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慎冲吴县令拱手道:“县尊,学生与县学诸好友下学后路过城隍庙,恰巧遇到这三人欲作恶行凶,诸生都看在眼里,还请县尊为学生做主!”

    这件事本身处理起来就没有什么难度,谢慎又往里面钉了一颗钉子,算是稍稍安心了。

    “嗯,本县自有决断!”

    吴县令冲谢慎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

    吴县令进而转向那三名恶仆,朗声道:“你三人可还有什么说的?谢家小郎说的可都是实情?”

    虽然吴县令也不认为谢慎会说谎,但作为一地父母官他却不能有太过明显的偏袒。

    饶是如此,吴县令也已经将谢慎等人划归到自己人的行列,如无意外,判决结果便已经定下来了。

    那三名恶仆却是连连叩头,纷纷认罪,让谢慎大惑不解。

    吴县令这可还没用刑呢他们就争着抢着认罪,也太软骨头了吧?

    吴县令显然也有些惊讶。他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道:“既然如此,来人啊,与本县把他们三人各打三十板子!”

    “县尊请慢!”

    谢慎见吴县令想要就此结案,心中直是焦急不已。

    明眼人都看的出这些人是受人指使,吴县令作为一方父母官能够看不出来?

    那么吴县令既然能看出来,为什么急着息事宁人?莫非这背后之人,吴县令也不想得罪?

    “学生还有一事不明,还请县尊明示。”

    吴县令惊堂木重重抬起,又轻轻放下。

    虽然他心中对谢慎的举动有些不悦,还是很有涵养的说道:“贤生说吧。”

    “来县衙之前,学生曾从他们口中听得九爷二字,只是不知道这九爷是他们的什么人。”

    谢慎甫一说完,吴县令便面色大变,冲谢慎道:“贤生可听得确切?”

    谢慎点了点头道:“断然无误。”

    吴县令揉了揉额角,叹息一声道:“此案隐情颇多,本县一时难以决断,还是先把此三人收押牢中,改日再判吧。”

    谢慎心中直是大骇!

    这九爷到底是何方神圣,吴县令为何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变了个人似得,竟然连案子都不敢判了?

    虽然谢慎心中很是疑惑,但他也知道不宜再继续问下去了,只得看着衙役架起三人往县衙大牢方向去了。

    “谢贤生,你且随本官来!”

    果然如谢慎所料,退堂之后,吴县令主动唤了他,看来此事隐情颇多啊。

    。。。。。。

    。。。。。。

第一百二十一章 如此县官()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三江票!)

    许多话不能在公堂之上讲明,需要关起门来在屋子里说。

    这点觉悟谢慎还是有的。

    少年随着吴县令来到后院,一进书房他便等着吴县令发声。

    吴县令既然将案子压了下来要改日再审,就一定有他的理由。

    谢慎现在只需要静静的听着即可。

    “贤生可知本官为何压下此案?”

    谢慎没想到吴县令第一句话竟然是句废话,直是愣了片刻。

    他要是知道吴县令为何压下此案,还会傻傻的等吴县令先开口吗?

    “学生愚钝,还请县尊明示。”

    吴县令苦笑一声,摆了摆手道:“你可知你口中这个九爷是谁?你又怎么会得罪到他,你这不是让本县为难吗!”

    吴县令为官多年孰是孰非看的自然清楚。但有的事情不能只以是非曲直裁断,便说这个九爷看样子就绝不是吴县令得罪的起的。

    谢慎闻言心中一惊,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竟然骇的吴县令欲言又止。

    沉默了片刻,吴县令再次开口道:“本县也不瞒你,这九爷名为谭芳,因在族中排行第九被人称为九爷,经营着绸缎生意,在余姚也算豪商巨贾。”

    谢慎越听越糊涂,他本以为这九爷会是个大官,怎么也得是个豪绅啊,可吴县令却说他是个商贾。

    商贾有什么好怕的?

    士农工商,商可是排在最后面的,官什么时候还怕商了?

    仿佛看出谢慎的疑惑,吴县令摇了摇头道叹息一声道:“他是李太监的养子!”

    李太监?

    谢慎思忖了片刻,弘治朝姓李的太监可是不少,这吴县令说的是哪位?

    “学生愚钝,不知县尊所说的李太监是哪位?”

    吴县令摆了摆手道:“还能是谁,自然是传奉官李广啊。”

    李广?

    谢慎听到这个名字直是欲哭无泪。

    弘治朝吏治清明,就连内宫里的阉宦也很少嚣张跋扈。不仅没有王振,汪直这样的权奸,就连正德八虎这样级别的实力派都不曾有过。

    但如果硬要从宫中太监里找出一两位奸佞代表,恐怕就要数李广了。

    这厮和许多太监前辈一样,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捞钱。其捞钱的手法十分隐蔽,又兼具了多样性,是弘治朝贪官中难得一见的实力派。

    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何太监大多贪财。他们自幼净身入宫,美女对他们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最多也就是买来作花瓶装点。

    太监便是权势再大那也是太监,很少能在青史中留下好的名声,这名声也不用指望了。

    这两者太监都无法享受,他们自然便把精力全都集中在捞钱上,疯狂的捞钱就成了他们的人生唯一的追求。

    这当然有点变态和畸形,但隐隐也有一丝可悲。

    李广就是这么一号人物!

