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第6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正是基于此点,才使柴荣在南线战场上取得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轻易放过了南唐皇帝李璟,不仅同意了他息战罢兵的请求,而且对他好言劝慰,回信时称“大周皇帝敬问江南国主”,给足了李璟的面子。

    然而,分析政治问题不能仅从道义出发。柴荣的行为无疑是光荣的,他的气概,要超出那些“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政治领导人不止一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选择,究竟是不是一个对于他最有利的选择,还有必要在这里进行一下简单的讨论。

    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在中国的南方,与后周同时存在的还有南唐、后蜀、荆南、吴越、漳泉、湖南、南汉等七个**政权,其中荆南只有三州,漳泉只有两州,都是小政权。

    湖南、吴越一直都将后周奉为宗主国,南汉、后蜀政治**,国内矛盾尖锐,领导人昏庸无能,也都不堪一击,唯有南唐地域最大、兵力最多、国力最强,也就是说只要能把南唐干掉,统一南方对于柴荣来说,是不在话下的。

    可是柴荣面对这么明朗的前景,却并没有选择继续对南用兵,而是掉过头来开始筹备北伐契丹。要知道契丹自耶律阿保机建国以来,国力一直是蒸蒸日上。到了耶律德光手里,更是达到了顶点,甚至还曾一度入主中原。

    如论疆域,契丹雄阔万里,要远远大于后周的统治面积。论起兵力,契丹有精骑数十万,也绝不在后周之下,而且战斗力之强,更远非那些柔弱的南方小国可比。

    那么柴荣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弃弱而去攻强,非要去横挑如此强大的契丹呢?这里除去柴荣的性格当中有不畏强敌、豪气冲天、勇于负责这些特点之外,恐怕还和此时契丹国内出现了空前绝后的昏君耶律璟有关。

    耶律璟原名耶律述律,是耶律德光的儿子,也是契丹的第四任皇帝,他即位的经过前文有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但他的两大特点却不能不提。耶律璟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能睡,而且睡眠质量非常高,基本上是沾枕头就过去,数日之后后才能醒来,因此被人称之为“睡王”。

    耶律璟为什么嗜睡如命,这一点史无明言,但是他这个人不近女色,后宫里只有一个皇后萧氏,也从来不去亲近,更不喜男色,酒后也不乱性,在生活作风上从来就没闹过绯闻,这于常理不合,所以很让人怀疑他在生理上有所缺陷,这才不得已而借用高质量的睡眠来麻醉自己。

    耶律璟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非常残暴。耶律璟是因为叛乱而当上的皇帝,而在他当上皇帝后,国内又接连发生了好几次叛乱,这就造成了他非常多疑,动不动就要杀人,而且其手段已经到了非常变态的程度。

    耶律璟杀起人来,可以说是花样翻新,有刺面、腰斩、炮烙、铁梳、射鬼箭、断手足、烂肩股、折腰胫、划口碎齿等多种杀法,而且杀人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有因为酒宴时递筷子慢了被杀,有因为养鹿没能养好被杀,有因为射伤了他打的猎物被杀,还有好多干脆就是因为他看着不顺眼而被杀,完全是视杀人如同儿戏。(未完待续。)

第110章【大周王朝】() 
有一次,女巫萧古给他献了一个偏方,说是服用之后能够延年益寿,但是需要用成年男子的胆汁做药引。 耶律璟听完很高兴,就每天杀一名成年男子,取其胆汁入药。接连杀了好几十人,才明白过来这个萧古原来是个卖假药的,顿时大怒,又命人把她用乱箭射死,纵马将其尸骨踏得粉碎。

    耶律璟这两大特点,在政治上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谕的。贪睡使他不理朝政,嗜杀搞得人人自危,文武百官惟恐躲之不及,即便是有合理化建议也没人敢说出来。这就使契丹在耶律璟统治期间,内政败坏,武备也不修,君臣之间离心离德。

    这一切,当然逃不过柴荣的双眼,敌国出现了这样一个昏君,正是战胜它的最佳时机。这恐怕也就是柴荣急于从南线战场上脱身,而掉头北伐的一个主要原因。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九日,柴荣正式发出战争动员令,号召全体指战员,要以收复河山为己任,出兵北伐。柴荣此次出征,是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筹备,组织严密、计划周全,而且对消息的封锁也到达了密不透风的地步。

    四月十七日,柴荣到达了辽属的宁州(今河北青县),辽国任命的刺史王洪对此毫无准备,根本就无法抵抗,只得立刻打开城门投降。

    随后,柴荣传令两路进军,任命侍卫亲军都虞候韩通为陆路都部署,殿前军都指挥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两路人马齐头并进,同时插入辽占区。四月二十二日,柴荣登上皇家旗舰,亲率大军沿永济渠顺流而下,直奔辽占区杀去。此时后周的水师颇具规模,战船首尾相接,长达数十里,声势极为骇人。

    四月二十六日。柴荣的大军到达了益津关,辽军守将终廷辉不敢抵抗,立即开城投降。次日,柴荣弃船上岸,并命赵匡胤带领先头部队,继续向前挺进。

    四月二十八日,赵匡胤到达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还未等交战,辽将姚内斌就开城投降。四月二十九日。辽属莫州(今河北任丘市北)刺史刘楚信也主动向周军投降。

