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4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流放到东海的荒岛上去。

凭什么?

凭什么这样对他?

杨谅调兵杀杨林,事败之后也不过是贬去南越,可起码也还是在陆上,而他,居然就这么无缘无故的被败去东海的荒岛上?

他请求皇帝收回旨意,诚心诚意的请求,可皇帝根本不为所动,而且还给他下了通牒,三天之后就必须起程离京。

走出宫殿时,杨秀一遍遍的在心里喊着,是你不顾父子之情的,是你。

三天后。杨秀入京辞行,就在这甘露殿里。杨秀狠狠的扼住了杨坚的脖颈,痛快的看快着杨坚那目中的惊惶恐惧还有挣扎甚至最后露出的求饶之色。看着他面发红,最后紫胀,然后不甘的没了呼息。

老家伙,你就安心的去吧,大隋帝国是属于我的。

今天是五月初一,杨秀弑父篡位以后,第一次大朝会。

老皇帝从来不曾瞧的起他,只一直把他当成是一个鲁莽的皇子,有勇无谋。性情残暴。关于性情残暴这一点,也许皇帝说对了,但说他有勇无谋,杨秀不承认。自己逆风翻盘干的多漂亮啊,老皇帝要流放自己,可最终他却送了命,自己却成了大隋天子。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他不但没有如有些人暗中期待的一样自我灭亡,反而已经基本上控制了京畿的局势。朝中官员贵族。京畿戍卫将士,甚至是京西秦州府诸州县地方官员,敢站出来的都已经被杀鸡儆猴,现在关中一片安宁。虽然看似平静的河面下肯定有暗流涌动,可杨秀认为自己既然能度过最关键的第一个月,那么后面他也能更好的解决。

所有人都以为自己这十几年呆在蜀地一直就是打猎游玩。他们大错特错了。蜀地那满是蛮夷的地方,动不动土着就叛乱。他却能一呆十几年,难道真的那么简单。

大兴宫里已经完全由他的兵马接管。到处都是持枪佩刀的侍卫。

杨秀派兵守卫皇宫,并把杨勇、杨广、杨俊、杨木甚至、杨素、高颎、杨雄、杨弘等宗室以及出征在外的将帅们的家眷全都接入了宫中,名为派兵保护,实际上却是关在宫中。独孤太后自从皇帝驾崩大行,就一病不起,病中更不肯见儿子,独孤后恨透了杨秀,整日盼着几个儿子带兵打回京城。可随后杨秀派人把杨广软禁杨俊,扬州自立,杨勇河东继位,随后又被杨林软禁,杨林自命摄政监国的消息传给太后以后,独孤太后整个人都垮了,这个骄傲且厉害的女人,一厥不起,她当初不肯杨坚有其它女人,还曾为他们有五个一母同胞的嫡子而自豪,说历来朝廷内乱,皆因争嫡夺位而起,而他们五个儿子一母同胞绝不会有这种手足相残的事情发生。可现在,儿子弑父篡位,幽禁母亲,兄弟软禁手足,各种状态,比她想象中的惨烈百倍。

皇后想不开,不肯吃药,杨秀毫无压力,这本来就是现实,而现实是残酷的,如果接受不了,那没办法。而杨秀觉得,太后很奇怪,当初她是何等的狠辣,抢女儿外甥的皇位,杀外甥全族时都没手软过半分,怎么轮到自己的家族时,就想不明白呢。

今天是登基后的第一个大朝会,杨秀很重视,虽然杨广扬州称帝,杨勇太原称帝,各据数十万兵马,可杨秀一点也不惧怕。他们的家人都在自己手中,甚至他们的将士家眷也都在自己手中,该害怕的是他们而不是自己。

杨秀又扫了一眼墙角的那副字,再抬头望了一眼墙壁上那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八个字,满意的笑了笑,起身往前朝走去。

