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尉,大事不好,常宁军第三阵破了,还请太尉赶紧回避。”李道眼看形势不好,急忙劝谏王贵躲避。

“战事如此,是我的过错,怎能偷生逃走。”王贵严厉反驳,要率军决一死战,他还是有所担当的。

第一五九五章 决战之王秀的救援

李道很佩服王贵勇于承担,却对决一死战不以为然,他们还有骁骑军,还有擒戎军,就算常宁军败了又能怎样?还会有翻本的机会,行营都统制的职责不是冲锋陷阵,更不是壮烈殉国,而是要在危局中镇定自若,再次组织防线。

就算三个军都战败了又能怎样?第一行营后方还有联营军寨,还有大量的校阅乡军,未尝没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何况中军主力不可能看着右翼溃散。

他瞪着王贵,生硬地道:“太尉干系第一行营生死,担负大军侧翼安全,怎能和虏人拼个生死。”

“战场败退是我之过错,有我个人来承担,都参军赶紧南退,汇合骁骑军及援军,固守卢沟河。”王贵看到形势不妙,已经做好殉国赎罪的准备。

也是,他在宣抚处置司严令禁止,连岳飞也没有同意情况下,擅自出动大军北上,妄图迂回析津县城,导致被金军所乘,第一行营被分成三块。就算是擒戎军回援打退金军,恐怕他的前程也完了,王秀绝不会放过他。

到了他这个层次,脸面最为重要,防御使兼差行营都统制,已经无法面对都虞侯的军法审问,要么自杀要么战死。

“死活全在太尉一念之间,只是第一行营数万将士,难道太尉不闻不顾?”李道再也按耐不住,指着王贵责问,甚至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王贵惊愕地看着李道,满脸惭愧地道:“都参军金玉良言,我却不知如何是好。”

“太尉北上联络擒戎军,末将留下抵抗。”

“不可。”王贵脸色大变,现在要说杀出去北上,绝对是有机会,留下来可就不好说了,金军主动方向就是常宁军,李道留下真是九死一生。

“没有不可以的,太尉是都统制,绝不能有任何闪失,如今只有擒戎军南下,才能挽救全军,还望太尉不要让袍泽失望。”李道语气坚定地道,没有半点感情,他不是从个人得失出发,而是从全军生死存亡角度说话。

王贵凝视李道十几个呼吸,眼看这位才是有气度的大将,最终长长叹了口气,道:“我立即就去,都参军还是去骁骑军,至少可以保住自己。”

“太尉放心,在下知道该怎样。”李道艰涩地笑了。

此时,就算有秦敏和七千宋军增援,也无法改变常宁军的溃败,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握了战场主动权,完成对常宁军的分割包围。

应该说是乌延蒲卢浑的出色战术指挥能力,恰当好处捏住宋军命脉,让常宁军无力抵抗,就算人再多也没办。

当然,当你的人数超过顶点,发生了质变时刻,那就两说了,可惜右翼战场被分割太散,无法汇集人数优势。

成闵也反应过来,他已经停止了北上,就在战场二十里的地方驻扎,两千骑和一个旅镇发动反攻,却遭到金军三千骑的拼死抵抗。

更让人担忧的是,正西面和北面汇集四个金军军阵,虎视眈眈地迫近,让他无法全力突破拦截,偶尔有小规模马队杀过去,却形成不了威慑,无法撼动金军拦截,反倒是消弱整体的战斗力,有些得不偿失。

王忠值尽力了,常宁军各军阵被完全锁死,相互无法增援,只能在绝望中被各个击破,每次都是金军下马尾部进攻,混乱中的宋军无可奈何。

右翼的形势非常危急,常宁军溃败是时间问题,骁骑军陷入了战场,就算是要撤退也无法再进攻,马军作战需要一定的区域,骁骑军在常宁军南部,就算退到出发地点,也只能进行万分危险的背水而战,现在他们没办法脱离战场。

