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出去。”

    很快,杜度带着鞑子骑兵撤出来这条山路,远离山丘,出了新军火枪兵们的打击范围。

    这个时候,朱勇只能依靠破虏炮,才能攻击到山丘北面的那些鞑子骑兵们。

    而就在这短短小半天的时间内,清军骑兵就在这条较为狭窄的山路上,丢下了七八百具尸体。

    等杜度带人撤出来之后,他望着南面那条山路上,铺满的鞑子骑兵和战马的尸体,脸色发白,直接吐出一口老血。

    “贝勒爷,您没事吧。”

    杜度急火攻心,大口咳血,这可把一旁那些鞑子将领们给吓坏了。

    “没事,立即整顿人马,向北突围,不要再走南面了。”

    杜度强撑着,骑在战马上,重新下达命令。

    这一次,他们只能选择往北突围,他们用数百鞑子骑兵的性命证明了,南面这条退路是一条修罗场,走不通。

    而北面,虽然此时有祖家的两万关宁骑兵挡着,但杜度相信关宁骑兵是不会和他们死磕的。

    而且,骑兵战斗,本就是他们最为拿手的,即便是以五六千骑,对上关宁骑兵两万骑,杜度都不会畏惧。

    可是,刚才在南面那条山路上时,面对不知从何处射来的铅弹,随时可能要了他的性命时,杜度心里竟然畏惧了。

    他不怕战场上,双方骑兵的搏杀,即便是战死,杜度也毫不畏惧。

    在他们鞑子的信仰中,他们能够战死的马背上,本就是他们该有的归属。

    可是,如果向之前那样,憋屈的死在狭窄的山路上,都没机会和敌人厮杀,就会被一颗小小的铅弹收去性命。

    这样的死法,杜度决不能够接受。

    所以,最终杜度还是决定,领着剩下的鞑子骑兵向北杀过去,试图从关内骑兵这边突围出去。

    轰隆隆!

    很快,重新调转过头来的鞑子骑兵,朝着北面关内骑兵杀过来。

    而在这一段时间内,祖大酋率领的关宁骑兵,一直都在按兵不动。

    这个时候,祖大酋突然看到杀向南边的鞑子骑兵,竟然调转过头来,朝着他们这边冲杀过来,脸色也立马难看起来。

    “这些鞑子疯了吗,为什么朝我们这边冲来。

    难道是觉得,我们两万大军,比南面的人马还好对付吗?”

    祖大酋感到十分不解。

    “将军,现在怎么办?鞑子骑兵杀过来了?”有祖家家将急切的问道。

    祖大酋这个时候心里,是不希望自己麾下人马,和这一支鞑子骑兵死磕的,可是现在局势不是他们能够选择的。

    鞑子主动朝他们杀过来,他们要是避战,退开一条路,放这些鞑子骑兵退走,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一时间,祖大酋也为难起来。

    毕竟,祖大寿是要他们注意保存实力,依然还是让他们对付鞑子的。

    现在这种情况,他们一旦退却,那和私通鞑子,叛国投敌,简直没什么区别了。

    这种后果,还不是他们祖家可以承担的起的。。

第134章 大明千秋(完结)() 
134大明千秋(完结)

    【本书到这里就收尾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随即,朱勇和祖大寿在锦州精简人马,将受伤的将士留下守城,最终率领着十二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出关外。

    这个时候,距离皇太极逃出关外,也只不过才过去两天时间。

    此时的皇太极才刚刚逃到广宁城,他根本没想到朱勇和祖大寿敢带兵杀出城外,还在关宁城这边,等着多尔衮那边的消息呢。

    皇太极此次亲率十六七万大军,杀奔辽东,结果最终逃出来的清军,只有豪格,阿巴泰等人率领突围的不足两万鞑子骑兵。

    剩余的人马,不是战死了,就是做了明军的俘虏,或是投降了明军。

    这让皇太极急火攻心,直接在广宁病倒了。

    现在,皇太极就指望多尔衮能够从宣大地区,安全撤回来,不要损失太多人马。

    到时候,凭借多尔衮手上的十万大军,以及豪格这边带出来的两万精锐鞑子骑兵,或许他们还能保住关外的地盘。

    但继续进攻大明,是不可能的了。

    结果,又过了两天,当皇太极在广宁城收到消息。

    知道朱勇和祖大寿的明军已经攻克义州,渡过大凌河,很快就能杀到广宁城时,也是呆住了,然后直接吐血昏迷过去。

    这样的事实对皇太极的冲击太大,让他难以接受。

    距离上次明军杀过大凌河,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这些年来,只有他们屡屡度过的大凌河,进攻辽东地区,明军基本上再也没有渡过大凌河,进攻他们的机会。

    大凌河和小凌河之间这一大片地盘,基本上成了两军的缓冲地,大凌河以北,基本上就是鞑子的国土了。

    “豪格,你先带着皇上回盛京,给我留下一万人马,我在这里阻拦明军。”

    关键时刻,阿巴泰站出来,对豪格说道。

    “好。”豪格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

    这个时候,皇太极病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嗝屁了,豪格当然希望留在皇太极身边,最好是护着皇太极返回盛京。

