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鉴定师-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骆天指着自己的鼻子,看来以后得多来几趟了,自己好歹也是拍卖公司的老板之一啊:“我叫骆天。”

“哦,骆先生,请问您要见哪一位?”这位清爽的MM依然不依不饶,正走下来的陈小影已经许久没有见到骆天的囧样了,站在楼梯上看好戏,也不下来帮忙解围,幸好谢明着急,跑下来,见骆天已经在了一楼,叫道:“骆天,还不快上来!”

有谢明出面,也不用盘查身份了,骆天指着自己的脸说道:“美女,看清楚了,以后这张脸就是通行证了。”

骆天急匆匆地上去:“谢哥,这么急,是什么东西?”

“好几件呐,有一件不像是中国的古玩,大山他们都拿不定主意,我们要再不定,他就要找其它拍卖公司了。”谢明很有些不甘心:“要是真是稀世宝贝,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从我眼前溜走吧?”

“明白。”从谢明眼前溜走,不也等于自己的利益也受损吗?骆天到达谢明的办公室,里面正坐着一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见到骆天,自动自发地站了起来:“这位就是骆鉴定师了?我姓杨。”

“你好,杨先生。”骆天与他握手:“请问要看的东西是?”

“在这里。”那人指着桌上的几样东西,骆天看了一眼,就与谢明对视一眼,果然不简单!谢明看骆天不太轻松的表情,心里一沉,面上不好说什么,只有看骆天走近桌上的几件古玩,静静等待着结果。

第一件是一块犹如弯月的玉石,两端为红色,中间却是一抹白,细看之下,上面还有黑色的花纹,等再细看,骆天吃了一惊,上面还有一丝丝像金线!等看清了,才发现那些是金色的颗粒,只是连在了一起,成为像金线一般的存在!

看到骆天脸上惊诧的表情,这位杨先生很有一些得意:“这是在国内不多见的玉石,不知道骆先生有没有一些特别的见地?”

谢明微微皱起了眉头,自己本来就对玉石的研究不深,这块石头更是估不透它的来历,现在看骆天这样子,不知道他是否知晓,一时间,谢明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

骆天微微皱着眉头:“这块石……”

“这块石很像红玛瑙……”骆天拿起那块月牙状的石头对着光看了一下:“可是却一点也不透亮,红玛瑙有层状生长线,像水波纹一样一层一层生长,可这是块石没有,它有的是像金丝一样的线,这一块……”骆天看了一眼杨先生:“是红竹石吧?”

杨先生吃了一惊,默默地点头,谢明似乎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红竹石?这种石头之前我从来没有遇到过。”

“是的,在中国比较罕见,因为它不是中国出产的,红竹石是产在日本奈良的一种稀有玉石。为日本佛教所特有的神石。红竹石本身是金银共生矿产生的物质,所以,红竹石上常有黑色铁线,或者黑色的花纹,品质的好的红竹石有时会有黄色的金子颗粒,如果连成线就成为金线。”骆天指着石头上的金线:“就像是这样,杨先生,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

谢明心内舒了一口气,自己刚才居然会对骆天的能力不自信,这还是头一遭,他看杨先生脸上的颓然的表情,心内莫名地痛快,这个姓杨的找上门来,说是要委托拍卖,可是掏出来的三件东西都稀罕得很,至少自己从来没有看到过,从他得意的面色上来看,这人哪里是来委托拍卖的,分明是来显摆的!

