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匡胤一听,立刻来了兴趣,刚刚没说话,顿时开口道:“涿州无险可凭,不好久守。”

赵普道:“周军实力未大损,出征的时间也不太长。我猜官家仍旧心有不甘,只是现在军无战心,暂时不会继续北伐了……但他心里一定还惦记着幽州。

主公可以进言,暂且退兵、待我朝禁军稍作休整后,另择良机第二次北进。官家听到主公支持他北伐,一定会很高兴!这时候您便说涿州先守住,可以直接威胁幽州,减少第二次北伐的周折。多半官家就会听您的。”

赵普的声音越来越小,又悄悄说道:“皇后在禁军中所屏障者,便是与符家联姻的郭绍。只要郭绍不在东京,局面对咱们有益无害;无论将来打算如何做,都要从容得多。”

赵匡胤微微点头,顿时觉得赵普出了个好主意……这种法子,成本很低几乎不用冒风险;又能釜底抽薪,果然不失为妙计!

幕僚一点都没说错,之前赵匡胤和张永德一起劝皇帝不要冒进,是为了顾惜周朝军力,但皇帝一心北伐劝起来很费事;这回如果表明态度要支持第二次北伐,手下大将如此表态,皇帝一定会高兴。

赵匡胤左思右想,觉得此计很容易成功,很有可行性。当下忍不住拂赵普的背,亲切道:“我失去了一个兄弟,却常常把你当亲兄弟。”

第二百零六章涿州

涿水南岸军营。

“上曰,教侍卫马步司都虞候郭绍率虎捷军左厢六军固守涿州。钦此。”一个白胖宦官念道。同行的还有枢密副使王朴,前来视察军务。

郭绍听到钦此这个词,意思好像就是如同皇帝亲自驾临,当下只得跪拜双手接旨。王朴上前来扶:“官家的意思说完了,郭将军起来罢。”

郭绍真是不想爬起来,给他们跪了!

他最后还是站了起来,抬头观望着前面缓缓流淌的涿水。有两骑周军士卒正从对岸奔来,眼下虎捷军防御的地方、正是河流清浅之处;那两骑冲至河边便缓下速度,然后径直策马下河,骑马涉水至河心。马儿却是不懂忧愁,到了河里便饮水摆头,把水甩得在河面上溅起朵朵水花。

郭绍见状又回头南边,一片绿茵茵的原野……拒马河在远处,视线内看不见。

“唉。”郭绍叹了一口气,一时无话可说。

王朴见状,情知防守涿州城不是什么好地方。前面的涿水水浅、挡不住大军;后面的拒马河又深,反而给增援和粮草运输带来不便。

王朴便道:“你且守着。无论官家近期会不会再度北伐,我朝既与辽国开战端,边境就得留人防备。自古两国交战,没有只准自家打别人、不准别人反攻的道理。”他想了想,又道,“赵匡胤进言大军休整后,会另寻战机北伐;是他举荐的郭将军守涿州,将此地作为拒马河北岸的据点……当然最后也是官家认为可行,才会下旨。”

郭绍一听心里啥都明白了,赵匡胤要不是故意的,他根本不信!

他目光下移看着河面、寻思了一会儿,便转头道:“我去瞧过固安县城,城墙低矮、与涿州隔着河;分兵把守恐怕难成掎角之势,反而分散兵力……

我欲放弃固安,集中兵力守涿州,一心保有西线;并请龙捷军左厢至岐沟关驻守,进可策应涿州不成孤城之势,退可守备浮桥粮道,保障我部补给线。如此集中兵力积极攻防拒马河北岸,比被动死守城池要来得安稳。这番请示,还望王副使在官家面前美言,予以支持。”

王朴听罢沉吟片刻,道:“郭将军之策颇有战守之方,老夫回去后定禀报官家。”

等王朴离开了军营。郭绍召集部将,下令全军向涿州撤退,提防步军被分割包围在野外……不等朝廷回复,他便直接放弃固安;反正已经和枢密院官员王朴说过意图,王朴也说有道理。

