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也不想之前,官府派去收税,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拖延,阳奉阴违。

    还有一些不死心,贪财的地主,依旧抗拒新税法,几日后,他们就会引来一队新军士卒,来到他们庄堡外。

    轰隆隆!

    大炮响起,轰开他们的庄门,然后一队队新军士卒冲进去,一处庄堡就这样没了。

    朱勇一直在山东待到十月份,才领军重新启程,前往京城。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朱勇派出各营新军,在山东境内总共抄了三十多个地主的庄堡。

    山东各个州府的大牢里,关满了新军将士们抓来的人,这些人如何处置,朱勇懒得去管。

    这一个月里,朱勇又从抄家行动中,收获了两百多万两银子,近十万石粮食,收获颇丰。

    朱勇这一年多的抄家行动,到目前为止,不仅让朝廷户部不缺银子了,甚至连崇祯的内帑,也从原本仅剩的两百万两银子,增加到现在的四百万两。

    而朱勇自己手里,也一直握有几十万两银子和数万石的粮食,用来扩编新军。

    可以说,朱勇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通过抄家,解决了大明现如今财政紧缺的危机。

    又逐步开始推行新税法,为以后大明财政收入做准备。

    只不过,朱勇如此暴烈的抄家砍头做法,以及推行的新税法,又触动了大明所有富裕阶层的利益,仅让最下层的普通百姓受益。

    大明的所有富裕阶层,包括皇亲国戚这些贵族,也包括士族世家,商人,地主等等,从一方面来看,这的确是在动用大明的国本。

    毕竟,这个时候,大明的统治,还真的是依靠这些阶级在维持。

    好在,朱勇抄家行为也是有限度的,同时推行的新税法,目前只在河北和山东进行,还没推行到江南,四川,云广等地区。

    如此一来,还不足以引起全国动荡,顶多是在让河北和山东的很多贵胄,豪绅大户们心生不满罢了。

    让他们造反,他们目前还不敢,但以后可就说不准了。

    特别是,如果接下来几年,大明对鞑子战事继续失利,国内流寇继续做大,估计这些人就该按奈不住了。

    朱勇也明白这一点,但他依然要这么做,不做就是,慢慢等死,做了或许还能为自己和大明争取到一线生机。

    如果,接下来几年,他真的还是打不过鞑子,国内流寇继续做大,到时候这些对他不满的豪绅大户也起兵造反。

    顶多就是让大明比历史上,早一两年灭亡罢了,结果还能坏到那里,那时候只能说他失败了。

    本章完

第93章 研制新火炮,崇祯十一年() 
93研制新火炮,崇祯十一年

    【求收藏订阅!】

    崇祯十年十月末,朱勇领军返回京城,顿时京城风声鹤唳,暗呼:朱屠夫回来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朱勇一路从京城抄到了山西,又从山西抄到了洛阳,扳倒了福王,最好有到济南抄了一圈。

    有人统计过,这一年的时间里,死在朱勇手里的官员,商人,地主大户,超过百人,被他抄家的大户,多达几百家。

    这样的赫赫战绩,也是没谁了。

    估计,要不是朱勇身边一直领着两万新军,恐怕他早就得被人暗杀不知多少次了。

    所以,朱勇这次回到京城,难得的低调。

    朱勇甚至拒绝了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的,组织京城官员出城迎接朱勇和新军的请求。

