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鉴定师-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俗博物馆是这里最大的看点了,门前一颗四百年的古树下,聚集了不少拍照的游客,骆天一路走过来,除了对青石板小路和古建筑很有印象外,最大的印象就是路两边的工艺品小贩们,摆着简易的摊子,贩卖一些粗糙的手工艺品,比起古玩街的质素来,还是差了一截的。

“来都来了,不如进去瞧瞧?”曾王爷指着民俗博物馆说道。

大家表示赞同,走进去,才会发现民俗博物馆并非一整栋大的建筑,在围墙内民居似“回”字形,整座建筑群由内外两围相套而形成,外围平面前宽后窄,呈银锭状;内围有高墙与外围相隔,平面呈方形。屋宇、厅、堂、房、井、廊、院布局错落有致,像座迷宫,易守难攻,真可谓“九天十八井,十阁走马廊”!

客家民俗博物馆内陈列有100多件客家人在不同年代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都配有文字照片资料,陈列品中,有石磨、碓、八卦床、八仙桌、棕笼等实物,比起一般的博物馆来,这里更偏向于反应民生,反应客家族人近百年来的生活形态,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一些。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有关方面介绍,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万、泰国约37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对分布如此宽广的客家历史源流的研究,直到20世纪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但此前的客家源流也有一些零星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中叶。

第385章 伯机先生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秦汉之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汉武帝发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置了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烽火连天。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民众,纷纷往南迁移,正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三国时,曹魏曾采用招致边民内迁的政策,延至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

此后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由于战火的原因,又继续向南迁移,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氏族入汀者数以千计。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移,所谓:“移湖广,填四川。”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而远至欧、美各洲。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军失败以后的属于世界范围的迁移。

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上党在今山西长治县境,弘农在今河南灵宝县南20公里境上,淮南在今安徽寿县境内,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安丰在今河南渭川固始等县附近。客家先民未必尽出于此,然此实为他们基本住地,欲考证客家源流,不能不注意及此。

民俗博物馆的入口处,几乎一整面墙壁都介绍了客家人民的迁移史,其规模之大,牵涉之广,让骆天感觉到心惊肉跳,人类的命运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左右摇晃,然后坚强地延续到如今,这是不幸,还是坚强?

以前骆天来的时候,没有耐心看完这些资料,今天却觉得以前的自己太肤浅,这些,才是古玩真正的意义,刻画延续历史的命运,这才是古玩的真正使命。

走进去,客家人民用过的家具,家具,祭祀用品等等,都一一地呈现出来,这些都真实地反应了客家人的生活习俗。

客家人对于丧葬之俗,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客家人祖先崇拜意识很浓,对慎终追远的事,十分重视。一般丧葬仪规可分为葬、埋葬和葬后三个部分,或谓之三个阶段。一般实行二次葬!这一点从陈列出来的图文,还有祭祀用品的分类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家事厅里,骆天看到了水车,这里陈列了很多大小不一的水车,还有镰刀等工具,这是因为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叫“帮工”。

“走,骆天,我们到服装陈列室看看吧。”曾王爷吵着要过去,不愧是他的本行,三句话不离本行,这位曾王爷是三步不愿离本行,骆天倒无所谓:“好,去看看。”

正好可以一探这位曾王爷的来历,到底是何方神圣。

民俗博物馆的陈列物品价值并不高,主要反应生活状态,因此这里的衣物也大多是普通老百姓所用过的,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有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劳动者则多穿对补救短衫的,俗称褂哩。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

“这里的任何一件都比不上你那一件。”看四周无人,骆在低声对曾王爷说道。

“那是当然。”曾王爷自豪道。

经过了程真的讲解,骆天知道要处理那么一件古代纺织物是多么地难,这位曾王爷是何来路?“曾老板,不知道在来古玩街前,还干过其它的工作吗?”

“这个嘛,说来话长,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当然是经历了不少,说来话长了。”曾王爷不愧是老江湖,一句话就带过去了。

骆天当然不死心:“我对于前辈们的故事很感兴趣,有空我想请曾老板吃一顿饭,好好聊聊,也让我长一些见识,不知道可不可以?”

曾王爷似笑非笑地看着骆天,直看得骆天心中发麻:“怎么了?”

“你像一名猎人,一旦咬定猎物,就不会放松,是不是?”

这一刻的曾王爷气场与平日里完全不同,骆天越发觉得此人深不可测了:“是。所以,曾老板……”骆天哈哈笑着:“这一顿饭,你一定要吃。”

“看来我是逃不脱了。”曾王爷摸摸自己的肚子:“也好,我好久没有吃过大餐了。”

骆天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曾王爷那么珍惜的宋代皇后礼服,居然拿给自己看,难道就不知道自己会纠缠不放吗?或者说,骆天突然浑身一震——是故意拿给自己看的?

