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三国定鼎-第4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几个,的确不像是以前那么的白了,在这来洛阳的路上,风吹日晒,许多平时不会干的事情,还得要要亲自动手。孔明三人还好,荀彧可是荀家子弟,家里面都有许多家仆替他做许多事情,现在换成自己动手,不得不说是一种挑战。

    现在看看,白面书生这四个字,也不再适用他们。就如这老农夫所说,我正如他们眼中自己所看到的,他们的身上,没有那种不通世事的感觉了,每个人都有所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是脸上的改变,也是由心,由内到外的蜕变。

    坐在书院里面,在家中,不走出来,是真正体会不到天下的变化的。在那里面又怎么会有亲自走出来,亲身,亲眼,亲手,所历,所见,所摸,来的直观,来得了解?

    被几人的笑声感染,老农夫也露出了笑容,露出了那稀稀疏疏的牙齿。他在几人的身上真的没有感觉到一丁点儿傲气,也没有不了接近的感觉,是那样的亲近,如果换上一身普通百姓们的衣服,他真的会以为他们也是农家,普通百姓家中的子弟。

    “书生们真的不黑,不是黑面。”老农夫十分认真的补充了一句。他现在真的没有之前的忐忑紧张了,也有了些许与邻居们,在日常聊天的意味。

    “对了,书生们叫我过来干什么?”老农夫突然想到了正题,于是就问道。

    “老先生,我们几个从颖川而来,一路上看到的田地也不少,却发现许多田地荒芜,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荀彧问。

    与其他三人相互对看了一眼,其实他们三个人早就有了猜测,并且几乎不会有错误。现在既然这名老农夫来了,索性就一起询问了。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老农夫脸上就浮现了怒容。他低声骂道:“那群该死的…”

    在察觉了自己是在和一群书生说话的时候,他就将那些含糊不清的骂词给收了回去,道:“还不是那群可恶的黄巾贼人,四处劫掠,无恶不作,在那种情况下头,又有多少人还有心思种田?”

    “命都没了,种田有什么用?粮食都没了,就连做种的粮食都被抢走了,拿什么去种田?这些都还好,最惨的是那些被残杀的,他们就连种田的机会都没有了。”老农夫语气低沉,带着一股萧瑟之意。他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战火就近在咫尺,随时可能蔓延到自己身上的情况上来。

    也还好,他们这个郡治理得不错,并且还处在腹心之地,没有黄巾贼人的踪影。但是,这却不妨碍他从亲戚朋友,还有那些逃难来投靠乡人的难民口中得知这一切。

    果然。听到老农夫的话,荀彧四人的脸上,都有着果然如此的表情。先是冀州一地之乱,又蔓延至各地,在这战乱情况之下,究竟百姓们的日常生活还有怎样的保护,那就显而易见了。哪怕现在黄巾起义已经被扑灭,但到各地黄巾流寇,那些败军真正被清理完成,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

    对方只要隐藏下来,四下转移,官军根本就防备,扑杀不了。要是越郡,到时候还要两地官府协调,这些时间,也足够那些黄巾败军烧杀抢掠一番。

    “那老先生预计今年的粮食产量怎么样?”荀彧又问,他其实更加关心的是这些内政方面的事情。

    战乱,黄巾起义的原因,在他眼中,最根本的,无非一个粮字。只要有粮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百姓们被乱军裹挟,成为贼寇。只要让他们有一口饭吃,乃至丰衣足食,又有多少人愿意跟那种叛逆去做那等随时有性命之忧的事情。

    “今年应该不错,只要没有战乱的话。现在的雨水还很充沛,但等到夏季,那就不一定咯。”老农夫摇摇头,就算他是一名长时间与田地打交道的老手,也没有办法去确定粮食的收成。

    这老天,可是喜怒无常的啊。

    “这样。”荀彧低声喃喃道。饶是他自诩智计过人,面对老天,也没有任何的办法。

    戏志才与郭嘉,还有孔明,也在仔细的听着交谈。在说到这点的时候,三个的人心中都生出了一样的感觉。

    天地之力,那是世间最为恐怖的东西了,它温和的时候和风细雨,带来的丰收自不用多说。一旦发怒,那就可能是一场灾难。就连孔明都深有感触,在天元纪年的帝国当中,科技攀到了这样的程度,也没有办法完全避免那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人定胜天。”察觉到了自己心中这一刻的迟疑,荀彧吐出了这一个得自孔明嘴里边的词语。

    他的眼神变得无比的锐利,心中的迟疑,也被坚定的取代了。不管天灾还是人祸,只要有人愿意去努力,愿意去改变,那就能够有所改善。

    否则,要他们做什么?那些先贤们,经历过的天灾人祸又怎么会比他们少,可他们能够去改变,甚至于去主宰那么他也一定可以!

    听到荀彧的话的时候,戏志才与郭嘉同时打了一个激灵,眼中的光彩闪动。每一次听到这个词语,他们都有这样的感觉,他们这些寒门子弟,谁又不是想要胜过那“天”?不管是现在笼罩头上的这片天,还是被许多人手掌遮蔽,所形成的那片“天”?

