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圣上,孙阁老已经在来的路上,很快就到了。”

    没过多久,孙承宗就到了皇宫。

    “老臣拜见圣上。”

    很快,一个身形消瘦,头发花白,穿着一身官袍的老头,就出现在朱勇面前,行礼道。

    朱勇便知道,眼前这个老头就是孙承宗了。

    朱勇看得出,孙承宗精神不错,身子骨也很健朗。

    “孙阁老,朕这么急着把你召来京城,一路上辛劳了。”

    朱勇问候道。

    “多谢圣上体谅,老臣身体棒着呢,还能为圣上效力。”

    “当然,我这次召孙阁老回京,可就是要让你为朕排忧解难,匡扶社稷的。

    要不然,朕也不会任命你为新任首辅,我对于孙阁老的能力和忠诚,从没怀疑过。”

    朱勇笑着,毫不吝啬对孙承宗的称赞。

    “圣上谬赞了,承蒙圣上看得起,能让老臣担任首辅,老臣已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承宗一张老脸笑出了褶子,心里也是高兴极了。

    到了孙承宗这个年纪,金钱,地位,对他来说,并不太重要了。

    孙承宗更希望自己能做有生之年,可以辅助崇祯中兴大明,让自己也能有机会成为一代名臣,流芳千古。

    之前,孙承宗不受崇祯重视,被迫致士回了老家,本来以为也就这样渡过残生。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崇祯竟然突然罢黜了温体仁,任命他为新内阁首辅,让他既惊又喜。

    孙承宗已经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不会辜负崇祯的信任。

    “孙阁老,等你上任之,朕授予你特权,日后朝廷的一切政务,由你主持。

    朕的身体,最近一直不是很好,太医说不能过度操劳,朝廷的政务就得劳烦你多操心了。”

    说着,朱勇还假装咳嗽了两声。

    “圣上,你可要保重龙体啊!”

    “朕心里有数。”

    “孙阁老,你担任首辅之后,除了稳定此时的朝局之外,朕还需要你筹划税收改革。

    你不觉得,现在朝廷的税收政策,有着很大的问题吗……”

    随即,朱勇便和孙承宗,讲述了大明此时税收制度的严重弊端,以及未来对于新税收改革的想法。

    “圣上,你说的没错,现在农民的税赋确实太重了。

    但朝廷又需要钱,不增加底层农民的税赋,就只能打破祖制,从士大夫,商人,地主身上想办法了。”

    孙承宗也不是个老顽固,他是赞成朱勇的税收改革计划的。

    “不过,圣上,真要是进行这样的税收改革,恐怕会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毕竟这是打破祖制的。”

    孙承宗也说出自己的担忧。

    “哼,老祖宗两百年前定下的规矩,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早就不合时宜了。

    我大明到了现如今这个地步,要是再不进行变法,恐怕朕真就要成亡国之君了。

    朕已经下定决心了,税收改革必须进行,谁要是反对,朕就撤了谁。”

    朱勇冷哼一声,脸色不善,语气冷冽的说道,证明自己的决心。

    孙承宗看到朱勇都这么说了,便知道朱勇是要来真的,心里也暗自高兴,大明确实需要变革。

    但孙承宗终究是元老,老成稳重,此时对朱勇说道:“圣上,既然您已经下定决心,老臣愿意为圣上分忧。

    不过,税改问题涉及太广,需要谨慎进行,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朕知道,朕会给你时间。

    你一定要制定最为详细的方案,然后再找机会在朝堂上提出。

    到时候,朕会正式批准,然后便开始执行。

    你现在上任后,先以稳定朝廷局势为主,等你坐稳首辅的位置,在进行改革。”

    朱勇对孙承宗叮嘱道。

    “是,老臣记住了。”

    “圣上,听说你下令让卢象升率军,对入关的鞑子进行反击了?战况如何了?”

    这个时候,孙承宗又关心起卢象升对鞑子的反击作战,询问道。

    朱勇点点头,应道:“没错,确实是朕下的令,朕岂能允许这些鞑子肆意入关,劫掠我大明百姓。

    而且,朕也相信卢爱卿,相信他会给朕带来好消息的。”

    “那就好,老臣也希望听到卢大人的捷报。

    还有,老臣听说圣上重建了锦衣卫和东厂,并且看了圣上对新锦衣卫和东厂的新定义。

    老臣觉得非常好。

    圣上的确需要有人来监督百官,但也不能再让锦衣卫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

    孙承宗继续说道。

    “哎,要是朝廷的大臣,个个都像阁老这般明白事理,为朝廷社稷着想,何愁我大明不中兴啊!”

    朱勇叹息一声,感慨的说道。

    “阁老,你退下吧,即刻上任,主持朝廷大局。

    日后,除了重大事务向朕汇报之外,其他政务全权由你负责。

    你也要进行计划出一份合理的税改方案。来给朕看,明白吗?”

