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夏立国传-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伐,没有什么失

下子把它取代了,大家多少还有些愧疚。

所以当桂阳长公主在去年年底诞下曾纬后,众臣无不奔走相庆,那种欣喜之意都表现在脸上了。范敏知道他们的意思,要是曾氏真的取代司马氏成为天下之主,那么这大业最后由桂阳长公主所生的儿子继承,这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地局面。众人的“负罪感”也少了不少,毕竟桂阳长公主那一脉也流着司马家的血不是。

这一拨人以荆襄、长水系为主,而且在中层官员影响不小,在众多百姓中也有市场,毕竟晋室这家老字号对于他们来说影响深远。加上桂阳长公主是平妻身份,差不多可以和正妻范敏平起平坐,为人又娴雅淑德,在北府上下声望也不低。

但是对江北系的官员来说。他们更希望范敏所出的儿子能够继承曾华的大业。在他们的眼里。既然要取代晋室。就要跟它离得干干净净,不能有任何的瓜葛,要不然很容易死灰复燃。自从晋室南渡以后,他们对晋室地感情早就在战乱人祸中消失得差不多了。而对于曾华发展中期崛起地益梁系来说,他们当然更偏向青城山出身地范敏。更有一部分长水系官员也更敬重范敏,因为在他们眼里,范敏是和曾华一起从梁州偏末之地发奋崛起的。算得上是糟糠之妻,其余的什么桂阳长公主、乐陵郡主都是来摘桃子。

所以当桂阳长公主生子之后,大将军府人来人往,都是家眷命妇赶来“慰问”,实际上都是各路人马来踩点的,一时北府的目光都围着桂阳长公主和曾纬打转,其热闹程度都快赶上曾华嫡长子曾旻出生时候了。

在这期间,乐陵郡主悄悄地生下一对双胞胎。男的叫曾穆。女的叫曾蓉,不过没有人把多余地注意力投射过来,除了交口赞赏这对双胞胎长得粉雕玉琢外。没有更多的声音给予慕容云和她的儿女。大家都明白,无论是从慕容云的出身还是地位,她的子女继承大业的可能性是最低的,毕竟大家都知道慕容燕现在是北府最大的假想敌。

只有范敏忙前忙后,悉心照顾慕容云母子三人,而慕容云也清楚自己地处境,对这些得失根本没有放在心上,每天只是静静地看着自己地一对儿女,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有点不可思议的范敏终于忍不住偷偷询问慕容云,她为什么总是这么容易满足。

慕容云逗弄着自己儿女地时候含笑答道:“我的父兄是英雄,我的夫君也是英雄,他们对我都很好,现在连儿女都有了,我还有什么遗憾呢?”

当时范敏呆呆地看着这位大将军府最美的女人,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范敏看着慕容云那美艳绝伦的面庞,心中不由地涌起一阵嫉妒。嫉妒她的美貌,嫉妒她的自足,还是嫉妒她的荣辱不惊,范敏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范敏明白自己夫君对慕容云的喜欢和敬重并不是以貌取人,也许内府里最聪明的人就是这位最漂亮的乐陵郡主。

不知道曾华是故意装糊涂,还是别用用心,曾华对他所有的女人都是一视同仁,对他的子女也是一碗水端平。就是这次大将军府连临喜事,曾华也只是在书信中为三个子女取好名字,细细叮嘱桂阳长公主和慕容云要养好身体,注意照顾好他的三个子女,其他什么表示也没有,哪怕一点暗示也没有,让很多人甚是失望。

不过范敏心里有数,虽然曾华表面上不偏不歧,但是最爱的还是她,至少这位素爱拉二胡的大将军没有在范敏以外的女人跟前拉《凤求凰》。

正当范敏坐在那里胡思乱想着,侍女走了回来,将书信呈回给了范敏,并禀告道:“回吴郡夫人,诸位夫人已经传阅过大将军的书信,并让奴婢带话给夫人,她们都知道大将军现在安然无恙,也放心多了。”

范敏摸了摸这封书信,突然问道:“还有谁没有看过大将军的书信?”

