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风对于这个秦王没太多印象,只知道年轻时是个好佛的,一度想要出家当和尚,结果杨坚不肯。后来也曾担任过并州、扬州、荆州、秦州等大总管,平陈之时,他和杨素、杨广是三路讨伐元帅之一,受杨广节制。但是开战后,却不肯发兵,说是担心百姓涂炭。后来平灭南陈论功行赏时,他又推辞不肯受功,说自己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功劳,是个还不错的皇子。但是后来,镇守地方时,也出现了不少的毛病,其中最主要的两点,一是爱享受,喜欢奢侈,吃喝用度都是华丽奢侈的,甚至住的地方也要大兴土木营造华丽的宫殿,而且还好色,收罗了许多美人宠幸,搞的跟王妃关系很不好,又喜欢搞些工匠制作发明啊,经营生意啊放高li贷啊,总之种种行为,都是跟杨坚所倡导的格格不入,因此很不得杨坚喜欢,还屡教不改,最后只能被幽禁王府中思过了。

不过杨俊也只是个好享受的主,一般情况下杨坚也只是想教训教训下他,然后肯定是要重新放出去坐镇一方的。结果历史上杨俊很快就死了,好像就是明年死的。一开始以为是病死的,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因为他喜欢宠幸那些美人,结果被他妒忌的王妃崔氏给下了慢性du药给毒死了。堂堂三皇子,本大有前途,结果却死的这么惨。当然,有些事情也并非那么简单。据易风依靠自己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一些消息,就表明,杨俊去年被召回京免职禁闭,并非完全只是因为表面上的那些问题。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导致他被召回京免职,据他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情报分析判断,其实还与杨广分不开。据说杨广与杨俊来往密切,杨坚发现三子和二子走的太近,有暗中结盟对付太子的意思,这引发了杨坚的极大忌惮,那个时候他还没有要换储的想法,因此直接来了个杀鸡儆猴,把秦王一撸到底,狠狠的震了震杨广。后来虽然自己也有了换储的想法,但他依然没有马上解除对杨俊的惩罚。对于杨坚来说,就算是儿子也不一定就是最可信的。当初他的四个兄弟,他登基后只剩下了两个,可到最后这两个也全都死在了他的手里。兄弟都能杀,儿子自然也没有不能防备的。他可以换储,但不能被逼宫,因此对于儿子的防备是一直存在的,尤其是对儿子间私下结盟这种情况,他更是不允许的。

眼下杨俊重新出现在大殿中,易风也不由的开始思虑这表面背后代表的更深层意思了。

易风对着杨俊笑了笑,杨俊现在只是个闲王,他和杨俊是没有利益冲突的。而且,杨俊其实是杨广的盟友,他们也算是一边的人。看着杨俊那极差的脸色,他突然想到了那个事情,杨俊此时已经被秦王妃下毒了,若是没意外,他还剩下半年多点时间了。自己或许可以救杨俊一把!

第300章御驾亲征

既然是中毒,眼下只是没有人发现注意而已,如果易风提醒,想必要查出来中毒也不会太难。

不过,救杨俊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杨俊的死在杨坚晚年掀起了一场很大的政治风暴,死了一个亲王,然后最后发现是王妃下的毒,近而牵连到了朝中一个极强的家族,崔氏家族,崔家有两位上柱国总管,而且不仅两总管的妹妹嫁给秦王杨俊为秦王妃,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杨广的长子河南王杨昭为河南王妃。下毒事发后,秦王妃崔氏被处死,杨俊的儿子甚至也被贬不得承嗣,而杨昭也不得不休掉了王妃崔氏,整个崔家也跟着受到巨大的牵连,连带着崔氏的许多亲族姻朋被清洗。

崔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就算这次被清洗后,后来在杨广朝甚至都一度恢复了许多元气。如果自己救杨俊,那很有可能让崔王妃下毒案提前爆发,自己也因此可能得罪一个极强的崔氏家族,甚至可能让杨昭受到牵连,被崔氏和杨昭他们怨恨。

不过他马上又想到了杨素先前让红拂女带给他的话,朝中有人在推动,想让他出任荆州大总管。

今天虽然杨坚授他为雍州牧,但他知道他这个雍州牧其实和杨昭的内史令一样,只是个名义上的遥领,是个挂职而已,并不真正的负责实职。他被授任荆州大总管的机率还是很大的,而一旦授任荆州大总管,就几乎没有可能只是虚领不上任了。一旦被任命为这个荆州大总管。那自己可就是个大麻烦。

现在的情况是荆州大总管这个四大总管之一的要职缺任许久了,现任的大总管受命一年。但根本没有正式到任,一直在京养病。眼看已经不行了,这个职务更不能一直空缺着。而上任去年就死了,荆州大总管已经空缺了一年有余。这么重要的位置,一般人根本无法胜任。易风突然想到,杨俊倒是这个职位的很好人选。一来他是皇三子,是国王,二来,他有过秦扬并等大总管的履历,他出任这个职务。完全可以让杨坚放心,又能镇的住荆襄各州的场面。

只要有杨俊顶了这个缺,那自己就可以有时间争夺怀荒的控制权了。

殿内,气氛终于越来越紧张,太子党核心高颎举起了笏板,准备奏事。

一直关注着高颎的杨广早注意着他,这个时候悄悄的将目光投向易风,易风对着杨广轻轻一点头。

得到易风的这个暗示,杨广没等高颎站起来。立即抢先出列,高声道:“启奏陛下,儿臣有本要奏。”

杨坚坐在高高的御座上微一点头,长须美髯飘动:“准!”

