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4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钟离睿眼前一亮,瞪大眼睛看着史浩,笑咪咪地道:“直翁兄对高丽颇感兴趣”

“不是在下感兴趣,而是高丽本就是商人遗种,历来臣服天朝,不用岂不是太可惜”史浩淡淡地说道。

王秀不可置否地笑了,平静地道:“南海物产丰富,非常适合大规模移民,也是为了汉家千秋万代考虑,这是朝廷既定国策,不容有任何变动。不过,正如直翁所言,高丽也或不可缺,但那并不是特别急的事。”

史浩眉头微蹙,正色道:“朝廷积蓄力量不假,但还是要以收复故土为第一要任。”

王秀听出史浩的责任意思,说他对南海的关注要大于北伐,真正的持主战或主和论者,并非完全绝对的,他们会随着内外形势展,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

“侍卫水军保护移民南海,能为天下带来的利益,绝不是现在能看到的,那不是金银物产的事情,而是千秋万代的大事。”王秀觉得有必要更正丝毫的观点,北伐固然重要,却不能阻碍南海战略。

史浩不能完全认同,他已经陷入学术争辩中,也就不再敬畏王秀,正色道:“在下以为,南海殖民当谨慎,万里海疆,凶险莫测,十去六七得不偿失。而今,朝廷利用海外金银,不断革除弊政,相信不用二十年,就能够逆转形势。”

“二十年”钟离睿看了眼王秀,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二十年太久了”王秀真正的笑了,已经过了十年,还要再等二十年

。。。

。。。

第845第845章王秀的好意

史浩见王秀、钟离睿异样,不由地一怔,难道自己说错了不成

“朝廷的南海策略,并不是仅仅为了钱财,而是为了子孙后代。:efefd”王秀并不在意透露真相,某些事情应该让士人明白关键,从而让他们真心支持,也能及其他们的雄心壮志。史浩眉头微蹙,自己刚才有点忽略了,王秀一句为了子孙后代,让他豁然开朗许多,也瞬间脑补很多东西,觉得自己考虑问题浅薄了。

毕竟,是开疆扩土,谁不愿从中得到青史留名不要说什么夷狄之地。先秦时代苏杭也是夷狄之地,两广福建更不用说,简直就是烟瘴死地,河西河湟那也是蛮人天下,现在不都是汉家繁华军州了。

睿智之人的思维,往往一个提醒,他就能举一反三,绝不会顽固不化。尽管,他还不能完全靠理解,却不耽误他的认同,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善。

钟离睿自然明白王秀用意,他正和王秀商量,能不能以王秀的名义,在小报上表文章,为殖民南海辩护,争取更多的士人关注和支持。

既然史浩在场,那就先给他说说,当下道:“直翁兄,你也是饱读诗书的大学,难道看不出来,历朝历代盛衰轮回,每次总是败亡在北方草原蛮夷手中,然后再有豪杰振臂一呼,天下纷纷响应,才光复汉家故土。”

“这个。。”史浩却不知怎样说,钟离睿说的真是实情,历朝历代面临北方压力,的确是非常严峻。

“朝廷迟早要设立海外军州,殖民损失很大,但历代迁徙不都是一样江右有今天的繁华,那是经过近千年的不断迁徙,才形成的规模。南海凶险万分不假,但总会有人生存下来,一代一代人的扎根,成为行朝的土地。”

“所谓中国,不过是中央之国,上古三代也就是城池周边,历代先贤不断开拓,才有了今天万里江山,难道到了我们就固步自封”王秀反问史浩一句。

史浩有点语塞,王秀和钟离睿说的有道理,汉家江山是在历代人不断开拓形成的,他们所在的江右,先秦时代不过是被中原称之为蛮夷的楚越。

大宋自开国从未一统,更不用说汉唐疆土,理解王秀的提点不假,想想现实的窘迫,他有点气馁。

王秀不在苛求史浩能全然理解,这需要时间来消化,慢慢改变一个人的心理,他又道:“直翁,朝廷举兵,女真、党项何为先”

