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那些事儿-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尉迟迥起兵时,他还是邺县公的话,他和这尉迟迥脱不了干系,到是有些说头的。

    看来陶渊明的学习心得,读书不求甚解,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因为要求甚解,则必然头昏。

    有这种想法,我们就不会去责怪古人搞的这种“历史碎片”,实在有些难以拚凑,不过,本人也确实不是在此搞科研。

    与上面说的这位崔司令性格严酷,接得上茬的是,其作务特种部队的队长,混进城后,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咬住他这位过去的亲家的屁股不放,如同恶犬,穷追不舍,这股狠劲,是严格执法加冷酷无情的典型性表现。

    所谓其“直上龙尾追之”,是说其跟着尉迟亲家屁股,沿着盘旋而上的甬道,寸步都没有落下,只是不知尉迟名将此时正攀登在那座“炮楼”上,也就不知道是不是铜雀台之类兼具防御工事的楼台上的过道中。

    而“龙尾”的说法,是说这过道从上面看下去,就象龙尾下垂,故有此形象的称谓。

    见后面的这位亲家公秉公办事,紧追不放,尉迟名将几次想回身放箭,但是想想还是忍住了。

    因为尉迟名将年纪大了,自然跑不过。

    但是,虽然上了年纪,这射箭术还在,虽然开弓的力量不如以前,可这位亲家跟得这样近,完全射程之内,一直没有动手,是想这位大概跟跟,就算了,毕竟亲戚一场,没想到遇上这位,却是偏捡蹭破脸皮的事办的主,那是真的无法,不得不立下脚跟,喘一囗气,弯弓搭箭,只要一放手,这崔司令命休矣。

    却不料这位亲家,立在原处,脱了“兜鍪”,也就是头盔,露出大概好几年没见过的脸,说出一番话来:

    还认不认识了?如今我是秉公执法,不能徇私枉法,我们过去是亲戚,也只能控制住手下这些会有点乱来的士兵,不能侮辱你。

    事情随着形势发展,已经是这样了,你还是看着办吧,还等什么?

    杨坚要等的,无非是时机。

    时机有时是偶然到来的,有时机会却是需要创造的。

    如果杨坚安心于外放为官,到两千多里远的杨州去当省长,那么,所谓计划的事,肯定要泡汤,但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

    那么,周天元突然发病,且会因为此病而不治身亡,在不在这个计划内,其实是不太好说的。

    因为没有历史资料对此“计划说”,提供支撑,所以我们好不好妄下结论。

    但发生宫廷政变的前前后后,而发生的一些事,让我们现在认真解读起来,却也不象是为来一个当即立断,就决定搞宫廷政变,且会成功报作的铺垫。

    反对“计划说的”重要理由,被归结为杨坚当时深孚众望,是北周政坛的核心人物,其以隋代周,是手到擒来,顺理成章的事,事前并没有什么阴谋诡计,要是有的话,只是刘昉和郑译等人的所为,杨坚事前并不知道,且这二位搞伪诏的开发商,也是临时见机起意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此之前为杨坚以后要当皇帝所制造,以该人长得怪为名,通过封建迷信所传播的舆论,就会成为没有什么太大必要的乱作为。

    这种认识,也太低估了古人的智慧,龙其是搞政治的人,会因为对封建迷信的真心所向,而忘记了个人眼下的生死,至少对反对派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发生的事,证明了这一点。

    先是召五王进京。五王即老七赵王宇文招,老九陈王宇文纯,老十越王宇文盛,老十一代王宇文达,老十三腾王宇文逌。

    他们封地分别在襄国郡(今河北省邢台市)为赵国,济南郡(今山东省济南市)为陈国,武当(今湖北省丹江囗市)、安福(今湖北省郧县)为越国,新野郡(今河南省新野县)为腾国。

    这五王是周太祖宇文泰的五个儿子,北周武王宇文邕的五位兄弟,因这北周被周天元搞成是天有二日的局面,若是继续沿袭此项制度,要马上再立一个新皇帝的话,这五位皇伯皇叔之一,很有可能其中之一,就是的继位者。

    虽然这周宣帝宇文赟,除北周静帝宇文阐外,另有二子邺王宇文衎和郢王宇文术,此二子并非周天元的五位皇后所生,除长子周静帝宇文阐为朱满月皇后所生外,宇文衎为王姬所生,宇文术则为皇甫姬所生,排在第一位的杨丽华皇后,只生了个公主公主宇文娥英,这也许是她在周天无面前直不起腰来的另一个原因。

    然而在同一个辈份上,把宇文阐的两个兄弟之一,立为皇帝,是不可能的。

    而周天元到是有六个兄弟,他本人是老大,这六位兄弟是汉王宇文赞,秦王宇文贽,曹王宇文允,道王宇文充,蔡王宇文兑,荆王宇文元。

    其中除汉王宇文赞和秦王宇文贽二人,当时分别担任柱国和大冢宰等挂名的职位外,其他兄弟只是一般的王,况且尚在年少,杨坚暂时没有动这几兄弟,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手机: 电脑:

第六十五章【圣人】() 
唐朝那些事儿;第六十五章【圣人】

    而宇文赞和宇文贽二人,在杨坚当上皇帝后不久,“欲顺物情”,即顺应人情,也就是说是看在是亲戚的份上,还被授予了同样是挂名的上柱国、大右弼等官职,而在当时,他们也都还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年龄,因为周天元是老大,死的时候也才二十二岁。濠奿榛尚

    所以说,有可能会站出来说话的,且说话管用的,只有这五王,把他们召到京城来,理由是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宇文芳,要远嫁突厥和亲,诸王应前来送行。

