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赋得一树百获》得年字。”

    题目出自《管子》。文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这个题目谢慎很熟悉,即便是在后世也尝尝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来教育孩子啊,可是这该如何破题呢。要知道试帖诗和普通诗最大的区别就是要用一首诗囊括八股文的要义,可谓是带着镣铐跳舞。加之试帖诗比之文章篇幅有限,要在极短的篇幅内写出时文的内容其难度可想而之。

    好在谢慎前世博览群书,各种杂文杂诗看的不少,与这道题目相干的杂诗恰巧记着一首,当即写了下来。

    “树人同树木,百倍得英贤。

    当此吟其获,何须计以年。

    无双桢干出,拔十栋梁全。

    妇子欢迎室,文章富纳川。

    疆宜勤迺亩,禄自受于天。

    得谷车堪载,还金镒早捐。

    本支培孔厚,朝暮取应先。

    圣代师师庆,重赓朴棫篇。”

    这首诗虽然称不上作的多么石破天惊、超凡脱俗,但至少极为工整让人挑不出什么错来。

    科举考试最重要的不是创新而是稳定,诗文写的越稳定越老道反而越会得到主考官的赏识。何况谢慎在姚知府和刘巡抚面前都已经展示过才华,文采自然不需要再炫耀。有第一篇精雕细琢的时文打底,谢慎心中还是很有信心的。

    两篇时文加一首试帖诗作完,谢慎才用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现在交卷似乎也太高调了。谢慎虽然是余姚县试案首,代表了余姚学子的最高水准,但也不能太目中无人了。

    这些学子的文章或许作的不如他,但矮子里面拔将军,还是有一些会府试上榜的。今后没准一起在县学进学,谢慎也不想表现的太盛气凌人失了和气。

    拿出冰凉的饼子来啃着,谢慎忽然生出一股凄怆感。千里做官只为吃穿,这些学子寒窗苦读多年为的不就是能够得中金榜,光耀门楣吗。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能过比别人好。

    在大明这种科举取士的模式下获得功名的收益太高,以至于无数学子挤破了头也要获得一纸功名。谢慎现在终于可以理解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了。。。。。。

    苦挨了一个时辰,终于到了可以交卷的时间,谢慎将试卷整齐叠好又用红绳系好这才恭敬的交给府衙公人。

    出了号舍谢慎才发现大部分的考生还在埋头答题,只有像他这样的极少数学子志得意满的出了号舍,迈步朝府学大门走去。

    估摸着谢丕和王守文还要答一会,谢慎不好多等便只身离开了府学。

    回到陆府跨院中,方一进屋二丫小萝莉便将冲泡好的钱塘龙井端了来。

    “公子回来了?考的如何,这次兴许又能夺了案首吧?”

    现如今小萝莉已经和谢慎完全相熟,说起话来也是全然不顾忌,倒是把谢慎弄得有些尴尬。

    “你对我便这般有信心?”

    谢慎摇了摇头苦声笑道。

    “哼,那是当然!公子可是写出《石头记》的大才子,若公子不是案首,只能说是那考官瞎了眼。”

    谢慎在屋中喝了几杯钱塘龙井,只觉得小萝莉一直盯着自己,便笑声道:“怎么,又想让我给你讲《石头记》了?”

    小萝莉双手托着下巴半歪着脑袋,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眨一眨,轻声道:“嗯。”

    “那好,你凑近一些。。。。。。”

    就这么给小萝莉讲了半个时辰的故事,谢慎只觉得口干舌燥忙端起茶杯将已经晾凉的茶水一饮而尽。小萝莉有些内疚的喃喃道:“公子若是累了今日便先不讲了吧。我正好要去到找管家讨要这几日的菜食,公子也休息休息。”

    在收留二丫之前,谢慎他们大多是跟着陆府的人一起用饭,要不就是去酒楼打牙祭。但自打二丫跟在身边后一日三餐就变成了小萝莉的任务。这倒不是谢慎的意思,而是小萝莉自己要求的。谢慎也着实没想到这般年纪的小萝莉居然有这么好的手艺,他们三人可算是饱了嘴福。

    谢慎好不容易得了时间休憩,索性靠在书案上闭眼休息。跨院里有一个小厨房,等二丫做好了饭菜自然会来叫他的。

    他就这么睡了不知有多久,迷迷糊糊间听到一阵争吵声。

    谢慎本能的睁开眼睛,半眯着眼睛朝外望去,只见院中站满了陆府的下人,当中那人正是陆府的管家贵方。

    小萝莉站在这些人前面,双臂张开就像门神一般阻拦了贵方等人的去路。

    “公子还在睡觉,你们不能这时候进去!”

    小萝莉努着嘴,不管对方如何言说,就是不肯放他们过去,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般。

    “大少爷中了进士,这是天大的喜事。谢公子既然在陆府做客,理当去向老夫人道一声喜。何况老夫人已经设下了宴席点名了宴请谢公子,谢公子若是不去,老夫人那里某可是交代不了。”

    面对这么一个小萝莉,贵为陆府管家的贵方着实没有什么好办法。这小丫头软硬不吃,他总不能仗着人多把她一把推开吧。那可是把谢公子彻底得罪了。

    此时谢慎大概弄明白了事情,醒了醒脑便起身朝屋外走去。

    。。。。。。

    。。。。。。

第五十八章 抢头条() 
(求收藏,求推荐票!感谢书友汉朝,夙愿dingling,半生狂想的打赏!)

