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返大隋-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部的战士不过三万左右。而且这些都并非常备兵,只是战时征召的青壮牧民而已。这些兵和漠北的铁勒人比起来差远了,甚至更不如隋兵。一来是少于训练。二来也是军械不良,三来更是指挥的优秀军官很少。如果怀荒军真的能替他们训练一支精锐的常备军。甚至还愿意帮他们培训各部族中的贵族子弟兵法,并出售给他们富贵的精良军械铠甲,那各部族的军事实力将成倍的提升。

至于其它的一些提议,比如由奚隋两方共同修建坝上至奚境的马车道,再比如武州与奚之间加强贸易,再比如,易风提议的奚隋安保联防协议,怀荒军在奚境修建镇城戍堡屯兵,并且奚族将镇堡附近的一些土地划给镇堡里的隋军用作屯田等等,这些在奚族首领们看来,倒不是最重要的了。

奚人最核心的饶乐河流域,怀荒军并没有要求建城驻军,易风的安保联防协议中计划修建的镇堡,更多的是集中在落马河、鸭子河、苍耳河、舍河、阴凉河以及更西面的滦河、柳河、潮里河、黑河、白屿河等诸河川谷,炭山、松山、马孟山、燕山这几个山岭地带,而在饶乐河流域的平原地带,怀荒军并不驻军,只是提出帮助奚族建立几座镇城,用以给五部族居住,以及用作贸易之用。

武州军奚族安保联防协议中还有一条,就是奚族允许武州军向奚族招募士兵,允许奚人和武州百姓自由迁移到奚境和坝上居住生活,不得干涉,且须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不受侵犯。

“阿会氏准备组建一万新军,希望易帅能为我们训练新军,并培训部族军官。”苏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次吃了一个大亏之后,让他意识到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的重要性,建立一支常备军也许很难,但抽调出健壮的族人,由武州军帮助训练,再装备隋军的装备,战斗力肯定能上升许多。“我们还需要一万人的武器装备,得要和武州军装备一样的上等器械。”

“我们处和部想请易帅为我们训练五千精锐,也要全套武州军所用的器械!”处和部首领也马上跟着道,不过处和部不如阿会部势大,上次也损失了不少人马,因此考虑了半天,最后一咬牙,准备请隋军帮他们先整训五千人马出来。”

“奥失部请易帅帮忙训练五千精锐!”

“度稽部请易帅帮忙训练八千!”

“元俟折部想要训练八千!”

五部族有想要训练一万的,有想要训练八千的,也有想要训练五千的,最后五部想要训练的新军为三万六千人马。易风这个时候也是趁热打铁,提出向奚族五部每部招募一千青壮为战士。招募五千奚族士兵,易风是准备用这些奚人扩充入骑兵营中,将现有的一个骑兵营,扩充为两个骑兵营,另外原来的骑兵侦察团,也准备扩充成骑兵侦察营。这个扩充计划是个长期计划,先把骑兵营扩充为两个各辖三团的骑兵营,然后下一步就是把侦察团扩充为侦察营,再一步,就是把这三个骑兵营,扩充成各辖五团的骑兵营。最后使得怀荒军骑兵从现在的两千余骑,扩充到近九千人的骑兵规模。

不过这些得一步步来,暂时还是急不来的。

对于奚五部族首领们的扩军计划,易风倒是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五部落拥有近五十万人口,这是个比如今怀荒还人口更多的势力。五部想拥有三万六千人马,其实并不多。实际上,他们本来的兵力就差不多是这个数,只不过部落兵制,实际上是闲时为牧民,战时为兵的制度。现在奚人在铁勒人面前吃了个亏,就想要弄一支训练过的精兵,以备战事。

