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首东顾-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镇宇在后堂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自己以前一直对中下级军官、士官、士兵严格要求,而对高级将领一直是宠惯放任,生怕自己搞出条条框框来约束压制了高级将领们的指挥天分的培养和充分发挥。现在看来,骏马已经训好了,该套上缰绳了。

刘镇宇下令各营统领以上将领全部集中到建昌。然后在数百人面前,宣布了对李嗣业私自出兵的处罚。首先他自己宣布自己不明军法军纪,理当有责。在众人面前,让军士打了二十军棍。

军士在刘镇宇的催促下,在高适的监刑下,含泪打了二十军棍。军士不用嘱咐,下手自然有分寸。饶是如此,刘镇宇两股还是青紫见血了。

执刑军士大为恼火,在打罪魁祸首李嗣业时自然是狠上加狠了。四十军棍下去,打的李嗣业是两股稀烂,血肉淋漓,昏死过去数回。要不是监刑高适在暗中严令不得下毒手,估计李嗣业今日就报销在这里了。

刘镇宇继续宣布,李嗣业剥夺将阶,贬为士官,发往正红旗军,在老上司安固都手下当一名哨长。

已经没资格参加中高级军官会议的李嗣业伏躺在担架上,由数名军士抬着,送往了大营医馆。

数百名开始月余的集中学习。刘镇宇叫它统一思想。主讲官高适敦敦教诲,给数百名中高将领深入浅出地上起政治和思想教育课来了。

刘镇宇接着宣布,在各营的基础上建立军法处,设军法镇抚官,监管军法军纪,但不得干扰主官的军事指挥。改中军十二营为左右亲卫军二十四营,分各旗护旗军为左右护旗军,设左右都统,每军辖六营,加护旗营,随军医官、伙夫将佐等计七千五百人。并传令全军,凡无骠骑大将军令擅动一队兵马者,以谋逆罪论处。

在不久后发生的文官大清洗,给这帮学习后感触颇多的武夫们上了生动一课。

强忍着屁股如火燎般的痛楚,刘镇宇按计划开始忙碌的工作。

首先,他接见了被贬过来的皇浦惟明和韦坚,皇浦惟明是老熟人了,在秦州就打过交道。那时他是一方节度使,封疆大吏,刘镇宇还是小小的秦州刺史。现在刘镇宇是一国之尊,自己却是带罪之身。这让皇浦惟明感慨万千。刘镇宇可没这闲功夫感叹,他看中皇浦惟明的军事才能,在陇右、河西这个大唐的贫瘠之地,把强敌吐蕃看得死死的,而且还是处于攻势,也算是一员大将之材了。

现在张国平正在平定业州,已经前进到了维斯瓦河流域了。由于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的臣服和屏蔽,洛州已经成了腹地了,不必担心了。而现在业州直接面对奥得河和易北河的萨克森人和不知多少的各色原始、半原始部落。

在维斯瓦河边已经筑城,名为建业,需要有大将镇守,看住半个波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地区以及立陶宛地区组成的业州,这里没有多少旗民,却是数十万刚降的西海东岸种族。刘镇宇决定委派皇甫惟明为业州巡检总兵,先协助张国平镇守业州,待他熟悉西秦国的军制后再挑大梁。

对于韦坚,刘镇宇非常感兴趣。韦坚,字子全,京兆万年人,他的姐姐嫁给了唐皇的弟弟,后来被追封为惠宣太子的李隆业。而妹妹嫁给了唐皇的儿子,太子忠王亨。这大唐也真够乱的。刘镇宇不由感叹。韦坚在开元末年(741年)任水陆转运使时,修改水道,在长安城外凿成一座人造湖,又集中船舶将江淮南海一带物产分别陈列,驾船入则大笠芒屡,妇女则鲜服靓妆,又歌唱助兴,俨如现代之商业展览会。只是想法怪异,与当时的政治体制和会计制度格格不入,被后世传统作史者指摘为“剥下益上”言利之臣。