    “陆管家,刚刚谢某在屋内小憩,丫头不懂事,这里谢某给陆管家陪个不是。”

    见谢慎走了出来,贵方心中直是大喜。

    老夫人要他把客居府中的几位小郎君都请去赴宴,如今王守文和谢丕都已经到了花厅,就差谢慎了。

    “公子快请吧,老夫人已经在花厅久等了。”

    谢慎稍稍整理了一番衣衫冲小萝莉嘱咐了几句,便跟在陆家仆人的身后往老夫人应氏所在的正院走去。

    陆家宅邸实在太大,谢慎跟着贵方走了半盏茶的工夫,才来到花厅前。

    此时花厅之中已经坐满了宾客,有不少是陆家的族人,更多的是绍兴城中的名士、官员。

    谢慎一眼便看到了右手方向的王守文和谢丕,当即快步走了过去。

    “你们两个考完府试也不知道来唤我,害的我差点误了大事。”

    谢慎心中微微起了埋怨,要不是他迷迷糊糊间听到屋外有争吵声及时起身解围,没准还得闹出一番误会来。

    王守文随手将一枚葡萄塞到嘴里,笑吟吟的说道:“看慎贤弟你睡得那么香,愚兄我可是不舍得叫啊。再说了,你这不是赶上了嘛。”

    谢慎翻了一记白眼,对王守文这种滚刀肉的做派直是有些无可奈何。

    谢丕倒是有些歉疚的说道:“我们也是刚刚回到府中。一进府门便有陆府的仆人来报说陆家大少爷大比高中二甲第九名,老夫人在花厅设宴,让我们赶快过来。”

    听到这里,谢慎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二甲第九名,这个成绩可以说很高了。要知道王阳明这次可是连会试都没过啊,看来这个陆家大少爷陆相颇是有几分才学。

    “这次的殿试可谓竞争激烈,不过最后的名次也都实至名归。”谈到了殿试,谢丕显然很兴奋,立刻把他刚刚听到的消息说给了谢慎听。

    “本次殿试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九十名,赐进士出身。三甲二百零五名赐同进士出身。陆家大哥能高中二甲第九名,这庶吉士看来是拿定了。”

    明代登科取士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总的来说进士功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种。进士及第只能授予一甲前三名。所谓一甲三人,也就是通俗说法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出身的名额每次会有所不同,但大多是九十余人。至于同进士出身,名额最多,每次都在两百名左右。

    但什么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这同进士出身也是一样。虽然名字里带着一个同字,却是分外刺眼。一般而言同进士出身的读书人是很难做到六部高官的,更不用提入阁了。

    庶吉士并不是什么官职,而是一种荣誉的象征,因为只有一甲三人和二甲最优秀的进士可以得到庶吉士的名号。

    自成化以来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非庶吉士不得入内阁。

    庶吉士又号储相,其地位可见一斑。

    以陆相二甲第九名的成绩,这庶吉士确实拿定了,陆家为此庆贺一番倒也不为过。

    细算一番,此时距离殿试结束已经十五日,从京师来报喜的人自然也早已到了绍兴。陆家老夫人应氏许是为了不影响谢慎他们参加府试,这才推迟了酒宴的时间。想到这里谢慎心中隐隐生出了一份感动。

    王守文有些自嘲的说道:“咱们几个还在为府试上榜而努力,陆大哥已经中了进士,等任几年翰林院修撰便可以放到六部历练了。”

    谢慎笑骂一声道:“饭要一口一口吃,你这陆大哥获得进士出身也是寒窗苦读多年的结果。守文兄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话这般暮气。”

    王守文翻了一记白眼道:“我这可是为慎贤弟你鸣不平啊。反正愚兄我即便上榜也是垫底的命,慎贤弟你可就不一样了。照理说你要是这次拿个府试案首那在余姚可就是名声鹊起了。可偏偏赶上了大比之年,陆大哥又中了进士,慎贤弟你的风头恐怕都得被陆大哥抢了去!”

    谢慎微笑着摇了摇头,却是并没有说什么。

    若他连这点气量都没有,也不用费尽心思考科举了。

    此时陆家花厅之中已是高朋满座,群贤毕至。老夫人应氏起身说了几句感谢的话,酒宴便正式开始了。

    谢慎他们三人坐的位置有些偏,跟那些官员豪绅隔得颇有些距离。不过这样也有好处,那就是清静,不至于随时都要起身敬酒。

    “这吴侍郎致仕返乡之后精神是好了不少啊,我前些年在南京见到他时,可不是这般模样。”

    “谁说不是呢,虽说南京六部是虚设,但人情世故总还得应承着。吴家百年世家,可却是后继无人,这些年再没出一个进士。偌大的家族全得靠着吴侍郎一个人撑着。唉,真是可悲。”

    邻桌的三两官员该是相熟,一边饮酒一边闲聊着。

    谢慎听得心中一沉,宦海浮沉便是这般,谁没有个背运栽倒的时候。这吴侍郎想必也是受到排挤才到留都南京六部任职的吧。像这种科举世家,如果人才出现断档,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出不了进士对家族的打击是很大的。

    此时的世家不像魏晋,必须要靠功名来支撑。如果许久不出功名,家族的沉沦也是不可避免的。

    谢慎酌了一口女儿红,静静品味着。绍兴的官员名流大多受到了邀请,聚集在这陆府倒是颇为热闹。谢慎扫视了一番,发现唯独没有刘巡抚和姚知府。这倒不是他们不给陆家面子,而是府试刚过,阅卷定名次需要他们做主。

    “听说陆家早就和巡抚大人定下了婚约,待陆家大公子取得功名便完返回绍兴完婚呢。”

    “啧啧,这真是才子配佳人啊。某听说巡抚大人的千金貌美如花,性情温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陆大公子更不必说,他可是二甲第九名的进士出身,这庶吉士是没跑了,将来没准还能进六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