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件事而言,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不如双方各退一步。”

    王宿抓住时机在一旁提议道。

    “老大人说的,小子不明白。这件事本就是生意相争,小子凭本事争下来的东西为什么要让?”

    虽然口上如是说着,但谢慎也知道王宿不会轻易放弃“劝说”。

    毕竟王家在何家那里有两成的利,何家赚的越多王家能分到的银钱也就越多。

    谢慎虽然对王宿有救命之恩,但那毕竟不能和家族利益相比。人生就是这么现实。

    “咳咳。。。。。。若是三家合作,谢贤侄觉得如何?”

    王宿还不甘心,继续试探着问道。

    “合作,如何合作?老大人难道不知道这余姚仙茗和宁波珠山茶是死敌吗?”

    。。。。。。

    。。。。。。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场问题() 
经商和做官一样,立场问题是最重要的。

    什么东西都可以坐下来谈,唯独立场问题不能谈!

    谢家要经营茶叶生意,最大的对手不是杭州的诸茶商,而是宁波茶商何昌。余姚仙茗的对手也不是钱塘龙井,而是宁波珠山茶!何况谢慎已经与大茶商宁员外达成了协议,合力打压何昌,若是在这个关头出了问题,宁员外会怎么想?

    虽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但那也得看是对什么。在这种原则问题上,谢慎是不打算作出让步的。

    王宿王老大人显然没有想到谢慎的态度会如此坚决,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屋内的气氛有些尴尬,还是王守仁站了出来,轻咳一声道:“慎贤弟看来是一定要介入茶叶生意了?这是好事啊。那宁波珠山茶口味比起余姚仙茗是差了不少。慎贤弟若是有意,我们两家大可以撇开何氏,一起合作。”

    王守仁的提议很符合谢慎的胃口,至少比王宿王老大人的方案合理的多。

    “若能和守仁大哥合作,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不过绝对不能让何昌涉足!”

    谢慎的底线就是这一条,只要这一条没有问题,怎么都好说。

    对于王宿而言,这倒也算是一个方案。

    何昌虽然把持了宁波一带的茶叶生意,但他在意图将珠山茶助推更进一步时被谢慎轻易的击败。如此看来,王宿倒是得好好审视一下何昌的实力了。

    抛开何昌而和谢慎合作?

    这对于王家来说倒是没有什么风险,毕竟最多是在士林圈子里宣传一番罢了。

    “老大人,那何昌不是允诺给王家两成的利吗?这两成利小子也可以给你王家,不过小子有一个要求。”

    谢慎索性反客为主,沉声说道。

    “谢家贤侄有何要求不妨直言。”

    此时此刻,场面已经完全被谢慎主导,就连王宿也下意识的跟着谢慎的节奏走。

    “其实很简单,从今往后,王家上上下下除了饮余姚仙茗,不能饮其他的茶叶。”

    王宿听到这里,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竟然还有这么蛮不讲理的要求?其实他大概也能够明白谢慎心中所想,无非是想利用王家的威望做一个表率。久而久之,士林圈子便会形成一股风气。追捧余姚仙茗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这当然可以做到。不过人前做做样子也就罢了,至于连别的茶叶都不喝了吗?

    谢慎仿佛看出王宿心中所想,沉声道:“老大人恐怕也知道钱塘龙井在浙省的影响力吧?如果想要让余姚仙茗立足,就绝不能只做做样子。”

    谢慎的终极目标是让余姚仙茗替代钱塘龙井的地位。但这个过程很漫长,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所以最重要的便是有一个长期标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习惯。

    这个标杆不一定局限在一家一户,但眼下来看王家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这倒也不是问题,老夫余姚乃至浙省的同榜同年不少,相聚之时大可以推介一番。但谢贤侄你刚刚说要图钱塘龙井的位置,真的可行吗?”

    虽然王宿对谢慎很看好,不过这是限于在科举上的。

    谢慎是神童不假,但术业有专功,他经商的眼光和判断力真的行吗?

    谢慎倒也不打算遮掩,便向王宿拱手道:“余姚仙茗是我余姚特产,论味道绝对不比钱塘龙井差。至于为何本省乃至江南士子都争相追捧龙井,无外乎是跟风罢了。只要我余姚士子上下一心,未必没有机会追上乃至超过钱塘龙井。”

    王宿点了点头道:“你有这份心很好,只是。。。。。。”

    和谢慎合作,王家不必要出太多力,最多就是投些本钱。而且谢慎也算是知根知底的熟人,不必担心其卷着银钱突然消失。

    怎么看,这都是一桩对王家很好的买卖。

    但王家之前一直是和何家合作,怎么跟何家解释是一个问题。这处若是办的不妥,还是很麻烦的。

    “老大人是担心何昌心有不甘去闹事吧?”

    谢慎洞悉人心的本事已至化境,一下便看出王宿在担心什么。

    “小子冒昧的问一句,王家可与何家立有契约?又可曾向何家茶铺投了银钱?”

    王宿摇了摇头道:“都没有,这些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怎么可能留有契约。这几年来,我王家帮何家在绍兴府开了不少分店,他们也按时把银钱送到府上。”

    谢慎点了点头,果然如他所料,王家和何家的合作是一种完全依靠自觉的方式。这也很正常,毕竟王家是纯粹的科举世家,是书香门第,是不能沾染铜臭的。

    如果留下契约就相当于留下了把柄,若是事后何家翻脸拿着契约做要挟那王家就会很被动。

    口头协议虽然看上去不靠谱,却是王家最希望看到的。谢慎相信,这一定是王家提出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何昌不同意这个条件,那么即使他把允诺的利益份额提升,王家也不会同意合作。

    “这就是了。既然如此,老大人又何须担心?”

