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是边军,是见过血的。

    虽然他们不见得每个人都斩杀过鞑靼人,但一定有着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替大明死战。

    “传朕的旨意,列阵,战!”

    朱厚照几乎声嘶力竭的嘶吼道。

    杨廷和立刻挥舞着旗帜打出旗语。

    宣府的驻军执行力很强,立刻变换了阵型,呈两军对垒状。

    此刻聚集在校场的军队虽然只有五千人,但却爆发出山雷滚滚的气势。

    正德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都是他的军队,都是他的臣民,这大好的江山都是属于他的!

    边军的日常操练十分严格,绝不是摆摆花架子。

    在杨廷和帅旗的指挥下,五千人的军队不断变换阵型,交相“厮杀”。

    虽然只是列阵演练,但仿佛能从中看到两军厮杀的激烈战况。

    不得不说,杨廷和治军确实有一手。至少在这演练环节,他做的无可挑剔。

    谢慎由衷的佩服起杨廷和来,看来他当初力荐杨廷和来做这个三镇总督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生为男儿,当如此!”

    正德皇帝只觉得自己血液里的激情都被激发了出来,攥紧了拳头高呼道。

    “陛下,这最后的列阵还请您来下令!”

    杨廷和将帅旗交给了朱厚照,这让天子十分惊讶。

    “杨卿,朕要怎么做?”

    “陛下只需要将帅旗由西自东挥动即可。”

    杨廷和恭敬答道。

    正德皇帝早就手痒了,无奈他不知道旗语,不好强自指挥。

    如今杨廷和告诉了他旗语,朱厚照如何还能按捺住情绪,立刻挥动帅旗。

    点将台下,军队立刻闻旗语而动,摆出了‘陛下万岁,大明必胜’的字样。

    正德皇帝愣了一愣,旋即连说了三个好字。

    “杨卿,你说吧,要朕怎么奖赏你?”

    杨廷和立刻跪倒在地道:“臣不要奖赏。臣只希望陛下可以多赏赐些银两给这些将士。他们才是大明的脊梁!”

    。。。。。。

    。。。。。。

第四百六十七章 贼酋来袭() 
世人常说穷学文,富学武。

    但那是老黄历了。

    在大明朝,文贵武贱已是共识。

    虽然也有那武举,但若非实在读不下书的有谁会去硬着头皮考什么武举。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太祖皇帝早就把大明的百姓划定了身份,军户这一层身份禁锢下来,你便是想学文也不可能啊。

    只听说过普通民籍的去考武举,可从没有听说过军户身份的孩子能够去考科举的。

    当兵的娃注定还得当兵,子子孙孙如此。

    生来就得当兵,让这些士兵有一种异于文人的情愫。

    他们虽然也偶尔会怀疑为什么就得这么过一生,但大体来讲还是认同这一使命角色的。

    可是这不代表其他人也认可他们。莫说是他们这些大头兵了,便是千户、总兵见了文官还不是该下跪下跪,该奉承奉承?

    当他们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生来就是低人一等时,总督杨大人在天子面前疾呼,请求赏赐他们这些大头兵,并声称他们才是大明的脊梁。

    这让他们感动的同时生出一股为大明死战的豪情。

    谁说文官就一定是瞧不起武人的,杨总督不就是和他们站在一边的吗?

    谁说君父视他们若草芥的,天子不就是夸奖了他们吗?

    原来人心的转变只在一念之间。

    。。。。。。

    。。。。。。

    正德皇帝在校场观看了军队操练,心满意足的返回临时行宫——总督府。

    在来宣府之前,其实他是对杨廷和略微不满的。

    加之有人弹劾杨廷和惧敌畏战,正德皇帝甚至传了圣旨给杨廷和,叫他择机出战。

    但当正德皇帝真的来到宣府后,才发现杨廷和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样惧怕作战。

    相反,他将军队捏合的十分完美,这可不仅仅是靠威势,而是靠情感维系。

    “陛下,杨总督一片丹心,有他出任这三镇总督,于我大明真是一件幸事啊。”

    谢慎笑着说道。

    “嗯。”

    朱厚照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不错,杨卿确实不错。这次朕不但要准他奖赏军队士兵的奏请,也要重重奖赏他。朕是赏罚分明的,总不能叫他受委屈。”

    谢慎见缝插针道:“臣早就说过,杨总督是个有大才的人,一定能够当好这个总督。现在看来,士兵都对他很服气啊。”

    朱厚照眉宇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谢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忙补救道:“当然这都归功于陛下天恩。”

    “先生就别恭维朕了。”

    正德皇帝苦笑道:“杨卿家能把军队调教成这个样子是他的本事,朕可什么都没做,也做不了。”

    稍顿了顿,正德大手一挥道:“先生也当赏,说吧,先生想要什么?”

    谢慎微微一愣道:“陛下,臣何德何能,为何要奖赏臣?”

    “先生为国举贤,若是没有先生举荐,杨卿怎么会做这个三镇总督。先生若是不当赏,这满朝文武怕是就没人当赏了。”

    谢慎心头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意。

    从小看大的娃,就是感情亲啊。

    正德皇帝对谢慎这个老师真是没得说,除了内阁首辅这个位子能给谢慎的都已经给了。

    “臣不敢居功,若陛下执意要赏,便将臣的那份赏赐给将士们吧。”

    这倒不是谢慎虚伪清高,而是他确实不太需要什么赏赐。

    皇帝的赏赐所图的无非就是个名头,真要说财物什么的,能得赏赐的臣子有哪个缺?