“自然是党项。”史浩毫不犹豫地道,南北有事,两虎相争,自然不能让饿狼徘徊在侧。

“哦,说说理由。”王秀目光闪烁,似乎非常感兴趣。

“时下,横山、熙河在我手中,党项早就是苟延残喘,诚不足为惧。解决西北能得到良马,就算到时虏人趁火打劫,有我五路宣抚司在,也足以应付危局,哪怕他们打到江上,又能怎样再说,他日大军北伐,岂能让党项生羌平生龌龊,坏了我大好局面。”

很有胆略啊王秀非常欣赏史浩的言简意刻,对其战略分析能力非常认同,这是个人才啊很多士人甚至将帅,对进攻党项人心怀忌惮,认为一旦开启西北战事,战事必然僵持不下,届时女真人必然毁盟南下,宋军主力调往陕西,肯定无力应付女真大举南下。

但是,很多人没有认识到他展侍卫水军的意义,只要有侍卫水军大江制置使司在,任他十万虏马也不能轻易过江,就算它们能过江,面对引江环绕的江宁城,他们也得望城兴叹,何况殿前司六军也不是吃干饭的,河网纵横的江南地带,步军有水军战船配合,战斗力绝对在马军之上。

“直翁说的有道理,可惜,一些士大夫却目光短浅。”

“相公过讲,在下岂敢和朝廷公卿相提并论。”话虽如此,但史浩脸色却不谦虚,甚至有淡淡地矜持。

王秀也就一笑了之,有才者自有傲气,天下无名利心者能有几人

他不能免俗,史浩亦不能脱俗,束攻读就是为了生平志向,他笑眯眯地道:“如今,朝野正是用人之际,才俊之士却难以求得,我幕府中缺乏干才,直翁不弃薪俸微薄,可为我助力,再说我那藏书甚多,不知意下如何”

史浩见王秀有招揽之意,不由地心念晃动。王秀不仅是位极人臣,论声望也是士林中拔尖的人物,从长远来看投奔对方,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能和王秀经常接触,对个人的成长有着绝大的好处,钟离睿年及而立成为都承旨,那位有丞相长史之称的宗良,如今也是玉带紫马,一旦回朝贵不可及,两人都是有望两府的俊杰。

他不屑巴结权贵,但跟随王秀又不同于示好上官,最少他有自己的人格。不过,他仍然在犹豫,并不想打上某人的烙印,缓缓地道:“多谢相公美意,在下只求学问,安安静静地等候贡举。”

钟离睿见史浩脸色挣扎一阵,最终还是拒绝了,不由地露出欣赏的眼色,不是每个人都能拒绝王秀的,至少他不行。

如果,能跟随在王秀身边,不要说别的,但是就高了别人一大截,他就是鲜明的例子。

王秀并不勉强,人各有志嘛史浩是不为利益所动,尽管有些做作,却还是在情理之中,当下笑道:“直翁有此心境,很好,但为政者要权变,闭门苦读非贤人所取。”

史浩脸色肃然,王秀的好意他是心领了,却还是坚持己见。

王秀实在不忍史浩捻转求生活,他稍加沉吟,道:“哦,险些忘了,直翁留在行在不必回乡,我当向玉泉山院举荐,聘请直翁为经义诗赋斋助讲。嗯,以直翁的大才,当个讲学也足够了,但讲学聘任并非山长说了算,而是由院务会议决定,助讲的例份是少了点,却也比其它学堂高些,足够直翁度日。待杭州解试,我再给他们打个招呼,让礼部多给杭州一个名额,不知直翁意下如何”