“回夫人,还有乐陵夫人。”

“哦,”范敏突然想起来了,慕容云早几天就跟她提及过,今天是双胞胎的百日之期,她要去渭水边祭拜河神,为她的儿女祈福。

“你传话给外府管事,准备车马,我要去渭水畔,参加乐陵夫人的祭拜仪式,为曾穆和曾蓉祈福。”

“是的夫人,我这就去传话。”

慕容云祭拜河神祈福的地点叫做桃园,是曾华买下送给慕容云的一处渭水河畔地园子。这座园子里满是青草,还有一条引入渭水的沟渠在草地里蜿蜒而行。布满石头假山的水沟两边种满了桃树,小桥、柳树在其中隐约点缀。长安人都知道,这位美如天仙的燕国夫人酷爱桃花,所以慕容云还有一个桃花夫人的称号。

现在正是春来花开的季节,范敏走在桃林中间,看着满天飞舞的桃花瓣在眼前飘来飘去,阵阵粉红色的花雨很快就零落到绿色地草地上,而淡淡地花香伴随着清新地青草味迎面而来。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却是绿肥红瘦。范敏心里暗暗叹了一声,也只有如慕容云这般的人物才能与桃花争艳斗媚。

穿过桃林深处,来到渭水旁边,这里有一个精致而简朴的小亭子,完全掩隐在桃花之中。

亭子中

一张草席子,靠着河边的前边摆了一些瓜果酒菜,三云侍女有的在吹筚。有的在敲扁鼓与铛子,一起奏出奇怪的乐声。在这充满鲜卑味道地乐声中,身着礼服素装的慕容云手里拿着一柄马尾拂尘,正随着乐声翩翩起舞,那妙曼的身形在桃花青草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动人。

曾穆、曾蓉被两位奶妈紧紧地抱着,两双无比清澈的小眼睛正好奇地看着自己的母亲,在偶尔的时候,他们会挥舞着小手。咿咿呀呀地随着节奏声叫着。

不一会。慕容云边舞边轻声唱了起来:“儿女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放马大泽中。草好马著臕。落魄,飞扬百草头!”

唱罢之后,慕容云用小剪刀轻轻地剪下一对儿女的一股头毛,捧在手里合掌默然祈祷一会,然后丢入到渭水之中。

“妹妹,你们这种仪式是为什么呀?”待慕容云将仪式全部完成之后,范敏这才走上前去打声招呼。

慕容云一边招呼范敏在草席上坐下,一边将瓜果酒菜摆了过来。

“想不到姐姐也会来。这是我们鲜卑族人地陋俗,上不得台面。”慕容云递给范敏一盘瓜果,并低声答道。

“我们鲜卑人以为河水是万物之源,是养育一切地母亲。按照我们鲜卑人的风俗,孩子满百日的时候都会到河水边祭拜河神,为他们祈福,祈祷河神水母保佑他们健康成长。”

“哦,原来如此。不过我能体会妹妹这片苦笑,做母亲地都是如此。”范敏笑着说道。

“姐姐赶来不会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吧?”慕容云接着问道。

“还是妹子聪明。是这样的,今天大将军寄来了一封书信,我让侍女在内府传阅一遍,却听说妹妹来了渭水,于是我就赶了过来。一是看能不能为曾穆、曾蓉祈福,二是把夫君的书信带过来,让妹妹早点看到,免得担忧牵挂。”

说到曾华的书信,范敏立即觉得有一双灼热的眼睛一闪而来,这应该是慕容云的随嫁侍女中的一位,长得最是妩媚,曾经“施法勾引”过曾华,只是没有成功。曾华虽然好美色,却不是那种见到美女就掀裙子的种马。而且曾华出征巡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留在家中的时间不多,加上他的妻妾不少,每个都要温存几天,排期都排不到侍女“勾引成功”,看来对付美女计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毒攻毒”。

