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卑职听大人的,为了家族,我愿意冒这次险。”

    董武听完董乾的话后,也是一咬牙,答应下来,因为他确实没有其他选择了。

    因为,董武对于家族这些年干下的不法勾当,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如果让骆养性查到他们头上,让崇祯知道了他们这些年暗地里,干了多少有损大明的事,他们家族恐怕也得被株连九族。

    要说,董家为什么如此害怕锦衣卫,查到他们头上呢?

    实在是,他们这几年作的太厉害,逼得他们现在不得不铤而走险。

    比如,这几年,他们暗地里,好几次接受闯王高迎祥(此时李自成还不是闯王)派人送去的重金。

    将大明的几次围剿作战计划泄露,这才是对前线大明军队,数次围剿高迎祥的乱军,都无功而返,甚至损兵折将。

    甚至于,他们家族暗中还与关外鞑子有染。

    由于崇祯下令,禁止大明与鞑子通商,想要封锁鞑子从大明境内获得铁,盐等重要物资的来源。

    但是,崇祯的这项命令,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每年都会有大量大明商人,暗地里与关外的鞑子进行贸易,交易给鞑子他们最需要的铁,盐等物资。

    其中,大明商人之所以如此猖狂,甚至都不会被发现,全都是因为这些商人买通了朝中大臣,有了保护伞。

    而董家乃是京城士族名门,祖上出过不少高官,现在也有不少子弟在朝廷做大官。

    其中,文官以董乾的兵部左侍郎最高,武将就以董武的参将最高。

    正是因为有着董乾在兵部做侍郎,有了这层保护伞,他们家族每年才敢勾结几家商队,频繁与关外鞑子交易。

    有时候,他们的交易甚至不单单是物资方面,他们时常也想鞑子泄露大明重要情报,甚至为鞑子在京城散播谣言。

    从而,让董家从鞑子手里赚取了数不尽的金银。

    而这些金银全都是鞑子每次入关,从大明百姓手里掠夺来的。

    就是因为董家暗地里做了这么多坏事,所以他们听到朱勇重建锦衣卫。

    骆养性开始对朝廷官员进行调查,他们才会如此害怕,不惜铤而走险,为自己和家族博一条活路。

    要不然,他们知道真的等骆养性查到他们头上,被崇祯知道了他们犯下的这些事情,他们家族就完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家族这些年犯下的这些事情,只要骆养性用心去查,一定会查到的。

    董乾他们对于当年骆养性率领锦衣卫,这种调查能力还是十分清楚的。

    董家之前之所以敢这么作,就是因为崇祯前几年废除了锦衣卫和东厂,让他们如此妄为,都不会被崇祯知道。

    包括董家在内的不少东林党官员都觉得,孤掷一注进行兵谏,或许可以逼迫崇祯让步,为他们谋取生机。

    “这两天,你将手下兵马召集齐了,尽量挑选心腹领兵,等待我的新消息。

    一定要注意保密,兵谏之前,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越少越好。

    而且,一旦你收到我的消息,发起兵谏,打出的名义,也要是‘清君侧,除佞臣’,知道吗?”

    董乾对着董武严肃的叮嘱道。

    “是,我知道了。”董武应道。

    除了董家之外,此时在京城外军营中,还有一些朝廷高官,也在联络他们的学生,或是心腹将领,准备这一次兵谏。

    因为这些人都十分谨慎,再加上谁也没想到,有人敢在京城发动兵谏。

    所以,这些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麾下的武将,异常调动兵马的事情,也就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事情一转眼两天过去了,这个时候朱勇还在京城内,带着彭浩等人,调查陈礼合。

    而在朝廷政务方面,有了孙承宗担任首辅后,基本上不用朱勇再操心了,处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因为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已经暗中绝对发动兵谏,所以这两日也没再提出反对锦衣卫的言论。

    一时间,大明朝堂似乎又恢复了平静,这让朱勇都很纳闷,还以为是这些大臣们无计可施,妥协了呢。

    两天后,二十三日的拂晓时分,京城外数座军营中,开出了几支兵马,已经集结完毕。

    “将军,大人让我过来送信,说可以行动了。”

    董武集结的八千亲信兵马,在军营中等来一名董家的家奴,送来董乾的命令。

    “好,来人,出发。”

    董武收到消息后,立即带着麾下八千兵马,趁着天色还没有大亮,悄悄离开了自己的营地。

    而在另外几处军营中,也有几只兵马在拂晓时分,悄悄离营,朝着京城的城门进发。

    之所以,有这么多大明武将和士卒,愿意跟着董武进行这次兵谏。

    主要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武将都是董武的下属。

    另外一方面,董武欺骗麾下将领,说崇祯被身边奸佞蒙蔽,他们这次兵谏,主要是为了除去奸佞,不是要造反。

    甚至,董武向麾下将领和士卒承诺,这次兵谏结束后,他会让朝廷,支付拖欠士卒们两年多的军饷。

    主要是后一条,打动了诸多士卒的心,让他们甘愿跟着董武进行这次兵谏。

    而董乾等这些东林党官员,之所以选择在拂晓时分发兵入京,主要是针对城内锦衣卫和东厂的驻地去的。

    毕竟,他们这次打出的兵谏口号,乃是‘清君侧,除佞臣’,目的很明确。

    就是针对锦衣卫和东厂,还有骆养性和曹化淳,这一个锦衣卫指挥使,一个东厂提督的。

    既然崇祯非要重建锦衣卫和东厂,他们就兵谏,自己灭掉锦衣卫和东厂。

    而锦衣卫和东厂就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在每天早晨,京城内的所有锦衣卫军士,都要到总部报道,然后再各自散去调查事情。

