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剑盛唐-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诚……这还怎么交流?原来你是这样的老司机。

    嗨嗨嗨,咳嗽了几声,淡化了尴尬李诚才继续:“我的意思,夫妻之间应该抽点时间谈谈心,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很艰难的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误会。崔

    芊芊面起潮红,低声道:“郎君是这个家的天,郎君说甚么妾身照做就是。”“

    你这么想是错,夫妻一体,心里想什么就该跟我说,不要藏着掖着。这样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就拿这一次来说吧,就算是道听途说,也该跟我说一声。人非圣贤,谁能保证不出错呢?”“

    妾身知道了,以后一定不吃醋,不让郎君为家里的事情烦心。”崔芊芊理解的方向南辕北辙,李诚只好叹息一声放弃思想交流。“不早了,躺下歇息吧。”

    思想交流失败,就只好换距离交流咯。反正要离开长安了,抓紧时间忙一段吧。

    坦白说这个时代的女性真是可怜,就算是个公主,也未必就能事事如意。乡下的地主,挣了点钱都想纳妾,还是合理合法的。李诚有时候觉得自己挺不是东西的,时代如此。

    没有打算做圣人的李诚,这一夜卖足了力气。早晨起来的时候,崔芊芊躺床上下不来了。门

    子来报,有客登门。看了一眼拜帖,江左萧未央。江

    左文人集团的代表人物是萧瑀,起起伏伏一直没啥起色的萧瑀,反应唐朝的政治格局之中,江左文人的尴尬地位。总体来看,唐朝的政治格局之中,江左文人的地位很不稳定。把

    持唐朝官场的还是两大集团,关陇集团,山东集团。所以萧瑀才要投皇帝所好,推行他的封建制。结果自然是失败的,因为封建制已经被历史证明了是失败的东西。起

    源于周朝的封建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最终湮灭,有力的证明了这一制度的过时。

    历史已经证明,在君主集权的时代,任何制度和政治抱负,都要寄托在君王的身上。

    萧未央看的很清楚,要想重振江左萧氏,实现个人的政治抱负,必须要押注。李

    诚和萧未央的行为,本质上是没区别的,也是押注。只不过押的精准。就

    个人感官而言,李诚并不讨厌萧未央,这人还是有点本事的。因为立场不同,所以对萧未央的行径也无从指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能妥协就共赢,不能就干一家伙。“

    萧先生登门,不知有何见教?”李诚客客气气的请人进门,让了座位。萧未央的身份不难查清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魏王求贤若渴,萧某代为致意。”萧未央开门见山,李诚听了哑然一笑,摇摇头。

    萧未央知道没那么简单,这都是客气的。不客气就撵人了。抱手又道:“舍妹萧婧,先生已然见过,不求名分,但求在先生身边做一个侍妾。”这

    个女人收还是不收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收了就表示跟魏王站一条船上。这种蠢事,李诚怎么可能做呢?非但不会做,反而会不耻他们的行径。

    “道不同不相为谋,萧先生请吧。”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李诚都懒得再交流了,直接做了个送客的手势。萧未央没想到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眉头微微一皱。

    “自成先生应该知晓,眼下魏王受宠,陛下对太子多有不满,所谓……”

    “滚!”李诚也不敢那么多了,直接爆粗口。萧

    未央顿时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也无法再说什么。匆匆抱手:“告辞!”没

    想到,送上门的妹子都不要,萧未央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失败。他很想问一句为什么?可惜,李诚不给他机会,他也没法子问出口。回

    到魏王府的萧未央如实禀报,李泰气的拳头紧握,牙关紧咬:“安敢辱孤至斯?”萧

    未央赶紧抬手道:“殿下,制怒!此君可以为友,不可为敌也。”

    李泰听了这话,浑身一松,坐在椅子上肥肉乱晃,叹息道:“孤何尝不知?”“

    殿下,来日方长啊。”萧未央意味深长的笑着说,言下之意,秋后算账。“

    也只能如此了。”李泰咬牙切齿,记恨上了李诚。不过他还是有点聪明的,知道现在的李诚惹不起,不会正面为敌。说

    到底,李泰不是什么性格刚强的人,这方面甚至不如李佑。怎么说呢,小聪明的人大都这样,没有自己的坚持。不然怎么能反衬出大智若愚呢?李

    泰根本就没想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政治手段太过愚蠢。其实他什么都不要做,就安心等着李承乾谋反案子的爆发就好了,甚至在李承乾倒霉的时候,表示一下同情就更妙了。

    因为他表现出来的冷酷,导致他失去了登上皇位的机会。这都是后话了。综

    上所述,李泰错在没看懂他的父亲李世民。萧

    未央的李诚家里之行,并不能算是秘密,至少李世民很快就知道了。李家有丽景门的暗子,萧未央显得有点狼狈的离开,很快就传到了李世民的耳朵里。这

    个消息从侧面验证了,李诚心里只有皇帝,不管谁在皇帝位子上,他都忠于皇帝。作

    为臣子来说,新旧交替之际的操切押注,也要分实际的情况。贞观年的政治格局,注定了押注者不会有好结果。但凡强有力的明君在位,继承人的争夺战中,押注是很蠢的事情。

    一个强有力的君王,最忌讳的就是这种臣子押注的现象。特么的老子还没死呢!