    无非是希望借着天子赏赐向朝臣同僚们释放一个信号,老夫很受宠。

    可谢慎偏偏是最不需要释放这个信号的,因为满朝文武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他才是最得圣宠的人。

    虽然李东阳和谢迁把持着内阁的头两把交椅,但他俩都上了岁数,还能有几年干头。这内阁将来还不是小阁老来掌舵。

    “那岂不是让先生受委屈了。”

    正德皇帝是个直肠子,没有文人的那些弯弯绕。在他看来有功就当受赏,凭什么谢慎就得例外?

    “要不,朕便赏赐先生一套宅子,就在豹房旁边。先生可随时来见朕。”

    我靠!

    谢慎虎躯一震,险些晕倒。

    皇帝陛下能不能靠谱一点啊。

    这近臣可不是好当的啊。

    远的不说,便说江彬、钱宁之流哪一个不是被贬的下场,这不是把谢慎往火坑里推吗。

    谢慎与钱宁、江彬不同,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是人人羡慕的状元郎。

    这么尊贵的身份,却去做什么近臣,简直就是作践啊。

    最重要的是,这将极大的影响声誉。虽然没有人敢在明面上说什么,但谢慎在文官心目中的印象势必会受到影响。

    作为一个致力于成为内阁首辅的人,自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犯糊涂。

    谢慎立刻恭敬道:“陛下,豹房乃陛下寓居之所,其周围应按照宫城戒备,臣万万不敢当此赏赐。”

    “罢了罢了,先生不愿,朕也不勉强。”

    朱厚照有些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道:“反正先生想要什么,直接对朕说就是。朕只要能给你的,一定不会犹豫。”

    “谢陛下隆恩。”

    谢慎连忙拱手作谢。

    “朕要听曲儿了,先生要不要一起?”

    朱厚照听说宣府一地有个当红的歌妓,立时叫人招入了总督府。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在朱厚照看来这完全是属于他私人的事情,外臣不应置评。

    “呃,这便不必了吧。”

    开玩笑,朱厚照的性子谢慎还不知道?

    光是豹房里就养了无数美女。这些美女什么类型的都有,什么寡妇、人妻、萝莉,孕妇,简直是辣眼睛。

    这可比什么后宫佳丽三千还要刺激,毕竟各种口味都有不会腻啊。

    此番朱厚照来到宣府,招来歌妓当然不会是为了听曲子那么简单。

    谢慎要是这时候还要留下来,就是真的不识趣了。

    “恩,先生也累了,朕便不强留了。”

    正德皇帝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目送着谢慎退出了总督府正堂。

    “去把那个歌妓叫进来吧,朕可等不及了。”

    他搓了搓手掌,冲在正堂外侍立的御用监太监张永吩咐道。

    。。。。。。

    。。。。。。

    谢慎回到巡抚衙门,除下外袍仰头倒在床上。

    伴驾这活真不是人干的啊。

    “老爷,要不要用晚饭?”

    鲁种田不知什么时候凑身近前,吓的谢慎吃了一惊。

    “你走路没声音的?”

    谢慎笑骂道:“没看见老爷我正休息呢吗?”

    “嘿嘿,某家这不是看老爷辛苦,想替您分忧呢吗?”

    谢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我这忧你可分不了。”

    “那到底要不要用晚饭?”

    “不吃!”

    谢慎半坐起身子道:“随便来点羹汤就行,老爷我现在整个人都是乏的,没什么力气。”

    “好,那我去安排。”

    鲁种田退出屋子,谢慎便起身走到窗户前。

    望着窗外漆黑色的天幕和点点繁星,谢慎竟然有些惆怅起来。

    比起京师,宣府的节奏明显慢了不少。除了伴驾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要悠闲的多。

    免除了俗物杂事,谢慎可以静下心去想一想朝政大略。

    眼下开了海禁,海外商贸极大的冲击着大明本土经济。

    这种自耕农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一旦遇到强有力的外敌入侵,便显得羸弱不堪。

    以至于需要朝廷出大力政策扶持才能维持。

    但开海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开海禁,大明势必固步自封,离世界的中心越来越远。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谢慎要了解开海禁的利弊,在其后遗症出现之前想出应对之法才是最需要做的。

    正当谢慎神思之时,鲁种田急匆匆的折返回来。

    谢慎见他一脸焦急,有些好奇道:“怎么,难道你亲自给老爷我去做羹汤了?”

    鲁种田面露难色道:“老爷您就别打趣了。出大事了。”

    “怎么了?”

    谢慎面色也阴沉了下来。

    “杨总督很急,叫您去一趟,具体的某家也不知道。”

    如今总督府被充作天子的临时行宫,巡抚衙门则被用来给杨廷和和谢慎住。

    二人各住了一个跨院,相隔不远,要去叙话是极为方便的。

    “嗯。”

    杨廷和的性子谢慎是知道的,没有大事他不会如此紧张。

    在鲁种田的侍候下换了件儒衫,谢慎便催步往杨廷和暂住的跨院而去。

    到了院中,见杨总督背负双手在庭院中踱步,谢慎赶忙迎了过去。

    “石斋公,究竟是什么大事?”

    “小阁老,这回可是糟了。”

    杨廷和面色阴沉,拉着谢慎走到石桌旁,二人各自撩起袍衫下摆坐定。

    “鞑靼人打来了。”

    “石斋公,这种玩笑可开不得。”

    谢慎笑了笑道:“在谢某印象中,鞑靼人可从没有直接冲着宣府来过。”

    九边之中,被鞑靼人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