    最后朱勇对孙承宗吩咐道。

    “是,圣上,老臣记住了。老臣告退了。”随即,孙承宗离开皇宫。

    朱勇望着孙承宗离开的身影,心里也轻松了不少,终于有人可以为他处理朝堂政务,主持朝廷大局,并且策划税改了。

    “接下来,我就可以利用锦衣卫身份,专心打击贪官,抄家捞银子就行了。”

    朱勇微笑着,说道。

    本章完

第17章 误解圣意() 
17误解圣意

    【新书求收藏推荐!】

    孙承宗离开皇宫后,就马不停蹄的投入到工作,此时他对崇祯的信任非常满意,热血澎湃,甚至感觉自己都年轻了。

    孙承宗离开皇宫后,王承恩进来,将几份奏折递上来,对朱勇说道:“圣上,这是几份重要的奏折,您必须过目。”

    朱勇打开奏折看后,脸上露出怒色。

    “哼,这帮子不争气的臣子,还在给朕耍花样。”

    原来,这几份奏折上写的,是昨日京城周边几处卫所千户发来的,说他们那里的士卒闹饷。

    但按照之前朱勇了解到的,这几名千户全都是东林党的人,至于其他千户所却没有闹饷的事情。

    朱勇知道,这摆明是朝中东林党官员想出的新办法,想用这种方式,继续逼迫他放弃锦衣卫和东厂。

    之前,朝中东林党和齐楚浙三党联合上书,以请辞为要求,让朱勇放弃重建锦衣卫和东厂。

    但朱勇并没有理会他们,让这些官员像是一拳打到了棉花上,有力使不出。

    再者,这些官员其实也并不是真的想要辞官,见到崇祯迟迟没有回应他们,他们也没办法。

    总不能让他们真的主动放弃权力,抛弃官职,回老家吧,真让他们这么做,他们还真做不到。

    所以,一计不成,他们便再出一计,而且是更危险的计策。

    这才有了这几名京城周边千户上书,夸大他们那边士卒闹饷的严重,想让崇祯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

    让崇祯能够听取他们这些臣子的意见,但可惜现在的崇祯,可不是以前的崇祯了,不会被这点小伎俩吓到。

    “不用理会他们,你派人告诉这几名千户,就说下个月,朝廷便会补上他们士卒所缺的军饷。”

    朱勇将几份奏折扔到书桌上,对王承恩说道。

    但这一次,因为这几名千户的上书,也让朱勇意识到大明此时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军队欠饷的问题。

    大明的卫所制度,到了明末这个时候,也已经腐朽的差不多了,卫所军户的战斗力,已经成了渣渣。

    庞大的卫所军,不但不能为朝廷提供多少合格的士卒,反而需要朝廷庞大的军饷养着。

    而大明这些年来的财政,早已经糜烂的不行,入不敷出,使得军饷也是一拖再拖。

    往往朝廷在这些卫所军中,拖军饷拖个半年一年,那都是轻的,严重的都已经三四年没发军饷了。

    “哎,补发这些卫所军的军饷,又是一大笔开支,偏偏养着的这些都是一群废物,白浪费银子。

    除了朝廷要进行改革之外,军队的改革,也得缓慢展开呀!

    不过军队的改革,比朝政改革更加敏感,更得小心谨慎。

    要不然此时国内乱贼四起,关外鞑子虎视眈眈,军队改革一个弄不好,会有亡国之危啊!

    我得仔细想想,真是头疼。”

    朱勇思考着,发现军队改革更加困难,不由得头疼。

    不过,目前来说,朱勇将稳定朝局,筹划税改的事情,交给了孙承宗全权负责。

    而军队改革这边,暂时也不好开展,得让朱勇好好筹划一下。

    但是,无论是税收改革,还是军队改革,甚至给官员发工资,给士卒发军饷,赈济灾民,剿灭乱贼,都离不开一个钱字。

    在朱勇此时还没有想好,如何进行军队改革时,他发现目前他只有做一件事,那是绝对不会错的,那就是想办法搞到银子。

    “大伴,你将朕的这份命令,交给骆养性。”

    朱勇意识临退出崇祯身体前,交给王承恩一份命令,是他给骆养性开展对京城官员调查的命令。

    很快,骆养性就收到了朱勇的命令,看着朱勇下达的命令,骆养性也是蠢蠢欲试。

    骆养性正准备大干一场,以证明自己和新锦衣卫的价值,重新得到崇祯的器重。

    但这个时候,他身边的一位心腹,却劝说骆养性:“大人,圣上让咱们调查朝廷官员有没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的行为。

    不过,卑职觉得,咱们最好只针对六品一下的官员进行调查。

    否则,咱们要是真的一上来,就扳倒一些大官,那岂不是更让朝堂上的那些大老爷们,敌视我们了嘛!

    到时候,他们恐怕会更加针对咱们,万一他们再胁迫圣上,让圣上顶不住压力,再次废除我们锦衣卫,就不好了。”

    骆养性听到自己的心腹这么一说,也感觉十分有道理。、

    这个时候,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对他们锦衣卫重建,充满了反对。

    这个时候,他们新锦衣卫要是刚一重建完,就开始清查朝廷高官,扳倒朝廷高官。

    到时候他们岂不是会成为满朝文武的死敌,再也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了。

    而且,骆养性作为锦衣卫指挥使,朝廷正三品官员,也算是大明高官了,他对于此时大明朝廷那些官员私下里的所作所为,也是十分清楚的。

    他敢保证,这个时候整个京城的官员,没几个人屁股是干净的。

    如此他要是真的认真执行朱勇的命令,调查京城的官员,恐怕真的会城外全京城官员的死敌。

    所以,最终骆养性决定采纳心腹的提议,不对六品以上的官员进行调查,只调查六品以下官员。

    这样既能避免彻底得罪死朝廷重臣,也算给朱勇交差了,两全其美。

    随即,骆养性便召集麾下督查司的千户,百户们开会,下达了任务,选择了一批六品以下的官员,作为第一批调查对象。

    很快,朱勇此时作为锦衣卫的一名小旗官,也接到一项任务,对京城一名从九品京府检校进行调查。

    “骆养性到底在搞什么鬼?放着那么多大官不去查,去查这些小官小吏做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