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首辅-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鸣宴上吟诗自然要应景,作为新科举人最应景的自然是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了。

    谢慎作为新科解元,又是文坛魁首,自然是逃不掉的。

    在众人半是起哄下谢慎负手而立,幽幽吟诵开来。

    “举世觅仲连,乃在海中岛。

    往问齐赵事,默然望林表。

    灌园于陵中,绝食太枯槁。

    神龙亦见首,不然同腐草。

    虚言托泉石,蒲轮恨不早。

    登朝表宿誉,食肉以终老。”

    一诗吟诵完,坐在上首的鸿胪少卿季安拊掌赞道:“好诗,谢解元不愧有诗坛鬼才之称,好一句‘登朝表宿誉,食肉以终老’,这满座诸生,也只有谢解元有如此气魄。”

    谢慎冲季安拱了拱手道:“吾辈读书人如果不能以致君尧舜上为己任,不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祉,真是白读了这么些年的圣贤书!”

    谢慎对于这位季少卿并没有什么印象,似乎也就是茫茫历史长河中划过的一叶扁舟。不过这人看着面如冠玉,十分清秀,应该走的也是词臣的路子。

    四十来岁能够做到鸿胪少卿应该也是有两把刷子的,能够跟他结交一番也不错。

    嘶!

    好狂妄的小子!

    坐在另一桌的杜康心中如是想到。这诗作的是不错,不过也太狂妄了吧?

    他这次本是冲着解元去的,但解元却被谢慎抢走,只得了个春秋科的五经魁首。杜康本就心中不爽,如何还能让谢慎在鹿鸣宴上继续出风头?

    谢慎刚一说完,杜康便起身道:“谢案首这首诗作的确实不错,不过在杜某看来,实在是有些不切实际!”

    稍顿了顿,杜康继续说道:“肉食者有肉食者的道理,难道在谢案首眼中,衮衮诸公都是尸位素餐之辈吗?”

    这句话极为诛心,一经杜康说出便引起轩然大波。原本平和的宴会气氛被打破,各府县士子纷纷议论开来,寻思着一出好戏将要上演。

    谢慎暗暗皱眉,他可没有招惹这杜康吧,这杜康恁的跟一条疯狗似的见人就咬呢?

    杜康的这句话极为诛心,意思是说谢慎破落寒门子不知道上位者的难处,只会叫嚣邀取名望。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比的就是气势,你还别不服!() 
这便是把谢慎放到衮衮诸公的对立面上去,便是把谢慎驾到火上烤。

    问题是谢慎本身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借诗明志而已,却被杜康这厮抓着不放,甚至是借题发挥。

    现在谢慎有些骑虎难下了。

    要知道除了他们这些新科举人,能够参加这次宴会的官员都是有头有脸的。

    刘巡抚、薛布政使、陈提学、季少卿,还有各个致仕的浙省官员。这些都是上位者、肉食者。

    谢慎的本意是站在新科举人的出发点,表达建功立业的愿望,是积极向上的。

    但经由杜康这么一说,竟然隐隐有肉食者鄙的意味。

    这要是不解释清楚,误会可就大了。

    谢慎冷笑一声道:“杜同年此言差矣,谢某只是说吾辈读书人应当致力于为陛下分忧,心忧庙堂社稷,却是并没有表达对诸公的任何不满。杜同年这么说,难道是因为杜同年心中是这么想的?”

    “你!”

    杜康经试选的就是春秋,论嘴上功夫他自认为不会比谢慎差,可现在竟然隐隐落于下风。

    “谢解元既然说没有讽刺诸公之意,何不再作诗一首解释一番?”

    “依本官之见,恐怕不必了吧。”

    陈方垠陈提学沉默,薛布政使薛举亦是沉默,就连陆渊也保持着沉默。

    谢慎想不到第一个站出来替他发声的竟然是没有任何交情的鸿胪少卿,也就是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季安。

    讽刺,真是讽刺啊!

    薛举就算了,但要说陈提学和陆渊,哪个都比鸿胪少卿季安更应该站出来吧?

    不管他们有什么理由,总归是叫谢慎寒心了。

    杜康虽然对谢慎怀恨在心,但本次主考官都发话了,他还能说什么?

    愤恨的挥手回到席间,他兀自端起一杯酒来一饮而尽。

    言志诗比拼的就是一个气势,现在谢慎当先吟诵出一首好诗来,把气势占去了大半,杜康便是再作出一首诗来也势必要被谢慎压上一头。

    何况在杜康看来,这谢慎一定是早有准备,等季大人宣布鹿鸣宴开始他便一举把准备好的诗吟诵出来以邀取声名。毕竟举人就已经获得了做官的资格,谢慎以此诗明志,既可以赢得一个志存高远的名声,又可以在诸位大员心中留下个深刻的印象,可谓是一举两得。

    杜康如果硬要作诗,临时作出的诗肯定无法与谢慎所作相比,反倒是落了下风。

    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

    鹿鸣宴可不只有赋诗这一环节,杜康相信只要他悉心留意,一定可以等到谢慎犯错,进而将风头夺回来。

    杜魁首心中这么想着,内心的不平稍稍压下。

    随着鹿鸣宴的深入,开始还有些拘谨的众举子纷纷放开了手脚开始放浪形骸,颇有几分魏晋名士的意味。

    谢慎起初是不想这么放浪的,但挨不住众人皆是如此,他若是不为所动倒是显得举世皆浊我独清了。

    不过有一点谢慎却是不屑的,那就是无休止无底线的八卦。

    想不到浙省这些新科举人也都是兼具少女心啊。

    正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少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在这些新科举人口中描述的绘声绘色,倒也是奇了。

    谢慎摇了摇头,兀自感慨,不愧都是读书人嘴皮子上的工夫就是厉害。

    “章兄听说了吗,谢解元已经跟徐家定下了姻亲,一旦进士登科就要娶徐家千金呢。”

    “有这回事?不知这徐家是哪个徐家?哪家能够召得解元郎作婿,真是福分啊。”

    “自然是蜀阜徐家,咱们这解元郎未来的老丈人就是当朝工部侍郎徐贯徐老大人!”