被骆天戳破了这块石头的来历,那杨先生先是惊诧,而后又是佩服的神色:“果然名不虚传,就连这异国的玉石也是一清二楚,看来这天才之说,倒不是夸大其实了。”

第293章 鹤顶红

“倒不是我有多大能耐,而这红竹石很不一般,我们中国有点石成金的说法,可是这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这红竹石就能够做到。”骆天笑着拿起红竹石,指着上面的金线:“红竹石高温融化后可以直接冶炼出黄金。上面的金点就是人们常说的狗头金。日本古代钱币中的大判金就是用红竹石熔炼出的黄金铸造。在日本古代,毫不夸张地说,掌握了红竹石矿,就等于捏住了经济的重要地位。”

这一段姓杨的是闻所未闻,听到后不由得一阵唏嘘:“想不到一块小小的石头,竟然能够牵扯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其实牵扯到的何止是经济,这红竹石虽然是日本的产物,可是却与我们中国的风水文化息息相关,任何晶石都需要净化,包括红竹石,红竹石佩戴时需要结印,日本竹内古河结印是阴阳师里面非常有名的结印,类似大陆的求福仪式和开光。它也是很有名的风水石,一般被拿来改运。”骆天笑着问杨先生:“不知道杨先生的这一块红竹石有开过光吗?”

骆天突然一问,那杨先生有些蒙,顿了五秒才摇头:“没有。”

“那记得找师傅开一下光吧,阴阳师结印多是为自然咒语,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很柔和和符合自然规律的开光方法。所以没有禁忌,比起中国的什么处女血啊之类的容易多了。”骆天觉得这个杨先生有些怪怪地,却没有时间多想,因为接下来还有两件东西需要认定的。

谢明问骆天:“起拍价多少合适?”

“老实说,假如它只是普通的红竹石的话,根本还上不了大雅之堂,可是这一块是成品,也就是加工过的,根据它的切割和工艺特征,倒是符合德川幕府时期的特征,德川家族建立幕府政权之后,垄断了红竹石开采260多年的时间,幕府严格控制天皇、贵族、寺院神社拥有红竹石的数量,元和九年也就是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职,下令锁国,禁止了红竹石对中国的出口。”

“这说明什么?”杨先生听着一头雾水。

“这说明这块月牙形的红竹石至少是十七世纪的产物。”骆天简短地总结了一下:“这样讲,就很容易理解了吧,这样一来,要登上拍卖会的大雅之堂,资格肯定是足了,至于起拍价,就由你们双方定夺吧。”

确切地说,这是1592年的产物,不过这确切的时间只有放在自己心里了,骆天突然问杨先生:“杨先生,不像是行家,也不像是收藏家,冒昧地问一句,这些拍品是?”

“受朋友委托送过来的,当然了,有授权书,我可以全权处理。”杨先生回答得很快,骆天觉得他像是事先排练过的。

谢明倒不疑有它,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遇见过,不少有头有面的人不愿意出面,找人来代替自己办理委托手续,尤其身在官场的某些人,就像前阵子骆天遇上的那一商一官,不就是变相地方式贿赂吗?这种以古玩为工具的贿赂,必然地会导致一批古玩流向拍卖公司和各大古玩市场,这样的情况多了去了,谢明深知这一行的潜规则,于是谨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从不打听客户隐私,这也让公司受到不少官场人士的青睐。

见到骆天打听客户隐私,他轻轻地碰了一下骆天的胳膊肘:“骆天,杨先生是有这些古玩的主人的亲笔授权书,而且还是经过公证的,完全有效,你还是先看下面这一件吧。”

再说下面这一件,骆天只是扫了一眼,内心就有一阵不适的感觉,一张脸有些铁青了,老杨被骆天的表情吓到了,无所适坐:“怎么了,骆先生?”