宫中遍布全副武装的侍卫们,这些人多是他这些年暗中招募训练的私军,别以为只有杨勇杨广会招募私兵,他同样也会。在益州十几年,山高皇帝远,他既不缺钱,同样也不缺兵。益州之地,土着蛮夷极多,这些部落土着都不在大隋的户籍之上,只要有钱,想招多少就能招多少。而且西南夷部落的土着们凶悍异常,作战勇猛。这一个月,他已经将一支支分散在各地的私军营地里的兵马都招了过来,此外,又重金从那些部落里招来了许多部落战士,这些花钱请来的雇佣部落战士,虽然昂贵,但他觉得忠心可靠。

杨林走进大兴殿时,殿中已经站满了人,甚至站到了殿外。

京中所有有品级的官员,不论职官阶官还是有爵者有勋者,都被召来参加这次大朝会,出席者超过三千人之众。

杨秀上殿。

众臣分文武两排面对面站立着。

鼓乐响起。

十二名彪壮的大汉走到殿中御阶前,齐齐挥起了手中的静鞭娴熟的抽向空中,在空中甩出一声巨大的脆响,十二人连挥三鞭之后,鼓乐停。

百官开始转身面向皇帝,皇帝坐龙椅,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杨秀满意的看着众人臣服跪拜,心中无限欢喜,脸上微笑,伸手虚抬。

一身锃亮怀荒镜甲的薛国公、太保、左卫大将军长孙洪并不站班,而是领着同样穿着威风凛凛镜甲的一百零八名鹰扬侍卫环立殿中。这一百零八名鹰扬卫大致和原来的千牛备身类似,但杨秀并不以功勋子弟担任,而是用的皆是蛮夷战士,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皇后的兄长长孙洪名义上是这支侍卫的统领,但实际上,这支侍卫只听从他的命令。一百零八鹰扬侍卫外,还有三千虎豹卫,同样全是蛮人。

杨秀身着龙袍,腰中却还佩了一把宝剑。

坐在龙椅上,他环顾大厅,从众臣身上扫过,面露着微笑,然后开口道:“陛下突发旧疾,临终遗诏由朕继位大统,然废太子杨勇,废太孙杨林、逆臣杨广,纷纷无视先皇遗诏,各在外拥兵而反,妄称天子,擅立伪朝,任命伪官,欲与朝廷对抗,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有功当赏,有过则罚,叛逆者必将重惩,此乃人主之责。尚书左仆射苏威,三省对逆党有何处置决议!”

苏威起身,这位先皇时的重臣,早在开国之初就已经是朝廷中最受皇帝赏识倚重的大臣,早就做上了仆射之职,极有能力,但却又屡次因为结党等原因被罢官,起伏数次。总的来说,在杨秀的眼里,苏威的治世才能是不用怀疑的,但这人的人品就有些不太可靠了,圆滑胆小却又贪婪,恋栈权利。不过这样的人,正是现在杨秀需要的,即位之初,他就正式授邳国公苏威为尚书左仆射兼太傅,加开府仪同三司,食邑五千户。得到杨秀如此重任,苏威一开始却不肯接受,正如当初杨坚篡北周之前,在杨坚相府中的苏威听到关于篡周的消息后立即跑回老家了。后来杨坚称帝后,召苏威入朝,他却又来了。因他才能,皇帝很是信任他,很快让他与高颎并掌朝政,担任了太常卿、太子少保、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等重职,一人兼任多项重职,却不肯推荐别人代替,可谓是相当贪恋权力之人。不过苏威恋权,却又胆小,对于皇帝遗诏杨秀继位之事,他是根本不信的,眼见太子晋王等各拥重兵在外,苏威就不想跟杨秀干。杨秀却也简单,派了自己的虎豹卫入邳国公府,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杀了十几个下人,然后苏威立马很痛快的接受了杨秀给的职位。出来担任了杨秀朝首相之位,成为百官之首。

此时已经六十五岁的苏威,衣着华丽,紫袍梁冠,佩金鱼袋,手持象牙笏,上前开始发言。苏威以宰相之外代表三省和皇帝,拟文通令太原与扬州的逆党,命令他们立即解散兵马,入朝觐见皇帝,如若不从,通通以叛逆论处,杀无赦,妻女皆发配少府除名为奴,家族男子皆贬为奴隶流放充军。

