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3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势力的人难道就猜不到我们地计划?说不定,也有其他的势力会趁着我们的注意力在王室和锡克人的身上,兵力有所倾斜的时候来谋算我们呢!”胤礻我心里不满别人不知道,图里琛带来的将领又有人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不错。确实是有人也在谋算我们。而且,这些势力之中,恐怕还有九阿哥的熟人呢!”于中笑道。

“我的熟人?”胤禟一怔。

“哦?九哥你什么时候跑到印度交过朋友?怎么没听你说过呀?”

胤干我嘻笑道。

“前年九阿哥不是去过江南吗?”于中提醒了一下胤禟。

“于军门,你说是的英夷?”胤禟少有几次出差的机会,每一次都记得清清楚楚。自然是立即就想到了于中说地是谁。

“没错。英国人在孟加拉一带活动,一直谋划着侵吞印度,只不过他们现在地实力还比较薄弱,再加上他们本国正在与人交战,腾不出手来,所以一直在等机会。现在被我们抢了先手,自然会有所不满。

现在,据我手下北方邦那些印度贵族的查探,英国人似乎正与孟加拉一带的几个势力进行交往,想来是有所图谋。而且,针对我们地可能性还不小。”于中笑道。

“小小英夷,也敢与我大清相争?我看他们当真是不知死活!”胤干我冷哼了一声。

“于军门不必为此事担忧。据我所知,皇阿玛已经准备调福建水师南下支援南海水师,到时,那英夷不来便罢,来了,便不容他们轻狂!”胤禟笑道。

“福建水师南下,那日本怎么办?满洲水师应付得过来吗?”于中皱眉问道。满洲水师这几年被康熙分出去不少,实力已经大大不如以前,恐怕很难压制得住整个日本。

“于军门尽可放心。此事皇阿玛已有安排。八哥会取道朝鲜而入日本,‘调解,日本正争战的两方势力。就算他们要打,也得等到咱们空出手来才行!”胤禟笑道。

“这就好。”于中松了一口气。日本的重要性可是不容置疑的。

那么一个国家,除非完全并入中国,要不然,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他看来,宁可不要印度,也绝对不能放过日本,毕竟,这两者完全不在一档次上。

“朝廷要调派水师来助战?那领兵的是谁?难道是施世膘?他不是已经当了兵部侍郎了吗?”鄂伦岱又朝胤禟问道。

“不是施世膘。”胤禟看着鄂伦岱的脸笑了笑,又转过头对于中说道:“其人这人于军门并不陌生,据皇阿玛所露出的口风,这位领兵的将领很有可能也是出自于军门你的麾下。”

“难道……年羹尧?!”于中一皱眉,脱口说道。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三百二十八章 暂停

说实话,于中并不想让年羹尧到印度。以那家伙的凶狠残暴,对付日本人最为合适,到南洋也可以,扔到印度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对付印度这个很难在实际上统一,性格实际上也十分软弱的国家,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之中,于中一向认为,八面玲珑又不缺强硬手腕儿的老八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老九虽然差点儿,也算凑和。可是,康熙的做法总是让人感到难受。很显然,年羹尧是康熙用来预防他和九、十两个皇子的。那老家伙是想在印度玩个“三足鼎立”,用以确保清廷在这里的统治权。

不过,于中也知道,海军的出战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年为了谋算日本,他就私下准备了好几年。而从中国沿海到印度更不比去打日本或者南洋诸岛,其间有太多的不可定数。尤其是离国土太远,没有十足的准备,康熙就算要派,也要等上一段时间。

可是,于中虽然明白康熙不会马上就派年羹尧过来,却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应对的法子。因为,他没有时间。太多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他首先要拿下富庶的旁庶普邦,尔后再侵吞莫卧儿王室的领地和财富,占据印度北部的大部分地区,来一个“挟莫卧儿以令印度”。就算这一招没有多少用处,也会有利于他们明正言顺的侵吞印度的其他地方。不过,等到稳定了最近可以占据的地区之后,他才能进一步向东发展,将所控制的领土向海边扩张。这些事情,一两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而且,由于英国等西方势力的存在,到时他也必定需要年羹尧的水师来帮忙。并且,年羹尧的势力还不能小了才成。毕竟。英国那些西方国家的海战水平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几百年千锤百炼出来的真材实料儿。