辽军主力数量庞大,郭绍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但知道前几天周军决战时动用了精锐骑兵六万多人,如此军中还宣称“辽人马兵多”,可以猜测辽军主力应该不下十万骑。十万契丹骑兵,一般还会有契丹人最信赖的仆从军奚兵,力量十分雄厚……万一被这么多人分割包围是什么后果可想而知。

不过只要依靠涿州城,倒也不怕。周军在拒马河南岸总兵力估计达到了二十万,十余万禁军精锐,还有不少节镇地方兵;涿州只要守住,柴荣没有隔岸观赏郭绍被长期围攻的道理……虎捷军精锐说到底又不是郭绍的私人;若柴荣真不信任他了,一句话就能撤换兵权。

大军进驻涿州城,郭绍准左攸的建议,首先努力保有民心。于是在城中各处张贴军法,将士欺凌百姓者从鞭刑到斩首十分严厉。军队也不强占民宅,分驻在四门内搭建帐篷;以及占用官方州府衙门。

果然效果不错,周军驻城不仅没有被袭扰,还得到河北汉儿的支持、很容易便能召集民壮修筑工事。

但究竟要在涿州守多久?郭绍想起了符皇后给自己的叮嘱:北伐后,“不惜代价”回京!

他一时想不什么好办法来,担心柴荣会把自己长期留在河北边防。按照以往的惯例,禁军只有侍卫司的两支军队才会时常分兵驻外;殿前司属于皇帝真正的近卫,除非皇帝亲征,不然基本都在东京。

侍卫司只有两支军队:虎捷军、龙捷军。郭绍部本来也在涿州驻扎,所以让他留下驻边的概率非常之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情低落之故,可能也是住帐篷受凉;郭绍为了表明与将士同甘共苦的决心,自己也住的帐篷打地铺。刚进涿州不两天,他生病了。

高烧不退,不用郎中把脉他也知道自己是重感冒。众将派来郎中探视,多嘘寒问暖,不过郭绍都没有理会。他压根不在乎一点感冒,心里依旧挂念着怎么回京的问题。

现在借机称病么?但就怕柴荣让他渡过拒马河养病,把军队留下;这是最可能的情况,两万大军没必要调来调去……换一个人来涿州,比如高怀德就行了;高怀德的军职是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前来接手虎捷军左厢兵权是再恰当不过的事。

因此郭绍决定不轻举妄动,只这样耗着看情况。

生病的身体难受加剧了他的情绪低落,他觉得这回北伐表现得很糟糕。在东京义愤填膺斗志昂扬,结果到了河北未立寸功,果然怎么痛斥愤恨外寇敌人都是没有用的,打不过一切都是扯淡。而且还陷在这里可能回不去!

“湿毒侵体,偶感风邪……”一个郎中在塌前诊脉念念有词,又道,“将军不能再住帐篷里,得找一处舒适干燥的房屋静养。”

“州衙、官员家里都安置了前几日留下的大量伤兵,每天惨叫吵闹恐怕难以静养。主公,咱们只能就近征用民宅。”左攸轻轻说道。

郭绍没开腔,这点事任由他们安排便行。

这时郎中说道:“唉,周朝大军主将竟无居所,实叫我涿州人脸上无光。老朽有陋室一处,虽是蓬壁,却也安静,内外只有两口人;若是将军不嫌,不如到老朽家住下。”

左攸听罢当即说道:“如此甚好,正好叫老先生方便探视病情……一点酬劳,不成敬意。请你定要尽力让主公快快痊愈。”

郭绍便稀里糊涂被送到了军营附近的一座宅子里,果然环境干净幽静,很普通的瓦房宅院、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看起来倒也不穷。

这时代没有特效药,身体素质不好的得个感冒都可能死人。郭绍一点都不逞强,住在民宅里也毫不反对,给药就喝。就是房间比较少,只好亲兵将领罗猛子和卢成勇轮流守候照顾;卫士都只能在外面驻守。

