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十国千娇-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什么好准备的,带玉清等几个亲近的人一起就可以走了,娘家什么也不缺,我出嫁才一两个月,回去估计以前住的地方、用度都在。”符二妹抱住他的胳膊,柔软有弹性的胸脯贴着他的膀子,语气伤感道,“我好舍不得郎君。”

郭绍忙好言宽慰了一番。

符二妹道:“你会念想着我,还会给我写信的吧?我们究竟何时才能再在一块儿?”

郭绍道:“当然会,今后无论发生什么事,你都是我的结发妻,我都会关心你、爱护你……除非我死了。”

符二妹的脸色拉下来,直接拿嘴唇堵住他的嘴。俩人遂搂在一起,相互摩挲,很快便难舍难分。

……郭绍念头通达,在妹子方面根本不纠结选择的问题,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可以收入囊中,无非有个高低轻重之分。他的妻子符二妹显然也不计较这个,这种高门大户的娘子早就习惯男人妻妾成群了,出生后睁眼见到的就是这种现状。

所以郭绍找一堆女人也谈不上对不起妻子……只要他留意,便会发现符二妹无论多么在意他,也只是说要他念想着、和她在一块儿,而不是说独占他。古代朱门大户的娘子几乎没有这种小气的想法。

京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做主人的哪个不对富贵、美女贪得无厌”,他觉得自己是主人,所以他可以同时宠爱所有自己的女人,而不存在忠诚的价值冲突;忠诚是别人对他的感情,而他作为主人只要不辜负别人的忠诚。京娘那一套东西十分简单,但郭绍受了影响之后倒觉得很有点哲学思想……于是他就相信了。就像相信这世上有神灵,只要能说服自己信,一切便都毫无纠结。

但符后对他来说是唯一的例外。

……

郭绍这阵子的心情已没有那么平静,一面亲自送符二妹去大名府,一面牵挂着诸多事宜,已经不顾上那儿女私情。

皇后符氏的话在他心头一直盘旋……为什么她很急切地叮嘱自己在北伐中立功,又为何要自己在战后不计代价回京?

按照郭绍的理解,这应该是在提前部署北伐之战后的战后格局:

一定要在北伐中表现好,是为了保有禁军兵权?郭绍和赵匡胤不和,柴荣是知道的。战后皇帝让他们俩在一个地方可能会发生冲突,这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事;把没那么亲信的郭绍放在地方,如果郭绍手里还有禁军精锐,难道是鼓励他们打内战的节奏?

所以如果郭绍让柴荣失望、又让皇帝找到理由的话,李重进的下场最可能是他的下场;而不太可能把精锐留在他手里在外镇驻守。

为何要不计代价回京……一般人不敢确定,但郭绍是确定柴荣不长寿的!皇帝一旦驾崩,符后手里没兵很危险。她也猜出柴荣活不了太久、早早准备预防事变了?

郭绍觉得皇后想得非常宽、又很周全,她的头脑实在不得了。郭绍庆幸自己也有点见识,不然恐怕难以跟上皇后的布局速度。因为很多东西、没机会深入交流,需要上下彼此之间理解、领悟、猜测对方的意图,然后才能配合。

但上面的分析也只是他靠自己的猜测推论,符氏真正是怎么打算的却无从知晓。

……郭绍送符二妹到大名府,离开的时候少不得一番恋恋不舍。但没法子……郭绍的职业是武将,国家大战,吃了那么久厚禄,正该他们上阵了。

八月下旬他赶回了东京,开始安排点兵等事宜。

他才离开东京没多久,一回来就发现不少事堆积到了一起,少不得忙活。

首先一件重要的事是董遵训从龙捷军左厢调到了虎捷军左厢,连带他麾下直属的马军指挥满编五百骑。据说是董遵训从高层打听到郭绍可能打中路先锋,立功心切主动要求调到虎捷军、归郭绍麾下第三军。董遵训是怎么做到进行调动的,郭绍一时间无从知晓……但应该也不难,因为龙捷军的同等名称军职比虎捷军高,主动要求降职,上头也不好意思不答应。