如果真地发生冲突,必须全力以赴,容不得半分马虎大意。

不过,于中虽然知道,却也没有在这些方面纠缠太多的心思。印度毗邻中国,清廷只要敢下决心,任何人都休想轻易地在这里逍遥。以英国人目前在东方的实力。如果真的惹火了康熙,后果绝对难料。再加上印度的传统和各种问题,他也没有打算在这里建立什么势力。换一种说法,就是印度可以当作殖民地,却不能当作真正的国土。要不然,光是这里的宗教与民族矛盾就能让人烦不胜烦。毕竟,这也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历史传承的国度,没那么容易就会被中华文化改变。就算能敢变,以中国文化地强大融合力,恐怕至少也需要一百年左右的时间才行。所以。别人想闹就闹去。反正他才懒得管。而且,以康熙的见识,如果只是想彻底控制住这里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麻烦。何况。只要打通了缅甸方面,再开出一条路来,中国可以更快的出兵到达这里,到时,无论是谁在印度,都得乖乖地小心中国的态度。而为了确保在印度的巨大利益,清廷也肯定会加强对中南半岛的控制,以防其从中捣鬼,而这种控制,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直接占领了。

所以。于中很快就把康熙这些安排所带来的不快给抛到了一边,专心进行自己地对印度北方地侵吞计划。

而就在于中想方设法的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自己地最大利益的时候,清廷在西北的战事也进入了尾声。

阿拉布坦趁着城破之时的混乱逃出了伊犁,躲到了俄罗斯人的阵营里。可是,对于他助战的请求,俄罗斯人却并不怎么热衷。事实上,俄罗斯并不太想与清廷交锋。他们本来的打算是威慑!以自家军队的威慑力让清军有所顾忌,放松对准葛尔的攻击,直至不得不退回原地。俄罗斯的想法很好。他们有这种想法是因为吃清朝地亏太多了。虽然他们也曾从中得益。借助跟荷兰等国的交易,成功聚集了大笔的财富,并且顺势发展了自己,还取得了梦寐以求了几百年的出海口。成了欧洲各国不得不侧目而视的北方强国。可是,同样的,他们也失去了很多,尤其是领土。虽然被清廷割去的那些领土上人烟稀少,可是,看到国家面积募地减少了那么大的一部分,俄罗斯人的感觉却并不太好。尤其是经过几年跟西欧各国地交战,他们的国库消耗已经十分严重,再加上清朝人对南方航道的开发,西伯利亚商道的利益也越来越少。他们就更加感觉自己吃了亏。

不过,清朝终究是个庞然大物。所以,那位夺了弟弟彼德的皇位,取而代之成为俄罗斯一代英明女沙皇的苏菲娅公主最后否决了臣下重新夺回东部领土的建议,转而改为扶持准葛尔!并与准葛尔新可汗阿拉布坦秘密签定了互助合约。事实上,苏菲娅一直以为,先前俄罗斯没能完全的支持实力比阿拉布坦还要强大的葛尔丹,使之最终被康熙得以集中全力击败根本就是一个大大的失策。如果不是那时候的犹豫与袖手旁观,说不定现在清朝繁荣昌盛的满洲之地已经成了俄罗斯人的囊中之物,准葛尔人说不定也正在中国的内地跟康熙斗个不亦乐乎呢。俄罗斯在东方的局势又哪会闹到让人这么烦恼的地步?