    如果是个昏聩的君王,押注的话倒还可以理解。在

    李诚看来,萧未央是个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太过操切,失败在意料之中。这跟对历史的前瞻性无关,只是对历史的总结得出的结论。

    类似的案例,在历史上不少。强势明君在位,夺嫡激烈的过程中,主动押注者往往意味着失败。这种人其实不算聪明,里有是利欲熏心,押注的目的是为了谋求最大的利益。

    就算是押注成功了,新君登基后,也会厌恶他们的贪婪。如

    果不是贪婪,就不会早早押注,今上还在的时候就押注,实在是犯忌的事情。

第五百三十章 再离长安()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这一年的冬至刚过,李诚再次被叫进了宫。

    “朝廷的改土归流之策,明年启动,拟在羌人羁縻地推行。自成可有定见?”

    李世民面前的桌子上堆满了奏章,无疑是个勤政的皇帝。

    “有关政策,臣早有论述,不外以利诱之,不求快,但求稳。具体到执行,臣有几点建议,一是让羌民吃饱,怎么吃饱?推广土豆和玉米种植。二是军事威压,三是教化……。”

    李诚本不想多说,事到临头还是没忍住。什么叫民族融合,这就是民族融合。听话的给好处,不听话的砍死。重点是政策上的平等,这很重要。不过难度也很大。

    二十一世纪的工业大国都做不到平等,何况唐朝呢?所以李诚没提什么平等,这年月的汉人,能拿羌人当人看,就算是很有良心了。

    李世民看着李诚久久不语,憋出一句话:“真的要离开长安么?”

    李诚不紧不慢的回了一句:“臣怕死!”一句话就把李世民说的哑口无言。

    知道的越多就越无奈,李世民知道的很多,关于八牛弩的案子,基本真相他都知道了。但是又能如何呢?这个事情牵扯太多了,李诚说怕死,不是说假话。

    敢于动手的人可能就是那么几个,但是愿意暗中配合的人呢?

    利益太大了,冒着杀头的风险都有人去做一些事情。

    “自成如何保证在登州就能安全?”李世民冷笑着反问。

    “登州人少,且臣有兵权,想在登州伏击臣可不容易。就算有人伏击,三五十人的伏击对于臣来说,土鸡瓦狗一般。”李诚说了一回大实话,李世民听了低头不语。

    “朕允了,少府监的差事,还是给你留着。”李世民还是想用李诚在工艺方面的才能。

    “臣告退!”李诚抱手后退三步,正要转身时,李世民来一句:“那个水泥,朕修大明宫用的不少,自成安排一下。”李诚笑了笑:“臣会安排人接洽内府采购之人。”

    说着转身就走,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李世民冷冷的看着李诚的背影,贞观以来,还从没有遇见过这样的臣子。就算是魏征,皇帝需要的时候,也会乖乖的服从分配。

    唯有李诚,死活不肯留在长安,偏偏此人大才,很不舍得。

    ……………………

    顶着黄土高原清晨的寒风,一支队伍过了灞桥,为首的李诚伫立在桥边,眯着眼睛看着高大的城墙,好一阵才调转马头,追上队伍。告别长安城,连年都不过,可见李诚的心切。

    队伍中有两辆宽大的马车,其中一辆马车的帘子掀开,露出武约的俏脸蛋:“姐夫,舍不得么?为啥不让送呢?赶了个大早,这城门才开就出来了,天还没亮透呢。”

    “走吧!”李诚一挥马鞭,往前去了。媚娘在马车上撅着嘴,一会之后噗嗤一笑。

    出了长安就是飞出笼子的鸟,天空海阔。对李诚如此,对媚娘也是如此。

    洛阳的第一站,兄弟会里头的聪明人段珪,笑嘻嘻的等在十里长亭外。别人都在向往长安的繁华富贵时,他选择了长安。并且一直与李诚有密切的往来。

    算起来当初的兄弟会,最终还能做兄弟还有张大象、程处弼、段珪,其他人都将情义湮灭在利益之中。李诚最遗憾的就是房遗爱,因为高阳的事情,从此做了路人。

    “哥哥不在长安呆着,非要往外跑,倒是少见的。”段珪策马上前,抱手说话。

    “废话少说,交代你的事情都办好了么?”李诚一点都不客气,段珪也不在意,笑道:“自然是办的妥帖,哥哥的事情就是小弟的事情。”

    媚娘从马车里钻出来,挖苦道:“得了便宜还卖乖,也不知道从姐夫这挣了多少好处。”

    段珪是认识媚娘的,连连作揖道:“见过武二娘,我这个做哥哥的,可惹二娘不起。还是不要挑哥哥的错处才是。”

    “洛阳分店要是办的好,自然是无错可挑,办不好就为你是问。”媚娘一副灵牙利嘴,说的段珪一点脾气都没有,私下里对李诚道:“这武二娘好生了得。”

    “这联号钱庄的营生,做好了可不止洛阳登州两家分店,这大唐的地界可不小呢。今后的大唐,商业怕是要大兴了。”李诚提醒一句,段珪笑道:“小弟省得,只是这做买卖的,总归不是正道,还是要在本职上使劲才是。”

    段珪是有官职在身的,这家伙聪明的很,没有留在长安瞎混。出来做官,生意一点都没耽误。在洛阳混了个七品的小官,仗着长安的根底,可谓风生水起。

    “这两年就算了,安心呆在洛阳吧。”李诚淡淡的点了一句,没有多说。段珪也就是笑了笑,心里却牢牢记住了。反正不打算回长安就是了,呆在洛阳挺好。

    到洛阳安顿下来,李诚没有多呆,休息一夜就奔着登州去了,这一行人马不停蹄的,赶到登州时已经是十一月底的事情了。

    崔成这个太守带着一群官员迎接,许敬宗和刘仁轨也在迎接之列。程处弼带着陆战营的兄弟,出城二十里相迎。兄弟再见,自然是一番感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