董遵训离开龙捷军,这事儿在郭绍看来不一定是好事,但事已至此已没时间理会。

然后是一些要为他饯行的宴席邀请函。其中包括高夫人和大商贾陈夫人。

这两个妇人那里郭绍打算去一趟,因为都是待他不错的人。想那陈夫人,不仅给予了帮助让郭绍派人打探辽国军情,连聘礼别人都帮着出了一小半;对于这等人,礼节上起码应该多多重视。

距离大军开拔的期限已不足十天,郭绍准备抓紧时间办这些事。白天他在侍卫司官署和各军营忙碌,派人去城西陈府送了拜帖,下直后就径直去拜访陈夫人。

以前他还是小队长的时候,要出征很利索就走了;现在人脉越来越宽,却是要麻烦一些。

还是那座颜色单调黯淡的宅院,郭绍让京娘陪着、带上一些礼物登门,准备向陈夫人辞行。

陈夫人在厅堂门口迎接屈膝行礼,她的打扮和举止还是那么淡雅。她的素净上衣没有扎在裙子里,又比较宽大,倒把腰肢的轮廓给遮掩了,这让郭绍稍稍有点失望……陈夫人最适合的还是穿那种把腰束紧的舞衣,能把最好的地方展现出来。

寒暄了两句,陈夫人道:“妾身要为郭将军引见两个人。”

郭绍便脱口问道:“什么人?”

“郭将军随我进来。”陈夫人道。

他便与京娘跟着进了厅堂,就在这时,便见几个白衣女子抬着一把椅子走了进来。那椅子上坐着一个女子也穿着毫无装饰的白衣裙,好像是孝衣一般。

但那女子好像是残疾的,光秃秃的没有脚用白袜子包着。脸长得漂亮清秀,颇有姿色。

“郭将军可记得上次妾身提过的事,我的先夫被害后,拿钱从辽人手里赎回来了两个小妾。”陈夫人脸色冷清道。

郭绍道:“记得。”

陈夫人道:“她就是先夫的其中一个小妾……红莺,你告诉郭将军,契丹人是怎么对待你的。”

那名叫红莺的坐着的女子一脸悲伤,良久才颤声道:“他们把我赶到了烧红的炭火上,叫我在上面跳舞。我被掀上去被烫得想跑出来,但周围都是人,他们哈哈笑着推攘我进去……后来摔倒,身上被烫伤好几处,脚已经被烤熟,这才被拖了出去。他们又把我绑起来,然后拿刀子割脚掌上的肉吃。我昏死了几次,后来郎中把我的双脚锯掉才活了下来……”

郭绍和京娘听到这里都是瞪圆了双目。

陈夫人却冷冷道:“另一个,赎回来没两天就死了。她更惨,契丹将领把她脱光绑起来后,拿滚油浇在她的臀上,然后活生生剜肉吃。几个武将坐在旁边,一面听她的惨叫取乐,一面分肉吃……受伤后却死不了,痛苦持续了一个多月,回来后终于伤口溃烂无药可救,死掉了。”

京娘大怒,恼道:“这是真的?”

陈夫人道:“我从小到大对这等事闻所未闻,若不是亲耳听到亲眼见到人,叫我想都想不出来。”

“这……这……”连郭绍见过尸山血海的人,对这等事也是难以想象。听罢只觉得辽国才是真正邪恶的国家。

这样的国家不被天谴?郭绍再也不信有神了。

他脱口问道:“那些人为何要那么做,就算有仇,一刀把人杀了其不痛快?”

陈夫人道:“这便要去问契丹人,咱们商贾与他们有什么仇,他们不过是为了取乐而已。”

郭绍心下十分难受,已是无言以对。

“这次郭将军出征,把萧思温的部下杀了,让他们付出代价,妾身便顾不得礼仪、愿意不惜代价报答您。”陈夫人道,“相比萧思温部下所作所为的罪孽,咱们的礼仪规矩算得了什么事?”