杨广得到准许。立即出列,朗声道:“陛下,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又言蛇无头不行。兵无主自乱。眼下与突厥决战在即,此乃关于大隋百年国运之战。当此大战之际。儿臣以为,粮草给付,将士调动还在其次,当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选出三军主帅,各路总管,如此才能上下统一,指挥有序,上下用命,团结一心,击败突厥。”

“嗯,晋王可有三军统帅人选推荐?”杨坚问。

“此战关乎大隋百年国运,朝廷为此战调动百万兵马,无数粮草辎重,三军统帅必须得一威望足够之人担任。儿臣以为,无论选谁担任三军统帅,都莫不如由陛下御驾亲征,亲自指挥统领打这一仗!儿臣请父皇御驾亲征,儿臣愿率精锐,亲为前锋!”杨广一语惊人,一开口,直接请杨坚御驾亲征,出乎满殿之人预料。

杨坚也没要想到儿子杨广会提议让他亲征,怔了一下后,笑着摇头。杨坚不是后来明朝的正德皇帝,好好的皇帝不当,非得给自己降级,去当个大将军。杨坚是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他长袖善舞,擅长的是居中处置,让他亲自上战场打仗,那就非他所长了。而且他一大把的年纪,上战场指挥早已经是力不从心。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皇帝亲征,向来就不是什么好的提议。除非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会真的需要皇帝上阵,鼓励士气。一般的情况下,皇帝亲自指挥,都是弊大于利的。皇帝元帅将军士兵各司其职,才是对的。皇帝亲征,万一出点意外,那才是真正的大麻烦。杨广提议他亲征,表面上倒是皇帝适合统领各路总管们,但实际上,去并非合适之举。不过杨坚并不认为杨广糊涂。

这个儿子是自己五个儿子中最聪明能干的,他提出这么一个明显不适合的提议来,肯定是有自己打算的。

“朕老了,若是年轻十岁,当亲率百万大军,御驾亲征,灭亡突厥。现如今,也只能坐镇京师,等着你们凯旋。”

“如此,儿臣再举荐一人,太子可当此三军统帅重任。若由太子代天子出征,则三军信服,诸将用命,必能马到成功。”杨广肃声道。表情很是认真,好像这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御座上的杨坚这次并没有马上否决,反而是将目光投到太子杨勇的身上。杨广的这个提议,杨坚其实还是满心动的。这次三军的统帅,其实并不一定需要一个真正的大帅,这个统帅更多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统帅而已,只是一个摆设。但这个摆设又不能轻易的交给一个外姓臣子,这样的一场大战,一般的臣子很难压服众将,二来,若是战事胜利之后,这可就是一份极高的威望资历,怎么能随意的让给一个臣子呢。但如果是一个宗室,或者是一个皇子则就没有这样的担忧了。

而若是能由太子出任这个统帅之位,那对于太子的权威是有极大的提升的。可惜,杨坚从太子杨勇身上看到的不是勇于承担,反而是一副惊惶害怕无助的模样,甚至眼神里还有几分对杨广的恨意。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杨勇还是那个杨勇,一点也没有变化。想要让杨勇率军亲征,根本不可能。勉强让他上阵,只怕不但不会对太子的威望有半点帮助,反而会更加暴露他的无能。说不定,还会弄出更多的麻烦了,甚至影响到这场大战。

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杨坚无奈摇头。这个寄托了他无限希望的长子,怎么就这么的不堪重任呢。

“太子国之储君,需要留在朕身边辅佐朕处理国政,难以轻离京师。”杨坚出声道。

杨勇听到这话,长松一口气,整个人轻松了不少,放松下来后,顿时有种虚脱之感。他这时还不忘向兄弟杨广投去一个怨毒的眼神,在他看来,这就是杨广谋害他之心不死,想要借刀杀人害他呢。

他却没有注意到杨坚脸上的失神之色,这一刻不止杨坚对杨勇失望,就连高颎也对杨勇的表现十分失望。刚才高颎听到杨广提议太子代天子亲征时,他都已经想要拍手叫好了。可谁知道,杨勇面对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居然没有半点表示,反露出那畏惧的表情来。若是杨勇能表现出半点愿意出征的意思来,哪怕只是做个态,这也定能在天子面前改善不少印象啊。

易风跪坐在那里,微不可察的露出一丝微笑。

杨广先提议杨坚亲征,再提议太子统军,并不是昏招,而是昨天晚上易风伪装成红拂女的侍从冒犯进入越国公府,和杨素、杨广两人一起商议了小半天的结果。提议杨坚,是早知道杨坚不会同意亲征,之所以还提这个,就是借此引出提议杨勇统军,他们早算计好杨勇是那种胆小之人,绝不敢答应。如此一来,就能让天子清楚的进一步看清杨勇的不堪大用。而且,这还将是一个引子,为接下来杨广自荐统军起作用。在昨晚的秘密会面中,易风和杨素杨广三个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这次的隋突大战将十分重要,应当积极争取统军的机会。

若是能够取得胜利,那对于杨广争夺储位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与今年高颎杨谅东征大败相比,这就会是个相当明显的对比。当然,争取统军之位,也是因为三人都认为,这次的大战虽然规模会十分的大,但隋军的胜算是极大的,因此在这一次举国之力推动的战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那对他们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但要想争取统军之位也是得有策略的,首先一点,就是高颎会是极有力的对手。虽然高颎东征失败,但毕竟多年来一直是皇帝的最信任的人,因此,如何争取到这个统军之位也十分关键,必须有策略的争取。商议许久之后,易风提出让杨广在今日的大殿廷议时抢先发话,先故意请天子亲征,然后请太子请征,到时这两个提议肯定通不过,最后再请杨谅率军,最后杨谅肯定是不敢接受的,如此一来,杨广再自荐统军,就水到渠成了。

第301章欲擒故纵

此时殿上,杨广就如昨夜三人商议好的一样,当杨坚否决了由天子以及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