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阳公主-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门外,是一条长长的巷子,因为是专做夜间生意的花街,两旁大门上红灯高挂,把小巷照得通亮。只是因为已经夜深,没了行人。

为了安全,秦王居中,前后各两个卫士护卫着向大街走去。如果不发生意外,只消半个时辰他们就可以回到王宫了。

可是就在这时发生了意外,使秦王差一点再也回不到王宫了。

早在秦王坐在小食摊上吃锅魁夹金钱肉的时候,就有人把他盯上了。那摊主是一个暗杀团伙的耳目,团伙头目向他介绍过秦王的长像特征:“隆鼻,长目,虎口,豺声,长八尺六寸,大七围。”一一对来都不差,只是说话声音想再听一次,便故意打倒酸辣汤引他第二次说话。一听,果然是他。于是,当秦王一行吃过夜宵走上小街时,几个人就把他们跟上了。见他们进了花馆,估计玩乐一阵后今晚要赶回宫中,便布置了暗杀团成员,把小巷紧紧包围起来。

秦王一行出了大门正往前走,突然前面几个黑影挡住去路,只见明晃晃的钢刀在黑影手中闪动。掉头后看,又是几个黑影紧随其后。秦王低声下令:“冲过去1四个卫士立即摸出短剑护着秦王朝前冲去。

顿时,响起一阵刀剑的撞击声,卫士们与刺客交上了手。秦王因未带武器,心中不免有些慌乱。正在这时,传来一声惨叫,一名卫士被刺中胸膛倒在血泊中,秦王正准备去取拾他的剑,突然被墙上跳下来的两个黑影把剑直端端地逼向他的前胸和后背。

“哈哈哈,嬴政,你也有今日1前面的黑影说着,把剑用力向秦王刺来。秦王却并不躲闪,而是挺着胸向剑抵去,眼看那剑被顶弯,然后,叭的一声被顶断。那黑影大吃一惊,连连后退不迭。

“嬴政,今晚你死定了1后面的黑影说道用剑向他后背刺来,秦王仍不躲闪,背抵那剑用力后退,直把那剑抵弯,然后,叭一声剑被抵断。

原来,秦王出门前为防万一穿了刀剑不入的软甲。因那时这种软甲极为稀有,两个刺客还以为秦王有什么神力,都吓出一身冷汗。但他们并不后退,举着半截剑朝秦王一阵乱砍。只是剑法已乱,一个刺客被秦王飞起一脚踢倒,再当胸一脚,踹得他口吐鲜血。当他只剩下最后一丝气力时,竟举起手中断剑向自己脸上乱划,顿时血流满面,已不成人形。

前面黑影见了,大吼一声,不顾命地举剑向秦王砍来。秦王左躲右闪,与之周旋。

秦王前面两个卫士一个战死,但另一个骁勇无比,与几个黑影对阵,毫无畏惧。

秦王身后的两名卫士武艺高强,面对四五个黑影纵跳腾挪,不露半点破绽,瞅个空儿还把对方砍翻一个。

黑影们见杀秦王不着,又自损了几个兄弟,阵脚有些不稳。此时,又一个黑影被撂倒,那黑影垂死前也将剑指向自己脸部一阵乱削,但见鲜血飞溅,面目已一片模糊。

一连伤了数人,刺客们更加慌乱,其中一头目喊道:

“专杀中间那个大胡子,莫要放过他1

黑影们听了,躲开对手,一齐向秦王杀过来。

秦王虽然从小习武,有一身工夫,但手中没有武器,只有躲闪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正在此时,咸阳都尉府巡夜卫队经过巷外,听见厮杀声赶来问道:

“什么人?”

