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雍皇夺玉-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瞧着黛玉这一身打扮,原都是上三旗女家常的旗装,与贾府众人一比,更显得鹤立鸡群,通身的气派身份已经显露出来了。尤其是压鬓的那朵小珠花,竟是前两日才进贡内务府的新鲜花样首饰,若非宫中嫔妃公主,岂能率先佩戴?忽然思及与自己齐名江南的玉珪小姐,再瞧黛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不由得油然升起。

心中如此忖度,宝钗未语先红脸,淡启朱唇款款地道:“虽说四大家族在金陵有些势力,只是到底这里是天子脚下呢,四大家族也不过就是地上的一粒尘埃罢了,岂能比妹妹这样尊贵?有通天的大本事,也不及妹妹说一句话的好处。”

见宝钗如此矜持端庄,谈吐格外有致,黛玉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则声。

凤姐亦忙笑道:“妹妹才是真正出挑的人物呢,这些事情自是不用操心,大兄弟也都替妹妹打点得妥妥当当。只是妹妹也是知道的,薛家大兄弟原是个倒三不着两的,薛大妹妹也不能指望他什么。好容易薛大妹妹过年就十三岁了,一腔心思扶持家业,想在宫中挣得一席之地,才托妹妹跟大兄弟说一声,博个名字添在秀女册子里,合府上下都感激妹妹呢。”

黛玉素手抚着腿上的手炉,口内慢慢地道:“宫里的事情,自有内务府料理,我一个外臣家的女儿,能让府上感激什么?再说了,哥哥是外臣,外臣岂能干涉后宫之事?别是一句话还未说完,脑袋已经搬家了!也当不起这个感激呢!”

心里有些叹息,早知道他们登门必定有所求而来,自己还期盼着什么呢?

他们都羡慕着宫中的荣华富贵,可是却又怎么知道宫中的勾心斗角?

他们以为,天底下唯独他们才貌双全心思过人么?

进了宫中的人,哪一个不是皇上的棋子,亘古的悲哀?

红颜枯骨并非传说。

宫廷深深早就埋没了无数的白发枯骨。

听了黛玉这话,湘云想了想,笑道:“这可奇了,临来前,听太太的意思,就是一家子亲骨肉,并没有生分的时候。林家大哥哥是日日见到万岁爷的,若能在跟前说一句话,别说大姐姐在宫中站稳了脚跟,也能拉扯拉扯宝姐姐呢!”

黛玉不由得瞅了湘云几眼,素来看人极清楚,对这个湘云,她倒是有些瞧不准了,亦不知道她到底是娇憨婉转呢,还是心中有丘壑,总之听她说话往往都是带着刺。因笑道:“各人凭本事,哪里有主子拉扯奴才的?没的让人家笑话。”

口里所说的奴才听了这话,不免都红了脸,无言以对。

凤姐是极精明爽利的人,见此景况,心中大概也有些主意了,忙笑着打圆场道:“云妹妹素来都是口没遮拦的,妹妹不要放在心上才好。若是大兄弟能帮也就帮了,倘若不能帮衬,我们也是没话说的,总不能让妹妹失了体统。”

黛玉点头笑道:“这话还有些意思,林家本就洁身自爱,这些与林家没有瓜葛的事情,日后还是不要提起才好。”

凤姐忙笑着满口应了,也不等黛玉说什么,忙对平儿使眼色收回东西。

今儿个也不过就是她奉命办事,办得成回去邀功,办不成也是无法。

反正这些事情也与她并没有十分瓜葛。

聪明人就懂得趋利避害,万不可撞上刀尖儿上。

那宝钗也是聪明人,见状只得缄默不语,神色间十分失望。

正在这时,忽闻探春笑道:“昨儿个四阿哥生日,哎哟哟,好生热闹,一干皇亲国戚可都来了呢,听说连太子殿下都来了,热闹到了大半夜才散。偏咱们家也没那福分,连门槛儿也没跨进去,若是得进去,也是见了极大的世面了。”

