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甫贵接过批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念了起来,“兹批准皇甫贵之请求,八仙桥交由晋福当铺全权负责重建……”

皇甫贵呆了一下,“我的请求?”

无晋笑得像只狐狸一样,“当然是五叔的请求,难道还会是我的请求?”

他已经习惯了被无晋当做枪手,便顺手抽了无晋一个头皮,“你这狡猾的小子啊!谁还敢再说你是傻二……”

忽然他醒悟了,天啊!无晋买下那块地,三十六亩的土地,这……这下不是要发大财了吗?他紧紧盯着无晋,心中被震惊得恍恍惚惚,就仿佛无晋是一个妖怪。

“五叔,你怎么了?”无晋推了他一把。

皇甫贵终于醒过来,他长叹了一声,“难怪我发不了财,我没有这种魄力啊!”

这时他的激动已经渐渐过去了,开始冷静下来,他又想起一件不妥之事,眉头一皱说:“我很担心其他店铺,他们会容忍八仙桥改道吗?尤其是杨记酒楼和对面的杨记药铺,这就等于割了他们的卵子啊!杨记酒楼肯定会联合其他店铺对付我们,无晋,这些后果你考虑过吗?”

无晋慢慢悠悠说:“我当然考虑过,其实早在我买这块地之前我就考虑好了。”

皇甫贵精神一振,急忙问他,“那你有什么应对办法吗?”

“我有两个办法!”

无晋伸出两个指头,脸上充满了对其他店铺的不屑,“一个不妨称为小人之计,另一个则叫做君子之谋。”

皇甫贵更有兴趣了,他连忙搬张小凳子坐在无晋面前,“给五叔说一说,让我也定定心。”

“其实说一个小人之计,五叔就能定心了。”

无晋拎过茶杯,喝了口水润润喉咙,这才徐徐说:“五叔不是说杨记酒楼会联合其他店铺来对付我们吗?那很好,我就让维扬县所有的乞丐去他酒楼里要饭一个月,看他还敢不敢?”

“毒!”

皇甫贵一竖大拇指,“此计大毒!”

皇甫贵毫不怀疑无晋的能力,连黑米那种狠人都听他指挥,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他想象着每天几千个乞丐挤满杨记酒楼要饭的情形,心中便觉得万分的幸灾乐祸,此计一出,恐怕杨记酒楼就此完蛋。

“那君子之谋呢?”皇甫贵搓了搓手,忍不住又笑问道。

无晋向他招招手,意思是要低声说,皇甫贵凑过耳去,无晋眯着眼在他耳边低声说:“这个君子之谋嘛!我先卖一个关子。”

“我真的服了你!”皇甫贵无可奈何。

……

天还没有大亮,临时过桥动工的消息便传到了杨记酒楼,杨记酒楼的东主叫杨荆州,年约三十五六岁,人长得又瘦又小,一张瘦脸长着一双特别大的招风耳,给人印象深刻,杨荆州祖籍是江陵郡人。

杨家原来是开药店的,八仙桥对面杨鸿煮药店就是杨荆州祖父创立,他们家是运气好,两百多年前长江大水,水漫荆州,百万难民东逃,朝廷下令难民就食于楚州,他们祖上便带着一家人逃难到了维扬县,那时的维扬县还小,他们家便在东城门外买地建屋,一住就不走了。

不久维扬县扩大,他们家便由城外变成了城内,正好就在八仙桥桥头,桥头两边都是他们家,又过了一百多年,八仙桥一带开始繁华起来,杨家便先在桥北开了药店,生意开始红火。

十五年前,杨荆州的父亲在桥南修建了杨记酒楼,生意越来越好,杨家开始发达,杨荆州甚至娶了齐家之女为妻,虽然不是嫡女,但能娶齐家之女,那也杨家的荣幸。

有了齐家的支持,杨记酒楼的名气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维扬县三大酒楼之一,就在杨荆州踌躇满志,准备把对岸的药店也改成酒楼时,他听到了消息,八仙桥要重修了……