    这道旨意应该是在周天元驾崩的消息发布后,向五王发出的。在此之前,周天元病重,也是向这五王发出征招的,要求这五王前来赴赴阙,也就是入朝,陛见皇帝。

    这几道召五王的圣旨,应该是不同时间到达,且被有意颠倒了前后次序的。

    因为对周天元的死,一开始是密不发丧的,后来直到十二天后的五月二十三日,杨坚才对外发布周天元驾崩的消息,因为这是一种预谋,许多事都已考虑在内,所以不太可能让这五王及时赶到。五王赶到时,周天元已驾崩了好多天。

    突厥那佗钵可汗,是在大象二年(公元58o年)五月,收到宇文贇病死的消息后,派使节前来吊丧,并迎娶公主和亲的。那么,发出让五王前来参加千金公主的婚礼的圣旨,是在周天元死了以后。

    五王达到时间是六月初,此时已距周天元驾崩,过去了二十多天。

    由此看来,杨坚在此以前紧接着让发出的第二道圣旨,让五王前来为千金公主送行,是担心他们不来,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匆忙答应了突厥的和亲请求。

    这桩婚事到是在前一年定下的。周天元刚继承皇帝位后不久,这突厥汗国的阿史那佗钵可汗,就派使者前来,要求当北周的女婿,这也是我们时常有所见的那种情况,即国家领导人换了,邻国要有所表示,这和亲请求,是一种友好示意,周天元答应了,条件是,要求对方交出北齐的流亡皇帝高绍义,但当时这那佗钵可汗没答应,这事也就暂时放了下来。

    这高绍义,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第三子。公无578年,北齐被北周所灭后,高绍义逃往突厥。突厥刚开始对他重视,让从北齐来的逃亡者,归他管辖。后高保宁在营州(州府所在地为今辽宁省朝阳市),推举高绍义为北齐皇帝,组成流亡政府。

    因此,高绍义的存在,是北周的一个隐患,虽然突厥那佗钵呆汗的迎亲队伍,农历二月就到了,由于关于这个交换条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这帮人大概没走,而是派人回去传达这个信息。

    周天元突然驾崩,杨坚持掌大权,却突然想起这件事来,答应了这桩婚事,是别有用心的。虽然后来突厥还是交出了高绍义,地是在事后。

    杨坚这样做,可以借机召五王进京,一网打尽。

    周天元在位仅一年,他是五王的侄子,却杀了亲叔叔宇文宪,因此这五位当伯当叔的,做为长辈,没有参加他的葬礼,合乎于礼教,也在情理之中。

    但参加宇文招女儿千金公主的婚礼,要以北周静帝宇文阐的名义下诏,却显得过于郑重其事,让人觉察到,这只是为另一件要办的事,而找的一个借囗。

    3、行刺

    五王都有他们的封地和府兵,要是呆在原地,一旦有变,难以控制,所以杨坚找到这个有些免强的理由,召五王进京,是为了便于一网打尽,对这一点,要看清楚,其实并不难。

    赵僣王宇文招是看清楚的。

    他除了是一位王爷外,因是武川出身,还带兵打过仗,是在朝中的宇文家族辈份最高者,他是宇文泰的第七子,也就是如那位为坚定的无党派人士,却要扮演杨坚的死对头的颜之仪所说的,在如今的方周天元亲戚中的最年长者,无论从亲戚关系上说,还是道德品质而论,都符合担当皇帝重任的人,因为成为舆论导向的所指之一,所以头脑应该项,也必须保持清醒。

    但是,他却有另一个身份,是位诗人,号称“宇文三才子”之一,另外二位是,北周明帝,宇文泰的泰第十三子宇文逌。

    对宇文招的诗才如何,我们这里不去评价,问题是,搞政治和写诗有一定的冲突是在于,后者靠的是想象力,但对于后者来说,现实是不能抱任何幻想的。

    这位宇文诗人,平时有了与当时有名的大诗人庾信等人的闲聊,自然也就要减少了些政治上的算计时间。

    搞政治的,要是仕而优则诗,到是可以,这也是几千年来,中国政治家们做为“士”的风范,以此显示其才华和性情的高雅,弄得如后来出现的旷世诗才李白,到把搞政治,做为自己人生的最大追求,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白白浪费了好些表情和尊严。

    这就是说,如果反过来,诗而优则仕,也就是写诗写得有闲暇,再来当官,那是有问题的。以丰富的想象力搞权术,犹如肓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别人在一边看了提心掉胆,自己睁开眼,也会吓一跳。

    当然,有些不同的是,这赵僣王招,是带兵打过仗的,左右脑换着使,让人莫衷一是。

    正因为有上述原因,宇文招在被召到京城为女儿出嫁送行时,想到的还是现实问题居多,这种情况,不用圣旨召唤,他当父亲的自然要去为女儿送行,但因为让千金公主嫁给突厥他钵可汗,却是杨坚向他发出的一道生死符,或生或死,全由他自己的选择所决定。所以,这次五王进京,凶多吉少,他是看出来的。

    所以,宇文招为此而有一个应变计划,那是肯定的。

    然而,因为他还兼任诗人,这个计划在后来的实施过程中,显露出不切合实际的部分,大概就是想象力在作崇的缘故。

    宇文招的计划,是摆了一出鸿门宴。

    这个有点被使用过多,而显得滥觞的圈套,在大的方面,并没有体现出此君做为诗人,依靠想象力而应有的创新。

    可是,通常被智力超常,权术老道的杨坚,竟然冒险赴宴,好象对于可能出现的情况,显得毫无准备,这确实有点奇怪。

    对五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