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铮沉吟思索一会儿后,继续向姜恪问道。

    “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主公那样高瞻远瞩的,而且苏家不像主公的陇西李氏一样,在从大汉未创立就已经是威名远扬的大族,名将辈出,为华夏的开疆拓土立过很大功劳,而苏家两三百年还是河东一家小酒肆之主,他们家族兴盛的原因,也是很让人不齿的,是靠女人的裙底,因为外戚的身份才得以富贵,而绝非我们汉家男儿认可的军功,这就造成苏家人难以服众,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的人,最怕被人看轻,最喜欢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在苏家人眼里现在掌控双河有突厥血统的仆固氏,是蛮夷之后,是奴隶,根本不配与他们苏家相提并论,仆固氏不立即纳头便拜就是罪过,那里还会好好的去抚慰笼络对方,所以几年前仆固怀恩率先有和解意愿讨要密特拉之眼时,才会被苏代严词拒绝并且冷言讥讽的。”

    姜恪言语中满是对苏家的讥讽嘲笑。

    “苏代和苏家人真是顽固和愚蠢,我们不能走他们的老路,不过仆固怀恩前几年,为了这密特拉之眼在苏代处受辱,我们现在送去,他会不会迁怒于我们,拒绝我们的提议,让我们的计划无疾而终。”

    李铮嘲笑一句苏家后,就将一直把玩的密特拉之眼装进一个漂亮的锦盒中,有些担忧的说道。

    “不会,我们不是代表苏代和苏家去的,我们是代表自己,而且这密特拉之眼只是见面之礼,我们真正能打动仆固怀恩的是我们的那个作战计划,如果那个作战计划成功,北完部将得到极大削弱,这是一直被北完部压迫的仆固怀恩最乐意见到的。”

    姜恪极为自信的向李铮保证。

    “好,那就按计划行事,司马你带着十箱珠宝和这颗密特拉之眼,去双河仆固怀恩处借兵借道,有可能的话将双河军重新拉入大汉安西阵营,如果不能也就不必强求了,而我就去焉耆,将那支长水胡骑给要过来,如果能有那支长水胡骑的加入,那么我们的计划就能成功大半了。”

    “不过焉耆都督张公瑾是我的世叔,与我李家相交莫逆,而且极为忠义明理,一心为汉,一定是会同意我们这个挽救现在危局计划的,但司马你有多少把握能说服仆固怀恩?”

    李铮将锦盒递给姜恪,一边很是忧心忡忡的问道。

    “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就不会向主公毛遂自荐了。”姜恪立即接过锦盒,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那好,那我们现在就分道扬镳!”

    李铮说完后,立即就与姜恪分作两路,李铮带着几十名期门郎和其表弟韩文鸯,向焉耆飞奔而去,而姜恪也是在李山士的护卫下,带着十箱名贵珠宝和密特拉之眼向双河奔去。

    李铮的队伍轻装简行,而且一人三马,所以只用三天就横穿整个龟兹,进入焉耆境内,李铮没有前往焉耆城,而是向直接奔向龟兹北部的鹰娑川,那里是焉耆汉军主力与入侵的北完部军队对峙的前线,焉耆汉军的统帅张公瑾和焉耆大部分文武官员都在鹰娑川大营中。

    李铮越接近鹰娑川大营,就越是回忆起从这具身体承继过来的,还有听自己见多识广,曾经周游安西各镇的司马姜恪讲述的关于焉耆镇和焉耆汉军的情报。

    因为这个时空苏伊士运河天然存在,还有高加索水道的出现,让欧洲的基督教势力,得以更容易,更凶猛的对东方展开侵略,在李铮原来的那个时空,天主教组织的十字军最多就是打到东地中海沿岸,连两河流域都是没有深入。

    而现在这个拥有沟通地中海和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还有沟通黑海和里海的高加索水道后,能够乘船发动侵略的欧洲基督徒们,侵略的范围更大更广,能到达里海东岸,与汉帝国争夺中亚了。

    地理上的那些许改变,大大了方便欧洲人,但对华夏文明来说却是没有任何增益的,华夏文明要占据中亚地区,还是必须像原本李铮那个时空一样,走陆路穿过近两千里的河西走廊,无论是军队还是物资的输送,肯定是比不上走海路的西方殖民侵略者们的。

    所以这个时空华夏文明想掌控中亚更是困难数倍,但幸运的是,或许是因为国防的威胁需要御敌于外,又或许是因为丝绸之路所获利益远胜另一个时空,所以这个时空的华夏文明决策层们,对中亚的征伐并没有遭遇小挫就半途而废。

    不像李铮原本那个时空的唐帝国那样在中亚恒罗斯一战失利后,就全面紧缩,汉家军队此后千年再未大举征伐中亚,这个时空的汉帝国经营河西走廊和中亚地区是当作千年不移国策的。

    大汉帝国比欧亚大陆上的其它帝国,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所以汉帝国占据掌控中亚的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军事占领,又或是像基督徒那样殖民侵略,而是移民,将那些新占下来的土地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变成华夏领土。

    大汉帝国在立国千年间,前前后后一共向河西走廊和中亚之地累计迁徙移民两千余万,其后即便这些汉家移民遭受异族屠杀,饥荒,疾病还有被迫改姓换宗等等原因,但在河西走廊和中亚之地,仍然生活着几百万汉民,是中亚第一大族。

    现在生活在安西之地的汉民,大部分是上一次昭武中兴,击败占据中亚的突厥汗国后,新迁徙来的汉民,当初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汉帝国迁徙汉民来中亚时,竟然是按地域分配的。