他家在药房的后面,是一片占地五亩的中宅,一大早他便被大掌柜叫醒了,“东家,快起来吧!有急事。”

大掌柜姓徐,五十岁出头,从二十岁开始在药店当伙计,已经给杨家做了三十年了,十年前接手杨记酒楼,他颇善经营,将杨记酒楼做得红红火火。

若不是万不得已,徐掌柜不敢来叫杨荆州,昨天为一百两银子募捐之事,他被杨荆州狠狠骂了半个时辰,别人家都绢了二十五,凭什么杨记酒楼要捐一百两,将徐掌柜骂得狗血喷头,最后七十五两银子,徐掌柜个人负担四十两,每月从他的月俸里扣,这才了结此事。

杨荆州被吵醒,他见天刚蒙蒙亮,不由怒道:“什么事啊?”

“东家,那边在建桥了!”徐掌柜依然战战兢兢说。

“建什么桥?”迷糊中,杨荆州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重修八仙桥,在建临时渡桥。”

“这又怎么了?不很正常吗?”

“可是……可是临时渡桥不是修在我们这里,在最西头!”

“什么?”

杨荆州终于反应过来了,他慌忙穿起衣服,开门出来便急问:“桥修在哪里?”

“在胡民巷口上!”

“胡民巷?”

杨荆州的眼睛瞪圆了,“走!看看去。”

七十九

无晋还没有梳洗便被皇甫贵拉出了当铺,“你去给他们讲一讲,桥要修得结实点,万一塌了,责任人是我!”

“五叔,没有问题的,你担心什么?”

无晋无可奈何,只得走出当铺,老远便看见了杨记酒楼东主杨荆州和徐大掌柜气喘吁吁跑来。

“出什么事了,徐掌柜?”无晋笑眯眯问,他认识徐掌柜,却不认识杨荆州。

徐掌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稳重,什么事情他没有把握,他绝不会乱说话,上次无晋请黑米去杨记酒楼吃饭,他是看见了,所以当昨天黑米来募捐建桥费时,他第一个反应便是想到了这件事是晋福记在做手脚,但是他没证据,而且桥也并不是修在晋福记当铺门口,只能说有可能,所以他昨天宁可被东家骂死,他也不敢乱说话。

徐掌柜见无晋问他,便指了指前面,“东家要去看一看临时建桥!”

这时,胡民巷那边传来了杨荆州的大喊声,“你们不能在这里修,应该在老桥旁边!”

这样大喊大叫有点太丢脸了,徐掌柜本来向跑过去,听见东家这一喊,他脚步迟疑了。

修桥的工匠各自忙碌,谁也没有理睬他,他们只认请他们修桥的东家,杨荆州大喊大叫一通,没有人理他,他又气又急地回来,皇甫贵笑得一脸的幸灾乐祸,“杨东主,我很同情你啊!”

杨荆州气得狠狠瞪他一眼,对徐掌柜道:“我们走!”

“东家去哪里啊?”

“我要召集大家开会,商议此事!”

无晋摇了摇头,第一个不识时务的家伙……

……

第二天是大哥惟明搬家的日子,无晋自然要去帮忙,忙碌了一天,夜里自然就留宿在大哥家里,次日,大嫂戚馨兰的兄嫂又来祝贺乔迁,无晋也不好离开,只得又在大哥家里呆了一天。

直到第三天,他才急急赶了回来,马车在八仙桥停下,他从马车钻出来,本能地向临时木桥望去,这也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他顿时愣住了。

只见一座由原木搭建的桥梁已经出现在紫桐河上,无晋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真的修好了吗?他慢慢走上前,眼前桥梁宽约三丈五尺,是一种平桥,两边有护栏,比从前的八仙桥更加简洁实用,可以并行走两辆马车还绰绰有余,但还没有完全修好,二十几个修桥匠正在桥下叮叮当当地忙碌。

这着实出乎无晋的意料,尽管搭建临时木桥比较简单,但这也太神速了,他开出的条件是五天修完,他已经认为很难办到,没想到两天就快完工了,难道真是因为那个附加条件吗?

