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人,小的这就回去告诉我家老爷。小人告退了。”

    吴家的管家走后,朱勇拿起毛笔,在吴达给他列出的那张王、赵两家产业的清单上勾勾画画。

    “这次拍卖会,首先粮食是绝不能买的,不但不能卖,我还得从这些商人手里,采购大批粮食。

    现在这乱世,最有用的就是粮食,金银的价值都不如粮食。

    其次,王、赵两家留下的那三千多亩良田,可以出售一部分,但还得留下一部分,留给吴达在未来安置流民用。

    至于其他的,如两家的那些宅院,商铺,还有王家的盐池,赵家的马队,倒是都可以出售掉。”

    朱勇将不出售的粮食,田地等划掉,至于其他产业,朱勇留着也没用,卖给其他商人,换成银子或是粮食,最好不过。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番薯和玉米这两种作物,我得让骆养性上点心才行。”

    朱勇低声嘀咕道。

    早就在年前,朱勇就以崇祯的名义,给各地官员下达命令,让各地县令选择番薯和玉米。

    按照朱勇的记忆,在明末这个时代,番薯和玉米这两种作物,已经由西方的船队带到了大明。

    但现在,好像只在东南一带的农村,才有极少规模的种植,知道的人并不多,种植的农民也不多。

    但朱勇自己非常清楚,这两种作物简直就是‘神器’,如果朝廷能找到,并大规模推广种植,大明就不会再有饥荒了。

    没了饥荒,就不会有那么多流民,李自成那些叛逆就算是再能折腾,也翻不起大浪的。

    所以,在朱勇看到,想要平定大明境内的叛乱,还有另外一条捷径,那就是找到番薯和玉米,大力推广种植。

    但可惜的是,距离朱勇下达这道命令,已经过去足足两个多月了,却迟迟没见到有地方官员,找到这两种作物上报给朝廷。

    朱勇也等的不耐烦了,他原本以为以崇祯皇帝亲自下令,想要在大明找出番薯和玉米,还不是小菜一碟。

    可现在,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朱勇猜测,一方面可能是地方官员,没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另有可能,就是此时番薯和玉米的种植,处在非常偏僻的山区之地,所以才没被人找到。

    朱勇决定,等明天早上再进行‘晨议’的时候,他要重点提这件事,并且昭告天下,但凡献上这两种作物的农民,可以封官重赏。

    朱勇就不相信了,他以堂堂大明皇帝的名义,在大明的国土上,还找不出番薯和玉米。

    “要是能有土豆就更好了,不过我记得,明末这个时候,土豆还没传到大明。

    不过,等我倒是可以派人到扬州那边,找些洋毛子的船队,让他们去南美那边,将土豆给我带过来。

    我手里要是凑齐,番薯,玉米和土豆,这三大灭饥荒杀器,大明将再也不会有饥荒的。”

    “大人,新兵们已经在营地集合好了,还请大人过去训示。”

    就在朱勇想着这些的时候,彭浩进来报告,说道。

    随着,钱勇带来的三千余青壮,朱勇的新军第三营,便正式在临汾城外的新军营地,展开训练了。

    有了新军前面两营的训练过程,朱勇对于新军的训练,越发得心应手,同时他麾下将领们,也已经适应熟悉了朱勇的训练方法。

    到这会儿,朱勇只需要在军营巡视一番,剩下的具体训练过程,便已经不需要他亲自操控了。

    他麾下那些将领们,做得都已经很好了。

    “新军第三营,已经开始训练了,但他们还缺少甲胄,武器和火器,这些在临汾可弄不到。

    吴达提供的那些武器,只能作为新军训练之用。

    等第三营训练完成了,我可不会让他们拿着那些生锈的大刀长矛上战场。

    看样子,等从朝廷那边调拨一批兵甲过来了。

    不过,前两天户部尚书侯恂,还在为往我抱怨,火器局打造兵甲的开销太大,特别是火器方面。

    毕懋康已经向侯恂要求拨款好几次了,可惜侯恂的户部也没钱。

    看样子,我又得以崇祯内帑的名义,向火器局拨一笔款项了,不然毕懋康他们的兵甲打造,就要停滞下来了。

    可不能让毕懋康的火器局停工,他们要是停工不打造兵甲了,我后面组建的新军营,可就没兵甲可用了。

    哎!本来以为抄了王、赵两家,自己就有钱了,养活几万新军轻轻松松。

    感情现在我才发现,大明这艘破船的漏洞太多,老子还得亲自补洞。

    上百万两银子刚进口袋没多久,就分给户部一半。

    而毕懋康的火器局,也是个吞金兽。

    我可不能再让火器局,造出像以前那样的粗劣兵甲,这个吞金兽太能吞金,我也得养啊!”

    朱勇苦笑着,他发现自己现在真的好累,又要当将军,又要做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太多,感觉都快要神经分裂了。

    不过,朱勇望着自己亲自组建的新军,一天天壮大,期待着未来他能彻底扭转大明局势,让大明中兴,他累并快乐着,期待着。

第60章 朱勇挖好的大坑() 
60朱勇挖好的大坑

    【老云新书求收藏推荐!】

    崇祯十年三月中旬,山西临汾,变得热闹非凡。

    从山西其他州府,乃至外省赶来的的众多商人,齐聚到临汾,他们都是来参加拍卖会的。

    自从朱勇让吴达,以府衙的名义,发布公开拍卖被查封的王、赵两家众多产业的告示后,就引起了众多商人的注意。

    这些商人哪一个不是眼光毒辣之辈,他们自然都看得出,王、赵两家留下的这些产业,全都是最优质的的产业,都是能下金蛋的鸡啊!

