划编入侍卫司的近两万铁骑军余部,现在基本处于组织混乱的瘫痪状态,因为陆续抽走了小半的兵力;武将也因为清洗有断层。侍卫马步司在东京实际只剩二厢兵力,虎捷军左厢改编走了、龙捷军左厢还没到达东京……

侍卫司剩下的两厢也没法打仗,否则就会让侍卫司的整编计划停顿;从而影响铁骑军余部重新组织成军的日程。让铁骑军的人马长期处于瘫痪状态慢慢失去控制,绝非好事;整编必须马不停蹄持续下去。

郭绍只有殿前司的人马可以用,其中虎贲军是嫡系部队;他宁肯留下一部分保障东京内外的安全,震慑威胁禁军其它人马、以及外镇兵马,也不愿意全部调走……然后从控鹤军抽调军队补充出征的兵力。

“我明天送二妹去宫里,和太后在一起。”郭绍道。

符二妹勉强地露出一个笑容,点头微笑道:“嗯,我也好久没见大姐了,正好和她说说话。”

“唉……”郭绍轻叹了一声,“刚刚才重逢,我又要出去了。”

“夫君只管安心做正事,不用管我。”符二妹轻松说道。

郭绍捧着她的手:“不过写信的时间总会有的。”

符二妹笑道:“哎呀,夫君空闲下来了,我教你练练字罢。”

“我会留下李处耘,进言太后让他领东京巡检。这样一来我便放心了。”郭绍道。符二妹小声说道:“李处耘就是你提过的李圆儿的爹吧?”郭绍道:“就是他。”

符二妹笑道:“那你可不敢辜负了李圆儿。”

郭绍好言道:“在娶二妹之前,我就认识她了;认识她的时候,我还不认识二妹。她是个很好的小娘,不过我还是会先征得二妹的同意,看你计较不计较;无论多好的人,在我心里的位置比二妹还是差点。”

符二妹轻轻问道:“若非我爹是卫王、我大姐当时是皇后,你应该会娶李圆儿的罢?因为当时我对你来说,本来就是个陌生人。”

“不提以前了,现在我最在意二妹。”郭绍忙道。

符二妹轻笑道:“没关系,不是都说了,那时候你都不认识我,还能怪你不成?我就是忍不住想了解夫君的心。”

郭绍干脆地点头道:“是那样的,不过世上的好女子多得是,我不能看到谁就喜欢谁吧?当时我对李圆儿真没多少心思,恰好她看上我罢了。”

符二妹又问:“夫君信任李处耘么?”

“谈得上信任。不过……”郭绍看着她的眼睛,“这世上,真正能完全信任的人,有一两个就相当不容易了。普通百姓人家或许更容易信任别人,是因为他们没机会被更大的诱惑考验,背叛的筹码不够大。先帝(柴荣)非常信任赵匡胤,赵匡胤在机会成熟时会怎么做?”

符二妹幽幽沉吟道:“夫君意下,不信任李处耘?”

“不,我信任他。”郭绍摸了摸后脑勺。符二妹“噗嗤”笑道:“我是不是很笨,叫你说半天都不明白。”

郭绍耐心又温柔地说道:“我还没说呢,说过的话二妹都懂了,二妹很聪慧,只是以前接触得少……得这么说,大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用是和非、黑和白来分别。

我现在是非常信任李处耘的,因为他现在根本就没机会。做到殿前司都指挥使像平步青云一般扶摇而上,没有根基、没有威望;他只有靠我才能保住地位。客观上他就不可能有二心,而且李处耘的品行和忠诚度还是非常好的;我对他有知遇之恩,在战阵上、危急时刻都曾并肩作战。患难兄弟一样的人,我干嘛不信任他?

我不是非常信任他、也不会放心让他留在东京坐镇局面,让太后在关键时刻有靠谱的人可以用。

……但是,在我麾下所有亲信的高级武将里,李处耘是唯一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而且见识不浅的人;他在西北投靠折公时,就经常和当时名士来往,和文化人都很谈得来。在我和他相处的几年里,也发现他的谋略眼光十分独到。

这等人物,一让他羽翼丰满、有了一群党羽和根基,又有了威望,他就可能变成先帝的赵匡胤。在机会成熟时,他会忍不住去想得到一些东西;他不想,别人也会帮他想。”

郭绍叹了一口气道:“所以我得早早就防着他变成另一个赵匡胤,这样反而对他也有好处……战争是提升威望地位、实力的最快捷径;你看这些年来,几年就可以塑造一个大将甚至一个皇帝,就是战争。我让李处耘尽量少地带兵打仗,给他高位和兵权,他的实力也起不来;用他的时候,他的才能也还在。李处耘没有根基和威望,没走到那一步,他就不会去想不该他的东西。

这也是我此次不留杨彪,留李处耘的一个考虑。杨彪是我兄弟,他那德行,好坏恩怨分明、根本不懂妥协,不似人主。”

符二妹若有所思,笑道:“我怎么突然觉得,夫君真是老奸巨猾啊……哎,你可别气。”

郭绍笑道:“我养着这么好一个老婆……妻子,国色天香人间绝色;在这等乱世,我也是被逼出来的,要是没点手段能耐,那不是帮别人养的么?被抢去了怎办?”

符二妹柔软的胸脯靠在他的膀子上:“夫君其实很好,这些事儿,我要是问我爹和哥哥,他们早就不耐烦了,你却会慢慢和我讲……不知道为甚,单单是和你在一块儿,和你说说话,我心里就很美。”

“我也是。”郭绍柔声道,“但此时确实是个战机,不能为了厮守轻易失去。若是太早,李继勋站着泽州太岳地利,易守难攻,啃的是硬骨头,战争可能反而因此耗很久;太迟,怕晋州丢了,让李重进和李继勋会合……而现在正是时机,李继勋为了进取晋州、防御空虚动摇,又没和李重进合兵壮大。所以我不顾禁军诸事未成,就急着要出兵。”

……

旁晚的李府,李处耘也和家人在一起。

“出征前,你不能私自去见郭都点检!”李处耘严厉地对女儿说。

李圆儿一言不发,低着头。

李处耘回顾夫人,又语重心长地说道:“男子要忠诚,女子要忠贞,无论什么世道,此乃安身立命之根本!你不能轻易委身于人,也绝不能轻易弃主。当初在邠州,那折德良对我如何,还上书诬告我;我背弃折公了么?最后不到万不得已,折德良那厮竟然用下三滥手段对付我家眷,我才忍无可忍!

看现在郭都点检,对我如何?李某就是个做事做人都靠得住的人,哼……

你读了那么多经史诗书,三国是乱世罢?知道那三姓家奴吕布么,吕布不可谓豪杰,打仗几无人能敌,但他最后什么下场,又可曾被人真正信任并重用?这便是经史给世人的教训!”

夫人王氏也帮着劝道:“圆儿,爹和娘都那么疼爱你,平素对你千依百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