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养性到底在搞什么鬼?放着那么多大官不去查,去查这些小官小吏做什么?”

    朱勇在收到这项任务后,也是一阵懵逼。

    按照朱勇的想法,他这次发起对京城官员的反腐败调查,就是准备在京城高官里面抓几个典型给办了。

    然后,起到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效果,震慑京城其他官员,让他们贪墨成风的歪风邪气收敛一些。

    顺便,朱勇也可以趁机从那些被办的贪官家中,抄出一些银子,暂时急用。

    朱勇从没想过,要将京城所有官吏都统统查一遍,锦衣卫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手。

    就算锦衣卫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朱勇也不可能让他们去做的。

    笑话,锦衣卫真的要将京城所有官员都调查,最后所有官员都犯罪了,那岂不是要将全京城所有官员都办了。

    那到时候,还有谁为朝廷办事,大明的政府机构岂不就崩溃了吗?

    再者说,像京城这些从九品,七八品的小官小吏,他们顶多捞点百姓的油水,还能贪多少。

    这些小官小吏是大明政府运转的根基,在朱勇看来,比一些朝廷大臣都重要。

    朝廷大臣少几个,很容易可以找到替代者,可你要搅乱最底层的这些小吏,就是动摇了大明的统治基础啊!

    可以说,这一次骆养性是完全弄错了朱勇这道命令的意图。

    主要是骆养性的思想出了错误。

    朱勇这次重建锦衣卫,本来就是为了收集情报,督查百官用的,注定了他们依旧不可能和朝廷那些官员们的关系,保持的太好。

    但骆养性也是被上次百官逼迫崇祯,废除锦衣卫的事情弄怕了,竟然想着要和百官处好关系。

    这就完全背离了锦衣卫督查百官的初衷,这点朱勇也没想到。

    本章完

第18章 ‘清君侧’() 
18‘清君侧’

    【新书求收藏推荐!】

    “大人,指挥使大人让我们去调查其他人,那陈礼合这边怎么办?”

    彭浩对着朱勇问道。

    “这个你不用管,陈礼合这边的调查,你们不能停,要找出最详细的证据。

    骆大人没有领会圣意,走了错路,过段时间就该改正过来的。”

    朱勇随意的对彭浩说道,并没有打算改变自己原定的计划。

    “是,大人。”

    彭浩听到朱勇的话后,多看了朱勇一眼,还是应了下来。

    彭浩不知道朱勇那里来得勇气,自己区区一个小旗官,竟然有胆量违背指挥使大人的命令,还直言不讳的说指挥使误解了圣意。

    但彭浩此时望着朱勇冷肃的神情,一双目光透彻出不可置疑的威严,让彭浩像劝说的话,也没敢说出来。

    不得不说,自从崇祯帝成为朱勇的身份,每天就相当于朱勇再替崇祯做皇帝。

    这才短短一周多的时间,朱勇就已经养出了上位者的气场。

    另外一边,孙承宗接任首辅后,立即开始替崇祯处理这些天积攒下来的朝政,算是让大明朝廷恢复了正常运转。

    不过,孙承宗上台后,大明的官员们也是纷纷到访。

    这些官员们,除了庆贺孙承宗担任首辅外,更主要的是希望说服孙承宗,加入他们一起劝说崇祯,再次撤除警衣卫和东厂。

    只可惜,孙承宗什么人啊,几十年的宦海生涯,怎么会听这些人的糊弄,犯那么低级的错误呢。

    所以,孙承宗面对朝廷百官送来的糖衣炮弹,采取的对策就是‘糖衣吃下,炮弹送回’。

    “妈的,这老不死的,玩我们呢。”

    私下里,有官员也在埋怨孙承宗。

    原本,由于这一次崇祯展现出来的强硬态度,直接不理会朝廷百官的逼迫,摆明是铁了心要重建锦衣卫和东厂。

    这些官员闹也闹了,逼迫也逼迫了,最终发现根本就没办法阻止。

    最后,他们也死心了。

    但是,当骆养性开始在京城内,秘密调查部分底层官吏后,再次引发朝廷百官的震动。

    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等官员,紧急秘密会议,再次商讨对策。

    “圣上这次重建锦衣卫,这是摆明用来对付我们的呀!

    现在骆养性已经开始动手了,现在只是对一些底层官吏动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轮到我们了。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

    有东林党的高官,摇旗呐喊,对其他同党高官游说。

    这些蹦跶的最欢的,主要是因为他们心里害怕啊!

    因为,他们这些年,私底下做的太过分了,贪污受贿,徇私舞弊,这些行为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他们甚至连朝廷赈济灾民的赈灾银和赈灾粮,都敢暗中克扣。

    并且帮助自己的家族,四处搞兼并土地,巧取豪夺,早就弄得民怨沸腾了。

    但可惜,这些官员借助自己的权职,将这些统统都压下来,待在皇宫中的崇祯,根本没机会知道。

    但现在,随着朱勇重建锦衣卫,又开始让骆养性暗中清查百官,这些人终于怕了。

    所以,他们现在必须搞事情,甚至不惜准备将事情闹大,闹到逼崇祯再次废除锦衣卫为止。

    要不然,等骆养性查到他们头上,他们就完蛋了。

    “没错,我们的确不能坐以待毙。

    现在圣上已经完全被曹化淳,骆养性这几个奸逆蒙蔽了,我们要清君侧,不然大明就完了。”

    “没错,清君侧,救大明。”