他在修桥合约中订了附加条件,每提前一天,奖励一百两银子,照现在这个进度,明天上午就能修好了,钱啊!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

无晋拍了拍两边的扶栏,是那种又长又直的方木头,全部是松木,他又用劲跺了两脚扶栏,依然纹丝不动,建造得非常结实。

其实所谓临时只有一个对外的幌子而已,等拆了旧桥后,这座临时桥梁又会继续加固、加厚,变成一座正式桥梁,不会再修新桥了。

无晋又向东望去,百步外八仙桥依然矗立,人来人往,他不由得意地笑了起来,照这个进度,明天下午就可以拆旧桥了。

“无晋!”

皇甫贵正站在河边看师傅修桥,忽然一眼看见他,连忙招手喊他,“你快过来,我有事找你。”

无晋也正要找五叔问问情况,他慢慢悠悠走过桥,“五叔,什么事啊!”

“你来!”

皇甫贵将他拉进了当铺,一直将他拉到里间,这才紧张地说:“昨天晚上杨记酒楼召集了二十几家店铺开会,说是要阻止在我们这边修建临时过桥。”

这在无晋的意料之中,对方无动于衷才是怪事,他笑了笑又问:“那他们商量出什么对策吗?”

皇甫贵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他们没有叫我,我只知道他们在杨记酒楼的三楼开会,开了近一个时辰,感觉众人意见好像不太统一。”

无晋现在对这个不太关心,现在还不到矛盾冲突时候,他更感兴趣修桥为何这么快。

“五叔,新桥怎么两天就修好了,你天天在看,应该知道原因吧!”

皇甫贵有些得意地笑了,“你还真问对人了,这件事只有我知道,我昨天也问他们工头了,怎么修得这么快,工头开始不肯说,后来我请他喝茶,他才说实话了,原来他们在南面的青浦镇也正好在建桥,那边已经快建好了,因为咱们这边有奖励,他们便连夜将快建好的桥全部拆除,原封不动地移了过来,所以他们才建得如此神速。”

“我说呢!怎么建得这么快,原来是现成的。”

无晋呵呵笑了,他这才明白过来原因何在,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伙计老七跑进来,“掌柜,来了一群县衙的衙役,向新桥那边去了。”

来得真是巧,自己刚回来,衙役们便来了,无晋立刻站起身对皇甫贵道:“五叔,你把那张官府批文带上,我先去看一看!”

他快步向外走去。

新桥旁来了一群衙役,约十几人,为首是维扬县的周捕头,周捕头是武士出身,在卫尉寺备案为五级,他也算是维扬县一个响当当的角色,在维扬县当捕头十年,抓贼捕盗,维护县城治安,几乎维扬县人人都认识他,他尤其在商人中威信很高。

今天一早,杨荆州跑来找他,说有人在八仙桥另建新桥,要破八仙桥的风水,请他去制止,周捕头第一件事便去查修桥有没有经过县衙同意,不巧丁县丞今天正好不在,他本想等明天再过来看,但刚才杨荆州又跑去找他。

杨荆州逢年过节孝敬他很厚实,周捕头碍不过这个面子,只得先带人来看一看。

桥下正忙碌得热火朝天,二十几名工匠有的钻在桥肚里检查铆钉,有的在加固打桩,七八名工匠正将一根五六丈的巨大松木用绳索套住,缓缓从桥面放下。

十几名身着红黑两色公差服、腰间带刀的捕快和衙役在周捕头的率领下快步走了过来,他们体型彪悍,目光凶恶,那一身公差服和腰间的长刀使他们个个盛气凌人,走路也挺胸昂头,带着一种霸道的气势,他们就是维扬县的天,在他们眼中,这二十几名修桥工匠不过是任他们揉捏的绵羊。

“你们谁是头?上来见我!”周捕头厉声喝问。

县衙捕快到来,使得修桥的匠人们都有点害怕了,他们纷纷停下来,一名四十余岁的老匠人走上岸战战兢兢道:“小人是工头。”

“是谁让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