秦王卫士听了喊道:“大王在此,快来救驾1

巡夜军官听了,领兵杀将过来。

刺客们见有众多兵丁杀来,不敢恋战,呼啸一声,四散逃去。唯有一刺客仍拼死要杀秦王,终因势孤,被卫士击倒。临死时因剑已脱落,便将脸向小巷的砖墙上猛擦,直至面部皮开肉绽连鼻子也被磨掉为止。

另一刺客在逃跑时跌倒,被擒后由两个卫兵反剪双臂押去都尉府。半道上,竟被他挣扎着一头撞进街边赶早市炸油糕的油锅里,拉起来时脸已被炸焦。

秦王明白这是一个有背景的刺客团伙。回宫以后,把御案拍得震天响,愤怒地吼出一个字:“杀1

杀谁?

凶手活的没逮住,死了的个个毁了容,无从杀起。

文武大臣,皇亲国戚,侍从宦官,以至平民百姓,个个胆战心惊,不知所措,整个咸阳城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

但是出人意料,直至最后,嗜杀成性的秦王都未杀一人。其原因据他的贴身太监说,是因为他去看了华阳公主回来后便改变了主意。

此说当然不足信,但有一点可以相信秦王确实没有因此搞“扩大化”。据史记载,秦王一生遇到四次暗杀,其中三次都查出了行刺人,唯独这次没有。对这次遇刺,《史记》中只留下“关中大索二十日”的记载而已。

………………………………………………

第七章罪过啊,罪过!

她怕流血,怕死亡,可韩非和他的情人的死却与她脱不了干系,她为此痛苦地叹息着、悔恨着。秦王对她说:“是我的女儿,就要习惯死亡1

几乎每隔三五天,秦王都要到华阳公主住的小院看看。这时,他已有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但对这个女儿却有一种特别的关怀和爱意:她从生下来就没有了母亲,作为父亲,应当对她多施一份爱;她酷爱读书弹琴,口齿伶俐,聪明异常,也实在逗人怜爱;再说,她是个身有残疾的瘫子,而这又是自己一手造成,应当用更多的爱和关心去补偿。然而,更主要的还是她的母亲的缘故,她长得太像玉姬了,看到她,秦王就想起玉姬,他那难熬的思念就会减轻许多。虽然,他也曾下决心要砍断对她的思念。可是,要砍断这种感情绝不像砍掉那玉石狮子的脑袋那么容易。

比如今天,他又下意识地来到华阳公主的小院。

“父王,女儿听出是您的脚步声了。”秦王刚踏进大门,华阳公主就听出是谁了,她放大声亲切地喊着。

听到女儿鲜嫩的银铃般的声音,秦王心中一阵舒畅,一面打着哈哈,一面加快步伐走进女儿的卧室。

“女儿给父王请安。”华阳公主欠起身,双手向父王不停地打拱。

“躺下躺下,别起来。”秦王过来握住女儿的手,按她躺下。

“换了这个医生,怎么样?”秦王问。

她本想如实讲,还是老样子,但没讲出来。她知道父王的脾气,如果说出来,那医生准该倒霉了。便说:

“感觉好些了。”

“那就好,让他继续给你治。他说过一年之内能让你站起来走路。”

“那就好。”华阳公主并不相信,她已听过几个医生的这类保证了。她不想再谈这事,便把话题岔开说:

“父王,听说最近又有好几个谋士来投靠秦国,我真替父王高兴。”

“不过我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他们都是酒囊饭袋?”

“很难说,”秦王说着,火便上来了,“不说别的,就拿献的见面礼来说吧,都是一般的金银玉器,异地特产之类,没有什么名贵珍奇之物;其中有个魏国人叫尉缭的,献上的竟是一箱黄土,这不明明在戏弄我吗?”

“父王准备怎么处置他?”她偏着头问。

“撵他走!要不,把他杀了1

“父王,这位尉先生您千万不能撵,更不能杀。”

“为什么?”

“请父王听女儿讲段故事。”华阳公主对父王娓娓讲道:“春秋时,晋文公曾流浪各地,讨饭为生。有一次,他要饭时,乡下人给他一块泥巴。他正要去打那乡下人,同行的人劝说道,这是天赐的吉祥兆征。将来,你一定会成为土地的统治者。后来,晋文公果然继承了王位,还成了霸主。”

“如此说来,他的寓意很深?”