    没有契约就没有制约力,何昌也知道王家的背景,是不会傻到去衙门打官司的。即便他真的恼羞成怒打算孤注一掷,但拿不出像样的证据,他也奈何不了树大根深的王家。

    可以说王家向何昌提供的是一种软资源,用软资源换取分红,完全不用担任何风险。

    “若是那何昌识趣,自然是好聚好散,买卖不成仁义在。但若是那何昌昏了头,老大人反可以告他一个诬陷之罪!”

    官官相护是心照不宣的事。王华王老大人可是堂堂状元出身,如今又身居高位,在余姚的威望也只有谢于乔谢迁可以比拟。那何昌若真是不开眼把事情闹到了衙门,不管是余姚县令,还是绍兴知府都不可能偏向何昌。

    如果何昌不服再往上告,杭州府的各司衙门却是绝不会受理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的。

    可以说,何昌这次是吃了一记哑巴亏!

    。。。。。。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冰释前嫌() 
归根到底,这是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对等造成的。

    王家是科举世家,何家最多算是豪商巨贾,两者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不出事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若是双方翻了脸,吃亏的只可能是何昌。而且何昌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谢慎相信他如果真的打算和王家合作,王家也不会同意留下任何的契约证据的。

    当然谢慎的身份和何昌也有所不同。

    谢慎虽然不是官身,但是却是读书人,而且还是大有前途的读书人。即便真的和王家合作,谢慎在心理层面上并不处于劣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王家是准备在余姚仙茗上投钱的,这又跟与何家的合作有很大不同。只要王家肯投钱,谢慎就不会处于被动。如果是像和何家合作那样纯粹软资源投入,那么谢慎就有的头疼了。

    王宿王老大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道:“如今看来也只能这么办了。谢贤侄胸怀大志,老夫佩服。”

    谢慎也不知道是他的魄力还是缜密的逻辑推演打动了王宿,总而言之,这次的信任危机算是渡过去了。

    细细想来,王守文事先确实也不太可能知情。毕竟王守文既不是长子也没有成年,王家家族事务不太可能告知于他。换句话说,王守文最多就是个身份地位颇高的闲人罢了。

    王守文这次倒是最委屈的,夹在王家和谢慎中间受隔板气。。。。。。

    谢慎又和王宿闲话了半盏茶的工夫,便找了个由头离开了王家。

    回到家中,在水芸的侍奉下一番梳洗,谢慎一头栽倒在床上,望着窗外的皓月陷入了沉思。

    起初他一直疑惑王家这么阔气的宅邸是怎么来的,现在终于明白原来是靠这种“合作”换来的。这应该就是为官者的特权吧。要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后,对待官员是很严苛的,官员俸禄十分微薄,甚至养家糊口都是困难。

    有道是千里做官,只为吃穿。连吃饱穿暖这么最基本的要求都满足不了,这些官员自然会去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和商贾合作就是最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就拿大茶商何昌来说。何昌需要的无外乎是两样东西,一种是舆论宣传,一种是政策支持。舆论宣传靠的是士林圈子里的口口相传,而政策支持其实更简单,就是为官者的一句话。

    这些豪商巨贾都是历经无数商战厮杀走出来的精英,只要上位者不从中百般阻挠,他们就能把商品运作的很好。

    偏偏王家能够提供这两样东西,所以两家很自然的走到了一起。。。。。。

    这算不算是一种利益交换呢?

    这是一个很让谢慎苦恼的事情。毕竟他的终极目标是入朝为官,总有一天他也要面临这样的选择。圣贤如同王华、王守仁也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吗,他谢慎就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吗?

    如此看来,谢慎让大哥谢方提前扩大经营范围倒是对的。如果大哥经营的好,他至少不会在面临这样事情的时候太过纠结。

    官与官之间的合作总归要比官商之间的合作安全的多,归根到底是其核心利益一致。而官商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一时的,核心利益的不同导致出现分歧很可能会散伙。

    想要发展的更好,就得努力向上爬,如果只是一介商贾最后被人耍了也只能空自慨叹了。

    谢慎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醒来时水芸已经将面盆端到了房中。

    少年揉着惺忪睡眼坐起身来一番洗漱,对着铜镜换上了崭新的宝蓝色儒衫,这才满意的出了屋子朝饭厅走去。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早饭,谢慎便背着布包只身出了家门。

    既然已经回到了余姚,总归是要去县学的。晚去不如早去,早去还能显得自己求学若渴。

    谢慎来到学宫前,与王守文正好打了个照面。

    王守文显然还在为昨夜的事情生谢慎的气,竟然没有跟谢慎打招呼,便迈步走入县学。

    这件事谢慎自然有错,愧疚之下便快步跟了上去。

    “守文兄,昨日的事情怪我,我不该没有了解清楚事情就对你发火。”

    对王守文这个好兄弟,谢慎还是很有感情的,当然不希望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二人之间的感情。好兄弟没有隔夜仇,这种误会越早说开来越好。若是拖得时间久了,难免会落下心结。

    王守文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