    很快,这些官员就给他们自己,找了一个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

    他们没打算造反,也没打算推翻老朱家的统治,他们只是想逼迫崇祯,再次废除锦衣卫。

    所以,他们喊出的口号,便是‘清君侧’,这种伎俩在华夏古代历史上,不少人都用过。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皇帝被身边的奸臣蒙蔽,做出了不利于国家的决定,这些大臣们为了挽救国家,发动政变。

    不过,他们反对的不是皇帝,而是那些奸臣,至少这么听起来,他们是占据大义的。

    现在,因为锦衣卫重建的缘故,这些大明高官们,也准备铤而走险,玩这么一处。

    这一点,恐怕连朱勇自己都没有想到。

    说到底,朱勇还是低估了朝廷中部分高官的无耻,以及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在此时大明中的实力。

    说实话,此时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官员,基本上占据了大明京城周边官员数量的一半还多。

    基本上,上到实权的六部尚书,下到不入流的小吏,基本上都有他们的人。

    随着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不少官员,暗中达成了合作。

    他们这次决定闹出一些大的动静,才能逼迫崇祯听他们的。

    不过,像东林党此时的首领鲁大安,这种官场老油子,肯定是不会掺和其中的。

    他就算是明知,手下人要搞这些动作,他顶多是装作不知道,就等于是默认,但绝对不会参与其中。

    到时候,如果事后他手下那些官员成功了,他自己也能获利。

    如果手下人失败了,他也能将自己安全的摘出来。

    所以说,姜的还是老的辣。

    最终,这一次东林党和齐楚浙党的部分官员,真的打算来一次狠的。

    大明京城周边有很多卫所,比如什么定边卫,神武中卫,营州左屯卫等等。

    这些卫所的人马,因为之前鞑子入关,此时大部分都聚集在京城周边,用来拱卫京城,加起来足有十几万人马。

    而这个时候,虽然卢象升正率军反击鞑子,但奈何这些卫所军太渣了,卢象升根本看不上,也懒得用。

    索性就继续留着这些卫所军,在后面保卫京城得了。

    但是,就是这些卫所军当中,不少将领都有着东林党,齐楚浙三党的烙印。

    就算没有崇祯的命令,以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的能量,想要联络京城外一些武将,调动一些兵马,也是能做到的。

    于是乎,一场有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一起暗中谋划的‘清君侧’,就在暗中悄然进行着。

    对于这一切,朱勇当然不知情。

    他除了每天早晨意识降临崇祯身体,听取孙承宗入宫的汇报外,就带着彭浩等一众锦衣卫侍卫,调查陈礼合。

    但可惜,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朱勇才知道有多么难。

    因为此时整个朝廷官员,都在抵制锦衣卫的缘故。

    他们拿着锦衣卫的腰牌,去一些衙门调取卷宗,都会被那里的官员拒绝,根本不配合他们。

    就算最后,他们不惜将事情闹大,扬言要捅到圣上那里去,才会吓唬住那些官员,获得调取卷宗的机会。

    可那些官员,依旧会故意拖延磨蹭,明明一个时辰就能办完的事情,能被他们拖半天。

    “妈的,这都叫什么事,又白在这里磨蹭了半天功夫。”

    彭浩带着陆小川,从一处衙门出来,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陆小川抱怨道。

    “少抱怨,走吧,回去向大人汇报。”

    “大哥,不是我抱怨,实在是那些狗官太不是东西了。

    这要是放在以前,我们亮出锦衣卫的腰牌,他们岂敢如此放肆,还不得乖乖的弯腰迎接,乖乖配合。

    可现在呢,我们不亮出锦衣卫的腰牌还好,等我们亮出锦衣卫的腰牌,反而会受到他们的刁难。

    说实话,现在这锦衣卫做的,我都感觉没意思了。”

    陆小川有些气馁的说道。

    “少胡说,咱们重新回到锦衣卫,是为了再想以前那样狐假虎威的吗?

    咱们是为了跟随大人,做大事,为圣上效力,有机会能光宗耀祖,不是让你来逞威风的。

    你以后要是再让我听到说这种话,你就给我滚回皇宫,老实做你的侍卫去,我会向大人说的。”

    彭浩转头,瞪着陆小川,呵斥道。

    陆小川被彭浩这么一瞪一呵斥,也怂了,认错道:“大哥,我错了,你可别和大人说,我不回去做侍卫,以后我再也不抱怨了。”

    “知道错就好。

    我相信,咱们锦衣卫只要能得到圣上的重视,好好完成圣上交代的事情,早晚会重新被人敬畏的。”

    “是,大哥。”

第19章 兵谏() 
19兵谏

    【新书求收藏推荐!】

    崇祯九年八月二十一日,大明京城城东军营。

    “大人,咱们真要这么干嘛?这可是造反呀!是要株连九族的!”

    一个军帐中,一名大明武将正站在一名官员身后,一脸惊慌,犹豫不定的说道。

    这名官员乃是现任大明兵部左侍郎董乾,身后这名武将,乃是他的族亲,一名大明参将,麾下统率近万兵马。

    “怎么,董武,你怕了?为了家族,这一次我们只能铤而走险了。

    要不是,等骆养性查到我们头上,别说我们自己了,就是我们家族都保不住。

    你别忘了,你能做到这个位置,都是家族出力,现在该是咱们为家族回报的时候了。”

    董乾回头看着一眼自己这个族亲,语重心长的说道。

    “是,卑职听大人的,为了家族,我愿意冒这次险。”

    董武听完董乾的话后,也是一咬牙,答应下来,因为他确实没有其他选择了。

    因为,董武对于家族这些年干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