    于是乎,这些商人全都像闻着血腥味的鲨鱼一般,盯上了这块肥肉。

    经过近半个月的发酵,朱勇总算是觉得时机成熟了,才让吴达将所有报名想来竞标的商人,召集到了临汾。

    “张老爷,您都从太原亲自过来呀,张老太爷身体可好?”

    “好,家父身体很好,孙掌柜的,你们家老爷怎么没来啊!”

    “我们家老爷身体不适,不适合舟车劳顿,就让在下带着大少爷过来了。”

    “你看,太谷余家,祁县程家,都来了!”

    在临汾城内的几家大客栈前,聚集着一辆辆马车,全都是从外地赶来的,一个个都很有来头,都是来自各地的商人。

    “朱大人,这是报名参与拍卖会的商人名单,一共七十多家,多为中大型商人。

    其中,来自山西境内的有太原张家、苗家、郑家,太谷的余家,祁县的程家,大同的孙家,介休的魏家等等。

    还有来自河北,湖广的外地商人,但凡能从山西以外过来参与竞标的商人,全都是大商贾。”

    这个时候,朱勇就在吴达的府衙,正准备和他商议接下来的拍卖会事宜,而吴达也向他介绍了这次来参与竞标的众多商贾。

    朱勇看得出,吴达对于朱勇的态度更客气了,一方面是朱勇帮助他解决了王家,让吴达产生好感。

    另外,也是因为吴达看出崇祯对朱勇的信任,编练新军,这么大的事情,直接就让朱勇在临汾自己办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简直不敢相信。

    这让吴达更加确认无疑,和朱勇搞好关系,绝对没有坏处。

    所以,对于朱勇托付的这次拍卖会事宜,吴达很上心,朱勇也得承认,吴达做的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朱大人,你看所有商人都已经到齐了,咱们的拍卖会什么时候开始呢?”

    吴达也好奇的问道,他也是第一次搞这种拍卖会,心里还是蛮期待的。

    朱勇笑了笑,回道:“吴大人,不用着急,你让人将本官划出的,那些可以出售的王、赵两家的产业,先列出来,发给那些商人。

    同时,每一项出售的产业背后,也标上咱们最低的起拍价格,让这些商人心里先有数。

    让他们事先选好他们看中的产业,更准备好钱粮。

    告诉他们,这次竞拍除了可以用银子外,也可以用粮食支付。”

    “朱大人想得还真周到,那好,本官待会就找人将这个消息,告诉那些商人。”

    “另外,在拍卖会开始之前,本官先要举办宴会,因为今天是本官的生辰,这些商人远道而来,正好为本官庆生。

    同样的,这次本官会在庆寿宴会上,举办一次慈善捐款,捐款所得,全部捐献给朝廷,用来赈济灾民。

    邀请这些商人过来参会的时间,就定在今晚,地点还定在清风楼吧。”

    朱勇又笑眯眯的对吴达,说道。

    这是朱勇早就酝酿好的一个环节,这些商人来都来了,朱勇要是不将他们榨的干干净净,是不会让他们走的。

    怎么也得让他们来回‘下锅’几次,最终榨干他们身上所有的油水为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勇不惜将自己的生日都提前了。

    朱勇相信,凭借自己此时的名声,自己现在要过生日,这些商人要是不准备些寿礼,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同样的,今晚朱勇还要给自己举办生日宴会的名义,再行慈善捐款之事。

    就是朱勇准备让这些商人们,下的第一回锅,先过两遍油。

    这个时候,朱勇是不会放过一丝一毫,压榨这些商人的机会。

    谁让这些大明商人过去两百多年,他们享受了太多的权利,对国家尽的义务却很少,现在是时候补偿回来一些了。

    而且,朱勇这样绞尽脑汁的捞钱,也是没办法。

    谁让此时大明朝廷穷,崇祯这个皇帝分身同样穷,他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朱大人的生辰?那倒是应该好好庆贺一下,这点交给本官来筹办即可。”

    吴达听朱勇说完,主动揽过宴会的筹备工作。

    “那就有劳吴大人了。”

    朱勇此时在心里,已经可以想象得到,等这些商人今晚过来给他贺寿时,看到他还要举办什么慈善捐款时,脸色都有多么黑了。

    朱勇才不在乎,这些商人在心里怎么骂他呢,能捞到钱就行。

    只要这些商人过来了,朱勇就有办法让他们不得不捐款。

    朱勇离开府衙后,返回他在城内的临时住处,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了。

    “大人,他们在里面。

    我已经按照大人的吩咐,将事情交代给他们了。”

    陆小川守在一间房间门口,见到朱勇带着彭浩回来,开口说道。

    “嗯,开门。”

    朱勇点点头,陆小川打开房门。

    朱勇进去后,便看到一名锦衣中年男子,正坐立不安的等在房间内。

    这几个中男男子,全都是临汾城内的商人,此时见到朱勇进来,立即迎上去,恭敬的喊道:“参见朱大人。”

    “嗯。”

    朱勇冷漠的应了声,然后走到座椅前坐下。

    “你们也坐吧。”

    “小人不敢,我们站着就行。”几名商人谄媚的笑着,说道。

    朱勇也没和他们客气,他们想站就站着好了,而且朱勇也懒得和他们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找你们来的目的,你们可都清楚了?”

    “清楚,清楚,刚刚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