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宋-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王世叔以钱粮,换取盐茶三年经营,小弟虽家资不丰,却也说服家父散尽家财,响应王世叔政令。只是自知财力有限,想拜托二位世兄说个情,把紫溪盐场专营租下,不知意下如何”吴宣并无完全把握,毕竟上头已经过世,极为堂兄走的也不亲近。

刘仁凤眉头微挑,吴宣好大的口气,紫溪盐场是杭州最大的盐场,他竟然要一口吞下。

费苏也是吸了口凉气,他考虑的比刘仁凤长远,想到了海事局,吴家有财力吞下紫溪盐场,势必扩大财力,对海外贸易更有好处。不过,这个忙可不好帮,王秀并不愿意一家独大,有钱大家赚才是真理。,没必要为了吴家得罪两浙路大族。

刘仁凤见费苏不语,当然明白怎么回事,这个忙可不好帮,他也不能看热闹,道:“先生正在招天下商贾,季叔直接去州衙,想必先生会通融一二。”

买断一个盐场,不要说王秀不太可能答应,就是那些两浙路商人也不会善罢甘休。他不善专营,政治敏锐度也不低于费苏。

当然,吴宣也不是傻瓜,这么大的支出,他是无权决断的,必须由他的老爹来断。

今天,他不过是打前站探听口风。通过王秀的门人走走关系,以吴敏与王秀的交情。再有吴革和吴伦的面子,加上刘仁凤、费苏的帮衬,看看能不能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杭州最大的紫溪盐场。

紫溪盐场对吴家很重要,对吴宣也很重要,事关他在后辈中的地位,办的漂亮,让吴家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他会得到长老们看重。受到优先的培养,占据夺取族长有利地位。

哎,没办法,就像沈家一样,家族太大了有大的烦恼,后辈子弟太多,僧多粥少。不可能每个人都得到全力培养,只有被认可的精英,才能得到家族资源的倾斜。

刘仁凤与费苏态度暧昧,让吴宣晨拿捏不稳,急忙拱手道:“在下区区小人物,岂能入王世叔眼界。还望二位世兄成全,在下感激不尽。”

刘仁凤没见过那么脸皮厚的,交情不算深,却贴着老脸上,要不是故宰相吴敏,他早就拒绝了,不由地苦笑道:“代为禀报倒是可以。但事关重大,先生那里还要你自己去。”

吴宣松了口气,总算得到承诺,有总比没有强,只要刘仁凤和费苏说一句话,比得上他厚脸皮跑十次,他笑眯眯地道:“我在外面定下了一桌水酒,请二位世兄务必赏光,咱们兄弟好好吃一杯。”

“这个。”刘仁凤有些犹豫,吃人的嘴短啊

“季叔客气,恭敬不如从命。”费苏笑着答应。

刘仁凤见费苏大大咧咧,不由地眉头微蹙,不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他也没再说话。王秀陪伴李清照看书院建设,面对如茶惹火的场面,还有那红砖、水泥,李清照不免感慨万千。

“相公好本事,红砖水泥的确胜过青砖、青石”

王秀很自豪,尽管水泥属于土制水泥,但铺设小路或浇灌地基绰绰有余,只要水泥出现,下面的事自然有人去不断提高,质量会不断地升高,用不着他操心了至于红砖,那就更好办了,一窑子能烧出许多,自己烧制能省下很多钱。

他是有钱不假,但也不能乱花不是

“斋长过讲了,哪里是在下的本事,分明是学子们的创举,我也就是坐享其成,博个虚名而已。”

“相公,女斋的院落是不是太大了”李清照看着占地一百五十亩的女斋,不由地有点担心,那要多少人才能住下。

王秀摇了摇头,笑道:“女斋本来自成体系,斋长要成院长的,或许还能成为山长。再说,现在的女童不多,日后可就不好说了,小娘子们不能和混小子一样,她们住所每人一间,也好活动开。”

