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室外的气温竟然在零下十几度。

    朱勇很难想象,此时外面的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民们,将如何渡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在明末这个时代,每到冬天,都会冻死大量人口,估计冻死的人数,也就仅次于疾病饿死的人数了。

    但朱勇这个时候,根本无力改变这一切。

    严寒的冬天,已经不适合新军继续剿匪了,朱勇只得放弃继续剿匪的念头,率领新军在雪停后,返回保定,训练第二营的新兵去了。

    就在朱勇主身在保定练兵的时候,朱勇通过崇祯分身也准备在京城,搞第二次清查。

    这不过,这一次清查的官员不是在京城,而是京城周边官员,以及部分卫所军将领。

    其中,这次朱勇重点要动的,就是几名卫所军将领,这是朱勇整顿卫所军的第一步。

    朱勇虽然很想废除卫所军制度,但他也明白,短时间内是不行的。

    这个时候,大明的大部分卫所军,虽然都已经腐朽不堪重用,但他们依然是保卫大明的军事力量。

    此时,大明国内中原叛乱四起,关外鞑子虎视眈眈,卫所军再烂,也不能一下子废掉。

    朱勇要依靠这些卫所军,在坚持几年时间,等到他的新军真正壮大起来。

    此时的卫所军,就像一把生锈的大刀,而新军就是朱勇正在重新锻造的钢刀。

    但钢刀此时终究还没完成,再锋利也没法重用,而保家卫国,只能暂时用着生锈的大刀,不能直接扔掉。

    不然下次再有‘贼’闯进家里,连个能反抗的武器都没有。

    不过,朱勇即便要继续用这柄生锈的大刀,他也得想办法,将这柄生锈大刀用磨刀石磨一遍,让他变得锋利一些。

    本章完

第47章 杀鸡儆猴() 
47杀鸡儆猴

    【老云新书,求收藏推荐!】

    “圣上,这些微臣这一个月来,认真调查了京城周边各个京营各指挥使。

    经过微臣的认真调查,发现各个屯卫都存在着严重的克扣粮饷和吃空饷的情况,甚至不少指挥使之间还有着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等情况。

    其中,微臣发现营州左屯卫指挥使卫千,兴州后屯卫指挥使张大涛两人,在贪污受贿,克扣粮饷等方面,数额最为巨大。

    不仅如此,两人还曾经纵容士卒肆意妄为,劫掠了好几个庄堡,甚至按照要挟过往商贾,要想他们交‘过路费’。”

    朱勇意识降临崇祯分身,端坐的龙椅上,听着下面骆养性的汇报。

    随即,王承恩便将骆养性递上来的奏折,递给崇祯观看。

    彭!

    朱勇看完后,直接将奏折摔到书桌上,冷哼一声:“哼,果然每一个屁股干净的。”

    骆养性递上来的奏折里,几乎囊括了所有明军京营将领,或大或小都存在着各自问题。

    其中,最普遍的,便是克扣士卒粮饷和吃空饷,两大条。

    吃空饷,就不用说了,直白点说,就是谎报士兵数量。

    一个卫所名义上应该有五千人,但实际人数连三千人都不到。

    那少出来的两千名士卒的军饷,便可以进了明军将领的口袋。

    在骆养性递上来的奏折中,吃空饷最厉害的,就是营州左屯卫指挥使卫千了。

    这家伙,营州左屯卫理应有五千六百人,可世界上连四千人都不到,整整少了近两千人。

    如果放在其他地方卫所当中,五千多人少个两千人,其实并不算什么。

    但是,这是大明京城周围的卫所,五千多人就能少两千人,这已经是十分离谱的了。

    毕竟,京营作为大明拱卫京师的精锐,在天子脚下,他们都敢吃这么多空饷,真是胆大包天。

    这些明军将领,吃空饷还不算,还要克扣士卒的粮饷,真心贪得无厌。

    其实,这些明军将领克扣士卒粮饷,并不全是进了他自己的腰包。

    很大一部分粮饷,都被这些明军将领拿出来,组建组建的私兵了,以此为巩固自己的权势。

    毕竟,大明卫所制度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经腐朽,卫所中的士卒,大部分顶多算是拿着武器,穿着甲胄的农夫。

    他们平日里为了节省粮食,维持体力,连训练都不训练了,不就是穿着兵甲的农民嘛!

    既然卫所中普通士卒不堪重用,那些明军将领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家的私兵上。

    大明所有的将领,基本上都组建私兵,由他们信任的家将统领。

    明军将领私兵的战斗力,真心要比那些卫所军士卒强很多。

    明末打起仗来,很多明军将领都只能指望自己的私军,而不是指望他们麾下的那些卫所军士卒们。

    明军将领吃空饷,克扣士卒粮饷,甚至贪污受贿,巧取豪夺,获得大量金钱,以此来扩编自己的私军,保护自己的权势。

    这就是目前明朝卫所军中,所面临的现状。

    这种现状,对于所有的大明将领来说,是比较好的,对朝廷来说,短期看来是无碍的,但是长期就是祸患。

    反正,他们用吃空饷,克扣士卒军饷等方式,得到的银子,养的是忠诚于他们自己的私军。

    甚至于,就算是朱勇此时知道了这种状况,他想要完全消除这些情况,也基本上不可能的。

    只要明军的卫所制度不死,这种情况一定会暗中继续发生。

    但朱勇也没打算坐视不管,他这次就准备在这些明军将领当中,抓两个典型。

    杀鸡儆猴,以儆效尤,杀杀这股邪气,不能再任由这些明军将领肆意妄为了。

    同时,也为他下一步进一步整顿明军,先迈出第一步。

    “行,就拿卫千和张大涛开刀吧。”