黛玉听了不由得十分好笑,听着他们说话,倒像是商量好了似的。

一个接着一个,看似说的不是同一件事情,其实仍旧围绕权势二字。

权势害人如此之深,真是令人感叹不已。

也许,这种东西,早就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骨子里,无法磨灭。

不让须眉红妆娇

本来,凤姐是想让五位姐妹们来陪着自己,后来也又提了一次。

可是,当黛玉轻轻蹙起一抹青烟颦痕,凤姐就立即开口带人告辞。

带着姐妹过来陪着黛玉,小姑娘们不知道,凤姐心里可是亮亮堂堂明明白白的。贾府上下都是瞧中了林青云有出息,连迂腐古板的贾政都十分赞叹林青云,更何况他还是皇上眼前的红人,能成为贾府的一大助力,贾府万万不会放过的。

贾府当日接黛玉进贾府,为的就是让二玉相处,可惜黛玉不久便告辞了。

此时近水楼台先得月,也不过依然是打着那样的主意罢了。

想到这里,再想到宝钗等人些微不甘的眼神,可是偏偏又没什么本事来让自己留住他们便有些无可奈何。还没走回书房,黛玉已经笑得肠子打结,扶着门框揉着肚子像个小疯子,可是更显得十分可爱,带了点儿小女孩子的精灵顽气。

胤禛正在案后看书,见状不由得一呆,起身扶住她肩,道:“怎么?”

黛玉摇摇头,顺了顺气,肠子还有点儿痛,不过不用理会了,笑道:“没什么,我只想到他们的神色十分好笑罢了。”仰脸看着胤禛有些淡漠的脸,道:“他们来,想求哥哥在皇上跟前替他们周旋,让薛家的金锁姑娘添进秀女名册。”

胤禛面色登时一沉,深邃双眸霎时添了些阴冷的气息,低哑道:“你答应了?”

“我才没答应他们呢!”黛玉有些儿好笑地看着他沉稳冷漠的容颜,笑道:“别说外臣不能干涉后宫之事,哪怕就是哥哥在内务府当值,我也不会答应他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自然无法成方圆。既然身份在那里,就要守着本分。一飞冲天的想法,也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胤禛若有所思地凝视着黛玉淡丽的面庞,“你能这样想就好了。”

黛玉微微有些叹息,轻灵悦耳,也有些无可奈何。

不等胤禛开口问,黛玉便笑道:“我只是疑惑他们为何如此苦心追求权势。”

胤禛伸手拔下她头上的长簪,万缕青丝在披散的一刹那,有一种无尽的风情与美丽,让他有些着迷,“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出生在权贵漩涡中的人物,早就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权力,守着规矩,按着长辈安排好的路往前走,不管愿意不愿意,也不不得不去追求更高的富贵,唯独富贵才能让他们安心。”

也如同帝王家,皇位,就是每一个人的追寻,都想成为天下的掌舵人。

每当他翻开尘封的史卷,都会瞧见无数的勾心斗角,在眼前一一展现。

因为,他们,已经是别无选择。

黛玉有些不懂,眼里满是迷茫,道:“可是,除却荣华富贵,还有更多值得人去追寻的东西啊!”

“那是因为权势不是你的生命。”胤禛淡淡地笑道,忍不住揉了揉她的发。

今日的话,在生命中几乎不曾留下什么痕迹。

可是当白发苍苍的时候,翻起前尘过往,黛玉才恍然发觉,一切皆定。

权势不是生命,可唯独他站在权柄的顶端,才能掌控天下,才能打破她所想打破的规矩。

而她,从置身事外,到坚定追求,会失去人生的一些东西,却也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也许,这就是学习罢,不断地往前走,不断地挖掘者生命的瑰宝。

黛玉眸底写满了好奇,咕哝了一句,道:“生命那样漫长,绚丽多彩如同白纸染上无数颜料,可见幸福的东西有很多。不过有人居然会将权势当作生命,真是不可思议。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么?只有权势做生命,生命多么苍白无力啊。”