这只是猜想而已,身边的曾王爷突然拍拍骆天的肩:“走吧,到别处转转,再和其他人会合吧,时间也不早了。”

两人出去在院子里遇到了其他人,他们正在商量得热烈,见到骆天出来,都争先恐后地说道:“骆老板,这里可行,想不到这里发展得这么快。”

“那搬迁这里是没有问题了?”骆天点头:“不过减少赔偿这个幅度到时候我们再争取吧。”

“是的,是的。”所有人都感觉轻松了不少。

事情终于有了进展,骆天俨然成为众人心目中的英雄,原本在众人眼里,骆天来无影,去无踪一样,有些不太合群的样子,大家只知道他的名声如今很盛,却觉得他有些清高,现在的骆天就像是褪去了华丽的外衣,变成了普通人,和大家打成一片。

古玩街所有商户愿意搬迁至古镇,在赔偿的方面,龙副市长牵头带动下,事情获得了圆满解决,只等到搬迁的那一天,商户们达成了一致,现在起就向熟客宣传起新的古玩街来了,倒很有一番新气象。

骆天听说曾王爷是吃素的,特意在市里最有名的素食馆要了一间包房,约上了曾王爷,次日中午,两人面对面坐着,喝着清雅的菊花茶,话题慢慢地打开。

“曾老板,我就明人不说暗话了,见识过那件大宋皇后礼服后,我又请教过专业人士,我知道要将礼服修复成现在的样子,根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光是配制溶夜就是一门功夫,我实在难以想象这件事的难度,曾老板,你是怎么以一人之力做到的?”骆天很恳切地问道。

第386章 玩笑

“我认为是天份,你相信吗?”曾老板笑着,骆天还想开口说什么,服务员端着托盘走了进来,一个大大的托盘上,摆放着各色素食,不愧是城中有名的素食馆,光看这颜色,就让人食欲大开,骆天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试试吧。”曾王爷说道:“难得你愿意陪我吃素食。”

骆天夹了一筷子,那是豆腐制成的一道菜,看上去却像是窝窝头,小个的,中间嵌着一颗红枣,好漂亮,放进口中,入口即化:“哇!”他情不自禁地叫出声来:“好美味!”

“哈哈。”曾王爷笑道:“这就是素食的魅力了。”

骆天意识到自己扯远了,重新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我真的对修复古代织物很感兴趣,曾老板,你肯定不是误打误撞完成的吧?”

“哈哈,业余爱好而已。”曾王爷依然是一脸地笑,却始终让骆天抓不到正题,他有些困惑了:“曾老板,我觉得不止如此吧。”

“就是如此。”

这还真是没完没了,骆天疯掉了:“以你这的这项技能,却只是在古玩街开着一间不起眼的古服装店,这不是大材小用了吗?”

“人各有志而已。”

“好一个人各有志。”骆天点头:“可是我真的不太相信,曾老板,你到底是什么来历?”

“娘胎啊,所有的人都打这里来吧?”曾王爷笑眯眯地看着骆天:“骆老板,你与我不是都打娘胎起来吗?”

骆天一头瀑布汗:“这话说得有道理,不过,我问的不是这个,曾老板师从何人?”

“哦,原来是这个呀,你早这么问不就得了,害我别扭半天,要说我的师父,可是一位奇人,我不知道你听过他的名字没有。”曾老板说道:“伯机先生。”

伯机先生?骆天脑子一蒙:“这号人物?”

“看来你是没有印象了,唉呀,我就是从他那里学来的妙法。”曾王爷说道:“不过我是真爱好,所以也不想利用它来做些什么,我这个人,不适合做大事,没有魄力,但是你不一样了,在你身上,我看到了鉴定师和经营家的天分。”

这话好像不止曾王爷说过,自己的干爹周伯斋也曾经说过,骆天谦虚道:“是你们太看中我了。”

“呵呵。”曾王爷说道:“你前途不可限量。”

“谢谢。”骆天依然有些困惑,伯机先生,伯机先生,这两个字既熟悉,又有些陌生,自己怎么偏偏想不起来了呢?

“曾老板,这位伯机先生是位什么人?”

“哦,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位鉴定师,而且他在修复古玩方面很有成就,可以说是一位集大成者也。”曾王爷说道:“我可不是自己夸自己的师傅,他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那么,他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