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2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户也不会为了逃避朝廷税赋,多此一举的把土地投献在缙绅名下了。

    对于缙绅来说,多了一成利不多,少了一成利不少。他们不可能真正侵吞这些投献的土地,因为这是乡族制度的依托,一旦毁坏整个县乡的统治模式也将随之崩塌。

    对于他们来说,真正能大肆操控的是棉布的利。

    利用低价收取棉花,开设纺织作坊赚取巨额差利,才是这些百年世家的生财揽财之道。

    。。。。。。

    。。。。。。

第四百四十三章 钦差() 
这些缙绅本身既是地主,又是富商。

    如今朝廷一心推行新政,别管最后在全国范围内能否成功推行,至少在华亭县这一地是一定会贯彻到底的。

    反正迟早要挨这一刀,如今有机会选择挨在哪里还会因此获得好处,对于华亭县的缙绅来说肯定是可以接受的。

    但徐昙不这么想。

    徐家家大业大,不像寻常世家大族。

    不管是清丈土地还是更改商税都会对徐家产生很大的冲击。

    “怎么样,诸位考虑的如何了?”

    王守仁云淡风轻的说道。自始至终局势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徐昙之辈在他眼中就是燕雀而已。

    一直默然不语的吴瞻忽然大笑道:“县尊恐怕是在说笑吧。商税即便改制也是由朝廷去改。吴某说句不敬的话,京师一纸公令下来,大人还能讨价还价不成?”

    嘶,好毒辣的回击!

    都说打人不打脸,吴瞻这次却是要狠狠的打王县尊的脸啊。

    县令毕竟只是七品小官,即便吹出花来也弥补不了品级低的缺陷。

    叫这些缙绅完全相信一个县令的保证,确实很困难。

    方才那些缙绅被王守仁的气场震慑,故而没有反应过来。但他们现在经吴瞻提醒,方是醒悟过来,暗道好险差一点就被王守仁摆了一道。

    王守仁背负着双手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吴瞻。

    这让吴瞻十分尴尬,他说错什么了吗,为何王守仁一直这么看着他。。。。。。

    “本官当然可以保证。”

    王守仁目光如炬,犀利的眼神似乎能够穿透人心。

    他一字一顿道:“因为本官领受皇命,全权负责推行新政一事,小事立断,大事可直接写奏疏呈奏陛下。吴员外以为本官说的够了吗?”

    静默,死一般的静默!

    所有人都同情的望向吴瞻,这吴员外聪明一世竟然犯了这么严重性的错误。

    如此看来,王守仁不仅是华亭县令,更是钦差。

    吴瞻顶撞钦差,不就是找死吗?

    何况吴瞻还嘲讽质疑王守仁不能做主,这不就是在说天子不能做主吗。。。。。。

    王守仁若是有心整治他,大可以叫书吏记下这句话,那么吴瞻便要大祸临头了。

    “县,县尊。。。。。。”

    吴瞻也觉察出情况的不妙,连忙想圆回来。

    可他发现说出去的话是那么刺耳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既然吴员外无意参与商税改制事宜,那本县便不强求了。不过这清丈田亩一事还得吴员外配合。”

    吴瞻面色登时惨白如霜。

    王守仁只一句话他便失去了最重要的话语权,偏偏他还不能反击。因为对方是钦差,如果反击就等于是反击天子。

    一旁的徐昙暗道好险。如果刚才出头的是他,恐怕也跟吴瞻是一个下场。

    当然王守仁也算是给了吴瞻面子,并没有直接将吴瞻拿下,但这打脸效果已经是足够了。

    轻言细语间王守仁便将本地缙绅收拾的服服帖帖,直是叫人感慨。

    那些中小缙绅再不敢和王守仁对着干,便是吴瞻和徐昙也只得做起缩头乌龟来。

    一场酒宴吃出来这种效果,王守仁自然是满意的。

    在酒终人散后,他便出了县衙直奔府衙而去。

    此时松江知府赵吉正在后衙听雅醇居的头牌江灵儿弹曲,听闻华亭县令王守仁前来拜见直是面色大变。

    虽然自弘治以后世风奢靡,官员狎妓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但那毕竟不雅,不宜放到明面上来。

    江灵儿见府尊面露难色,咯咯笑道:“若是老大人有公干在身,奴奴便先告辞了。”

    “嗯。”

    赵吉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让江灵儿先离开。

    据他对王守仁的了解,此人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若是让他看到一个花魁出现在府衙后院中,还不知会搅起什么风浪来。

    江灵儿转身便要走,却被赵吉喝住。

    “慢着!从后门走!”

    江灵儿走后,赵吉暗叹一声自己是造了什么孽,招来了这么一个扫把星。

    据他京中的关系称,王守仁此次来华亭县是兼了钦差身份的。这一下王守仁这个县令竟然比赵吉这个知府更有话语权了。

    别家知府都是对县令颐指气使抖威风,可他倒好对王守仁不能说一句重话,还要全然放权,真是窝囊。

    但那能怎么样。这官场最不能得罪的便是钦差,不然一本奏疏呈上去,丢乌纱是小,掉脑袋是大。

    赵吉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去触霉头,便忍让一些吧。

    却说王守仁踱步走进府衙后院,见赵吉正自在一老槐树下的石桌旁坐着,便径自踱步而来。

    “下官拜见府尊。”

    赵吉心道小祖宗啊,你可别喊下官了。

    “守仁,咱们不是说好以兄弟相称了吗?你这就见外了。”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惠之兄!”