王秀已经得知情况紧急,根据秦敏发来的官塘,第一行营陷入全面被动,战局几乎无法挽救,他没有任何的考虑,立即道:“不行,我要去看看。”

“大人不可,虏人正在蠢蠢欲动,大人怎能轻易离开。”虞允文大惊失色,王秀作为宣抚处置使,怎能去冲锋陷阵,这也太不像话了。

“我没那么重要。”王秀不以为然,大军有岳飞压阵,又有稳健著称的刘錡,还有足智多谋的封元,足以应付金军的反攻,右翼局势干系全军,他的目的是重创或全歼金军,而不是打个不胜不败的战役,必须要挽救第一行营。

诚然,他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却对自己有相当的自信,对秦敏也有信心,作为宣抚处置使的他,能够出现在混乱的右翼,对苦战的将士们绝对是鼓舞。

当然,他还有自己的指挥艺术,并不认为无法挽回。

虞允文脸色发苦,仓促地道:“大人,前方自有大将,大人只要稳坐中军统御,就算第一行营溃散,也不碍大局。”

“彬浦,你和都参军坐镇,我率卫队前去。”王秀没有接纳虞允文的好意,转身挥手来徐中牵马。

“大人。。。。。”

“好了,我意已决。”王秀挥手止住虞允文,他能体谅其好意,却不想耽搁时间。

“大人若去第一行营,他岳太尉那如何说?”张宗颜没有反对,他也认为王秀能去坐镇,也不一定是坏事,毕竟生平未尝一败的名声犹存。

“我要路过自然会说,你和彬浦坚守中军,让十一行营试探虏人,牵制他们反攻。”王秀眼看正面激烈开战,金军进攻部队集结完毕,马上要实施正面反击,意图非常明显,拖住第二行营主力,让他们不能支援第一行营,让封元有限进攻未尝不是好事。

“相公高见,末将请相公多带马军。”张宗颜沉稳地道。

“不,我只带卫队前往,拱圣军不能再调兵了。”王秀不能多带兵马,步卒带多了是累赘,第二行营马军本就不多,拱圣军绝不能轻动,他的卫队经过补充,倒是有精骑千余人。

不多,却非常的剽悍。

“不行,再调一营车兵。”虞允文显然接受现实。

王秀稍加犹豫,摇了摇头翻身上马,挥手道:“走。”

第一五九六章 决战之右翼

岳飞了解了第一行营处境,单筒瞭望镜无法看到战场全貌,却不妨碍不断传来军情的汇集,形势并不太美妙。

战斗刚刚打响就让人心惊肉跳,双方的预备队还没投入战场,胜负都在一念之间,甚至一个战术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深深的遗憾,可以说是瞬息数惊。

为了收复故土,他等待了二十余年,从沿河抵达燕山,让他有种功成名就的自豪感,却没想到王贵果然出事,大好形势出现波折,援军投入也无济于事,只能确保不全线崩溃。

这个家伙真是过份,没有得到他的明确军令,竟然以万余人北上,企图侥幸大功劳。就算你有野心也好,大家都是同乡兄弟自然要袒护,关键是刚刚开战你就急不可耐,还被人家趁虚而入,导致整个战场的被动,这就说不过去了。

让他更惊讶的是,王秀竟然率军出击,这厮哪门子路子?他急忙迎上去问明情况,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

“太尉,虏人即将反攻,正面就给你了。”

王秀重重地嘱托,让他心中百感交集,何为信任?这就是啊!把全军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他。

同样,作为大宋朝廷的宰相,亲自率军冲击,绝不是卖弄风骚,更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是真正的为了家国天下,为了挽救整个战争,为了数十万袍泽的生死存亡。

他才算是真正理解王秀,没有劝阻也没有作态,只是重重地说句保重,目送微笑拱手离去的王秀,久久地沉吟。

“虏人要反击了。”徐庆在岳飞身边低声道。

岳飞才转过身,双目熊熊望向北方,坚韧地道:“来的好,让振武军做好全军出击准备,骁胜军前部两个军阵,准备跟进支援,我倒要看看,虏人怎么个头破血流。”

“大兄?”徐庆惊讶地瞪着岳飞,几乎不敢相信耳朵,战场上整军出击,那可是上万人的队伍,有没有听错啊!