    这样一来,一旦皇太极死掉,他就最有可能继承大统。

    随即,豪格就带人护着昏迷的皇太极,朝着盛京逃回去,而阿巴泰在留下断后。

    七月二十一日,朱勇和祖大寿领军杀到广宁城下,阿巴泰并没有死守广宁城,明军半日内就攻下广宁城。

    接着,朱勇和祖大寿并没有继续领军向关外进攻,而是在等消息,等他们斥候传回有关多尔衮人马的消息。

    朱勇和祖大寿也同样能够猜到,皇太极逃出关外后,一定会派人同多尔衮联系的。

    到时候,多尔衮一定会领军从宣大撤回关外的。

    这一次,只要再能吃掉多尔衮的大军,清军主力将基本上被歼灭,那时关外鞑子将随时可以被他们覆灭。

    而这个时候,多尔衮在宣大地区本来正与卢象升战的正酣。

    本来,在吴三桂没有率领关宁骑兵赶到宣大支援卢象升之前,卢象升一直都处于被动防守一方,多尔衮这边占据优势。

    结果,等到吴三桂率领两万多关宁骑兵,抵达宣大与卢象升的人马汇合后,便让明军一转被压制的局势。

    卢象升有了吴三桂带来的这两万关宁骑兵,便如虎添翼,连续与清军的几次战斗,清军都没有赚到便宜。

    宣大这样的战事,也陷入到了胶着。

    但结果,当多尔衮收到皇太极的败讯后,也是当场大惊。

    随后,多尔衮在证实消息没错后,面色阴沉,知道出大事了,这是关乎他们族群存亡的大事。

    于是,他果断撤军,不在于卢象升的天雄军作战,撤到长城外。

    而那个时候,卢象升也收到朝廷的命令,让他领军杀出长城,与朱勇,祖大寿他们在广宁汇合,攻克进攻鞑子。

    随即,卢象升起兵八万,从北长城杀出关,紧追在多尔衮身后。

    原本,多尔衮也是打算走广宁这边返回盛京的,但很快他派出去的探子就回报,让多尔衮得知朱勇和祖大寿率领的明军,已经攻克广宁。

    这个时候,多尔衮再也不敢走广宁了,怕与朱勇他们遭遇。

    毕竟,之前皇太极十六七万大军,都惨败了,足可见朱勇这边明军实力之强,现在多尔衮麾下不过九万人马,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而且,此时多尔衮麾下这九万大军,乃是他们最后的精锐,绝不可再出意外,否则他们自保都难了。

    所以,多尔衮最终选择带着这九万大军绕道蒙古草原,返回盛京。

    在抵达草原后,其中三万蒙古大军,可不愿意继续跟着多尔衮往盛京去了。

    毕竟,他们的家在草原上,他们的族人也都在这里,可不是在盛京。

    面对这些准备离开的三万蒙古骑兵,多尔衮真想将他们留下,但多尔衮也知道,强力留下这些蒙古骑兵,恐怕会出大事。

    最终也只能任由这些蒙古骑兵返回各部,自己率领两白旗,镶蓝旗等六万鞑子骑兵,快速返回盛京。

    而且,多尔衮很清楚,随着皇太极这次惨败给明军,他们日后想要再压制蒙古人,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

    这些蒙古人回去之后,多半会偷偷向明朝示好,不再听从他们的命令。

    “什么?多尔衮没有走这边,而是北上草原了?”

    当朱勇和祖大寿收到这个消息,也有些意外。

    “可惜,看样子多尔衮是知道咱们大军攻下广宁,不敢走这边,转道走草原返回盛京了。”

    祖大寿也有些可惜的说道。

    如果他们能在这里截住多尔衮的大军,联合后面追来的卢象升所部,一举再将多尔衮麾下这数万鞑子骑兵主力覆灭。

    那么鞑子就等于彻底完了,不过,现在也差不多。

    就算让多尔衮顺利带着这些鞑子骑兵返回盛京,也无法再支撑起整个清国,也不可能挡住朱勇,祖大寿和卢象升二十多万明军的。

    一周后,卢象升率领八万大军,抵达广宁和朱勇,祖大寿他们完成汇合,随即浩浩荡荡杀奔向盛京城。

    面对如此众多的明军,阿巴泰率领一万鞑子骑兵,直接没敢阻拦,只得返回盛京,向皇太极紧急报信。

    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朱勇,卢象升和祖大寿的人马,一路向北,渡过浑河,先后攻克海州,鞍山,辽阳威宁堡等城池。

    这些都是鞑子盛京城的外围防线城池,随着这些城池的陷落,明军的兵锋终于可以直指鞑子的盛京城了。

    而这个时间里,鞑子的盛京城里早就哀鸿遍野,到处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息,都知道明军要杀过来了。

    皇太极也从昏迷中醒来,身体状况极度不好,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等人,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守住盛京,但他们依然不会放弃。

    不过,为了最坏的打算,他们还是将本就不多的族人中的孩童和妇女,由一片精锐士卒护送着,躲在北面铁岭一带。

    如果他们能够在盛京击败明军,这些族人再回来。

    如果到时候他们战败了,也能让让他们留下一些火种。

    然后,皇太极、多尔衮等人便整合所有力量,准备在盛京城下,与明军决一死战。

    到了九月下旬,朱勇等人的大军,兵临盛京城下。

    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在盛京城内,将所有能战之兵搜集起来,最后也不过凑齐了十二万人马。

    而朱勇他们这二十多万大军,这一路过来,兵马非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数万人。

    这数万人都是像之前孔有德,耿精忠等人一样,主动投降朱勇的鞑子汉八旗人马。

    他们看到此时鞑子失势,自然也就不愿意再为这样一个失势的主子卖命了,果断背叛了鞑子,选择投降大明。

    没有投降,都被朱勇他们灭杀掉了。

    对于这些人,朱勇统统收下,但朱勇可没打算日后饶过这些家伙们,等回到大明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而且,这个时候这些人马还有不少利用价值。

    比如,此时朱勇他们兵临盛京城下后,朱勇就让这些股骨头投降的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