    谢慎现在已是了悟。

    虽然李广在宫中内监里排不进前三,但人缘极好,归根到底还是一个钱字。

    李广能捞钱,捞来的钱自然也不独享,都会给司礼监的几位大佬献上一份。东厂提督之类的自然也不会少。

    钱这个东西,便是贵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不可能拒绝。久而久之,李广在宫内太监群体中竟然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位。

    饶是谢慎再气愤,现在也必须冷静下来好好审视这件事情。

    太监收养子这种事情在大明朝是很普遍的,不少地方的镇守太监都收有养子,更不用说李广这样得宠的大太监了。

    谭芳是李广的养子,这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个人送九爷称号的谭芳为什么要派出府中恶奴来掳掠水芸?

    谢慎可根本不认识这位九爷,跟他也是毫无恩怨,井水不犯河水之下谭芳为何要主动挑起事端?

    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是自己得罪的人找到了谭芳,请求谭芳出面给他找场子。

    那么,这人会是谁呢?

    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孙家叔侄,还是因谢慎拒绝合作而对其怀恨在心的吴掌柜?

    不论是哪一方,都有对水芸下手的充足理由。无论如何,谢慎绝不准许他们这样肆意妄为。

    而且在谢慎看来,这种小事情李广肯定不知晓,无外乎是这个谭芳扯虎皮作大旗。

    事情若真的搞大了,谭芳说不定更担心。

    李广李太监虽然自己不太在乎名声,可却不能容忍别人败坏他的名声,尤其这个人还是他的养子!

    现在便要看看吴县令是个什么意思,只要吴县令有追查下去的勇气,谢慎就有信心把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别人都欺负到头上来了,谢慎岂能忍得了!

    只是吴县令显然不打算得罪谭芳。谭芳虽然无官无品,却有李广在背后撑腰,不到万不得已,吴县令便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贤生,这件事不如便到此为止吧。那三名恶奴本官已经严惩,贤生也没必要揪着不放嘛。”

    谢慎听到吴县令说出这番话,直是大失所望。他也知道此事可能牵涉到重要人物,这才跟吴县令来到后堂叙话。他本以为吴县令会和他商量应对之法,谁曾想吴县令竟然叫他主动放弃追究!

    若是官官相护那倒也罢了,毕竟也算官场潜规则。但谭芳不过是李太监的养子,无官无爵,吴县令竟然为这么一个恶人置大明律法于不顾!

    原先吴县令在少年心中的伟岸形象轰然崩坍,此时此刻谢慎心中颇是绝望。

    县令不去管,还能指望谁?难道要去杭州府找陆渊吗?陆渊虽然是按察司副使,但怎么可能去管这样的小案子。

    吴县令若是强行结案,他连卷宗都拿不到又如何翻案?

    更重要的是,这谭芳一次没有得手自然面上无光,难道就不会有第二次?

    吴县令只惩治了几名恶仆打手却对幕后主使姑息纵容,这便是余姚父母官所为?

    此时此刻,谢慎才明白他所看到的那些光明的,美好的东西不过是吴县令等人想让他看到的。

    人性背后的阴暗,光鲜背后的龌龊若非置身其中他又怎么可能有机会看的到?

    谢慎不过是一寒门出身的秀才,吴县令是不可能为谢慎得罪谭芳的,那么便只能靠自己了!

    。。。。。。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柳暗花明() 
(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三江票!感谢书友我有酒还有旧友的打赏!)

    人终归还是得靠自己的。

    谢慎从县衙离开后,心情并没有太过低落。

    今天吴县令的表现让他看清了很多东西,很多他一直都不明白的东西。

    这份经历很难用畅快来形容,但大抵还是有用的。

    站在吴县令的立场上来看,他的选择也没有错。明哲保身是官场之上最正确的选择,不论怎么说,吴县令也算给谢慎留了些面子。谢慎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既然还要在余姚的地界上混,在考中进士前,他还是不想和吴县令撕破脸皮的。

    但这件事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少年略作思忖,发觉他能够借助的凡总就那么几方力量。

    王家、谢家,再就是陆渊。

    远水解不了近渴,陆渊在杭州府公干暂时是不指望了。谢家的靠山谢迁更是远在京师。那么,他所能倚靠的似乎只有秘图派王氏了。

    王华虽然也在京中做官,但他的弟弟王宿可还在余姚。

    王宿被谢慎和王守仁营救回余姚后就一直告假在乡养病。这相当于一种冷处理,时间久了人们就会淡忘这件事。这当然是多方斡旋博弈的结果,但只要上面不追究,下面的人也就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王宿虽然告病在乡,可还是官身,一些人脉还在。当然,谢慎不确定现在王宿的人脉还通不通,但总归还是要先问过才是。

    就这么轻易的放弃追查,这不是谢慎的作风。

    至于水芸嘛,谢慎是不放心再让她抛头露面了,这段时间还是让她好好留在府宅中最稳妥。

    将水芸送回了家中,谢慎便折转方向,径直向王家大宅而去。

    那王家的门子早就和谢慎相熟,见谢公子叩门,立刻陪着笑脸将其迎了进去。

    “谢公子,我家大少爷和三少爷,二老爷都在花厅,小的这便带你去。”

    “恩。”

    谢慎虽然心情不佳,但还是尽量挤出一丝笑容。

    二人一前一后穿过重重院落,来到王宅花厅中。

    门子识趣的冲谢慎一礼,便快步走开了。

    谢慎苦着脸走到王家叔侄前,拱了拱手:“王世伯,守仁兄,守文兄,谢某不请自来,多有叨扰了。”

    王宿摆了摆手道:“谢家小郎说的哪里话,你可是老夫的救命恩人。若没有你,老夫怕现在都不能坐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