。。。

。。。

第846第846章张启元的大运

史浩感到很突然,王秀竟然主动帮助他,几乎不敢相信好运气。

能在玉泉山书院任教当然好,那里的讲学薪俸比得上知州,就是助讲也足够养家糊口,条件不是一般地优厚,显然是王秀的厚待。

玉泉山书院不是钟山书院,它比应天、岳麓等书院丝毫不逊色,钟山书院是理工为主打,应天、岳麓等书院是经义诗赋,玉泉山有格物理工,也有经义诗赋。

虽然,叶梦得、李清照等名士北上,但还是有很多名士在书院讲学,学术氛围非常好,能进入当个助讲自然是好,能时常聆听大儒讲学,也是人生快事,对他的吸引力不是一星半点。

再说,能进入书院并非投靠王秀,他要凭本事吃饭,只是王秀要礼部多给杭州解试名额,让他在杭州参加解试,也是用心良苦,照顾到他的情绪。

如果,让他入聘钟山书院,反而让他感到有施舍的味道,杭州不远不近恰当好处,让他有个选择余地,不得不叹服王秀的用心,道:“相公美意,在下多谢了,能进入玉泉山书院,也是在下的造化。只是,留在杭州参加解试,还请相公不要再提,在下不敢以一人徇私废公。”

王秀满意地笑了,史浩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却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如果,对方完全领受他的好意,不回明州参加解试,他肯定也会给予照拂,但相对来说印象分要少了三成。

他心情非常不错,又道:“哦,怎么就直翁一人在行在,虞彬甫怎么不在”

“彬甫本想留在行在,无奈去年闻老母病重,才连夜回乡,不想人未到而母丧,遂居家守孝。”史浩一脸的悲戚。

“原来如此。”王秀慢慢颔,如此出为将入为相的贤才,怎能白白丢失十年好时光那可太可惜了。

史浩哪里知道王秀的打算,也觉得甚是可惜,道:“彬甫至孝,恐怕三五年内不必参加贡举。”

“人才,始终不能忠孝两全,是应该改变一下了。”王秀合计着是不是能用征召方式,让虞允文提前进入仕途。不过,他需要考虑影响。

钟离睿淡然一笑,为他们各自斟了杯酒,说道:“大人,直翁兄,来,满饮此杯。”

且说大海之上,张启元的日子很不好过,他们并不是去经商,更不是去出使他国,一切就不能太讲究了。

海船也并非大而宽敞的福船,也就是中型偏小的近海商船,来往于沿海运送粮食和食盐等大宗货物,条件自然是非常简陋,甚至可以恶劣。

他已经很多日子没有洗澡了,潮湿的海上气候,让他浑身上下粘糊糊的,极为地不舒坦。到了这个时候,才明白大宋水军将士的买卖,并不是好干的,难怪王秀提高侍卫水军待遇,光凭这份洋罪就不是常人能忍受的。

一路上还是担惊受怕,还遇到过两拨大宋侍卫水军巡船,这种中小型商货船,是不可能进入深海的,无法完全避开宋军的巡逻,很容易被巡船现。

好在辖里的手下,对这条航线比较熟悉,两拨巡船的官长又认识。也算是张启元命大,这些侍卫水军将士,并没有把大宋朝廷的通缉公告放在心上,未对海船进行仔细搜查,在付出一些孝敬后,只是大概地看了下。

他自然化装成一名小厮,面对心不在焉地侍卫水军将士,也就转危为安了。

经过多日的长途跋涉,总算望到了一线6地,张启元是激动万分,却见辖里走了过来,还没等他问话,就笑咪咪地道:“还要恭喜张大人啊”

“喜从个来”张启元似乎意识到什么,竭力压抑这情绪,这鬼船一天也不想呆了。

“西北方向,那是京东东路登州文登县,大人看到的6地是成山,也是京东的东部尽头,海上颠簸让大人受苦。”

“哦,这么说,快到道目的地了”张启元心情并不愉快,也不在意什么受苦,反倒有些沉重起来,说不上来怎样的滋味。

“大人说的不错,是快要道目的地了,但也更加危险了。”辖里并没有任何喜色,反倒是一脸的郑重。

“哦。”张启元一怔,旋即想起了沙门岛侍卫水军大寨,不由地吸了口凉气,沉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