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一九零二-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文强由防城坐船先至越南的西贡,然后便直接来到星城,参加已经因为他而推迟的复兴会秘密会议。

宋复华、陈文强、杨笃生、蔡元培这四大执委,除了吴禄贞在琼州坐镇,关注广西革命军的作战行动外,复兴会的领导核心基本上算是聚在了一起,商议复兴会今后的发展大计。

继续发行革命债券,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为革命筹款集资;改会为党,完善宗旨和规章制度,向一个成熟的政党迈进;细分工作,培养干部,使各种人才更加专业化、全面化;加强国内的发展、渗透,特别是清廷将大力组建的新军;建立并稳定起多条支援广西革命军的人员和物资的通道;除越南外,随着革命军向云南的扩展,暹罗、缅甸也将是合适的跳板,且这三国的华侨华人将是复兴会发展的重点人群……

“钝初,目前你是不适合前往广西的。固然有鼓舞士气的作用,也显示了你无畏的革命精神,但安全的需要可能会拖累革命军的行动。”陈文强作为刚从广西出来的权威人士,他的意见至关重要,“在广东的李准被争取,或被革命军击败前,你还是在海外继续宣传、筹资,最为合适。”

“继续当远距离革命家?”宋复华皱了皱眉,说道:“要说重要性,应该是你才对。”

“人傻,钱多?”陈文强撇了撇嘴,翻着眼睛说道:“你成为大革命家,这是复兴会赋予你的任务,也是你的责任。花了多少钱,要是你想扛枪打仗,那把钱还我。”

“呵呵,说的什么话呀!”杨笃生笑道:“钝初呢,别急着去危险的地方,你有你的使命;文强呢,也别象讨债鬼似的。现在咱们复兴会正蒸蒸日上,一点小小的分歧,何必认真呢?”

“再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分歧。”蔡yp并不十分在意,轻轻呷着茶水,缓缓说道:“文强说得有道理,钝初有些性急了。要占据革命的高点,要引导革命,领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什么远距离革命家,不过是闲言而已,何必理会呢?革命军在桂、滇、越的根基尚不稳固,这个时候确实不合适。”

宋复华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文强,据你的估计,革命军要打出一个局面,比如奄有一省,需要多长时间?”

“占据一省作为根基?”陈文强摇头,沉吟着说道:“那样影响太大,招致的攻击也会很猛烈。可要说打出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总要在一年左右吧!”

“相对稳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宋复华接着问道。

陈文强斟酌了下字眼,缓缓说道:“有一块稳固的根据地,也就是落脚点,能够使部队进行休整训练,使伤员有安定的养伤之所,使生产制造也能够稳定进行。通俗地讲,就是使革命军不用老是转移撤退,形似流寇。或者也可以把根据地称之为武装割据,复兴会能够公开的、合法的存在,各自执行自己的职权,比如法令、纪律、各种制度等等。”

“意义呢,就是树立起一面不倒的旗帜,使革命者不断聚集而来,既武装训练出一支忠诚可靠的军队,又培养出革命之后的所需要的各种人才。”陈文强继续说道:“还有一点,便是压制会内的躁动情绪,使会员能够安心于组织分配的工作,隐蔽地发展力量。最后——”他作了个有力的手势。

“倾力一击,改天换地。”宋复华点了点头,精神也振奋起来。

“同盟会那边也要发动起义,很可能是在广东。”杨笃生并没因为往同是革命团体的盟友那边派卧底而感到不安,说得很是平淡自然,“这对我们也是有利的。我在想,是不是帮他们解决些困难,以尽快发动,牵制住广东清军。”

互动?陈文强愣了一下,又陷入了思索。

此消彼长,在某种方面来看是这样的,但也有互相促进、配合的一面。

“此次广西起义,我们已是倾力而为,要帮同盟会,恐怕力有未逮吧?”宋复华了解这次起义的投入,除了咋舌,还是咋舌。按照现在复兴会的财力、物力状况,短时间内很难再拿出大笔的资金。

“大概需要多少?”陈文强有些迟疑,显然还没有最后确定,“钱,还是武器弹药?”

“具体数字——”杨笃生摇头,又含糊地说道:“钱财呢,应该不少于五万吧?武器弹药呢,弄个几百条枪,应该够了吧?”

“这么少?”蔡yp有些诧异,他显然是被复兴会发动起义的投入误导了,直觉这些钱财和物资怕是掀不起大风浪。

……………

第一百八十一章无题

“同盟会哪能和咱们复兴会比呀!”杨笃生还是比较了解情况,笑道:“我在东京,他们的情况还是所知甚多的。”

“按照上海的市价,五千元能买五六十枝枪,还能带若干子弹。”陈文强计算着,若有所思地说道:“两三万元的话,我现在还是拿得出来的。若是能牵制广东清军,为革命军创造有利条件,支助同盟会倒也不亏。”

“恐怕要换个名义更合适。”杨笃生苦笑了一下,说道:“同盟会中的一些人对咱们颇有些成见,打着复兴会的招牌,他们会怀疑咱们的用心。”

“这也好办,就由南洋分会物色一秘密会员,前去赞助。”宋复华觉得有钱,办这件事就不难,又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果能打入同盟会将要发动的起义队伍中,试着进行掌控,或许更有利。”

“需要一个或几个坚定的、忠诚的、有能力的秘密会员。”陈文强觉得宋复华的这个建议非常好,“而且,在广西释放了很多不愿加入革命队伍的广东新军,这其中就有本会未暴露身份的会员。过一段时间,他们估计仍然能混入清军,这也是一股可待机发动的力量。若能牵制住广东清军,哪怕只是暂时的,对我们的革命大业也是有帮助的。为了这个目的,几万块钱算不得什么。”

