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5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用最后清醒地理智,使出吃奶的劲力,向一旁滚落,总算落进了小洼地边缘。

就算营指挥使落马生死不明,其他的骑兵也没有停顿,更没有退缩,甚至连党雄的卫士,也没有时间看他一眼,只有不断地向前冲击,见人就砍杀,最后死在别人手中。

面对成千上万的敌人,马军营最终命运已经可以注定,但他们牺牲还是值得的,他们的自杀性的冲锋,打乱了夏军主攻方向队形,就在对方重整队形的时间,步军营一千余吏士从容上山。

尽管,相当多的辎重被抛弃,但甲仗器械得以保存,马军冲到山下也只能望山兴叹,他们不可能舍弃战马,充当步军区消耗,只能等待着步军的到来。

此时,夏军一线部队完全展开,对一字长蛇阵的宋军,进行打头、斩腰、断尾。

四十六旅在山丘区被分为三段,一些部队和旅都指挥使司失去联系,不得不自行结阵死战,也有的部队撤到山边。

连坤在最后下达最正确的命令,剩余的那支马军营,趁夏军尚未合围,立即杀出去,他已经明白凶多吉少,能突围几人就几人,别把兄弟们都装进去了。

就在连坤的后面,千余永兴军路各州乡军,他们护送粮草辎重,又没有马军掩护他们,来不及向山上撤退,只能列成环形阵,依托辎重车组织抵抗。

他们的装备没有禁军精良,但不要忘了他们是陕西乡军,说句不好听的话,这群来自陕西军州的土兵,剽悍程度决不在沿河禁军之下,这还是永兴军路的乡军土兵,要是换成环庆、秦凤边地的乡军土兵,几乎可以完爆沿河禁军。

当年,曾有冷笑话,夏军将校听到对手是来自京畿的禁军,无不讥笑轻蔑,根本就没当回事,一听对手换成了乡军,个个脸色凝重,纷纷说有一场硬仗打了。

现如今,大宋禁军浴火重生,战斗力今非昔比,固有的印象仍不是轻易消除的,对乡军重视程度很高。

这些来至永兴军路的乡军土兵,同样最擅长的就是弓箭,乡军的强弩装备不多,却大量装备弓箭,可谓人人善射,党项人非常忌惮陕西乡军。

千余人并不多,却利用辎重车背山反击,三排轮流射击,密集的箭矢让夏军难以迫近,哪怕是马军也很难。

夏军立即组织弓弩手反击,他们出动装备精良的强弩,射程要比弓箭远,开始造成乡军的伤亡。

但是,那些乡军土兵明白,他们没有退路,就算是能冲出去,也跑不过马蹄,最终还是会被斩杀。

死战可能会战死,不拼命连一点生还的机会也没有,反正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抱着这种心理,他们竭尽全力死战,用简陋的弓箭和夏军对射。

他们身上的甲胄,可以说是最低劣的皮甲,好点的也就是胸前缀上几叶铁片,防御力依旧是低下,无法和禁军制式铁甲相提并论,不要说强弩了,连弓箭也不好防御。

但是,他们还是硬生生地打退夏军几次冲击,留下遍地的死尸和嗷嗷翻滚的伤者。

“坏了,擒生军,是擒生军马队,还有。”一名指挥使瞪大了眼珠子,绝望地大喊一声,目光尽是绝望色彩。

前方的步军正在散开,一队队马军正在拉上来,前面还有一队马军,他们全身包裹着重重的铁甲,精致的铁兜覆盖了整个头部,只露出两只闪烁凶悍目光的双眼,连战马也披上重重的铁甲,人都是被绑在马上的。

擒生军是夏主亲自掌握的主力,全军有十万人,但他们的正兵仅有三余万,负担七万,也就是说能把擒生军正兵投入的战场,绝对是重要战场,很不幸对面正是上千擒生军。

慢说上千擒生军,那一队三百人却是另一支夏军精锐,号称王牌中的王牌,他们正是被称呼为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的铁鹞子。