“没有问题!”易风点头答应了帮忙奚人训练军队。他是不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或者说教会了徒弟反来打师父的。最重要的,是能让奚人同意怀荒军向东扩张,在河川山口要地,建立镇堡并驻兵屯田,等这些戍堡军镇建好,道路也修通,再加上就地的屯田,怀荒军就能实际控制与奚交界地带,更进一步的影响到奚族。更何况,虽然易风并没要求向饶乐河一带驻兵,但路会修到那去,城镇会建到那去,市集商队也会在那里发展起来,到时,双方的交流越加紧密,奚人只会越来越离不开武州军。

“今日在此盟誓,武州军与奚族五部族兄弟盟约协定,双方安保联防,任一方遭受敌方攻击,则另一方有责任出兵救援,共同击敌。。。”

当窦建德派来前来报告说同罗人已经到达冰城前的时候,易风已经和奚族五部族首领正式达成了安保联防协议的初步协议,在魏征草拟的协议条文上,易风和苏支等五部落首领共同签名按上手印,达成协议。签下这个协议,双方都很满意。

正高兴庆祝间,听到铁勒人终于到了,易风笑着对众人道:“来的正好,还请诸位首领随易某一同上城,共同观看我武州军将士将同罗人灰飞烟灭,正好灭此朝食!”

第205章上天无路

朝阳初升,易风与奚族五部首领们前往冰堡城楼上观战。

在他们的身后,一群群的奚族青壮老少正好奇而又敬畏的打量着前方的隋军营地,和那座晶莹闪亮的高大冰之城堡。一边感叹着冰堡的神奇,隋军的强大,他们一边忙碌着挖土、搬石,在冰堡的东面,也就是舍河的北面,落马河与舍河交汇三角处,一座新的城池正在建造。按易风和奚族五部首领们商议的结果,是利用眼下各部族数万人口汇聚于此的机会,在这里建造一座镇城。这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守着舍河川、落马川、案板沟川三条河川,而又控制着舍河与落马河两河,同时也是通往松山东面饶乐河平原上的山口要地。这座镇城建成之后,怀荒军在此可驻守上千兵马,大大的增加怀荒军在奚境的实力。同时,对于奚人来说,怀荒军在此筑城建堡,也等于帮奚族守住了自西北方向沿落马川南下的突厥军队。

这座要塞已经由易风亲自订下了两河镇的名字,筑成后的两河镇将扼川控河,东西长一千步,南北宽六百八十步,采用石基土夯筑城法,城高六丈,驻军一千。同时在河流交汇处的两个支河上游以及下游处三点,距离两河镇各二十里处筑一座戍堡卫城,各屯三百兵马,同时,这四座城池还将是迁移到此处屯田的百姓居住之所,也同时是坝上通往饶乐河地区奚族的交易中转站。

奚人筑城的热情很高,虽然这座城筑好之后归属于武州军。可易风与五部首领们已经约定,两河镇筑城之后,五部族的军官和亲卫兵马将在此接受武州军教导队的训练。同时。武州军还将在此设立市集,加强向奚族的货物出售,不但茶酒瓷器丝绸这些货物,还将出售奚人眼下急需要的铠甲和武器。

在火热的筑城工地一侧,隋营门前此时还树立着一杆高高的招兵大旗。隋军向奚族五部族各招募一千健强青壮为军,负责招募的参军们直接把隋军的招军待遇公布出来,一条条分列清楚。同时还从各营中抽调了一批奚族的将士出来现身说法。招兵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无数的奚人打听到武州军优厚的条件后,都纷纷前来报名参军。如果仅仅只是隋人说的他们还不一定信。可是招兵处有很多人本就是奚人,这些人和他们说一样的话语,有些奚人甚至还曾经与他们有过交道,不少如今在隋军中的奚兵曾经还都是各部族里破产混不下去。才跑到燕山脚下隋边境上去闯生活的。不曾想如今一个个混的人模狗样,甚至不少人还都有了隋朝的官身,甚至有一个还有一个团将。

张金称看着冰天雪地咂巴着嘴,向易风悄声道:“大帅,这冰天雪地,穷乡僻壤的苦地方,咱们何必来这里筑城屯兵啊?”