“女儿以为是这样。”

“幸好我今天听了你讲这个故事,才避免我冤枉一个好人。看来,你知道的还真不少。”

“女儿只不过闲得无聊,爱看看闹书罢了,父王不必夸我。”

“那你还看了些什么闲书呀?快告诉我。”

“最近我看了韩非子的《孤愤》、《五蠹》等,可有意思哩。”

“我早也听说这些书,只是没有时间看,你看过,说几段我听听。”

华阳公主有过目不忘的好记性,便背道:“‘智术之上,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

“好,写得好1秦王拊掌称赞道。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执于法……’”

“说得好,跟我的想法一样,好女儿,再背。”

华阳公主又背了几段《王蠹》,秦王听了说:

“哼,那种言必称先王之道的儒生,高谈阔论的空谈家,为私利不惜生命的剑客,受贿往法的近臣,盘剥农民的高利贷者,在我秦国也有,这五种蛀虫不除,确有亡国灭朝之祸。”

父女俩越谈越起劲,不觉已到黄昏时分。秦王命就在女儿处摆饭,两人边谈边吃。

“韩非文章写得这么好,他是哪国人?现在何处?女儿你知道吗?”

“我身边有个小宫女名叫小红,原是韩国大户人家的丫头,蒙将军攻韩那年入宫的。她说她见过韩非,是韩国公子,可有学问了,但因为说话口吃,韩王不重用他。”

“能写这么一手好文章,口吃又算什么。怪不得韩国那么弱,有人才不用。他们不用我用,能与这样有学问的人朝夕相处,真死而无憾。我要得到他,明天,我就派人去韩国用重金骋他来。”

华阳公主最佩服父王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大政治家风度。她高兴地说:

“像父王这样果断干脆,秦国的霸业一定能成功。”

第二天,秦王上朝做的第一件事是重赏尉缭,拜他为秦国尉,专门掌管军事事务;第二件事是立刻派人去韩国聘请韩非。

听说秦国用重金来聘韩非,韩王这才认识到这个结巴的价值,赶快把他请入宫中,封官许愿,赐金赏爵,不让他离开韩国。

秦王恼了,立刻发兵二十万,令大将王翦为统帅,杀奔韩都阳瞿而来,声称,如果韩国放韩非入秦,便退兵。

韩王眼见大兵压境,慌忙召众大臣商议对策。大多数人都认为,因为一个结巴韩非与秦国打仗太不值;何况韩国不是秦国的对手,与其打输了才把韩非送去,不如现在就做个人情让他去吧。韩王别无选择,只有放韩非入秦。不过,他觉得就这么放韩非去了韩国也太丢脸,便召韩非入宫说:

“秦国既然要你去,朕也不能留,但总得给你一个身份才好。这样吧,委你为韩国使臣,代表韩国出使秦国。”

王翦见韩国送出韩非,便下令退兵,带着韩非向秦王复命。

秦王见了韩非大喜,向他请教兴秦方略。韩非因在韩国不受重视,又见韩国政治腐败,无可救药,便一心倒向秦国,向秦王献出灭六国兴霸业的密计,还发誓说,如果大王采纳了我的建议而不获成功,请“大王斩臣以殉”。

秦王听了,十分高兴,便找来相国李斯商议。他说:

“昨晚寡人与韩非谈了大半夜,他提出的消灭六国,统一中华的谋略切实可行,甚合朕意。今日特约相国来宫中,想进一步听听你的意见。”

“大王,韩非与臣曾经同在荀子门下求学,对他我很了解。他的学问才能非同一般,就是臣也是很佩服的……”李斯滔滔不绝把韩非夸奖一番后,立即转弯说:“然而可惜的是,韩非虽有才能,却并不能为秦所用。”

“那为什么呢?”秦王问。

李斯说:“韩非本是韩国公子,一向忠于韩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