也许是教养使然,也许是她太过随性,她总觉得,人生的追求不限於权势。

胤禛听着她吐出软软嫩嫩的抱怨,轻笑着看着她因此而更纯洁美丽的脸庞。

“那,玉儿最喜欢什么呢?”从这个小人儿身上,他能学到很多东西。

林如海这个江南数一数二的文人之首,将他的女儿教养得独一无二。

黛玉斜靠着门框,侧脸想了想,才笑道:“我喜欢去打破前人立下的规矩。”

胤禛扬起一边浓黑飞扬的眉,打破前人规矩?是什么志向?

黛玉似乎看破了他想问的话,轻笑道:“人是往前走的啊。自己的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倘若永远活在别人的庇佑下,按着长辈的安排走下去,那自己的人生又有什么颜色呢?家国当前,国法家规当然还是要守着的,才不会乱套。可是,有些古人立下的规矩,早就太过迂腐古板,唯独打破这些规矩礼法,才能创下更合理更温暖的规矩。我是极瞧不起汉人中那些对女子无情冷酷的约束。”

胤禛有些讶异地瞅着黛玉,迂腐的规矩是用来打破的?

她不是活在教条层层的江南么?却为何,竟有比男儿还霸气的心胸?

她这样的志气,可是他头一回听到啊!

“你怎么会这么想?我记得,汉籍中,极多女四书之类的,无端给予女子很多不公平的规矩,而闺阁中亦奉若神明。”胤禛深思过后,才漫不经心地脱口而出。博览群书就有一个好处,虽然不认同,却也大概知道一些东西。

黛玉粉唇似樱花初绽,楚楚生姿,道:“女四书,我早就一把火烧了!”

迫害女儿心,留着有何用?

是的,这就是满人和汉人的区别了。

受汉人千古文化的熏陶,从小再学满洲的东西,她更能区分利弊。

关内的汉人,尤其是江南的汉人,总骂满洲人是鞑子,蛮横彪悍,殊不知满人更有一种坦率和勇猛,是汉人所不及的。圣明天子当政,满人汉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同是九州大地上的华夏子孙,同样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后嗣。

满人对女子的教养不下男儿,而汉人千年文化中对女子却是极端压迫,用布帛裹住了她们的脚,用礼教蒙蔽了她们的眼睛,让她们永生永世只活在一个四四方方的绣楼中,终生只仰望着那一小方天空,不知道天何其大,地何其阔。

其实,除却汉人,别的蒙古、藏族、满洲、吐蕃等等,都是更尊重女子一些。

由此可见,汉人对待男女的观念,早就已经落后十万八千里了。

清眸遥望着门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清洁若初春的梨花,飘零无根。

她已经是不止一次感激上苍,让她活在一个没有男尊女卑的书快世家。

胤禛深深地凝视着黛玉,问道:“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这算是惊世骇俗了罢?

在满人中也许不算什么,可是若是在汉人中,早就被认为伤风败俗了。

黛玉叹息道:“四哥哥你长在帝王家,没有见过江南受到压迫的女子。”

面色沉静柔婉,泛着一缕冷意,轻声道:“我知道的,也见过的。江南许多书快电子书论坛的小姐,她们从小都是居住在绣楼中。那种很雅致很小巧的绣楼,只有很高的地方才有一个小窗口,用来传递饭菜衣物马桶,只有一个门是长久紧闭的,吃穿沐浴解手都在绣楼中,所以才有江南独特的拔步床,最外面一层放着裹脚布,第二层放着马桶,最里头一层放着梳妆台和衣箱,那才是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甚至于连到饭厅吃饭的资格都没有。”

父亲将她当作男儿教养,学习的都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天文地理等,让她豪气不让男儿,让她目光宽广,并不拘泥于小小的绣楼之中。可是母亲教给她的第一篇,却是“上山采麻芜”,说的是千金小姐必须学习的妇功。

三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