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第6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刘鋹这番说出没多久后,就接到消息,称潘美攻克上述几州后一刻不停,现已带兵逼近韶州(今广东韶关)。

    韶州乃是广州门户,该州若失,广州也难保。到了这个时候,刘鋹才感到事态严重。只得大举国内精兵十余万,任命大将李承渥为都统。北上迎战宋军。

    两军于莲花峰(今广东曲江南)遭遇,列阵相对。此时宋军与汉军在人数上相差无几。但汉军中有一支大象部队,每头象上可载士兵十余人,都手持兵器,算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兵种,李承渥为壮声势,便故意将这支象军布在阵前。

    宋军都是北方人,从来没见过大象这种陆地最大动物,所以都被象军的声势震住,不敢向前。唯独潘美神态自若,见汉军排出象军后,立即尽调军中强弩射手于阵前,传令射击。眨眼间宋军万箭齐发,铺天盖地般向汉军射去。

    汉军阵前的那些大象因吃痛不住,掉头惊跃狂奔,顿时将汉军阵脚冲得大乱。潘美趁机传令全军进击,将汉军杀的大败,斩俘不计其数,汉军都统李承渥拼死力战,仅以身免,狼狈逃回广州。

    李承渥败走之后,潘美顺势攻占了韶州。这一来,广州门户洞口,刘鋹被吓得大惊失色,到这时候才想起来派人修筑防御工事,又召集群臣商议御敌之策。可是在李承渥战败之后,南汉已无将可派了,刘鋹一筹莫展。

    这时宫内有个叫梁鸾真的老妇人向刘鋹推荐自己的养子郭崇岳,结果刘鋹急病乱投医,真就把郭崇岳封为招讨使,命他率六万大军去守马径(今广东广州北)。

    郭崇岳本是个无赖之徒,没有半点军事才能,到任之后,什么也不会做,每天就知道摆好香案,求神拜佛,祈祷宋军能自行撤退。

    此时已经到了北宋的开宝四年(971年),潘美率领宋军势如破竹,连续攻克了英(今广东英德)、雄(治浈昌,今广东南雄)二州。

    原本拥兵镇守贺江口的潘崇彻,因见大势已去,也主动向宋军投降,潘美便趁势向马径进军。郭崇岳不敢迎战,掉头就跑,回到广州劝刘鋹投降。

    刘鋹毫无办法,但又不甘心就此投降,思来想去之后,决定派亲信王珪和左仆射萧漼等人去宋军中求和。

    仗打到这样,讲和是宋军根本就不可能接受的,所以潘美见到萧漼等人哈哈大笑,又取出此前赵匡胤下的密旨给他们看,上面写着“敌人能战就跟他战下去,不能战就劝他防守,不能防守就叫他投降,不能投降就叫他死,不能死就叫他逃跑,除此五条,其余一概不予接受。”然后就把萧漼等人押回大梁听后发落。

    刘鋹得知是这么个结果,只得试图做垂死挣扎,集合了国内全部败兵、勤王部队、无辜百姓,凑齐了一支达十五万人的乌合之众,命弟弟祯王刘保兴率领,出城相拒。

    临近二月,刘保兴率军来到了广州以北一百二十里的栅头,依托高山深谷布下防线。

    此时潘美也恰巧率军赶到,趁机传令部队原地休整,同时召开军事会议,与诸将商议道:“敌军编竹为栅,施以火攻,敌必溃乱,再以精兵于两侧夹击,此万全之策也。”于是当晚就派出精兵数千人,每人手持两支火把,沿小路潜行至汉军栅栏之下,随后万炬齐发,投向汉军营内。