夏军总共才有三千铁鹞子,被分为十队,竟有一队出现在战场,不能不说是悲哀中的悲哀,这些乡军土兵个个绝望。

却见三百铁鹞子个个手持沉重的兵仗器械,缓缓地向宋军军阵行进,整齐的马蹄声,扬出浑厚低沉的轰鸣声和漫漫地尘土。

“挡住他们,射击,给我射击。”不知是谁喊的,众人才在惊愕中回过神来,脸色全然是苍白的。

面对铁鹞子和擒生军,一些人的手开始颤抖,死亡对他们来说并不可怕,哪怕是遭到伏击,他们也迅结阵对抗。

但是,面对夏军两大精锐,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随时随地地战死沙场,没有任何的悬念。

注定绝望是可怕的,人们的呼吸几乎都要停止了。

tags:

第902第902章绝地之战3

弓箭对铁鹞子的杀上几乎为零,射在这些冷锻铁甲上,简直是隔靴挠痒,箭矢反被反弹落地,一两支羽箭从缝隙中射入,箭尖反倒被刮倦了,挂在甲胄上。

幸运的人只有射入马眼,才能把战马射倒,上面的骑兵被抛落马下。但是,这种几率实在太小,能有几个真正的神箭手就算射杀几人,对战局有何影响

铁鹞子没有给这些乡军土兵任何希望,他们风卷残云般地扫过,压根就没放在眼中。

三百铁鹞子,上千擒生军对付平地上千余乡军土兵,整个战斗毫无悬念,防御瞬间被瓦解,只有徒劳地反抗和肆意地屠戮。

尽管,那些乡军土兵毫不犹豫地扑向死亡,但他们的努力是多么的无力,铁鹞子的队形丝毫没有分散,继续向前缓缓突击,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动手中的兵仗,就足以碾碎阻挡他们的一切,所过之处,留下的尽是满地的残肢断臂。

哪怕是弓箭抵近射击,也只能取得微末的战果,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战斗已经全面开打,三处战场都在激烈厮杀,宋军的番汉兵对战夏军番汉兵,任何冠冕堂皇的民族借口都是扯淡,只有裸地厮杀,你生我死、你死我活,道理就这么简单,也是非常现实的,为了生存。

夏军七万大军不可能全部投入战场,但他们成功把宋军截成三段,连坤能指挥的仅有两个步军营,一个车军营,外加一些辎重部队,算是最强大的集团。

任你是十万大军还是几千人,只要被对方分割,没有奇迹出现或是没有外围兵马增援,也难逃难忘命运。

张昭成功上了山头,他的对面是永兴军路兵马都监郎进,这伙计率六七百乡军成功脱困,两人互为犄角死守,勉强相互心安。

夏军打前阵的自然是装令郎,后面是吐蕃、回鹘人,他们是非常英勇的,现实也是残酷的。

宋军禁军的器械犀利,弩箭不要钱地射来,就算他们有旁牌,也无济于事,每前进一步都要付极大代价。连续三次进攻都被打退,用身披重甲的回鹘军上阵,面对犀利的神臂弓,也是溃不成军。

张昭还率军打了个反击,他手持斩马刀冲下去,那些夏军吏士一个照面就被斩杀,数百宋军吏士轻装前进,临高而下奋勇冲击,那决死的勇武,吓的夏军无不魂飞魄散,纷纷滚落下山去,景象十分的狼狈。

