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沉浮史玉柱-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Central New究竟是何方神圣,值得连年亏损的四通电子花费将近12亿港元来收购,它能给四通电子带来什么?

原来,这家名为Central New的公司,乃是2003年10月1日在英属维京岛注册的企业,它的股东Ready Finance 2002年12月3日在英属维京岛注册成立,这是一家史玉柱本人全资拥有的公司。而Central New的唯一资产,就是它所拥有的黄金搭档生物科技公司75%股份。按照史玉柱后来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采访时的说法,Central New是专为收购黄金搭档生物科技公司股权而注册的。

公告显示,在收购完成后,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进行重组,它将收购“黄金搭档”和“脑白金”的知识产权、接管这两个产品的分销网络、收购珠海康奇10%的股权。按照公告的说法,经过这番重组,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成为中国最大型保健食品公司之一”。

第22节:出售脑白金(4)

同一年之前史玉柱的上海健特与国内A股上市公司青岛健特生物签署的出售协议相比,史玉柱这一次仅卖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75%的权益,就获得了将近12亿港元,比一年前的成交价高出了10多亿元。

当然,四通电子也有附加的条件:史玉柱必须要保证黄金搭档生物科技的经营业绩,具体来说,就是除税和少数股东权益后的利润,第一年不少于人民币9000万元人民币,第二年不少于1亿7000万元人民币,第三年也不少于1亿7000万元人民币。如果达不到这个业绩,就要按照一定比例对四通电子进行赔偿。此外,史玉柱在五年内不能做与脑白金、黄金搭档的竞争性产品。

这起涉及金额近12亿港元的收购,引起了国内所有主流财经媒体的关注。以深入挖掘公司内幕著称,在财经界有很大影响力的《财经》杂志,在以往史玉柱复出引得全国媒体关注之时始终没有对史玉柱进行报道,这一次也拟派记者到安徽怀远史玉柱的老家,探寻史玉柱系公司的奥秘。不过,《财经》杂志最后报道的重心,还是放在了段永基身上。

段永基的确是这一次收购的关键所在。

其实,段永基和史玉柱的交情已经持续了多年。最早,是在泰山产业研究院。

“泰山产业研究院”成立于1994年,原名叫作“泰山产业研究会”,1998年才改为现在的名字。这是一个企业家沙龙,它聚集了一批中国民营企业家中的领袖人物,其中包括柳传志、段永基、冯仑等人。“泰山产业研究院”每年召开一次例会,企业家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交流信息、分析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并创造合作的机会。

史玉柱是“泰山产业研究院”的发起人之一,当年巨人集团曾承办了第二届年会,即使在史玉柱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每年都坚持参加泰山的例会。史玉柱自己认为,他在这里获得的精神支持和经验总结,是他能够复出的重要条件。1996年“泰山产业研究院”举行的活动,主题是谈史玉柱的企业经营。当时史玉柱的巨人公司走下坡路,但外界还不知道,史玉柱主动提出后,大家讨论。但会上没有探讨怎么施以援手的问题,因为这个组织不鼓励。

就企业经营思路而言,“泰山产业研究院”中对史玉柱影响最大的就是柳传志和段永基。柳传志是“泰山产业研究院”的院长,史玉柱的巨人集团陷入困境之后,他曾给史玉柱讲过不少经营企业的道理,比如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是健康的、实用的。史玉柱复出之后,抛弃了以前巨人集团动辄就提出空洞口号的企业文化,转而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实用性,就是受了柳传志的影响。

段永基是“泰山产业研究院”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在史玉柱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曾多次给史玉柱打电话,调节他的心情。段永基曾对史玉柱说:“成功经验的总结多数是扭曲的,失败教训的总结才是正确的。”这句话给史玉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史玉柱复出后,段永基还召集“泰山产业研究院”专门为史玉柱举行了一次名为“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座谈会,并亲任主持。

史玉柱自己曾表示,“我跟柳传志、段永基都聊过。柳传志给了我很多管理上的经验。段永基给我很多宏观理念上的启发。”

当然,在史玉柱复出之后,段永基和他的关系绝不仅仅是提供宏观理念上的启发,从史玉柱踏入资本市场的第一天起,段永基就与史玉柱站在了一起。2001年,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青岛国货得以完成,“青岛国货”更名“青岛健特生物”之后,在新的股东会中,段永基出任独立董事。不仅如此,从2002年开始,由段永基任董事长的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就一直停留在青岛健特生物的前十大股东名单之中。

2002…2005年中关村证券持有青岛健特股份数量示意图

年份公司持股数量持股比例股东位置2002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3652740?9462003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41390211?3232004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6220110?6452005中关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03718922?542

第23节:出售脑白金(5)

可以想见,在史玉柱透过上海华馨投资有限公司,收购青岛国货,从而进入资本市场的过程中,段永基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并为史玉柱提供了咨询和建议。

对于史玉柱这个“资本新丁”来说,能够同“资本老枪”段永基合作,自然是一件幸事。从未踏入过资本市场,在巨人集团时代曾被部下称为“不会用钱”的史玉柱能够在一系列并购中得心应手,熟练地从国内资本市场迈向国际资本市场,只能解释为段永基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了他相当大的指导和帮助。