    五月一日,辽属瀛州(今河北河间市)刺史高彦晖也向后周大将李重进投降。这样,瓦桥关之南的失地已经全部被柴荣收复。

    五月二日,柴荣命后周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率军先行出发,进驻固安,准备进攻幽州。此时摆在柴荣在面前的形势可以说是一片大好,自他出兵以来,仅仅四十二天之后,一仗未打。一兵未失,就轻而易举地得了三州(宁、莫、瀛)、三关(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十七县,人口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可称得上是威震天下。

    反过来再看辽国,满朝上下都被柴荣这次北伐惊得慌作一团,唯一一个不着急的人居然是辽国的皇帝耶律璟。当他听到柴荣夺取了三关三州之后,竟不慌不忙地对左右人说道:“我还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幽州本来就是汉人的地盘。他们要夺就让他们夺去算了。”然后就把这件事撇开不管了。

    能与耶律璟这样的昏君作对手,对柴荣而言真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但实际上,真正应该感到庆幸的人却是耶律璟。因为就在柴荣召集群臣商议攻打幽州的这天晚上,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之后就一病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柴荣显然是没有办法再继续北伐了。只好率军返回京城。其后一个月内,柴荣的病情越来越重,最终竟于当年的六月十九日病死于宫内,享年只有三十九岁。

    柴荣的这次北伐,就这样匆匆收场了,应该说还是充满遗憾的。尽管我们不能因为他初战的胜利,就去断定他一定能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业。但应该说。这是自燕云十六州丢失以来,最有希望被汉人收复的一次。这次北伐没有能够最终成功,是非常让人遗憾的。而一代雄主柴荣也因在这次北伐契丹的过程中染上重病,并最终身亡,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更大的遗憾。

    柴荣是公认的五代第一明君,人们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什么明显的缺点。柴荣不贪财、不好色、不喜欢音乐、游宴,工作是他的唯一爱好。柴荣早年在地方工作时,不贪污、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有了成绩不吹嘘,受了委屈不抱怨,其优良的工作作风深受上级领导的认可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拥护。

    柴荣即位之后,立刻表现出其英明神武的一面。在面对北汉的疯狂进攻时,柴荣力排众议,御驾亲征,特别是在战事不利时,他果断地带着五十名亲兵冲入战场,终于成功地扭转了败局,并一战奠定了他霸业的基础。

    此战结束后,柴荣在国内大搞各项改革,不管是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他统领军队,号令严明,无人敢犯。

    攻城野战时,飞矢箭雨,有时就落在他的身边,左右人都被吓得心惊胆颤,但柴荣从来都是镇定自若,神色如常。

    柴荣处理政务时,事必躬亲,从来不辞劳苦。文武百官如有过错,他就当面指责,等对方承认错误后就不再追究,有了功劳还要给以奖赏,用人不避亲疏,一视同仁,能做到量才而用,所以人们既畏其明又感其德,无不尽心为其用命,这才使他能开疆拓土,所向无敌。

    柴荣在处理邻国关系时,能够严格区分何者可以羁縻,何者必须坚决打击。在南唐没有臣服时,他三次率领大军攻入其境,亲临前敌,不避矢石,不将其战胜绝不罢手。然而南唐一旦臣服,他又能设身处地得为他们找想。

    就在柴荣死前的一个月,南唐主李璟派他的儿子李从善和大臣钟谟来大梁朝见柴荣,柴荣就问他们:“江南还治兵修守备吗?”钟谟听完立刻就慌了,赶紧答道:“这都是敝国以前自外于中华时所做的错事,如今已经臣服于大国,怎么还敢去做这些事情。”

    柴荣听完却笑道:“不然,我与李璟昔日为仇敌,今日为君臣,既然名分已经定下来了。我是绝对不会再去难为他的。可是人生苦短,后事难期,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叫他为了子孙着想,也要趁我在世的时候,抓紧时间修理城郭、缮治甲兵,据守要害。我是不会因此怪罪他的。”

    钟谟将这番话带回国内后,不由南唐君臣不对柴荣心悦诚服。而对于北方的契丹。柴荣却一直将其视为死敌,甚至宁肯放过唾手可得的江南,也要掉过头来与其作战,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完成战胜它的心愿,但是他的气概,却要远远胜于后世那些“勇于灭同种而怯于排异族”的帝王多矣!

    柴荣当了五年半的皇帝,时间很短,但做出的功绩却很多。对外他西攻后蜀、南征南唐、北伐契丹,声威震动夷、夏。对内他兴水利、拓荒田、减赋税、扩都城、修历法、调音律、精兵简政、广开言路、排僧斥道。正是这一系列地举措,才使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也使五代这个极乱之世,终于算是即将要走到了它的尽头。

    像柴荣这样的有道明君,英年早逝,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假如再让他活上十年,他即位时提出的“十年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三十年从政纲领。就有可能提前一半时间完成。然而历史是最不能假设的,柴荣就这么死了,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们也就不能够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去进行主观的臆测。不过好在柴荣之死虽然令人痛心,但是并没有能够改变天下一统这个大的趋势。因为随着柴荣的死,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超级大人物也即将步入当时政治舞台的最中心。

    中原王朝总是自我毁灭的原因。在于生产力总是不能取得有效突破,所以只好在土地和人口总数上找平衡。关于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的情景,历史证明确属实情,只要一进入中原,必定会被迅速汉化,无论辽、金这种半入主还是元、清彻底征服,都是如此。关键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把皇权抬到了太高的位置,太有利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了

    柴荣死时,只有39岁,而且诸子年幼,又未立太子,这就给政权的平稳交接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