    王守仁也不矫情,当即改口道。

    “惠之兄好雅兴,这有酒有菜的,却不知与哪位仁兄对饮。”

    见石桌上摆了满满一桌子酒菜,连酒具都是两副,王守仁遂出此言。

    “哈哈,什么都逃不过守仁之眼。实不相瞒,愚兄这是等你来啊。”

    “等我?”

    王守仁十分不解的问道:“惠之兄为何会等我?”

    赵吉心中叫苦,却不得不和然说道:“守仁在为推行新政忙碌,有了结果恐怕也会和愚兄讨论一二吧。”

    “惠之兄真是料事如神!”

    王守仁感慨道:“我刚刚在县衙设宴,广邀本地缙绅赴宴。在宴席之上,稍稍敲打了他们一番。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我这次来便是想要请教一番惠之兄,接下来该怎么做?”

    赵吉差点翻了白眼。

    你人都请了,威风也抖了,还来请教个什么?这分明就是先斩后奏嘛!

    不过他却不得不压下性子和声道:“守仁你与这些缙绅打交道的时间短,对他们的脾性恐怕还不太了解。这些人向来是人前一面人后一面,他们作的保连个屁都不如。要想安心,还是得叫他们立下字据。”

    。。。。。。

    。。。。。。

第四百四十四章 开诚布公() 
“惠之兄教训的是。”

    王守仁笑着道:“不过,某倒是觉得他们不敢阳奉阴违。”

    赵吉讪讪一笑道:“如果守仁觉得他们顾忌的是你钦差的身份,那恐怕要失望了。说句大不敬的话,钦差也只有我们这些官身的人怕。他们虽然是缙绅,和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毕竟不算官员,完全不必怕你的。”

    王守仁摇了摇头道:“他们是可以不怕,但他们的族亲却不能不顾忌。便说那吴家,朝中有个做侍郎的在,怎么也会投鼠忌器。”

    “守仁若是这么说,确实也有道理。”

    赵吉话已经说的够多了,王守仁既然想要一条道走到黑,那就由他去吧。

    “这清丈土地是第一步,更改商税是第二步。这两步走好,新政才有继续推行的可能。”

    虽然身为钦差,但毕竟明面上他的身份还是县令,新政想要得到全面推行还得赵吉这个知府点头。

    王守仁思忖再三还是决定将他的想法说与赵吉听。

    “这两步都走好了,新政不就是成功了吗?”

    赵府台大惑不解道。

    “接下来便要给商人好处,叫他们把银钱投到办厂上来。”

    “办厂?”

    王守仁笑了笑道:“这还是小阁老率先说的,他解释了许久我才明白。这厂指的不是东厂、西厂,而是作坊。譬如织布作坊,织锦作坊。诸如此类。”

    “这。。。。。。之前难道就没有作坊了吗?”

    “这不一样。”

    王守仁又将谢慎解释给他的东西解释给了赵吉。

    赵府台也是聪明人,当即明白了王守仁的意思。

    “这。。。。。。这真的可以吗?”

    在他的印象中,这种规模的作坊只有宫廷织造局可以达到,让民间这么大肆召人揽利似乎有些不妥吧。

    “这是小阁老的意思。”

    王守仁淡淡道:“如果不允诺给这些商贾好处,他们肯定会闹事的。”

    赵府台直想翻白眼,心道你要割人家的肉,人家能不闹事吗?

    “守仁的意思是,以此诱惑这些缙绅为朝廷所用?”

    “他们若是能够转性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也不强求,还有别的商贾可用。”

    在大明朝四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商贾却多的是。

    那些缙绅虽然也都涉足商业,但毕竟是大地主出身,思想上还有诸多禁锢,在某种程度上不如市井出身的商贾有魄力。

    王守仁要推行新政,用这些市井出身的商贾显然更为合适。

    “恩,眼下看这么做确实是最合适的。”

    如果王守仁二话不说直接绕开了这些本地缙绅,肯定会另缙绅不满,这些人联合起来抵制新政,那么王守仁也会陷入麻烦。

    虽然以他钦差的身份最终肯定能够解决麻烦,但却要平白耗费很大的精力。

    而如果王守仁提前给这些缙绅打过招呼,给了他们机会,肯定会有不少缙绅愿意与他合作。至于剩下那些冥顽不化的也就无需多言,弃之如敝屣即可。

    对赵吉王守仁其实也是这么个态度。他并不是想要用钦差的身份来压赵知府,而是希望赵知府在大方向上和他达成共识。

    他不需要赵吉站到缙绅的对立面,他只希望赵吉能够不要拖后腿。

    为官难,为父母官尤难。

    此时此刻,王守仁才体会到谢慎的不易。

    他治的不过是一县之政,在执行过程中都遇到了这么多的麻烦。四明可是要面对整个大明朝推行新政啊!

    朝堂之上明枪暗箭,有无数人等着你犯错,稍有不慎就会被对方抓住把柄。

    四明这次的新政难就难在这里。

    如果新政大获成功,自然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他王守仁和谢慎都会名垂千古。

    而一旦新政失败,反对者就会一齐跳出来给推行新政的人炮制罗列出一堆的罪名。

    政治从来就是如此。

    在这个游戏中没有对错,只有胜负。

    从府衙出来后王守仁直接回到县衙。赵知府那里打过招呼他便放心了。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倒没必要抠到细微,顺其自然就好。

    来到后衙书房,王守仁提笔研墨写了一封长信。

    信是写给谢慎的,将他抵达华亭县后的主要举措一一说明,并询问了谢慎的意见。

    虽然信件往来京师松江少说也得一个月,但沟通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在推行新政这种事情上,王守仁可不敢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毕竟四明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