不过,做从青岛健特生物独立董事、股东是一回事,拿出十多亿的真金白银收购脑白金和黄金搭档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要从段永基的历史说起。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教父级”人物,段永基在企业界可谓盛誉极隆:毕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位置,不是只有钱就能做得了的。但段永基同另一位企业界“教父级”人物柳传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路数。柳传志是一个极其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联想修成正果,全赖柳传志对联想发展的清晰思路和务实的管理手法;而段永基却是一个很难定义的人,说他是企业管理者,四通集团的确曾辉煌过,但现在久已衰落,段永基本人在四通更多地忙于解决产权关系,对外则似乎更热衷于投资一个个新的项目,而非将原有的企业做扎实;说他是投资家,在他的投资生涯中真正成功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即使按照风险投资30%成功率的一般比例来衡量,他也算不上是个成功的投资家。他缺少投资家对风险的精确估算和谨慎,往往一意孤行,固执到底,又像是创业期企业家的行事风格。总的来说,段永基是一个在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游移不定的人。

段永基生于1946年,1970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北京176中学任教。1979年,他重返校园,获北京航空学院硕士学位,之后在中国航空材料研究中心任研究室副主任。1985年,在四通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段永基正式加入四通公司,配合四通原总工程师王缉志开发MS…2401打字机。

1990年,四通创业元老、公司总经理万润南因卷入1989年的政治风波而出走美国,段永基开始登上四通的管理舞台。不过,在诸多四通创业元老眼中,段永基资历尚浅,于是争夺四通领导权的斗争不停上演,并在1992年达到顶峰,当时任四通香港公司经理的王安时同另外三位元老“倒段”,虽然未获成功,但对四通也是震动巨大。

此后,段永基在四通的工作重心放在了解决产权问题上,1993年7月13日,四通集团的核心资产打包在香港上市,即股票代码为409的四通电子。这是段永基解决四通产权问题之路的开端。

此后几年间,段永基通过成立员工持股会在四通实施了MBO,四通的产权关系较为明晰了。但员工持股会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管理层的主体地位还是没有得到清晰的体现。段永基想到了借用外部力量解决四通产权问题,打造一个新的四通公司。他选中的外部力量,就包括了重入商海的史玉柱。2001年12月21日,“四通巨光高新技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主要股东包括持股56?14%的沈阳和光集团、持股14?04%的光彩事业,史玉柱的巨人投资有限公司出资1亿元,持股比例为14?04%。这是段永基同史玉柱之间第一次实质性合作,巨人投资入股四通巨光的时间,正在上海华馨完成收购青岛国货之后,这或许也是史玉柱对段永基帮助和支持的一种回报。

虽然经过10年时间,段永基最终成功地解决了四通的产权关系问题,但是四通的业绩也因为长期纠缠于产权问题而一落千丈。从1998年开始,在香港上市的四通电子便开始亏损。1998年四通电子亏损8990万元,1999年新浪上市,四通电子该年盈利140万港元,其中新浪带来的未实现收益为1?67亿港元,如果舍此不计,则当年仍亏损1?65亿港元。2000年至2001年,新浪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跌入低谷,四通电子为此作出大幅拨备,该两年亏损分别为2?61亿港元和1?23亿港元。

第24节:出售脑白金(6)

对于段永基来说,四通是他的根本,但并不是他唯一施展拳脚的平台。

由于从1997年开始投资的新浪网在1999年上市,正赶上网络泡沫吹得最大的时候,段永基因为新浪的成功而如日中天。这一年,他出任四通集团董事长。

1999年绝对是段永基最顺利的一年。当年6月8日,北京住总集团、联想集团、北大方正、四通集团等发起设立中关村科技。随后住总集团将其定向发行股份按1∶1的比例与上市公司海南民源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琼民源)社会公众股股东持有的187423470股琼民源股份进行等量置换,从而完成了借壳上市。8月27日,应北京市政府邀请,段永基出任中关村科技总裁一职。

在这之后的两年里,段永基在中关村科技这个平台上上演了一出悲喜剧。

由于北京政府要求中关村科技必须向高科技转型,段永基给中关村科技定下的发展方向是:将原较单一以建安施工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的主营业务,拓展成为移动通信、生物医药、风险投资、开发建设四大支柱产业,逐步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力度。此后,段永基四处撒网,广泛播种,中关村科技的股价一度达到40多元。

1999年12月,中关村科技董事会决定参与组建“中国世纪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介入广东CDMA项目。但不幸的是,2001年11月,已经初步建成的广东CDMA项目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被正式划归中国联通。中关村科技在广东CDMA项目上遭到了失败,这个失败给中关村科技带来了9亿多元的应收款和高达31亿元的巨额担保。段永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逐渐淡出了中关村科技。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段永基逐渐把精力又放回四通,这个时候,四通在经营上已经亏损累累,风雨飘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成立的四通巨光,不仅是为了解决产权问题,也是希望通过新公司让四通重拾往日光辉。因此,四通巨光成立之初曾经雄心勃勃地宣称:“作为国内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