“还是相公考虑周到。”李清照自然明白,王秀没把话说完,但考虑到女孩子的,让她颇为感慨,最让她惊讶的是山长论,看来王秀谋划的不小。

的确,王秀有创办女子书院的想法,他没有一蹶而就,而是采取从女斋到女院的法子,慢慢培养女子。

他的打算很简单,培养高层次的女子人才,定为也很简单,进行两极分化培养,为士大夫培养未来的夫人,学识渊博、知书达理型的官僚妇人,形成女子的政治团体,书院型的官僚夫人阶层,有助于整个官僚集团的向心力。

还有最重要的,培养科技型的女子人才,是有点妄想,但绝对现实,一些不甘心做附庸的女子,可以学到知识,最终自己成就名声。

现在,女子还有一定的土壤,理学并没有最终大成,他直接用改良版的心学狙击,学院就是让改良版心学展壮大的土壤,女斋甚至女院,就是扭转社会思潮的武器,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他不要去做。

“斋长的担子不轻,三百多女童需要管理,斋长还是不用为我省钱,反正有人出钱。”

李清照剜了眼王秀,笑眯眯地道:“相公好手段,海水取盐一本万利,让商人出钱,官府坐享其成。”

“嗯,民办官督才是正途,明天就要竞价,刀子也磨好了”王秀淡淡一笑道。。

。。。

。。。

第五六八章权知杭州军州事13

寒风尚未肆虐江南,杭州依然是天气晴朗、空气温润,民众尽情地享受秋季的清爽,依旧是难得自在。『

不过,杭州倒是生一见不小的事,可以说迅在内外传遍了。不仅引工商界的震动,连那些世家门阀也惊动了。因为,在衙门口和城内重要地方,由杭州州衙贴出告示,要出让一批大型的盐茶场子,这可都是沉甸甸地铜钱啊没人会跟钱过不去,不是吗

两浙路海事局衙门后院,辟出了大片空地,放置高背椅,正北搭了个台子,上面摆了几张桌椅。

来自各地的商人,两两三三聚在一起,或者站在一旁,或是坐在一起,小声议论紫溪盐场和几座大型的盐茶场子,一些公人来回招呼大家入座,态度是转变了不少。

再怎么说,海事局也是管理衙门,大爷级别的存在,商人为了追逐利益,自然客客气气,一个公人也不会得罪,天长地久养成这帮人大爷脾气。

也就是费苏一番铁腕整顿,让这帮大爷明白点事理,还会有人不情愿,可人家费大人是王相公的门人,在大中建炎三年殿试上,被称之为王门十五杰,得罪不起啊

除了本土的商人,还有些身穿奇装异服的商人,都是来自大食、身毒等地的人。大宋不禁海,甚至对海外商人很包容,贸易非常繁盛,来自海外的商人很多。此时,开封的色目人就有数万,杭州、泉州、广州等地贸易港口,也有不少商人定居,由各地市泊司管辖,更有不少人定居,已经有了后代,由此产生不少的混血儿。

杭州几处盐场、茶厂出租,多大的商机啊就算有些人有自知之明,但其中不乏聪明人。联想到王秀的政治主张,能租赁杭州的就能开其它军州,里面多大的商机,不言而喻,至少能跟王秀混个眼熟,不来才是傻瓜。

吴宣乐悠悠地飙大腿,坐在第一排。他对这次竞拍颇为自信,想到自己的运作。王秀见他的亲切态度,并得到了家父的欣赏,他就一阵子兴奋,仿佛通向家主的金光大道,向他铺平展开。

“这不是季叔吗”

吴宣正在悠然自得,抬一看脸色微变,急忙起身行礼,笑咪咪地道:“哎呀,我说是哪位。原来是道山兄。”

一位三十余岁,身穿蓝色团花丝袍,颇为干练的人,拱手笑道:“没想你对这茶盐,也会感兴趣。”

“道山兄来只为看看热闹”吴宣笑着反唇相讥。

那人尴尬地干笑两声,道:“谁又不知你以四艘福船入两浙路,今个又来干嘛不会是又抢我们饭吃。”