而刘镇宇却看中了韦坚这个言利之臣。他委任韦坚为镇海市司使,负责镇海南北商市的管理工作。相信有这位若生在近代的欧洲,必为商业经理能手的韦坚的调度管理,镇海的商业会更蒸蒸日上的。

刘镇宇接着和司徒忌等人商讨铸造货币的事情,决定西秦国官方发行金币、银币、铜币,该钱币用先进的铸造工艺制造,前面是龙纹,后面是牡丹花纹,规定了各币种的兑换比率,并传令,散碎金银铜不得以货币流通。

西秦的教育历来重视,只是多了许多新移民和新降民后,教师的和传教士的缺口有很大,而且学堂的书本也紧张起来了。本来纸张造出来后拿出去就可以卖大价钱。可是刘镇宇命令工场,优先保证书本纸张的供应,剩余的才能拿出去卖。搞得镇海纸张是一天一个价格,一时镇海纸贵呀。

另一个是印刷工艺的落后。当时通用的木雕印刷效率非常低,远远满足不了学堂书本的需求。本来刘镇宇应该大显神通,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可惜刘镇宇对此的了解却仅限于模字是可以更换的。刘镇宇对此没有多少“天机”可以泄漏的,只是画了大概,赶紧闪人了,留下工匠在那里剧烈地消耗脑细胞。

一直到不久前,一位工匠很偶然的解决了其中两个难题,这才让活字印刷大规模运用起来。于是,一本本印满了汉字,讲述汉文化的书运往西秦各学堂。

对于西秦新降的平民,学习文字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加上本民族也没有文字。看到一本本满是知识的书,不但小孩子们如饥如渴,大人也是拼命学。

在书里,满是刘镇宇要求的思想。当初编写课本时,刘镇宇集中了数百名学者,讲了自己的想法。他要求大家编个故事,说在西秦国的各族人与大唐人是同宗同源。

这个想法让学者们目瞪口呆,这不是在瞎编历史吗?刘镇宇不以为然,历史不都是人写的吗?既然是人写的,那一些“差异”有什么关系呢?过几百年后,这编的历史就是真的历史了。

最后,一个天才想出了一个完美的“历史故事”。在东大陆,有一群天主的子民在幸福的生活,那里有天主恩赐的两个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天主为了引导他的子民,派了他的五个儿子-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来到人世,统领臣民。后来在商汤灭夏时,许多夏遗民向西迁徙。经过上千年的迁徙,这些遗民一直到了海西半岛。由于环境影响,很多人变了模样,有的在草原以游牧为生,有的长满了长毛(中国人认为西方人就是毛长),皮肤变白了。由于脱离母族,长年与野兽为伍,早就忘记母语了。今天大将军按照天主的指引,找到了遗落千年的弟兄了,终于将他们迎回华夏民族。

众人被如此一说吸引住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这段“历史”补充的是天意无缝,说到最后,竟然为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华夏民族兄弟分离重逢记而嘘唏不已。

这回轮到刘镇宇目瞪口呆,叫你们编个故事,也不用编个如此大的世纪大骗局吧,后世人非笑死不可。刘镇宇赶紧打住,决定,一,这只能作为传说写进教科书,二,这绝对不能牵扯进宗教。

定好调子,大家做好了大量修改,才写进书里去。

刘镇宇心里暗想,慢慢来,我们用华夏文明来同化这里。现在刀把子在我手上,我说写汉字就写汉字,说汉语就说汉语。上百年过去,你要变回来都难了。后世欧洲人的殖民手段厉害,我让你先尝尝我的文化同化的滋味。

在刘镇宇有空来忙造他的王宫时(他的王宫是他自己掏钱造的,谁叫刘镇宇有钱呢!),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新教和道教起了冲突。

这其实是一起正统官员挑战刘镇宇权威的事件。刘镇宇一直重用的是大唐流放的罪臣和选拔的寒微之士。这让大唐派来的上千正式官员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