    “是啊。人定胜天。”孔明微笑起来,他就是喜欢三人骨子当中的这种自信,永不服输的这颗心。

    人啊,是真的能够胜过天的。只要没有一刻的屈服,一颗心永不服输,那么对于你来说,那就是一场胜利。

    (本章完)

第655章 路遇() 
    天下的许多事情,都不是只坐在家中,就能够了解清楚的。哪怕如多智近妖,却不知实际,终究也是一场空幻,因为天下,也不过是在其想象当中的一个天下罢了。

    岁月给了人许多的东西,让人衰老,也让人成长,虽离死更近一步,却也是难得的财富。如曾走过的路,看过的树,淋过的雨,岁月流转之间,都会铭刻成为深刻的印记。

    荀彧,郭嘉,戏志才,孔明四人,所行走的这条路,还没有到达终点的路途,却已经是他们当下,自己所走过的一条最长的路途。许多路上的所见所闻,也真正被他们吸收,成了脑中知识的组成部分之一。只有自身亲身经历过的,能够体会的,才是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书册上记载的圣贤之言。

    哪怕是觉得再有道理,也不过是觉得而已,那是圣贤的东西,圣贤的话语,圣贤的体悟。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属于自己,那有什么作用?四人都是属于那一种追求实干之人,更何况,如同郭嘉有时候臭美自说自话他这种多谋之士都一身的毛病,那些圣贤又怎么会没有毛病,没有错?顶多是比他少上一些罢了。

    对于郭嘉的话,荀彧三人表示了强烈的认同感,尤其是在一身的毛病这一句话上面。

    正如郭嘉所说,没人是十全十美的,哪怕是圣人,也不可能一个错误都不犯。既然没有完全的正确那么认识一些对错,是与非,都要自己去亲身经历过才对。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当下的这一小步,放大到整个人生中,以后所要经过的路途当中,不过是短短几步罢了。但这每一步,一点一点的零碎,积累起来,却足够让你走到更遥远的地方,看更遥远的风景,直到你所认为的终点,亦或者是人生的尽头。

    有的时候,人就是这么的奇怪,文字上描述的东西,无法使你有半点的感怀。可是当亲眼看到,亲身经历的时候,却有着种种的情绪,乃至于本以为不会动摇的东西,都在摇晃,顷刻间崩塌。

    荀彧正是经历了这种过程,又在一瞬间,重塑自我。他相信自己能够去改变,人定胜天,就是在大荒之年,只要上下能够一齐去面对,解决,天怒又有什么不可以度过?

    眼前的这一片田地,只要多挖沟渠,夏季缺水,也能汇几处之水济之。如果真的是颗粒无收,官府富户一起出粮出资,帮助百姓捱过灾旱之年,那就称不上什么难题。

    人心,人心,一个盛世,最重要的便是人心。只要上至那些朝中官员,下至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有一颗一起去面对的心,那么盛世就永不衰退。不过想到这个的时候,荀彧突然有些低落,至少在现在,他所期待的盛世还没有看见出现的半点影子。

    四个人又与老农夫谈论了许久,就连真的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种田,就连田地在现实当中一点都没有看见过的孔明,都能够就农事上说个子丑寅卯了。看着天色将晚,他们就在老农夫的强烈要求下面,跟他一起回到附近的村子当中,就在他家里面借宿一晚。

    有人离开了颖川,也有人,就着这夕阳薄幕,回到了颖川。

    一名带着沧桑气息的游人,站在了颖川郡长社县的县城城门前头,望着城门上方的长社两个字发着愣。经过他身边的那些行人百姓们,在经过的时候,也被这站在城门口一动不动男子给吸引住了。

    可能是觉得迷惑,有些百姓抬起头来,也看了一眼城门上头长社两个字,发觉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真的不知道这名男子在看一些什么,究竟有什么好看的,那里就长社两个字,除了越显斑驳之外,也没什么好看的吧?

    大概是被这男子的沧桑气息,那萧瑟背影给吸引了吧,许多人觉得这名男子是一名极有故事之人。也就那种只有经历过许多事情的人,才能够有着这种使人有着想要去探究的想法,想要去了解的冲动。也包括着,他现在在看着的东西,以及脑海当中在想着的想法。

    他是什么人,他从哪里来?两个问题,在行人百姓们心中蠢蠢欲动,不过看了看天色,最终还是回到家中的念头占据了上风,原本放慢下来的脚步,又开始快了起来。

    “老刘,那个人是什么人,该不会是什么逃犯吧?”守着城门的一名士兵,抱紧了手中的长枪,投去了警惕的目光。

    “你傻啊!”被称做老刘的另一名士兵也投去了目光,嗤笑了一声,摇了摇头。

    “你看看他穿的衣衫就知道了,再说,哪个逃犯会这么大摇大摆,还有这心情站在人来人往的城门口的?”老刘咂吧咂吧嘴,又环顾了一圈,继而补充道:“现在虽然说不上人来人往,但是你总该看看他的引人注目情况吧?如果是一名逃犯的话,他现在还不赶快夹着尾巴跑了,哪还敢继续留在原地啊?”

    经过站在一旁的老刘的的提醒,这一名士兵又看了看,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小题大做了。虽然那名戴着斗笠,腰间佩着剑的男子,身上的衣袍有些陈旧,被浆洗得发白,还打了好几个补丁,可是却整洁无比,明显其平时是十分爱护,并且还常常清洗的缘故了。

    那身衣袍,明显是进学书生的样式,再联想到他腰间佩着的长剑,又有这站在城门口这般呆愣愣站着的举动。士兵不难联想到,这应该是一名出外游学的书生,在出门游学之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反常举动并不为过。

    又看了看,这名士兵便把注意力转移开了。他现在只想快点入夜,城门赶快关闭,到时候其他人来轮换,他就可以回家睡一个好觉了。

    佩剑男子头戴着斗笠的下头,与那些百姓们猜测的极有故事的人不同,那是一张极其年轻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