    朱勇看向下面的骆养性:“你回去之后,就将他们两人的罪证,提交给刑部。”

    “是,圣上。”

    骆养性听到朱勇这么说,就知道这两个家伙惨了,被抓了典型。

    等骆养性离开皇宫后,朱勇立即对王承恩说道:“大伴,你立即将李英汉召进宫内。”

    朱勇召李英汉入宫,是准备让他率领三大营的将士,亲自去将这两个卫所指挥使抓回来。

    朱勇担心这两人手里掌握有兵权,万一逼急了,就怕会狗急跳墙。

    很快,李英汉入宫,得到了朱勇的命令,随即出宫亲自率领五军营的将士,奔赴兴州和营州两地,准备将这两个指挥使抓捕回京。

    事实证明朱勇想多了,就凭两个小小的卫所指挥使,他们还不敢造反,毕竟他们还有一家老小。

    前段时间,董乾等人的叛乱,被朱勇以满门抄斩的方式结束,早就震慑了大量明朝官员。

    等到李英汉带着人马,抵达兴州后屯卫和营州左屯卫的时候,卫千和张大涛两人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他们知道,在朝廷大军下,他们那点人马反抗,根本就是徒劳。

    甚至,他们一旦反抗,必然会被视为叛逆,到时候可就不是他一个人遭殃的事了,他全族上下都难逃一劫。

    “卫金,你赶紧去京城,找鲁大人,现在只有他能救我了。”

    卫千在临被抓之前,将自己府上的心腹派往京城,准备联系吏部尚书鲁大安,让鲁大安想办法救他。

    毕竟,卫千就是东林党的官员。

    同样的,张大涛在被抓前,也让他的儿子,带着重金赶往京城,找人救他。

    这两人做指挥使这么些年,多多少少要认识不少朝廷大臣,甚至按照与不少朝中大臣都有见不得人的合作。

    五天后,两人被抓回京城,同时李英汉在也营州和兴州,查封了两人的府邸,将他们的家眷暂时看管起来。

    接下来,刑部尚书冯英便亲自过问这两人的审判,面对锦衣卫送过来的详细犯罪证据,两人再怎么喊冤,都显得无济于事。

    而在朝堂上,朱勇这次下令抓捕了两个卫所指挥使,四品官员,而且还是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让不少想要求情的大臣,都不敢开口。

    毕竟,他们自己的屁股都不干净,前段时间朱勇在京城搞的清查,差点把他们吓尿了。

    幸亏,最终朱勇的第一次清查,规模有限,落马的官员并不是太多,让很多官员都躲过去一劫。

    所以,这段时间朝廷的这些大臣们,难道消停起来,再也没见到有朝廷大臣动不动就集体上书请愿,或者弹劾某人了。

    这些朝中大臣一个个的,现在尽量都让自己保持低调,不想引起朱勇的注意。

    生怕自己惹怒了崇祯,被锦衣卫查出他们以前的旧账,崇祯清算他们。

    所以,包括吏部尚书鲁大安在内的,众多朝廷重臣,在收到卫千和张大涛两人派心腹向他们发出的求救时,他们都选择了无视。

    ‘宁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就是此时朝中大部分官员的心思。

    他们一个个都想着明哲保身,谁会傻的主动朝这样的污水里跳啊!

    于是乎,被收押在刑部大牢的卫千和张大涛两人,很快就收到了某些人暗中的传话。

    “卫大人,你的事情大人说了,没办法。

    这次圣上震怒,你们的犯罪证据确凿,大人也救不了你。

    你最好守口如瓶,不要再牵连更多的人出来,这样的话,大人可以保你家中老小无恙。”

    很快,卫千就在大牢内,收到了一个狱卒的这样传话,顿时让他脸色苍白,眼神绝望。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弃子。

    而且,这个狱卒所传之话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白了,就是让他永远闭嘴,不要再牵连其他人,这样他的一家老小才会安全。

    什么人才是最能守住秘密的,当然是死人了。

    当天夜里,卫千就吞服下狱卒偷偷送进来的毒药,自杀了。

    另外一边,兴州后屯卫张大涛的情况,也基本上和卫千相似,也在狱中畏罪自杀了。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是朱勇希望看到的。

    朱勇也不想看到,他们两人揭露更多明军将领,到那时候,朱勇总不能把所有京营卫所指挥使,全都一股脑都杀了吧。

    朱勇抓出他们两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杀鸡儆猴,并没有搞大牵连的意思。

    这两人在狱中畏罪自杀,在朱勇看来,也是最好的局面。

    两人自杀后,朝廷直接宣判两人的罪行,下令查抄他们的家产,但并没有为难他们的家人。

    卫千和张大涛两人死后,京营的其他卫所指挥使,一个个也是心惊胆战的,担心他们会是下一个卫千或张大涛。

    毕竟,卫千和张大涛两人所做的,其他卫所指挥使基本上也都做过,只不过没有这两人做到离谱罢了。

    好在,接下来朝廷并没有再抓捕任何武将。

    除了,朱勇在皇宫内,下达的一份‘严查’诏书,要求日后朝廷严查所有下拨粮饷的使用情况。

    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动静,这让其他明朝武将渐渐放下心来。

    这些武将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明白,这是崇祯故意没搞大牵连,故意放过他们一马。

    但有了卫千和张大涛两人的血淋淋教训之后,那些京营卫所指挥使们,都不敢再克扣粮饷,吃空饷了。

    至少短期内,应该不会有人再作死这样做了,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