    所以,在早晨锦衣卫报道的时候,就是最好将锦衣卫一网打尽的机会。

    所以,他们选择在拂晓发兵。

    很快,几只兵马就抵达京城城门,而董乾作为兵部左侍郎,早就将其中几处城门的守将,换成了他们的人。

    以至于,城外董武等将领,率领的几支大明兵马,在城门前,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就顺利率军入城了。

    “来人,打出旗号,跟我杀奔锦衣卫驻地。”

    董武率领八千兵马入城后,便让手下人竖起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清君侧,除奸佞’一行大字。

    然后,董武就在向导的率领下,只奔城西锦衣卫的新驻地。

    这个时候,完全不知情的朱勇,在早上意识降临崇祯身体,与入宫的孙承宗,讨论了半个时辰的政事。

    然后,起床吃了早饭,然后带着彭浩等人,前往锦衣卫总部驻地报道,准备继续进行对陈礼合的调查。

    “大人,通过我们这几天的调查,已经收集齐了这个陈礼合数项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证据。

    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陈礼合在担任户部左侍郎的这三年里,他利用权职之便,进行强买强卖,兼并了城外数百亩百姓的肥沃土地。

    还有,陈礼合的三儿子,半年前打死一名外地来商,但衙门却没抓他儿子,陈礼合利用自己的权力,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陈礼合的那个三儿子,不仅杀了人,还经常强抢民女,无恶不作,百姓对其是又恨又怕。

    陈家父子的这些罪证,我们不仅收集了足够多的证据,甚至还找到不少人证。

    至于,陈礼合还有一部分罪迹,我们由于实在是找不到证据,也只好放弃。

    我们调查清楚的,陈礼合所犯的罪,恐怕至少他的冰山一角。

    不过,现在单单凭借我们现在手上,找到的他这几项罪证,就足以让他下大牢了。”

    在前往锦衣卫总部驻地报道的路上,朱勇慢悠悠的骑在马上,听着一旁彭浩的汇报。

    “嗯,你们做的很好,这几天你们也辛苦了。

    你这两天,将手里收集到的,有关陈礼合的所有罪证,整理好,我会上报给指挥使,让圣上知道的。

    到时候,你们就等着领赏吧。”

    听着彭浩的汇报,朱勇对于他们在短短时间内,就能调查出这么多,也十分满意,赞赏道。

    “多谢大人。”

    本章完

第20章 杀至() 
20杀至

    【新书求收藏推荐!】

    “朱小旗官,早上好啊!”

    “早上好。”

    很快,朱勇就带着彭浩三人抵达锦衣卫,遇到不少锦衣卫军士都向他打招呼。

    这段时间,朱勇在锦衣卫中有点特立独行,连朱勇的顶头上自秦虎,都对朱勇的任何行为,不太加以干涉。

    渐渐地,在锦衣卫中就传出朱勇身份不一般,来头不小的传闻。

    这就造成,在锦衣卫当中不少人都对朱勇抱着讨好的态度,这是人之常情。

    对于这种传闻,朱勇也很无所谓,也懒得计较是谁传出来的。

    毕竟,这种传闻对他并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方便他做很多事情。

    有时候,朱勇很怀疑,这个传闻就是骆养性故意让人放出来的。

    朱勇到了锦衣卫总部驻地没多久,就有不少锦衣卫军士也赶来,人数在七八百人左右。

    根据朱勇给锦衣卫督查司的编制,一个是三个千户所,四千人左右。

    其中,有两个千户所,是不放在天顺府的,将安置在大明其他地方,比如金陵。

    而大明京城所在的天顺府,作为京畿之地,将放置一个千户所。

    而这一个千户所一千余锦衣卫,除了留在京城的部分,还有很多就分散到天顺风其他州县。

    正常情况来说,锦衣卫督查司在京城留下的人手,应该在四五百人左右。

    毕竟,这里是大明京城,大明的权力中心,所有的朝廷高官都集中在这里,锦衣卫督查司的人手,比其他地方要多很多。

    不过,由于骆养性刚刚重组起锦衣卫,朱勇给他的几个千户所的编制,他根本都还没用完,还有很多锦衣卫军士因为路途遥远,没能赶来报道。

    而其他地方的惊疑分部,更是都还没建立起来,毕竟重建锦衣卫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此时,大明京城整个督查司总共入职了七百来人,而且全都集中在京城。

    至于情报司,朱勇不是很清楚,而且骆养性将情报司弄得也很神秘。

    虽然情报司的总部驻地,也在这处破落的大宅院的另外一个大院子里。

    但每天到情报司的人员,却没有几个,他们不需要向朱勇这边督查司的锦衣卫军士一样,每天报道。

    “报,急报。”

    就在朱勇他们报道完成,准备各自散去,进行各自负责的调查任务时,一道人影手里举着一块锦衣卫的腰牌,大喊着从门外冲了进去。

    这是一名锦衣卫情报司的军士,并不是督查司的人。

    但这个时候,这名情报司军士并不在意眼前的朱勇等人,是不是他们情报司的人,只要是锦衣卫的人就够了。

    “快,快去报告大人,城外发生兵变,几支叛军已经杀进京城了。”

    那名情报司军士气喘吁吁,明显是一路狂奔过来的,此时急切的喊道。

    “什么?兵变?怎么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