晚上郭绍出了一通汗,次日一早发现自己竟然退烧了,顿时感到这民间的郎中还真有些本事。发烧感冒在后世也可能要住院打针打吊瓶;这郎中熬了一锅草药让他喝了,居然一天一晚就好。

当下便让罗猛子把那郎中找来感谢了一番,又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郎中拜道:“不敢,老朽姓陆,将军只管唤我陆老儿便是。”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涿州百姓常叫老朽陆神医,哈哈,有高抬之嫌,不过对付一些小病小痛、老儿便是药到病除。”

郭绍见自己的随身包袱放在床头的柜子上,便起身把包袱拿了过来,摸到了一枚黄金做的腰带镶扣。当下便放在屋里的桌案上,说道:“出征在外,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一件小玩意感谢陆神医,还请笑纳。”

那陆神医急忙推辞。

郭绍见状拿起镶扣,把老头的手拉了过来,一把拍在他的手里:“本将一介武夫,确是没什么客气话。说送东西感谢你,便是一定要给你的,收了罢。”

他起身收拾了一番,便起床穿衣。郎中便道:“将军病情虽有好转,倒应该养利索了。可在此住下,不必再住帐篷。”

郭绍沉吟片刻:“陆神医家中可有家眷?”

陆老头道:“贱内已过世数年,家眷只有小女一人。”

“有女眷在家,将士长住不甚方便。”郭绍道。

陆老头道:“将军在涿州城所作所为、一看便知为人如何,老朽并不担心。”郭绍听罢便道:“等回来再说,现在我得出去一趟。三弟,派人去把李处耘叫来中军。”

郭绍出了门,乘马车去往中军行辕。待见了李处耘等部将,询问城防、敌情,得知暂时没有动静才稍稍放心下来;又叫李处耘多派麾下的游骑兵到涿水南北巡视,各处设哨。

不多时,报将领张英求见,郭绍便请入。

张英是新投郭绍不久的人。周军前期全线向北推进时,诸城汉将闻风而降、契丹人少量驻军仓促北逃;张英是瓦桥关附近的畜牧场主,等兵乱时,他趁机纠集乡人、抢了契丹兵养在牧场的百匹军马来投献。郭绍遂把那些马再回赏给张英,任命他为都头,把他手里的几十个兄弟编为一都,给予厚赏。

“拜见郭大帅。”张英是个身材粗壮的三十来岁的阔脸大汉。

郭绍好言道:“免礼了。”

张英道:“末将在固安有好友,上午好友派人悄悄送信来,说辽军进占固安城了,是幽州南院兵马总管萧思温的人马。末将觉得这是军情,便赶紧来报主公。”

第二百零七章燕燕的爹

萧思温,郭绍对这名字倒是越来越熟悉了。

先是从陈夫人那里听过萧思温这个人:他的部下虐杀商贾、掠货,不仅没被惩罚,还以他的名义勒索钱财……这厮做得太过分,坏事不一定是他干的、至少可以肯定他太纵容部下了,钱收了居然把人残忍地折磨成那样!郭绍也勒索过蜀国人,但收了钱之后很有诚信、活生生地放人还送干粮,跟萧思温的干法全然不同。

此后,北伐时中军议事,多次提到萧思温乃辽国南院兵马大总管。

看来萧思温还是一个挺有名的人。郭绍对辽国的人物听得最多的就是这俩人,除了辽国睡皇帝耶律明,就是他。

现在郭绍又听说萧思温进占固安县,当下对此人愈发有兴趣。便问投效的幽州汉儿:“萧思温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投效的幽州汉儿张英等人语焉不详,看来他们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南院兵马大总管这个级别的契丹人,所言都是道听途说的东西。

奸诈,老实,机智,愚蠢?郭绍一概不知,但从陈夫人说的那件事可以猜测一二,觉得此人可能比较残暴……但不管是痛恨还是唾弃他,郭绍认为:至少应该去正视、了解自己的敌人。

所以张英等哪怕说一些毫无作用的听来的东西,郭绍也没有制止,由着他们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