“道山兄。你在取笑小弟,小弟岂敢与安阳韩家争利这不是自找没趣。”吴宣笑咪咪地,心里却骂个通透。

原来,此人姓韩名玄胄,是大宋名门望族韩氏族人,他和吴宣一样。都是出身官宦世家近支,却对科举不热心又醉心于行商,借着家族名号,也是富甲一方的豪商。

吴宣说的倒也是老实话,以家族势力而言,吴家确实无法和韩家相提并论,人家韩氏才是传承百年的大族。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吴家相对底蕴薄了许多。

似乎皇家看中了韩家家主的七姐,要是入宫成为皇后,韩家又要上一层楼了。

但是,韩家有个很致命的缺点,张启元是韩家的女婿,虽然韩女被掳走且下落不明,张启元却没有再娶妻,依然与韩家保持关系,导致王秀不太待见韩家。

韩玄胄眼皮子一跳,虚伪地道:“季叔哪里话,你我何分彼此。”

吴宣见韩玄胄模样,心下不住冷笑,暗付韩玄胄不过是汉家嫡系旁支,竟然妄图盐茶,谁不知韩家家主女婿张启元,那是和王秀有点矛盾,你韩家要能吃肉才怪。

正在妄想时,却听一名公人高声道:“肃静,王相公到。”

吴宣急忙转身看去,在场商贾纷纷起身相迎。

一身紫袍、腰系紫金鱼袋的王秀,器宇轩昂地走过来,身后紧跟王昂、刘仁凤、费苏,还有提举杭州市舶司走上台子,却见他居上坐下,王昂、刘仁凤等人就坐两侧。

“诸位请坐。”在场内众位商贾坐下,王秀环顾全场,淡淡地笑道:“在下请旨开放杭州境内盐场、茶场,许民间租赁经营、公平竞价、交清钱粮、立即交割,还望各位遵守规矩,咱们大家获利。”

外夷的商人很吃亏,他们必须要掌握大宋官方语言,才能搞明白状况。但是,王秀并没有配备通事,既然来中土谋生活,赚取大把的金银,那就好好研究语言文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我没有必要给你方便,一切按照我的规则来,你以为是某外国语成为高考科目的时代。

“致于如何竞争,那就看各位的出价,还有预先垫付两层本钱,由提举盐茶公事,杭州通判和税监共同监督。”

吴宣撇撇嘴,感情人家王秀压根没照顾他,那么多人来监督,就算你想照顾,也会引起很多非议,除非不要清誉了,要真出了个头,那还得惹一身骚。不过,紫溪盐场他是势在必得,只要王秀给个眼神,就能让主管官吏松松手指,只能寄希望这位世叔,是否照顾吴家脸面了。

宗良快步走到台前,高声道:“请各位按坐次,以纸笔各自写明钱粮,投入标有各处盐场茶场箱中。”

一些商人议论纷纷,有些人露出不信任的表情,吴宣却大喜,只要是不当众公布价码,还有周旋的余地,看来王秀还是照顾吴家脸面的。

“既然是竞争,就应当众出价,现场定夺。”

宗良一怔,他的目光锁定出声音的方向,不悦地道:“何人”

“在下相州安阳韩玄胄。”

吴宣吃惊地看着韩玄胄,哪知道这厮那么大胆,竟然公然质疑王秀,难道是来捣乱的忽然,他生出宰了这厮的冲动,万一韩玄胄引起公愤,恐怕王秀会改变主意。。

。。。

。。。

第五六九章权知杭州军州事14

他曾经听老爹说过,吴敏曾评价王秀,善听、善谋、善断,有目地妥协性很强,真被闹腾起来,很可能顺应大流,那可真把他给坑死了,不由地把韩家的女性先辈问候个遍。不过,他仍有一丝窃喜,韩玄胄这厮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和王秀打对对胡,恐怕就算回炉也没韩家的事了。

王秀眉头微蹙,不说韩肖胄在朝廷任职,连张启元也不脱离韩家,可见这个家族决不可轻慢,至少不能公开撕破脸皮,他很温和地道:“官府竞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