易风笑而不语,别看这里似乎很穷的样子。可这里属于半山半山川地区,山川交错。河谷纵横,比起坝上的开阔平坦,这里在军事地理上更加的有纵深。易风占据坝上,处于长城之外,如今坝上三十多万人马,基本上已经饱和,毕竟坝上是草甸森林地带,且处于半干旱地区,并不适合种植粮食。人口一多,全靠外来输送粮食就会很困难,更重要的是,那样的地形,实在是没有什么防御纵深,如果突厥人大举进攻,是很难抵挡的。换一种观念,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是不安全的。而向其它方向扩张,向南是长城以南,没有朝廷的旨意,他是很难扩张向南的。向西,向北,那都是突厥人的地盘,且都是不适合发展的干旱地带,既不适合种植粮食也不适合防御。唯有向东,燕山北麓的滦河上游地区,一直到饶乐河平原的西部山区,这里半山半山川地区,地广却人稀,连奚人也并不多。但这却是可以开发的,山川河谷的独特地形,很适合筑城屯田,只要能和奚人处好关系,怀荒军完全可以把这一片比坝上更广大的地区给开发过来,在这里发展更强的势力。既稳固怀荒军的实力,同时也能加强对奚族的影响控制,还能屯田置民,一举多得。

这些川谷有一半是河谷地,一半是季河河谷,因此屯田开垦,能开垦出许多水浇地。

对许多人来说,这里也许是一块苦寒之地,可在易风的眼中,这却是一块宝地。幽州和代北的发展潜力更大,但那不是他能触及的到的,他能触及的地方,草原上并没有发展潜力,唯有这块山川河谷地,是极有潜力的。

易风和苏支等隋奚两方将领们登上冰块垒筑的关城之上,远眺关西,前面白雪地里,一片黑色。铁勒人已经到达了关前,可却止步在关前没有了动静。他们为这突然出现在退路上的关城冰堡而震惊,至此时都还没恢复过来。

同罗人根本就想不明白,怎么几天时间里,退路就让人给堵了,而且对方竟然还只用几天时间就修起了一座高大的冰堡。面对这座冰筑的雄关,他们根本不知所措,只能茫然惊惧。

冰城上,长弓手们正背着长弓站在城垛后面晒着太阳,有这高高的冰墙,下面的铁勒人就算冲到城下,也几乎很难对他们产生威胁。尤其是在这样的寒冷季节里,同罗人用角筋等做成的骑弓,威力大大下降,反之,长弓手们简易至极的长弓,只是用整条榆林制成,弓弦也是麻绳制成,几乎不受天气的影响。面对被关入了牢笼之中的同罗人,虽然有近万之众,可关城之上的士兵们却十分轻松,根本没有当回事。

这场仗还没有打,怀荒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而同罗骑兵还没打。就已经输了。现在摆在易风他们面前的,只是这场仗究竟以哪种方式来结束而已。究竟是同罗人最后死不投降,在冰堡前碰的头碰血流。血干而死,还是他们最后被冰雪严寒冻死,或者是直接认输投降,这对同罗人有很大的不同,但对于怀荒军来说,并不会有多大的区别,都是胜利。

冰堡城墙上第二座冰塔里面。战车第一营二十八团一都的将士都安置在此休息待命。冰堡筑成之后,以战车为依托建立的营寨也就成了第二道防线,两营战车兵都被调到第一线的冰堡轮值。今天是战车第一营上城协助步兵第三营守城,不过有了高高的冰堡城墙,连第三步兵营的近战步兵们都待在塔里待命,做为协助防守的战车第一营的战士们自然也都只得在后面待命了。

虽然坐在冰砌的城墙上的冰塔里面。可实际上冰塔里并不冷。相反还很暖和。冰塔的地面上铺着一层木板,士兵们再在上面铺上自己的毡毯,身上再披上裘衣,围坐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