但是,苏菲娅却忘记了蒙古人的本性是什么样的,那是一个将“征服”几乎刻在血液里的民族。而且,得到了俄罗斯暗中支持的阿拉布坦太过于嚣张了。屡屡侵犯他人。这使得苏菲娅十分不高兴。女沙皇需要的是一个钉子,或者是一面固定的墙。她不喜欢一枚不受控制的棋子。尤其是葛尔丹当年还曾经率众到达过黑海,而阿拉布坦表现的又似乎比葛尔丹更加心急和激进,这就更让俄罗斯人在支持准葛尔的同时也一直在保持警惕。这种警惕表现在了武器的供给上,由于害怕一不小心养出一条狼来,所以,俄罗斯人除了供应少量的火器弹药给阿拉布坦的亲兵之外,其余的一概不谈。结果,当装备了强大火力的清军来攻的时候,阿拉布坦为了避免损失。只好收缩兵力,龟缩在伊犁防守,把俄罗斯人提出地阶梯式防御,拖延时间的建议给扔到了一边。而在此时,有感于清廷的扩张势头太猛的俄罗斯人虽然也曾想过“警示”一下清廷,不要太过于触摸他们的底限,可是,土尔扈特人的回归却打乱了他们的军事布署。也使得他们派兵援助准葛尔的想法只能流于空谈。要不是土尔扈特人这些年一直在逐步东迁。距离清军所控制地唐努乌梁海一带已经没有先前那么远,相信,就算阿拉布坦被飞扬古他们轰成了渣子,俄军也赶不到准葛尔。

不过,即使因为土尔扈特进入了清朝的领土而使得俄军不得不放弃追剿,可是,准葛尔这么一个缓冲却不能不救。按苏菲娅的大政策,俄罗斯军队统帅米罗斯拉夫斯基必须想方设法保住准葛尔,以免最近这几年显得气势汹汹的清廷可以直接威胁俄罗斯。毕竟,准葛尔和清朝。

谁更具威胁性一目了然。

而说起这位米罗斯拉夫斯基。此人是苏菲娅的情夫之一,在十七年前,曾经与另外一名叫做纳雷什金的俄罗斯将军带领大军。趁着瑞典国王卡尔十二世率领国中主力侵入波兰的时候,占领了波罗的海沿岸诺特堡、尼恩尚茨、扬堡、科波里耶和纳尔瓦等要塞,为俄国开辟了第一批的出海口。是俄罗斯最出色的将领之一。这一次,既要追剿土尔扈特人,又有可能要与清朝对战,所以苏菲娅才让他亲自率军前来。然而,米罗斯拉夫斯基地性情虽然谨慎,可这一回打地数十万土尔扈特人频频逃窜,已经有些骄傲了。尤其是他的手下,更是如此。结果。统领哥萨克骑兵的齐洛诺夫受到飞扬古引诱,损失了一大半地人马。要不是因为哥萨克也是俄军的炮灰部队之一,并非军中的正式编制,米罗斯拉夫斯基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担得起这种后果。(哥萨克不是民族,是由多种民族的人聚集起来的,几乎纯为战斗而生的族群,虽接受军费却不是正规部队。哥萨克,意为自由人。)

但是,从齐洛诺夫的描述。米罗斯拉夫斯基却不得不对清军的战斗力小心起来。结果,因此错过了援救阿拉布坦的良机,导致了准葛尔的最终灭亡。

不过,到了这种地步,米罗斯拉夫斯基地任务已经失败,自然就更加不可能为了阿拉布坦这个光杆司令而拿自己的大军跟清军硬碰硬了。

清军可是有十数万,而他只有五万。双方也都是远征军,在准葛尔都没有地利。再者,清军也不是以前了。以往的时候,雅克萨的少数俄军凭借火器就能跟十倍甚至百倍的清军相抗衡,稳守城池,可这一回却是清军占据了城池,而且同样也装备了大量威力巨大的火器。米罗斯拉夫斯基就是傻子也知道对方的不好惹。而且苏菲娅也没有让他跟清军玩儿这种硬仗,他就算有心,也不敢冒着产生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