慕容云却依然不动声色,淡淡接过范敏递过来的书信,放在一边后说道:“看来夫君是安然无恙,我也用担忧了,待吃完祭品后才看不迟。”

用了几个瓜果后,范敏便告辞了,带着侍女随从离开了桃园。范敏刚一离开,那名侍女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取那封书信。

“干什么?”刚才还淡然平和的慕容云一下子变得阴沉起来,厉声地叱问道。

“郡主,这是北府大将军的书信,说不定有关于西征的消息,蓟城现在最是期待西边的确切消息,已经催过好几回了。”侍女连忙答道,看到慕容云没有答话,又继续伸手过去。

“这不是写给你的!”就在侍女就要拿到书信的时候,慕容云一伸手就把书信拿到手里。

侍女扑了个空,脸上闪过一道不悦,但是很快在慕容云的逼视下站起身来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慕容云心里非常鄙视这位可足浑后的族妹,真是一头没有脑子的母猪。开始的时候还想凭借几分姿色去勾引迷惑自己的夫君,以便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大将军是什么人物,就是自己的艳丽都只是让他沉迷一时,很快就解脱出来。在美色面前,自己的夫君有足够的理智,也许是他的选择太多了。

后来“美人计”不得成功,可足浑侍女便四处钻营,在内府到处收买人心,试图得到有用的情报,完成她“间谍”的职责。

她也不想想,大将军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公事就是公事,绝对不会让不该知道的人知道。可足浑侍女的活动早就引起了曾华和范敏的注意,早就派人暗中监视,可笑这位“业余女间谍”还以为自己掩盖得多么成功,继续为“燕国服务”。

慕容云看到书信上有自己的名字,曾华在书信里非常抱歉不能和自己以及一对儿女一起赏花观春。曾华在书信中切切交待,要慕容云好生保重身体,期待不日的团聚云云。

慕容云看完之后觉得一种温馨,一种被人牵挂的温馨。自己的夫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在细节中淡淡地表现出一种赤真挚和赤诚地情义,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动,也许这就是个人魅力吧。

想到这里,慕容云不由地从西边的夫君转念到了东边的兄长们,心里不由地一阵苦恼和悲哀,为什么他们不能一起共处呢?也许他们都是不世的英雄,同处于一个时代是他们最大的幸运和不幸。

这时,双胞胎的咿咿呀呀声惊醒了慕容云,她转过头来,看着正向她伸出小手的一对小粉团,心里不由地泛起一阵温暖,所有的烦恼一下子就消失了。

第一百七十五章 … 冀州风云(三)

,四月,豫州刺史谢弈卒。弈,安之兄也。司徒桓云代之。云,温之弟也。访于仆射王彪之。彪之曰:“云非不才,然温居上流,连于北府,已割天下之大半,其弟复处西籓;兵权萃于一门,非深根固蒂之宜。人才非可豫量,但当令不与殿下作异者耳。”颔之曰:“君言是也。”申,以吴兴太守谢万为西中郎将,监司、豫、冀、兖四州诸军事、豫州刺史。

______________|+

可足浑氏侍女终究没有得到北府西征的确切消息,但是她还是从各种途径知道,北府已经将最精锐的厢军大半调往西域和凉州,现在镇守的力量尽是府兵和民兵,而关陇正在昼夜不停地往西边运送粮草军械。做为一名侍女,可足浑氏是怎么也搞不明白北府厢军、府兵、奇。com书民兵之间的区别,因为北府这复杂的军制就是北府内部普通人也搞不清楚。

但是可足浑氏侍女在多方打听后为了让情报圆满完整,于是就擅自做了一个大胆推测,并把这个心得加在情报的后面-北府深陷于西征。

这份重要的情报能够顺利地到达燕国蓟城,这除了依赖燕国花了大力气建立起来的秘密通道之外,也要归功于侦骑处、探马司、侍卫军司的宽宏大量,暗中放行。

由曾华一手调教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