双方对垒的战役级别,就算是十余万人的大战,也不可能上万人挺进,王贵派擒戎军北上,严格地说是脱离主战场,实施大迂回作战,派出整军也是必然的。

但是,岳飞派出振武军是战术出击,完全是发动全面进攻,还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一旦溃败将引发整个行营的崩溃,绝对是灾难中的灾难,还要加上骁胜军。

可以说,古今十余乃至数十万人的大战不少,数万人的迂回拼杀也有,却从未有一次性投入万余人,仅仅是战场局部的出击作战,哪怕是超过六七千也很少。

就算天武军两个旅镇出击,那也并不是全旅镇出击,每个旅镇最大限度出兵三千,还要分成两个小的次战场,才能让将帅有效的控制进退。同样,金军反击用了六千骑,也不是集中一处使用,而是分成了四队,各队都有军帅节制,并且分成两个次战场。

在宋军右翼战场,乌延蒲卢浑仅用几千骑,就能彻底摧毁长宁军万余人,除了打到了关键点上,还在于金军以数百人为一队,战术运用非常灵活,步卒根本无法拦截。

“王相公能舍生取义,我们不做点事,恐怕天理难容。”岳飞的话说的很重,目光却坚毅到了极点,熊熊战意燃起。

徐庆明白了,岳飞是在为王秀造势,发动大规模反攻击,固然能威慑金军,却能造成金军正面承受压力,希望能减轻王秀的压力,他叹了口气道:“我明白,却要谨慎从事。”

整军的大规模攻势,绝不是轻易能组织的,战斗中更会存在诸多的意外,万一有失误的话,很可能导致全军溃散。

“去把消息传给十一行营,以我的名义发官塘,给封子玄。”岳飞淡淡地道。

“大兄高明啊!”徐庆瞪大眼睛,大笑着拍了拍额头。

“准备吧!我要亲自靠前节制,务必稳住阵脚。”岳飞没有太多的话,随着王秀的义无反顾,他也进行一场豪赌,为了赌赢这场大戏,他必须要靠前亲自指挥。

王秀率军通过浮桥,进行的很顺利,千余骑从四座桥上快速通过,在北岸组成五道横队。这些备身卫士,个个全副武装,人人抱着必死的觉悟。

当他眺望尘烟弥漫的战场,根本就分辨不清敌我,只能耐着性子派出急脚子,分析不断汇集来的军情。

此时,常宁军已经基本溃散,只有一个军阵还在坚持,处于风雨飘零中。骁骑军六千骑正在酣战,暂时不能退出战场,两千骑跟随擒戎军作战,北岸的西部还有一个轻车营及其它的辎重部队两千人左右,都指挥兼差行营都统制王贵北上,态势坏的不能再坏。

“大人,为何王太尉北上,不调发后方校阅乡军?”徐中是大为恼怒,身为都统制就然北上,明显投奔擒戎军,把常宁军和骁骑军给丢下了。

再说,作为军中大将,既然做出北上地决断,那可是整个第一行营三成的力量,这样绝对会形成战线的空虚。

最稳妥的也是最基本的常识,就是把后面的校阅乡军拉上来,组成大型军阵填补空白,校阅乡军战斗力不如禁军,只要结成军阵还是很强悍的,可惜王贵并没有那样做,真是让人遗憾。

“他做的也对,留在常宁军等死,回到骁骑军也无可做为。”王秀知道王贵选择的正确,就算你留在常宁军,也不过时等死而已,要是发生都统制阵亡或被俘,震动可不是轻易能压下去的。

再说,右翼战场再破再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