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皇分身系统-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大的事情,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啊!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消息是真的,朱勇他们真的在巨鹿击败了清军主力。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很多明军将领低声喃喃道。

    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各路京营大军的士卒之间传开,引发了更大的轰动,甚至两日后都散播到京城里去了,让京城内的百姓也欢呼起来。

    杨嗣昌和孙承宗两人,也用了两天多时间,用来调动人力物资和军队,同时商议该如何布防阻挡北上的清军。

    清军这边,时间到了二十三日,距离他们从距离撤退,已经过去三天了,他们也完成了休整,多尔衮和岳托也准备北上撤出关外了。

    本来,多尔衮是不甘心就这么狼狈离开的。

    他们这次折损如此惨重,却什么都没捞到,百姓没抢走一人,钱粮更是颗粒无收,这让他们回去如何向皇太极和族人交代啊!

    但如果留下,面对他们的局势将更为艰难,他们甚至会有被明军包围,彻底被歼灭的危险。

    最终,还是岳托拖着病躯,亲自劝说多尔衮,才让多尔衮终于同意北上撤出关外。

    岳托十分清楚,他们这一次南下入关劫掠,到这个时候已经是彻底的失败了。

    现在,岳托心里唯一想的,就是如何领着剩下的五万余清军,北上撤出关外,为他们保存一些元气。

    另外一边,朱勇,卢象升和祖大酋三部人马,此时也在巨鹿完成了休整。

    巨鹿一战后,朱勇的新军人马减少到两万人,朱勇不得不将原本六个步兵营缩编为四个,让剩下的四个步卒营保持满编。

    而卢象升麾下的六万余天雄军人马,也伤亡近两万人,祖大酋的关宁骑兵折损六万余人。

    也就说,朱勇这边的三部大军,付出的三万余人的伤亡代价,留下了大约两万清军。

    而不管是朱勇的新军,还是卢象升的天雄军,以及祖大酋麾下的两万关宁骑兵,基本上都是此时大明最为精锐的人马了。

    所以,朱勇在心里,其实对于这一战的结果,是不太满意的,至少他觉得他们这边的伤亡比例偏大了。

    倒是卢象升还算满意,相比起朱勇的不满意来说,祖大酋简直就是怨念横生了。

    祖大酋从辽东带来的关宁骑兵,足有两万人,而入关后,他们接连鞑子骑兵主力打了两大场大仗。

    高阳一战,他们打残了鞑子镶红旗所部,巨鹿一战,他们也付出惨重代价,重创了多尔衮亲率的鞑子镶白旗所部。

    基本上,这次对鞑子作战,最大的攻城不是朱勇的新军,也不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反而是祖大酋的关宁骑兵。

    但对于这样的功劳,祖大酋心里是苦涩的,这完全超过了他的预期。

    祖大酋甚至都已经不知道,等回到锦州之后,他该如何向祖大寿复命了。

    不过好在,三日后,锦衣卫带来的一封嘉奖令,不仅封祖大酋为辽东副总兵,还封他为破虏将军,二品大员。

    并且,同意从缴获的清军战利品中,赏赐关宁骑兵二十万两银子,用于关宁骑兵的重建。

    崇祯对祖大酋如此的重的封赏,也是让祖大酋惊喜万分,算是吹散了他内心的阴郁,让祖大酋觉得,这次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要知道,自从祖大寿坐镇辽东,尾大不掉之后,朝廷除了每年给祖大寿送去辽饷,让他镇守锦州,防备鞑子外。

    崇祯已经好多年,没有封赏过祖家的任何一人了,崇祯削弱祖家势力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继续让祖家做大呢。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突然收到崇祯如此厚重的封赏,祖大酋才感到高兴。

    当然,祖大酋收到这样的封赏,也是他损失一万关宁骑兵换来的。

    祖大酋当然不知道,这一次崇祯之所以对他做出如此厚重的封赏,完全是因为朱勇的意志。

    要是再换做是以前的崇祯,恐怕他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不过,虽然祖大酋这次收到了崇祯厚重的封赏,但也没让他兴奋到失去理智,对于接下来的战斗。

    祖大酋已经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再也不承担主力了,只负责帮帮场子,让朱勇和卢象升麾下人马顶大梁去吧。

    毕竟,祖大酋带入关内的两万关宁骑兵,此时已经折损过半,早就超过祖大寿给他定下的最大折损数额。

    要是再损失下去,祖大酋估计回去后,会被祖大寿杀掉的。

    再者说,别看祖大酋此时是关宁骑兵的主将,但其实他并不能完全指挥动关宁骑兵的所有将领。

    这些关宁骑兵的将领,大部分都是祖家的家将,但却都是祖大寿的亲信,祖大酋的威望并不高。

    祖大寿在他们入关前,恐怕早就给这些家将一些指示。

    这个时候,已经有几名祖大寿器重的家将,暗中找到祖大酋,向他表达了隐晦的意思,就是接下来他们绝不能再与清军打大仗了。

    要是祖大酋继续带他们与清军大战,他们便会不再遵从他的命令。

    对于关宁骑兵避战的情况,其实朱勇早就已经意识到了。

    就从巨鹿一战后,关宁骑兵在击退多尔衮后,迟迟没有过来支援他和卢象升,朱勇就已经猜到了。

第118章 杀过运河() 
118杀过运河

    【求收藏订阅。!】

    “圣上的命令,是让你们紧追鞑子,被让他们跑了。

    孙阁老和杨尚书等大臣,已经带领二十余万大军,在北面沿着运河布防,阻拦鞑子的北归之路。”

    一名锦衣卫来到巨鹿城内后,传达了崇祯,也就是朱勇的命令。

    不仅对祖大酋,朱勇和卢象升等明军将领下了封赏,还给他们下达了接下来的作战任务,就是要在清军后面。

    “圣上这么做,难道还想一口气吃掉这次入关的所有清兵不成?