他们是绝地求生,爆出的战斗力决不可等闲视之。

正将阚先是大族精英子弟,阚家和网家世代为姻亲,到了他这辈打断骨头还连着筋。

他是皇太子妃的大表兄,绝对的党项风俗坚持者。早拒绝进入质子军,甚至看不上卫戍军,认为这些人号称精兵,却长时间驻扎怀、静各州,鲜能参加大规模的战役。

所以,他选择了监军司的部族军,之后又入了擒生军,作战极为勇悍,功勋卓著,成为靖塞军司部族军的正将。

夏军军制大多仿造大宋,神宗皇帝实施将兵法,夏军也6续设将,隶属各都统军,年纪轻轻身为正将,统率几千兵马,就算是大族子弟也是难得。

他并没有因连续失败沮丧,反倒是兴奋不已,细致观察几次作战,认为北山头的宋军实力强劲,应该是装备精良的禁军,西南山头没有动静,恐怕战斗力不强。

他立即撤下兵马休整,派出两千人横在两座山头间,掐断两山头的联络,又留下千余人监视北山头,集中三千人向七十余丈的西南山头动进攻。

这个策略是致命的,相当于分割包围,集中全部力量攻击一点。

郎进眼看夏军调整,明白怎么回事,他这点兵马根本就不是盘菜,不由地苦笑道:“看来真要玩命了。”

身边乡军土兵也连连苦笑,他们又怎能不明白,看来到了最后一战了投降想想都让人可笑,姑且不说为奴为婢,在战斗正大的激烈时,根本就不可能留下俘虏,只能拿出全部本事拼命了。

阚先的部队不愧为精兵,几人一组,十人一队,分散开来,交替掩护,时而一阵弓箭射击,时而俯身于山石后面,尽可能低减少自身伤亡,宋军的弓箭杀伤效率很低,白白浪费了许多箭矢。

郎进眼中几乎要冒出火来,眼看对方绝不会一般的军队,他只能兵行险招,做最后的搏击。

“为国尽忠之时到了,冲下去杀死羌狗。”郎进抛下手中黄桦弓,抽出腰刀当先猛冲过去。

乡军土兵意识到是最后时刻,他们绝不甘愿被俘虏,受尽羌族人的折磨,纷纷抛下弓箭,跟着郎进的步伐向下杀去。

夏军没想到山上的宋军会突然反击,他们原本要进入最后攻击线集结,再集中优势兵力,一口气冲上山去。

这也是山地作战的技巧,分散投入战斗,和平地上依次增兵效果一样,根本形成不了优势,只能被对方分别歼灭,建立前进进攻据点,再集中冲击,容易形成战果。

对方的逆袭让他们措手不及,各小队间隔很大,根本无力与蜂拥而至的宋军抗衡,一时间前面的十几个小队步跋子被宋军人群淹没,人遭到了屠杀。

郎进的一把钢刀毫不留情,劈杀所遇到的夏军步跋子,没有人能在他刀下幸免,直杀的浑身血色形同鬼魅。

这群绝望中爆惊人战斗力的土兵,个个奋勇向前,不到片刻间,十几队的乡军被屠戮殆尽。

正在指挥的阚先,没想到宋军会突然反扑,当真是又惊又怒,他手下的步跋子可不是装令郎,是严格训练的精兵,虽说比不上来自横山的山讹,却也是严格训练的精兵。

眼看上百人一下子就被消灭,让他的心疼的要命,马上并亲自率数百名精锐,沿着山脊迎上去。

没用多少时候,两支军队在山梁上展开了生死较量,这是最后的死战,郎进就没想过回去。

此时,已经是响午时分。

tags:

第903第903章绝地之战4

王秀和蔡易、沈默便装打扮,也就是三名护卫跟随,去了遇仙正店吃酒。天籁『小说

遇仙楼正店也是开封的名楼,但随着大宋行在的南迁,正店也迁到了江宁,虽说没有丰乐楼那么知名,却也是排在行在前五的名楼。

只是,不过,老丰乐楼的老板被女真人迫害而死,被文细君捡了个大便宜,开封的丰乐楼成了分店,但遇仙楼的老板幸运多了,他南下开店却没有取消正店,开封城内的依旧叫正店,这就形成南北两个正店,也算是老招,大大地财。

当年,蔡易也是遇仙楼的常客,当然要循着味道来。

掌柜和跑堂也不知换了几茬,没人认识他们,谁也不曾想到,大宋行朝的王相公、蔡宣抚、沈尚书竟然来吃酒,要真是知道了,那还不得竭力地巴结。

“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味道啊行在那边就是没法比。”沈默夹了口红烩金鲤,慢慢地品味。

“那是当然,材料相同,厨子一样,火候也是一样,却少了这方大河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