第二百章妇人之仁

出发之前,郭绍见了李娘子,又向高夫人辞行。从高夫人那里得到一面大虎旗,上面绣着几个大字“还我河山”;考虑到北伐尚未开始,需要一定程度上保密,郭绍先把旗帜藏了起来。这阵子郭绍所见所闻颇有些感概,东京高门贵胄和庶民百姓、都很支持北伐,柴荣用兵甚合民意。

趁着还在东京书写比较方便,他便给符二妹写了分别以来的第一封信。

除了写明行程,他在信中又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与符二妹分享。可能有些东西符二妹不一定感兴趣,但因为出自郭绍之手,符二妹肯定也会仔细琢磨……无它,她一直想了解郭绍。

郭绍在信中插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世道极其荒诞,野蛮常常战胜文明,中原百姓因为是农耕民族并不嗜血、只愿意太平过日子,但难以感化蛮夷,只有通过铁血才能自我保护;天下庶民绝大部分都在种地、手无寸铁,不过只要统筹得当,力量仍旧很强,战胜游牧铁骑并非不可能。

他从所见所闻中,想到那些吃糠咽菜劳苦一生的平民,还要遭受强人的肆意凌虐、血腥屠杀,生的痛苦如同地狱,让他对这个世道的人充满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郭绍告诉符二妹,等完成了自己作为禁军武将的责任,才可以安心与她厮守。

不过那些让他难受的见闻,至少还没有让郭绍绝望……因为周朝也是个暴力国家,郭绍追随禁军南征北战见识了周军的战力,他觉得至少现在有那个实力翻盘,把丢掉的河北拿回来、并且惩戒不义。

作为武夫,郭绍认为痛诉敌人为非作歹是没有用的,那些发展滞后的部族、还不懂什么是文明,需要用力量用行动来教他们做人。

八月底,校场点兵开拔。如同无数次的点兵一样,一众武将在人马中转了一圈,然后召集指挥使以上众将念枢密院调令。

调令早就被高级大将验证过了,指挥使一级武将是没有机会参与决策的,只管听从命令便是。

虎捷军诸将在开拔前会在主将身边聚集一次,听从临行前的训辞;每次战前也是这般习惯。郭绍坐在棕色毛皮油光水滑的高大纯血马上,站在一面老虎旗下,趁众将都在便言语了一番。

“本将丑话说在前头,目无军法、沿途袭扰劫掠百姓者,我六亲不认一律严惩!”郭绍冷着脸吼道,“尔等都出身行伍,经历过艰难困苦,也见识过庶民疾苦;那些百姓活着已是不易,尔等若还要纵兵杀掠,于心何忍?”

郭绍在禁军中本来就有“妇人之仁”的名声,所以他这么下令大伙儿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不过也没人不满,因为只有郭绍才敢抢了敌国之后大家分赃。屠城杀戮痛快一时,回京后众人还是觉得分赃的好处更长久一些。

他说得兴起,又道:“大周皇帝体恤百姓,我禁军乃王师,王师就得有个王师的样子,以王道伐不义,是以武力来保土安民……河北久苦,只待王师。诸位定会明白,我等所作所为是在做一件意义重大利国利民的大事,机会难得,此时流血牺牲也是值得的;错过了时机,将来悲痛也是无用。”

郭绍一面说一面回顾众将,大部分都没啥反应,正如杨彪曾说“当兵吃粮卖命”如此而已,大伙儿并不是很在意是不是意义重大。不过总算还是有一部分人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年轻的董遵训一脸激动,似乎对郭绍所言深以为然,听得是一脸的崇拜……年轻的世家武将,总是更容易怀有梦想。

远处还有一队人马在围观,那是刚刚来送别的几个朝中大臣和大将,一时还没离开。枢密使魏仁溥、副使王朴,还有侍卫马步司的韩通和高怀德,他们似乎都对郭绍的训辞很有兴趣,个个不动声色听着。

郭绍也懒得多说了,大喝道:“出发!”

于是诸将拜别散伙,纷纷回到自己的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