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他便识趣的退了出去。

    谢慎奇道:“这刘太监还喜欢打拳?”

    宁益捋着胡须道:“这有何奇的,无非是强身健体罢了。不是老夫说你,你这身子也太羸弱了,该多练练。”

    谢慎讪讪一笑道:“晚生平日里醉心于举业没有太多空闲,不过现在距离春闱还有半年,倒是可以找时间学一学五禽戏。平日里耍上一耍倒也不耽搁求学读书。”

    二人结伴往前走去,果然见到刘太监在打拳。

    谢慎十分礼貌的站定看着刘文将一整套拳法打完。

    在一些野史杂记中,太监往往是与神秘武功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在后世文学体现的更为淋漓尽致。

    不过谢慎并不认为刘文也是个大内高手,他打的最多也就是个健身功用的拳法罢了。

    刘太监吐气收神转过身道:“宁员外,咱家刚刚这一套拳打的可有精进之处?”

    宁益笑声道:“刘公拳法愈发纯熟了,老朽自愧不如!”

    太监也是喜欢听恭维话的,他笑吟吟的拉住宁益的手臂道:“若是宁员外喜欢,咱家可以教你。”

    虽然刘太监还没有竖起兰花指,但谢慎却已经感受到一股恶寒,要不是念着此行要得到个靠谱说法早就拂袖而去了。

    “谢解元也来了?好,好啊。咱们快到屋里说!”刘文眼中闪过一道光彩,当先迈步朝书房而去。

    三人进到书房分主客坐定,刘太监便咳嗽一声道:“谢解元乡试折桂真是可喜可贺啊。若不是前几天染了风寒咱家也想去鹿鸣宴给谢解元道个喜呢。”

    谢慎拱手谢过,心中却道幸好你没来,不然读书人欢庆的鹿鸣宴就要被毁了。

    这倒也不是他对太监有偏见,实是因为二者的圈子几乎没有交集。

    私下里见面相处自然另说,但要在鹿鸣宴这种文人相庆的场面和一个镇守太监相伴谈笑,谢慎实在是做不出的。

    既然要在文官圈子里混,谢慎就不能太过自我了。

    双方各自说了一些场面话,那刘文便不再遮掩,沉声道:“想必宁员外已经将事情和谢解元说过了,谢解元可还有疑惑之处?”

    谢慎稍稍平复了心情,朗声道:“这合作方式刘公可有见教?”

    刘文捻了捻手指道:“这个咱家不想去管,全凭谢解元操办,不过有一句丑话咱家说在前面,咱家不可能给谢解元留下任何凭据。”

    谢慎点了点头。

    这在他的意料之中,首先朝廷或者说天子让刘文以私人名义和谢慎接洽就是想好了甩锅的。

    而刘太监自然也不傻,肯定考虑到万一出事自保的问题。

    要想自保就不能留下任何的凭据。双方合作全凭自觉和默契,对双方自然都好。

    退一万步讲,刘太监是替天子背锅的,将来真出了事情只要没有凭据天子也不会把刘太监怎么样。而谢慎自然也保全了名声,最多损失一些钱财。

    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谢慎也没有理由拒绝。

    “自该如此。”

    谢慎稍顿了顿,继续道:“只是小子不过是一区区举人,这沿海州县还需要刘公去知会一声。”

    以刘太监镇守太监的身份,只要给沿海各州县的父母官提前打好招呼,自然一切好办。

    而且只需要刘太监带个话,不需要留下任何纸质证据。

    谢慎本以为刘太监会马上答应,谁曾想这位却是摇了摇头道:“这件事咱家不能答应谢解元!”

    若非要保持儒生形象,谢慎当即就要跳起来骂娘了。

    合作就要有合作的诚意,刘文这样推脱怕是没有什么谈下去的必要了。

    宁益仿佛看出气氛的尴尬,咳嗽一声道:“这件事便交给老夫好了,刘公出面确实不太合适。”

    谢慎一时有些云山雾罩。

    宁员外去说?宁员外去说有什么用?

    宁员外虽然家财万贯,但在官场上却是一个过河卒子的地位。难道要靠砸钱让这些州县父母官点头吗?

    不过细细一想,谢慎就明白了刘太监的意思,刘文应该是想让宁员外去做这个中间人,这样便可以把此事和他撇开。

    毕竟刘文即便不留证据,但若是派出的人是镇守太监府出去的,总归是心里不踏实。

    镇守太监的身份太特殊,几乎就是天子的耳目,一旦遇到了海瑞这样的愣头青,就会把事情搞得无法收拾,天子的名声很有可能受损。

    刘太监是将最坏的可能都考虑到了。

    但宁员外又是图的什么?他肯这样替刘太监跑腿担风险,不会仅仅为的是小小利润吧?

    难道是暗地里刘太监和宁员外有什么合作,或者说刘太监允诺给宁员外什么好处?

    当然这些不该是谢慎管的,他也没必要管。

    刘太监去打招呼也好,宁员外去游说也罢,只要不叫他出面就好了。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分成了。

    谢慎深吸了一口气道:“刘公以为该如何分利?”

    刘太监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很简单,你和宁员外各一成,咱家拿八成。”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京师我来了!() 
起先谢慎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见刘太监一脸严肃他便明白这不是在开玩笑。

    不得不说谢慎还是极为有涵养的,若是换了旁人或许直接就跟刘太监翻脸了。

    他当然明白刘太监口中的八成利是天子拿。

    但即便是天子也不能这么不讲道理吧?