    说来也巧,这时突然刮起大风,火借风势,越烧越旺,汉军被烧得一踏糊涂,自相践踏,死伤狼藉。紧跟其后,潘美又率宋军主力杀到,汉军一战击溃,几乎全军覆没。

    这是南汉的最后一支部队了,此战败后,刘鋹既无险可守,又无兵可派,只好想着逃跑,于是命人找来十余艘大船,满载珍宝,准备出海逃亡。

    可是船刚备好,就被宦官乐范伙同一队卫兵盗走。刘鋹无路可逃,又自作聪明地认为宋军出兵,完全是因为垂涎自己的珍宝,所以只要把珍宝先行毁掉,让宋军进城之后一无所获,他们不久之后就会撤军,于是立即下令纵火烧城。一夜之间,就把广州城内的府库宫殿烧得一干二净,无数珍宝化为灰烬。

    然而宋军也并没有因为刘鋹纵火而撤军。二月四日,潘美率军抵达广州城下,是时宋军大军云集,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刘鋹自知无力抵抗,又无处可逃,只好率近侍家人素服出城,向潘美投降。自此,南汉灭亡,享国六十六年。其六十州、二百一十四个县、十七万二百六十三户人口,尽归北宋所有。

    刘鋹为人虽然愚昧残暴,但也不是一无长处。一是刘鋹的手工很巧,他在宫中无事的时候,经常以珍珠玉石,甚至是鱼脑骨为原料,编制或雕刻成龙、马等艺术品,无论材料贵贱,只要是他亲手做出的作品,无不纤毫毕现、细入毫芒,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就连许多成了名的工匠见后,都自叹不如。

    潘美得胜还师后,曾将刘鋹的私财带回献给了赵匡胤,赵匡胤为人不爱财物,看都不看就将原物还给了刘鋹。刘鋹为表感激之情,特意用珍珠宝石编制出一件龙形工艺品献给赵匡胤。赵匡胤见后观赏良久,才又赞又叹地对左右说道:“刘鋹好工巧,习与性成,若能移治国家,何致灭亡?”(未完待续。)

第122章【大周帝国】() 
再有就是刘鋹的心计很深,他投降之后并不向有些亡国之君那样,整日愁眉不展、郁郁寡欢,而是做出一副乐不思蜀的样子,以减免宋主猜疑之心。

    自己活得潇洒,别人看着也放心。刘鋹还很能讨宋朝皇帝的欢心,他刚入大梁时,赵匡胤问罪于他,责备他不该在位之时鱼肉百姓,横征暴敛,又不该在国破之前焚烧府库,刘鋹不慌不忙地跪下来狡辩道:“臣十六岁僭位,什么事情也不懂,凡事都由龚澄枢等人做主。臣在国时,臣为臣子,澄枢实为国主。”

    赵匡胤一向礼待这些亡国之君,也无意认真怪罪,听完之后就哈哈大笑,只是命人将龚澄枢等人斩首,而将刘鋹赦免,还把他封为了“恩赦侯”。

    等赵光义出征北汉前夕,为壮声色,特地于宫中宴请这些亡国之君,刘鋹在席间站起来举杯说道:“陛下威灵赫赫,四方僭位窃号之主,今日都已安坐席中,明日出兵征讨北汉,刘继元不日也将束手归朝。臣率先来降,请陛下许我手持木棒,为诸国降王长。”

    此话一落,满堂哄然,就连一向以威严著称的赵光义也不禁被他惹得仰头大笑不已。

    刘鋹在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于大梁病故,时年39岁,不能算是高寿,不过因为不受猜忌,生活质量还算比较高。跟他比较起来,同为亡国之君的南唐后主李煜就远没有这么幸运了。

    五代十国的历史虽然短暂,却是个豪杰辈出的年代。数十年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摩肩接踵,各领一时。

    但如果有人问起。在这些顶尖人物当中,究竟谁才是其后千百年中最让人为之百结愁肠、痛心难忘的,答案则毫无疑问。必然就是这个有着“一代词雄”之称的南唐后主李煜了。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为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前文曾经说过,李煜的父亲李璟,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帝王。

    一方面,他事父母以孝,待兄弟以亲,御臣下以宽。牧百姓以仁,是个公认的仁君。

    但在另一方面,他又治国无术,御敌无方,察人不明,辨事不清,再加上满脑子懦夫思想,几乎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君。