    这根本不可能,看看巨鹿这一战,我们三部人马联手,也不过稍占上风,甚至伤亡人数远高于清军。

    而现在,撤走的清军至少还得有五万多人,想要全歼这么多清军,太困难了。

    至少,仅凭我们现在的兵马做不到,至于北面那二十多万大军,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除非那些京营人马个个都能像,朱将军和卢将军麾下的人马这样精锐,我们倒是还可以试一试。

    要不然,最好见好就收,贪多容易崩牙。”

    听到那个锦衣卫传达到的‘崇祯’命令,祖大酋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确实困难,但圣上有命,我们作为臣子的也只能照办。”

    卢象升看着祖大酋,严肃的说道。

    “卢大人说的对。”祖大酋无奈的点点头。

    卢象升,朱勇和祖大酋三人当中,卢象升才是主帅,官职也是最高的,他们都要听从卢象升的指挥。

    “派出去的夜不收回来没有?可否找到清军的踪迹?”

    卢象升对于崇祯的命令,当然是要遵从的,而且他也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能不能歼灭最后这五万清兵,不试过怎么知道。

    “回大人,根据夜不收的回报,清军昨日停留在北面南宫县一带休整。”有将领出来回答。

    “报,大人,刚刚夜不收送来急报,停留在南宫一带的清军,今早突然拔营北上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天雄军将领急匆匆从外面跑进来,单膝跪下,对着卢象升汇报道。

    “不好,鞑子是真的要跑。”

    卢象升听后,也是脸色一变,喊道。

    随即,他便看向一旁的朱勇和祖大酋,严肃的说道:“朱大人,祖大人,清军北撤,看样子是打算撤走了。

    但这一次,圣上的决定没错,这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创造出最好的作战环境。

    如果能围歼多尔衮和岳托麾下的这五万清军,对于关外鞑子来说,将是沉重的打击。

    还请两位大人配合本官,谁要是不服从命令,就别怪本官不讲情面。”

    “大帅放心,本官麾下还剩的两万新军将士,一定遵从大人的命令。”

    朱勇大声喊道。

    祖大酋这个时候,心中是一阵腻歪,虽然决定接下来避战保存实力,但也不能做的太明显,更不可能顶撞拒绝卢象升的命令,那是作死!

    所以,此时祖大酋也只能开口答应:“关宁骑兵,也随时听从大人的命令。”

    “好,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候,各自回营,点齐人马,午后咱们就出发离开巨鹿,北上追击清军去。”

    卢象升激动的说道。

    二十三日午后,卢象升领着朱勇,祖大酋总计七万余大军,离开巨鹿,北上追赶清军。

    而几日后,多尔衮和岳托带着清军主力,北撤到顺天府通州南面四十余里运河一带时,才发现明军在运河北面驻扎。

    “王爷,我们的斥候查看了,运河对面有大量明军驻扎,而且人数众多。”

    鞑子斥候向多尔衮汇报了这一情况。

    “嗯?有明军在运河北面驻扎?那里来的明军?”多尔衮也是皱起眉头。

    “应该是之前赶来勤王的各路明军京营人马,看样子明朝皇帝崇祯已经收到我们的巨鹿的战事情况。

    咳咳,他这是不想让我们顺利撤出关外啊!”

    岳托听到手下士卒的汇报后,立马反应过来,说道。

    “什么,这些明狗还想将我们全部留下不成?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

    多尔衮听完岳托的话后,也是瞪大了眼睛,一脸的愤怒,感觉受到了侮辱。

    “明军敢这么做,恐怕已经做了万全之策,为了稳妥起见,我们不如走西面北上密云,走蒙古草原回去吧。”

    杜度提议道。

    “哼,杜度,你怕了?

    难道区区几次失败,就让你开始怕了这些懦弱的明狗了嘛?你还是不是我们大清的贝勒。”

    听到杜度如此建议,多尔衮也是冷哼一声,脸上露出轻蔑之色,看着杜度,说道。

    “多尔衮,你欺人太甚。我只不过是为了咱们大军安危着想,说出自己的建议罢了。”

    杜度被多尔衮这么一阵嘲讽,也是受不了,怒视着多尔衮,吼道。

    “哼,你这就是个狗屁建议。

    我们在巨鹿,丢掉了我们劫掠来的所有钱粮,而这几日北上,沿途根本就没有多少城池可以攻打。

    我们现在军中的粮食,最多能够坚持五天,也就刚好支撑我们返回关外。

    你倒好,提议往西绕道避开明军,想要出长城,足足需要多出三四天的时间。

    我就问他,多出这几天,我们大军吃什么,难道喝西北风不成。”

    “这……”

    杜度被多尔衮这么一说,也有些无言以对,他刚才只考虑避开明军在运河这边精心布置的防线,反倒忘记他们大军此时粮草不足的情况。

    清军入关,本来就是为了劫掠人口和钱粮,他们入关前根本就没带多少粮食,全部指望在大明国土上掠夺补给,也就是以战养战。

    但现在倒好,巨鹿一败,让他们辛辛苦苦耗费一个多月所劫掠来的人口,牲畜和钱粮,全都被明军夺回去了。

    他们大军只带了几日的口粮,勉强能够支持他们返回关外。

    现在,他们发现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