谢明知道骆天为什么表情阴沉,这一阵委托品属于雕刻作品,非常小巧轻薄,只因为这雕刻是刻于某种鸟类的头顶部分,简单地说,就是将鸟的头砍下来,利用它的头顶部分进行打磨雕刻,直接雕刻于其头部的精巧雅致雕刻品,形态美妙无比,非一般象牙雕能媲美,所以在拍卖会上的表现也很不俗,在纽约佳士得的春拍上,就有一只齐白石作鹤顶红“一品仙鹤”鼻烟壶,成交价超过了65万元。

是的,这种雕刻作品的名称就是“鹤顶红”。

虽然名称是叫鹤顶红,可是与传说中的毒药“鹤顶红”毫不沾边,更与我们鹤这种动物毫无联系,这种用来雕刻的材质,宽不过雨余,外红内黄,质地比象牙更细致,常被用来雕刻,因为珍稀,所以一直是古玩界中的奇珍。

这种被用来雕刻的鸟叫作盔犀鸟,在国内的史料上被称为“鹤顶”,最早出现是在是元末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体毛呈深棕色,翅尖及尾羽为白色,并有黑色宽条纹。公鸟头颈肌肤裸露,呈红色。头胄中后部外表鲜红,前部与喙为黄色。母鸟颈为淡蓝色,头胄小,颜色亦较淡。

现在一般被拿来作雕刻的大多为公鸟的头胄,其中多为空心,独此为实心,故能用于雕刻,这也是为什么“鹤顶红”雕刻大多是以红黄两色为主了。

骆天最不喜欢的就是以某种生物的性命为代价制造出来的所谓古玩了,这也是他一看到这鹤顶红就脸色阴沉的原因,每一块鹤顶红雕刻作品的背后,都是一条生命,但他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鹤顶红”。

“鹤顶红于明、清代由东南亚输入,经精磨细琢成古玩,如今却大都流落于海外。这也是为什么在目前的拍卖市场上很难看到这类拍品的重要原因,但这也同时大大增加了其投资价值。”骆天呼了一口气,调侃谢明道:“看来这一次公司不得不再出一次风头了,鹤顶红啊。”

谢明对鹤顶红也有了解:“除了这种单纯的雕刻外,其实在明清两代,不少官员的束带和腰带上都有用到鹤顶,由于鹤为文官一品的标志,故当时许多官员都认为佩戴鹤顶红物品,俨然有指日高升、独立朝纲之意。在嘉靖时,四品官员能用的就是金镶玳瑁、鹤顶、银母、明角、伽楠等,后来又将鹤顶用到鼻烟壶的制作之中。”

“可能就是因为开发得太过频繁,所以也使得盔犀鸟走上了濒临灭种的命运。”骆天有些激动:“四五百年前,盔犀鸟的命运就结束了,人类真是太自私,太自以为是了!”

杨先生有些汗颜,见骆天如此激动,一个劲地点头:“是,是,是。”

见骆天如此激动,谢明不明白他干嘛心情不佳,假如他要是知道骆天在程甄那里受了一次不同寻常的考验,就明白了,骆天说到底,要么心甘情愿地去参加,或是为自己的目的而臣服,被人这么诱拐着,以各种手段考验着,他总有一股子不平气,她当自己是什么?扯线木偶?

谢明重重地咳了一声,这才让骆天意识到自己的失常,他略一点头:“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

“没事,没事。”杨先生又指着最后一件东西:“请骆先生再帮忙看看这枚钱币吧?”

这是一枚古旧的圆形古币了,正面文字挺拔——“祺祥重宝”,背面左边为满文“宝”,右边为满文“源”。

第294章 私藏

桌上摆着卡尺,这是一种精确测量古钱币尺寸的工具,骆天拿起来,就开始测量,同时嘴里说着结果:“直径4厘米,厚度0。15厘米,这样算来,重量应该在12克左右。”

骆天不像古玉平一样是“神之手”,可是他知道铜的密度,结果由此而来:“尺寸重量均符合,铜也不是新铜,看来是祺样通宝没错了,而且是祺样通宝中仅流传下来的两种之一——祺祥重宝,上面的‘源’就是指当时清朝工部所属宝源铸钱局。”

谢明点头:“这一枚我也是如此认定的,看来我还没老啊。”

“嗯,祺祥通宝是清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始铸,还未发行,十月五日即被勒令废除,祺祥年号仅存69天。铸币回炉铸同治钱,与祺祥重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