    像李璟这样的帝王,就已经是十分罕见了,可是到了李煜这里。又进一步升级,他不但全面继承了李璟身上的所有遗传信息,更是给予了全面的超越。

    李煜同李璟一样。自幼醉心于文学艺术,对于追求权力则兴趣了然。他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但前面五个哥哥里面有四个夭折,所以实际上李煜是中主李璟的次子,自然也就是皇位的第二继承人。

    可是李煜在年轻时代,对政治从来都是漠不关心,只以读书自娱,或结交一些文士为友,完全不像一个皇子的作风。

    李煜唯一活下来的哥哥。名叫李弘冀,是李璟的嫡长子。很有一些文才武略,也很有野心。

    南唐交泰元年(958年)三月。李璟下旨变更年号,当时的皇太弟李景遂因为对后周屡战屡败,自觉羞愧,便趁机连上十道表章,要求交回皇太弟的册封,并请立李弘冀为太子,李璟当时也因国事多艰而心灰意冷,便予以诏准。

    没想到李弘冀还是很有五代特色,他刚被立为太子,就因为害怕皇位继承权受到叔叔威胁,于是马上就派人用鸩酒将李景遂毒死。对于李煜,李弘冀也是格外提防,一方面因为李煜也有皇子身份,是仅次于李弘冀皇位第二继承人。另一方面就是李煜的相貌超乎寻常,广额、丰颊、骈齿;并且一目之中生有重瞳。

    重瞳是一种很罕见的生理现象,就是在一支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其边缘相连,看起来有如一个横卧的“8”字。

    重瞳看起来虽然可怕,但在当时却被看作是大富大贵的象征,据说上古明君虞舜就是重瞳,而西楚霸王项羽也是重瞳,所以生有重瞳者就注定不是常人。整个五代十国,仅有两个人生有重瞳,一个是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当时已在北汉做了皇帝。

    另一个就是李煜,自然也不会碌碌无为,李弘冀因此对他非常猜忌,很怕会被他抢走皇位。

    然而世间的事情,似乎真是很让人难以琢磨,想当皇帝的当不了,不想当皇帝的偏偏还必须得当。

    李弘冀刚被封为太子几个月后,就突然暴病而死,李煜就一下子成为了皇位的第一继承人,并因此被封为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于东宫,地位等同于太子。

    又过了一年多的时间,赵匡胤在中原发动兵变,北宋开国,李璟因为不愿在宋军眼皮底下过日子,便于次年迁都南昌,称南都,于是正式将李煜立为太子,命他留在金陵监国。其后不到半年,李璟就在南昌驾崩,李煜便顺理成章地在金陵继承皇位。这一年,他年仅二十五岁。

    李煜的继位过程非常平稳,并没有伴随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可是他所面临的外部形势,却实在是令人难以乐观。此时北宋开国已近两年,内部局势已基本稳定下来,正对南唐虎视眈眈。

    而在东、南两个方向上,吴越和湖南两个政权也都对北宋俯首听命,共同构成对南唐的威胁。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李煜如想延续国祚,就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富国强兵,争取能尽快提升自身国力,以抵御外来侵略。

    可是李煜对此却毫无作为,只是异想天开地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仁慈之上,这不啻于是在与虎谋皮。

    李煜刚刚继位,就立即派中书侍郎冯延鲁赴大梁向北宋献上黄金二千两、白银二万两、沙罗绘彩三万匹,奉表告袭位等事,并表明将延循旧制,向北宋称臣。不久。赵匡胤赐诏答礼,又遣枢密承旨王文来贺袭位。

    这算是李煜同北宋之间的第一次外交,顿时就将他性格中的软弱部分表现的淋漓紧致。

    早先。李璟虽然已向后周称臣,但仅去年号。其余仍用王者之礼。但李煜为表虔心,主动换上紫袍迎见宋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