    朱勇什么时候领军回到京城的,很多人都不知道。

    回到京城后的朱勇,领着新军一头扎进了军营,然后每天在军营和火器局之间奔波,其余的哪都不去,谁都不见,什么也不管。

    一时间,京城的官员都以为朱勇消失了呢。

    这个时候,通过朱勇一年多的辛苦‘抄家’所得,此时大明朝廷户部也有几十万银子,维持朝廷运转,开支,完全不成问题。

    同时,朱勇手里还有几十万两银子,崇祯的内帑中,还有近四百万两银子。

    总算是,朱勇攒下这些家底,现在他就准备用了,为明年鞑子再次入关劫掠做准备。

    这也是,为什么朱勇要做这一年时间里,疯狂抄家的原因之一。

    就是为了积攒钱粮,抵御明年鞑子的入关劫掠,这将是他与鞑子的第一次交锋,也是对他麾下新军的第一次大考。

    历史上,明年的鞑子入关劫掠,将一路顺着运河打到山东济南,甚至攻克济南城,杀了德王。

    然后劫走人畜近五十万,钱粮不计可数,给大明带来沉重的打击,让虚弱的大明再次流血。

    既然朱勇来了,他就要改变明年的情况,绝不允许鞑子再在北方大地上如此肆意妄为,更不可能让他们打到济南。

    但朱勇也还有理智,他明白以他手里刚起步的新军,就算加上卢象升和祖大寿等明军,也很难彻底战胜鞑子。

    最好的结果,就是将鞑子阻拦在河北,尽量减少损失,要是能重创鞑子,将其逐出关外,就更好了。

    朱勇还需要时间,大明还需要时间。

    十一月份,京城这边天气已经十分寒冷,朱勇披着狐裘,带着一队新军士卒,再次赶到京城的火器局。

    毕懋康此时已经完善了他的自生火铳,朱勇索性还是给他起名叫燧发枪,便于好记,谁让他已经习惯这个名字了呢。

    早就在三个多月前,毕懋康的火器局其实就已经收到朱勇的命令,不再打造以前的鸟铳,全力打造燧发枪。

    现在毕懋康的火器局,每天已经能打造一百多杆燧发枪。

    接下来,朱勇就准备在明年鞑子入关之前,让他麾下新军中的火枪兵,全部换装上燧发枪。

    而朱勇通过崇祯分身,也向毕懋康下达命令,要求他打造几种射程远点的火炮。

    这个时候,明军装备的虎蹲炮和佛郎机,都是近程火炮,射程只有几百步,无法满足朱勇远距离攻击的要求。

    毕懋康接到命令之后,便组织火器局的匠师们,开始研制新型的大口径火炮。

    不过,进展并不是很顺利,直到朱勇领军返回京城之前,他们也没能研制出一种符合朱勇要求的火炮。

    毕懋康研制出的火炮,为了满足射程,就需要增加口径,增加炮管重量,最后弄出一个黝黑又粗的家伙,重的吓人,根本不方便携带。

    再被朱勇否决之后,毕懋康只得带人继续研制。

    甚至朱勇也参与到其中,朱勇凭借在后世对火炮的一点点研究,给毕懋康提出了不少好点子。

    然后,毕懋康就兴奋的带人去试验。

    “毕大人,本官又来了。”

    朱勇抵达火器局,对着一个穿着粗布麻衣,围着一个刚刚锻造出来的炮管敲敲打打的老头,说道。

    也能想到,眼前这个看上去邋里邋遢,就像一个普通老农般的老头,就是工部侍郎,兼任火器局总管的毕懋康呢。

    “哦,是朱大人来了呀。来来来,快来看看,我们新锻造出来的这根炮管。

    这可是我们听取了你的想法,重新设计锻造的炮管,重量比之前整整减少了三成,已经达到你的要求了。”

    毕懋康听到朱勇说话,抬头看了他一眼,便兴奋的冲过去,拉着朱勇的手臂,来到那个乌黑的炮管跟前,激动的解释着。

    对于外界大明官员畏惧不已的朱勇,毕懋康一点都不怕,甚至特别喜欢和朱勇交流。

    因为,朱勇总是能提出一些超越这个时代,打破常规的想法,给毕懋康研制新式火炮,提供了很多灵感。

    “这是多大口径的?重量,射程都达到我说的要求了?”

    朱勇望着眼前,这根明显是刚刚锻造完成的炮管,对毕懋康问道。

    “嘿嘿,当然,这个炮管口径约合三寸(100毫米),长约十二尺(4米),重一千两百斤左右,初步估计射程应该会在十五里之外。

    具体的数据还需要进行测试之后,才能知道。”

    毕懋康望着身前的这根炮管,抚摸着,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

    “好,毕大人,就劳烦你们赶紧测试,如果测试合格,符合我的要求,就立即打造。

    本官随后便会启奏圣上,让圣上先下拨一笔银子给你们,用来打造这些火炮。”

    “好,好,只要圣上下拨银子,本官保证,火器局日夜不停工,为将军打造这种火炮。

    对了,本官也得启奏圣上,让圣上给这种新火炮御赐个名字。”

    毕懋康很高兴,精神抖擞,说道。

    火器局打造出这种远程火炮,朱勇已经十分满意,至少这种火炮放在明末这个时代,绝对是非常先进的。

    这种火炮如果装备到新军后,便可以弥补上新军远程火力的短板。

    近战火器有燧发枪,虎蹲炮和佛郎机,远程火器这有这种新式火炮,一支热武器军队初具雏形。

    接下来的几天了,朱勇还跟毕懋康讲了定装火药,让毕懋康研制纸壳弹。

    朱勇也以崇祯的名义,从崇祯的内帑中,下拨了三十万银子,交给毕懋康的火器局,用来打造更多的燧发枪和新式火炮。

    而这种新式火炮,也被朱勇命名为‘破虏炮’,寓意已经十分明显了。

    另外一边,朱勇也借助崇祯分身,以崇祯的命令,下令给卢象升和祖大寿,让他们派人沿着长城巡视,随时注意鞑子是否入关。

    朱勇已经记不清楚,崇祯十一年的时候,鞑子是由长城什么地方杀入关内的。

    朱勇只记得,这一次鞑子入关,似乎是由多尔衮和岳托两人领军,也不知道这个时空,会不会出现偏差。

    时间很快进入到崇祯十一年,朱勇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又在京城编练了一营新军。

    使得他麾下的新军人马,已经达到了六个营两万五千人。

    随着时间进入到崇祯十一年,就在朱勇在大明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抵御鞑子入关时,在关外盛京城内,鞑子高层也开始商谈今年的入关劫掠计划了。

    最终,这个时空此时鞑子的情况,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最终依然决定由多尔衮和岳托领军。

    鞑子在刚过年的时候,就定下了计划,然后便等待时间,联络蒙古各部,准备今年的入关劫掠作战。

    鞑子将入关劫掠的时间,定在了夏收之后,那时候大明境内粮食已经完成了夏收,正适合抢劫。

    “崇祯十一年了,我来到这个明末时空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朱勇望着窗外飘起的鹅毛大雪,自言自语道。

    年后,孙承宗也加大了新税法的推行力道,继河北,山东之后,再次将山西也纳入新税法的执行范围。

    这虽然再次引起一些小的动荡,但都在朝廷的可控范围之内。

    毕竟,山西和和河北差不多,都是明军集中之地,那些商人,地主们,就算是反对朝廷的新税法,也只能说抗议抗议,不敢干的太出格。

    “圣上,新税法执行半年以来,卓有成效。

    单单是河北和山东这半年来,所有商人,地主所上缴的税赋,就超过一百二十万两。

    这已经相当于我们往年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了。”

    年后,孙承宗以及六部尚书前往皇宫,召开会议,孙承宗激动的说道。

    很明显,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