    安西六镇中,当初最先收复的是靠近东方的焉耆和龟兹,所以焉耆的移民都是来自中原,而龟兹的移民都是关中人,因为汉帝国实行两都制度,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自然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和洛阳所在的中原之地,也就成为汉帝国人口最稠密之地,为缓解人口压力,当时汉帝国只好是将关中人和中原人中的无地无财贫户,迁徙往新收复的安西之地。

    紧接着疏勒被收复,迁徙过去河北之地的燕赵人,碎叶被收复后,迁徙过去南方的江淮人和小部分吴越之民和楚人,最后双河和于阗被收复后,分别迁徙过去朔州人和巴蜀之民。

    这样按地域迁徙之后,因为同乡之谊,各镇之民会更加团结,在抵御外敌时更为卖力顽强,但同样的各镇之间也是会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隔阂,比如焉耆那些自认为是正统华夏苗裔的中原人,就会时常嫌弃双河的那些拥有胡族血统的朔州人粗俗无礼,而疏勒的燕赵男儿又时常会嘲讽碎叶的那些南方人软弱。

    在大汉帝国强盛时,还保持河西走廊的畅通,能将汉庭的威严传播到安西之地时,各镇之间的这道间隙还不是很大,但一旦汉帝国中央自身难保时,河西走廊被截断,无法掌控安西时,这道间隙就会变成裂痕,让安西各镇都有独立倾向。

    现在安西这幅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局面,固然是有当初苏家发动兵变,滥杀无辜,致使人心涣散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各镇之民其实内心中也是有分离之意的。

    按照地域迁徙移民坏处明显,但好处也是有的,那就是保留了各区域军队的独特特性,比如焉耆汉军是由中原移民的后裔组成,所以这支军队保持了中原军队的特点,擅长摆设弓弩之阵和重甲步兵作战。

    在大汉帝国未成立的列国纷争时代,中原之地有韩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韩国擅造弓弩,而魏国则有一支当时称雄华夏的重甲步兵魏武卒,虽然两国已灭近千年,但中原人却是很好的保存着祖先的战斗技能,擅长使用弓弩歼敌,也擅长重装步兵的推进作战。

第69章 焉耆汉军(下)() 
通过提前派出间谍潜入焉耆汉军云集的鹰娑川大营中,李铮先一步得知焉耆汉军的主力野战军团一共有三万多人,编制内有一万两千名大汉甲士,五千名大汉锐士,两千名斩马剑士,四千名大汉蹶张士,六千名大汉引强士,还有一支两千骑,被称为长水胡骑的强力轻骑兵。

    兵种名称:大汉甲士(三级兵)。

    武艺:10。

    强掷:1。

    控弦:1。

    耐力:10。

    健步::9。

    马术::1。

    骑射::1。

    武器熟练度。

    单手武器:250。

    双手武器:160。

    长杆武器:340。

    弓箭:60。

    弩:120。

    投掷武器:150。

    介绍:在大汉帝国的军事体系中,从战力和职能的高低依次是分为禁军、边军、郡兵、材官。大汉帝国尚武,所有健康男性都要在农闲时节接受较为低级的军事训练,这就是材官,他们是帝国的预备役。

    材官中的身强体壮者,会被选拔出来,经受比较正规的军事训练,根据材官的身体状态和特长不同,将这些材官分成阵盾材官、刀盾材官、臂张材官和引强材官,此时这些材官已经不是农兵,而是已经在大汉帝国登记造册的正规兵,是可以领取军饷的,由这些兵种材官组成的军队称之为郡兵,是守备部队,主要任务是镇服地方,维护秩序,或是为前线运输粮草军械,一般不会参与到野战中。

    等郡兵中的那些士兵经验和作战技巧提升后,阵盾材官就会变为大汉甲士,刀盾材官就是大汉锐士,其中阵盾材官和刀盾材官中身材高大健壮膂力惊人之士,还会被选为斩马剑士,臂张材官则会成为大汉蹶张士,引强材官会成为大汉引强士,他们是真正的职业士兵,训练严苛,久经战阵,组成大汉帝国征伐天下,镇服万邦的主力,精锐的野战边军。

    而大汉甲士就是大汉边军中的中坚力量,正规的大汉甲士一般都装备着盆领铠,这种铠甲与玄铁甲差不多,但着重保护颈部,戴兜鍪,另外还装备一面与身高等齐的大橹盾,主武器是一柄长近三米的长铩,铩是一种刃部非常长的矛,矛刃大约长三十厘米左右,完全就可以说是在矛杆上装了一把短剑,可以刺击也可割划,对付马匹极为有效。

    近身格斗武器是一柄百炼环首刀,许多大汉甲士也会装备一把铁鞭铜锏等破甲武器,用来对付敌人的重甲部队。

    大汉甲士身穿重甲,配备大盾,所以防御力十分的惊人,但因为灵活性和机动力差劲,所以只能作为防御型重装步兵,战场上不能大范围移动,或是突击猛冲。

    在整个汉军军阵中,大汉甲士所列的阵列就是整座军阵的中轴线,其它兵种的前进后退,进攻防御,都是需要大汉甲士的掩护和保护的,一般只要大汉甲士们的阵线不溃,那么整座大汉军阵也是不会崩溃的,所以才说大汉甲士在汉军中是核心兵种。

    兵种名称:大汉锐士(三级兵)。

    武艺:13。

    强掷:7。

    控弦:1。

    耐力:9。

    健步::13。

    马术::1。

    骑射::1。

    武器熟练度。

    单手武器:320。

    双手武器:160。

    长杆武器:140。

    弓箭:50。

    弩:140。

    投掷武器:280。

    介绍:顾名思义锐士就是进攻型步兵,所以他们的装备不像甲士那样沉重,一般的锐士只披挂锁子甲或是两档铠这等轻甲,手持装有盾帽增大冲撞力的圆盾,这种圆盾是其实就是维京圆盾,汉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汉军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