被苏威通令投降的有太原伪朝和扬州伪朝两个伪朝的一众叛逆,此外还有一直不肯表态的杨素和史万岁二部。

第494章送女人

苏威这时又继续宣读另一份奏议,拟册封吐谷浑可汗伏允为青海王,册封宗室女某为新丰公主赐婚伏允。

册封突厥达头为突厥步枷可汗,册封宗室女某为广平公主,赐婚达头。

又封吐蕃赞普囊日论赞为青唐王,册封宗室女某为灵寿公主,赐婚囊日论赞。

册封突厥都蓝可汗为伊利可汗,以宗室女某册封为金乡公主,赐封都蓝可汗。

册封铁勒可汗乙失钵为真珠毗伽可汗,册封宗室女某为淮南公主,赐婚于乙失钵。

封高句丽国王高元为高丽王,册封宗室女某为清河公主,赐婚于高元。

封百济国王扶余璋为扶余王,册封宗室女为颖川公主,赐婚于扶余璋。

“赐婚和亲于各蕃国,令各国王率兵勤王,扫除叛逆后迎接公主回国。”

突厥达头、突厥都蓝、吐谷浑伏允、吐蕃囊日论赞、铁勒乙失钵、高句丽高元、百济扶余璋,杨秀一次性封了七个宗室女为公主,然后赐婚给七国国主,给自己一下子找了七个堂妹夫,这个想法还真是惊呆了满殿诸臣。谁都没想到,杨秀居然还有这么一手。也不管刚刚隋朝还跟突厥打了一场大仗,把达头和都蓝打的狼狈而逃,也不管伏允刚继承吐谷浑可汗之位,连带着还从他死去的爹那里已经继承了一个几年前刚合亲过去的隋国光化公主。至于那更加遥远的什么吐蕃国王,高丽国王,百济国王。铁勒可汗什么,更加让人惊讶。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了一个铁勒汗国。也不知道吐蕃国的国王叫什么囊日论赞的。

不过也有些人在想,这个想子虽然贱了一些。把皇家的女子嫁出去,还不如说是卖出去以换取诸国的支持,可抛却这些不说。这计划其实也还是不错的,结盟,拉援兵,这种思路是对的,如果和亲真的能拉来诸蕃国勤王援兵,相信杨秀的买卖很值。毕竟一点名声对比于皇位来说,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不过也有不少人愤恨的想着。这个不要脸的杨秀,这是引狼入室啊。就算借助于这些蛮夷帮助击败了反王们,可最后又岂是没有代价的?弄不好,又是一次五胡入华啊。可是很明显,杨秀根本顾不得这些了。

苏威还在继续念着,“对于尽忠职守忠君卫国的将士们,所有将士皆官升一阶,并依官职赐田地若干,普通士兵每人赏田百亩。队级军官三百亩,团级军官五百亩,营级军官一千亩,总管级军官三千亩不等。。。。。”

这些重的赏赐许多人都不由的惊呼出声。开国之初实行均田,那时有的是空田荒田,田地不值钱。可如今人口是开国之初的几倍。关中河南等地甚至已经没有田地可分了,现在朝廷从哪弄这么多田赏赐给将士们?有些头脑敏捷的人已经想到。也许最终这些羊毛得出在杨勇杨广杨林的那些追随者的身上了。

接下来,又宣读了一连串的朝廷决议。任命了一大都的新文武官员,然后也紧接着免除了许多官员职务。被免职的基本上都是家中跟叛军有关系的,只要有兄弟等近亲在叛军之中,那么就得被解除职位。

已经稳固了京畿控制的杨秀,开始了新一轮的清洗,毫不留情。

封官升职,降职免官,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尚书左丞元文都,少府寺少卿元无竭,叛逆杨林的两个母舅毫无疑问的被免职了。此外还有包括李长雅家族,因为是逆首杨林的妻族,也跟着受到牵连,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的后代,整个这一支的家族,都因此俱被免职。与之差不多结果的还是韦氏,韦氏与杨勇和杨广两家联姻,因此这个顶级豪门这次被彻底的解除了所有的职务,相当的还有很多。杨秀之前一个月一点动静也没有表示,诸京中的豪门大阀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