    啥都没干就要直接拿八成利,这不是抢吗。。。。。。

    可是跟天子是没法讲道理的。谢慎要么选择接受,要么选择拒绝。

    拒绝的后果很简单,他有可能像唐寅、柳永一样一辈子做个潇洒的名士,再也无缘仕途。

    谢慎是立志要做大事的人,岂能因为计较种棉收益而得罪了天子。

    细细想来,也只有忍痛接受了。。。。。。

    刘太监早就料到谢慎会接受,笑吟吟的说道:“谢解元果然是识时务的人,这件事情你就放心好了。咱家会安排的滴水不漏,绝不会让人指摘出你半点不是。”

    稍顿了顿,刘太监又补充道:“不过有件事咱家得提前跟谢解元说清楚,这件事绝不能对外透露半个字。”

    说这话时,刘太监眼中射出两道寒光,谢慎下意识的咽了一口吐沫,讪讪一笑道:“刘公放心好了,此中轻重谢某拿捏的准。”

    “这便好。”

    刘太监背负双手,踱了几步道:“事情不需要急着办,毕竟棉花得等到来年四五月才能种,不过先得吩咐下去,切莫要临了手慌脚乱。”

    这话明显是说给宁益听的,谢慎并没有表态,只是静静听着。

    对于这个刘太监,谢慎说不上有什么好感,但也绝不反感。

    主要是这厮很实诚,并不藏着掖着。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虽然谈不上交心,但至少不需要时刻防备着。

    相较之下,文官群体里的一些人就有些不厚道了,不仅互相算计、倾轧,甚至还进行人格攻击、诋毁个人形象。。。。。。

    “咳咳,刘公若是无事,谢某便告辞了。”

    谢慎来镇守太监府是“谈生意”的,不是来作客的。

    如今既然生意已经谈完了,自然没有继续留下去的理由。

    刘太监点了点头,算是默许。

    宁益显然也不想多留,便和谢慎一起离开了镇守太监府。

    。。。。。。

    。。。。。。

    这边谢慎和宁益刚出了镇守太监府,薛举便从屏风外踱步而出。

    “刘公,你真的信这谢慎?”

    薛举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刘文冷笑一声道:“皇爷吩咐下来的事情,咱家照办就是,多说无益。”

    薛举连连点头道:“即便这小子存了歪心思,有宁益在旁边提点,也不会坏了刘公的大事。”

    刘文猛然抓住薛举手臂,在薛举手心写了一个忍字。

    “刘公。。。。。。”

    “刘德现在动不了。”

    刘文摇了摇头,叹息道:“皇爷信他,首辅徐阁老信他,唯独后宫张娘娘和寿宁伯在唱反话,尚撼动不得刘老儿的地位。”

    “可是。。。。。。”

    薛举心有不甘的攥紧拳头,还要再争辩。

    “没什么可是的。薛大人你自己身上都不干净,就先不要觊觎巡抚之位了。”

    刘文的态度十分强硬,直把薛举噎的说不出话来。

    也许是觉得太过不近人情,刘文口气稍稍和缓道:“司礼监那边也是挂记着你的,即便这次不能扳倒刘德,过些时日也会给你谋一个佥都御史的职位。”

    “刘公还不知道薛某吗,薛某只想在江南行那鱼水之欢,实是无心政堂庙宇之争啊。”

    “荒唐!”

    刘文眼神阴鸷的扫过薛举,把薛布政使吓得一个趔趄险些摔倒。

    “你知不知道咱家为了你这点破事废了多少唇舌?你若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咱家必定第一个废了你!”

    嘶!

    薛举倒吸了一口凉气,强自挤出一抹笑容道:“方才薛某是玩笑了,刘公放心好了。薛某一定为刘公鞍前马后,赴汤蹈火。。。。。。”

    此时此刻,薛举才明白站在他眼前的不是一个羸弱的阉人,而是一个手段狠厉的修罗阎王。

    。。。。。。

    。。。。。。

    谢慎回到平安坊的家中,便把自己关在屋中,仔细思考着接下来的打算。

    这件事事关重大,他是不打算向别人说的,便是王守文、谢丕、大哥大嫂都不行。

    具体的事宜有宁员外去办,不需要谢慎出面,但谢慎也有督查棉花种植的责任。

    好在不用出钱不用出力,赚一成的利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谢慎只希望弘治天子拿了这么多的好处,能够稍稍给他一些福利。比如中进士后直接点选个庶吉士,又比如散馆后能分到吏部去历练。。。。。。

    接下来一连三日,谢慎都在参加各种宴席。

    实在不是谢慎想出风头,这人出名了各种起了攀附心思的都会主动找上门来。

    偏偏这些人也算是同榜同年,他不好直接推脱,只得勉强硬着头皮应酬一番。

    有时谢慎都觉得自己有些暮气。。。。。。

    好在应酬和酒宴并没有消耗谢慎太多气力,待少年乘船回到余姚时还有气力面对小萝莉的如潮攻势。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谢慎好歹也是浙省乡试解元,完成了寒门子弟到举人老爷的蜕变,稍稍放纵一些还是可以。。。。。。

    不过放纵过后,生活还是回归了平淡。

    从秋高气爽到入冬,谢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去做,除了每天读读书保持脑子运转,就是给小萝莉讲故事。

    乡试和会试之间的间隔并不像少年想象中的那么长,一晃眼便也到了。

    总的来说中了解元后谢慎的心态更好了,不管读书还是作文都有举重若轻的感觉。

    临行前,少年怅然的望了一眼熟悉的余姚城,暗暗发誓再回乡时一定要身着锦衣绯袍,光耀门楣。

    从余姚至杭州,乘船沿着大运河一路北上便也到了京师。

    这一路并没有经过换船的折腾,故而极为顺利。但饶是如此,仍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