其实在李林甫把持朝政,政治越来越腐败的今日大唐,因为贪墨或无能而获罪的官吏是少之有少了。大多是持才孤傲、不愿同流合污的人。在遭受夺官抄家之辱,经历流配之苦。他们大多已经抛弃了原有的孤傲和对唐朝廷的希望。在刘镇宇重用他们之后,他们如同重浴新生一般,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能。

而对于正式派来的官员,他们是属于正统派。他们其实也属于无靠山无背景之人(有这些会被发配到这里来?),但是他们自持正统身份,不屑于那些罪臣贱民混在一起。而那些原罪臣寒微之官,对他们也是敏感的很。于是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水火不容的两股势力。

到了西海之地后,刘镇宇重用原罪臣寒微之士,各州官员十之有八九为其。而正统派却处于一种有官无职的局面。

于是他们开始利用后面流民中跟进来的道教进行活动。由于重心移向了新领地,对西迁过来的新流民没有更多的控制,让大唐流行一时的道教、佛教也传了过来。

到了西秦,由于新教占据有利势态,而且教义更吸引人,传教方法更先进,立即将后面迁进来的大多数新流民拉进了新教。

一些死硬的佛教徒和道教徒开始不爽了,上下撺动,四处挑拨。而正统派也选中了新流民中的道教分子作为同盟。他们开始互相勾结,大开香堂,造谣生事,攻击新教和非正派官员。

刘镇宇接到报告后,亲自微服下去看了一下。看到那些道教分子的太上老君附身,神光普照时,不由摇头叹气。

要是西秦国以这种宗教为宗,不用等到人家文艺复兴,估计就能被人家基督教蚕食的差不多了。

刘镇宇有时候想,在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是不是宗教,它们在儒家和原始教义的夹击下被冲击的面目全非。它们为了适合中国的后儒家统治思想,把自己阉割的不成样子。他们更多的是陷入了神秘主义和虚无主义里去了。

刘镇宇很快也明白了这是正统派在幕后主谋的阴谋,而可怜的道教徒在前面得意洋洋的被人当枪使。这些人总是在需要宗教时就信奉宗教,他们完全没有把信仰放入到宗教里去,而只是是把它当作可以利用的工具。

刘镇宇静待了多日,让正统派看到自己全无反应,变得更加猖狂了。他们唆使道教徒袭击新教徒,和非正统官员,四处造神显灵。他们甚至开始密谋推翻刘镇宇,拥立一个自称是唐皇李室的远房子嗣的正统派官员,准备开朝登帝。

刘镇宇很快拿到了这份异想天开的计划,他发现这些人把新朝国号、年号,和各自的官职都定好了,那位未来的新皇连龙袍都秘密制造好了。在这个计划里,刘镇宇只看到很简短的说如何策动军官,夺取兵权。在他们看来,他们这些被唐皇正式派来的官员只要振臂一呼,就会拥者如云。一群可怜的人,真不知他们的脑瓜子是怎么想的。

在十一月初,清洗开始了。得到命令的军官假装与正统派举事,在约定的时间地点,一举将准备袭击王宫的官员、随从亲信和道教徒全数拿下。

事情公布以后,西秦国举国震惊,在他们看来,经过长期的艰苦西迁,这刚安稳下来,就有人有不轨之心了,这些人也真是其心可诛。

刘镇宇给了那些没有参加谋逆的正统派官员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回大唐去,但他们必须面对数万里的路途和回去的训斥。他们还是留了下来。

对于谋逆的正统派官员和道教徒,刘镇宇表现出另外一种态度。他下令将牵涉的二千四百二十人,全部牵至建昌城西顿河边,尽数斩首。上万家属和从犯被夺旗藉,发往德阳和安阳为工役。他们的勾结敌国,意图谋逆的罪名和许多证物被送到长安呈报唐皇。

如此霹雳手段是许多官员和百姓料想不到的。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