“我看可以交给徐壮师去办。”杨笃生叙说着他的理由,“徐是洪门中人,而同盟会将要发动的也是洪门三点会,这多少有些渊源,容易取信于人,且易于融入其中。”

“会党不可恃。但也不能不加以考虑,也要有改造争取的计划和行动。”宋复华沉吟了一下,说道:“海外华侨、华人多加入会党,要争取他们的支持,就要做大力的工作。据美洲各分会传来的消息,广西起义之后。特别是革命军的宗旨、政策公之于世,当地华侨华人的态度有很大转变,入会人员大为增加,革命债券的认购额也在稳步上升。”

“而且海外洪门基本已经摒弃了‘反清复明’的宗旨,从长远看,这对革命是有利的。”宋复华继续说道:“而国内的会党显然是落后而陈旧的,发动易、掌握难,且不满之心极易使他们成为社会秩序的破坏者,成为扰民害民的匪盗败类。”

对于海外华人。包括加入了洪门的华侨华人,他们已经不是用一种“异族统治”的观点来看清廷,而是将其看作合法的政府,是统治本国的政府。这从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的经历,便能看得清楚。

当清廷的宪政考察团到达檀香山的时候,码头上挤满了前来欢迎的人群,几乎可以用“夹道欢迎”来形容。这些海外华人听说本国的考察团要经过这里,怎么不心情激动?

旧金山和檀香山情况相似。这个美国的西部大城市里也聚集了大量的华人。这里的华人大都来自广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处于美国社会的下层。考察团在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华工禁约的情况后。也对他们的境遇颇为感慨。后来,考察团也曾向美国国会咨询过对华工禁约的表决情况,并引起了总统的关注,但后来美国国会终究未能放松限制。

也就是说,不管怎样,清廷现在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这是世界公认的。而海外华人华侨哀其不幸也好,怒其不争也罢,却还是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少有那种躁动、激进,视清廷如寇仇的情绪。

从短期来看。这可能不利于招揽海外青年加入复兴会,甚至加入革命军;但从长远来看,这些华人华侨还是心系祖国,对祖国的强盛寄予着很大的希望,在建设时期也肯定会慷慨解囊,爆发出无比的热情。毕竟,一个强大的祖国还是他们的后盾,才是他们在外不受欺侮的保障。

而复兴会的方针、政策正在发生改变,由有知识、血性的革命青年组成的革命军核心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招兵买马便将转向国内。海外的青年呢,则有目的、有方向地进行培养,将成为国家管理和建设的有用人才。

“好消息是美洲的致公堂对本会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接触正在频繁,加深也是可以乐观预期的。”宋复华笑着吐出了一口长气,“至于文强所建议的发行一元、五元面值的革命债券,也将很快在美洲、南洋、欧洲开始发行。”

海外华人的基数是很大的,当时可能有几百万或上千万,发行小面额债券也是看中了这一点。不奢求某个或某几个大富豪成为革命的金主,但普及面广了,社会底层的也能买得起,更多地集资是可以预期的,还能通过此举把革命宣传更广地传播开来。

“说到集资,我也是要从海外着手的。”陈文强微笑着说道:“或许对本会有些影响,但不是很大。国内的药厂、化工厂、炼铁厂、纺织厂都要扩建,乃至粤汉铁路的修筑,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借着这次出了点小名的机会,我想在南洋的华人富豪中招资募股。是的,只针对上层华侨华人,不考虑小额的。”

“出了点小名,文强太谦虚了。”蔡yp冲着陈文强伸了伸大拇指,赞扬道:“全世界华人的骄傲,当之无愧。如果你在各地招摇过市,特别是华人聚集地,夹道欢迎是肯定的。”

“凭文强现在的名声,招资募股肯定会很顺利。”杨笃生笑道:“而且面对上层,对本会的影响非常小。”

“能为革命倾其所有、毁家纾难的华人富豪不能说没有,但最能接受并拥护革命的,却还是底层华人华侨。”宋复华沉吟了一下,笑着对陈文强说道:“你筹集资金的对象与本会冲突不大,而且,进行扩大生产,不也能为革命事业赚更多的钱?所以,放心去做。本会所掌握的报纸媒体也会为你宣传造势。”

“钱哪,还真是——”陈文强苦笑着摇了摇头,想了想,说道:“不管是短期,还是长远,财政和资金是最重要的。革命债券是一个来源。自己经营也是可取之道。从简单易行的来讲吧,这会员的会费,发行报纸的赢利,或者是工商业、垦殖业的投资,方方面面,都要想方设法。你们想想,光是支撑国内的革命军,便几乎是倾尽全力了。如果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数十万、上百万的军队,又需要多少钱财才能运转正常?而且我们要建立的民国不能象满清一样横征暴敛,既要有惠民之政,又有发展之资,又需要多少?”

民乱起于饥寒,兵乱起于缺饷。这是最简单,也是最为人所知的道理,历朝历代也对此警惕防范。但真正做好的,或者说始终做好的却寥寥无几。如果不是这样。很多的朝代更替也不会发生。

“还有外债!”宋复华低沉地伸出手指,轻轻点着,“我思来想去,也与会内诸同志仔细研究商议过,要想避免列强的干涉,承认满清所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承认其所欠外债,恐怕是唯一的选择。”

气氛一下子沉重起来,宋复华的话虽刺耳,但却接近现实。说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