    “徐侍郎?啧啧,这倒也对。一个是解元,一个是侍郎千金,门当户对啊!”

    “听说徐侍郎在谢解元还是秀才时便看上了他,这眼光真是好啊。”

    “这你便不知道了吧?能作出临江仙、桃花庵歌的人才学怎么会差?再说了谢解元可是连中小三元,岂是一般的秀才可比。”

    “这倒也是。如今谢解元连中四元,又有了徐老大人暗中相助,前途无量啊。”

    “这科举中的事情倒也罢了,真正将来入了仕途,徐侍郎的作用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若不是正自饮酒,谢慎险些笑出声来。

    怎么聊着聊着就聊到他的身上了。。。。。。

    “不过徐老大人毕竟已经是花甲之年,顶天也就是做到外朝尚书,入阁怕是不太可能了吧,能够给谢解元的助力有限啊。”

    “谢解元本身才学出众,只要稍稍有人提携便能扶摇直上,有徐侍郎的助力便足够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谢慎听到这里不禁暗暗皱眉。

    芊芊的相遇让他相信了一见钟情,将来谢慎确实是想把芊芊娶回家来。这当然和政治婚姻无关,完全是因为芊芊这个人。

    不过既然娶得确实是徐贯的女儿,谢慎也免不了多想一些。

    徐贯是宣德八年生人,而今年已经是弘治八年,细细算了算,徐贯已经六十二岁的高龄了。

    人活七十古来稀,六十二也不比古稀之年差多少。

    如果按照正常历史走向,徐贯应该会在弘治九年被擢升为工部尚书。

    不过除却加封的太子太保头衔,这应该是徐贯生前做到的最高官职了。

    再之后徐贯会在弘治十三年致仕,弘治十五年这位一代治理水患的能臣就会寿终正寝。

    也就是说如果历史的进程不变,徐贯最多只有五年的政治寿命,七年的阳寿?

    天哪。。。。。。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为啥网络历史小说中的男主角动不动就能觅得一个内阁首辅、次辅,再次也是个吏部尚书做岳父?要么就是跟皇帝、太子是铁哥们,封个异姓王爷当当。亦或者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是拜把兄弟?

    为啥谢慎好不容易找到个有背景的岳父还是个马上就要乞骸骨致仕的人?

    谢慎只能安慰自己,运气是守恒的。

    他和芊芊是一见钟情,不是单纯的政治婚姻,故而不太可能在感情和政治收益上都大丰收。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解元郎也要被催婚啊() 
要知道内阁首辅、次辅的权力可比六部尚书的权力大的多。

    六部尚书听起来拉风,实际只是虚衔。

    退一步说,内阁成员还可以兼任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中,最尊贵的就是吏部尚书,吏部掌着人事任免权,故而吏部尚书有天官之称。

    除了吏部便是户部和兵部显贵了。再之下是刑部。

    像徐贯这样的工部元老也就是垫底的命。礼部虽然也没啥实权,但是胜在清贵啊,将来补入内阁机会比工部不知道大了多少。

    徐贯的政治寿命所剩无几,加之工部这个位置实为鸡肋,能够给谢慎的仕途帮助确实十分有限。

    不过聊胜于无吧,如果谢慎没有遇到芊芊,没能被芊芊喂药,没能和芊芊一见钟情。。。。。。

    那么谢慎可能连徐贯这个助力也不会有。

    徐贯的政治寿命所剩无几,但也算尚有余温。

    工部尚书和内阁首辅、次辅没法比,和其几部也没法比,但是总好过无依无靠。

    工部尚书再怎么说也是一部之首,多少有些面子。

    面对同榜同年的议论,谢慎摇了摇头兀自饮酒。

    老实讲,他还没有做好进入官场的准备。因为一旦进入官场就意味着摒弃掉一些引以为傲的东西。虽不见得就要同流合污,但也绝不可能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

    正自想着,不少同榜同年都过来向谢慎祝贺,谢慎也都一一还礼。

    经过他的观察,来向他祝贺的人中唯独没有杭州府的士子,看来杜康的影响力真的不小。

    不过这些并没有什么相干,谢慎兴起之时吟诵开来。

    “李白谪夜郎,杜甫困庸蜀。

    纷纷蜍志辈,昏塞饱梁肉。

    造物岂无意,与角去其足。

    末俗谀高位,文成贵珠玉。

    纵云咸池奏,我愚不能读。

    一言欲赠君,焚砚削简牍。

    此事属穷人,君其享百禄。”

    这明显是谢慎吟诵来来嘲讽杜康这样的俗人的。

    杜康是杭州钱塘人,根正苗红的世家子弟,受到的教育自然是传统世家那一套。

    官场中的蝇营狗苟从一开始就被灌输入这些族人的脑子中,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什么官大一级压死人,什么要适应官场,适应各种潜规则云云。

    这些耳提面命融入到这些世家子弟的骨子里,自然很难轻易改变,而这些却是谢慎最鄙夷的。

    如果作为一个穿越客都不能有勇气和胆量作出改变,那穿越的意义就没有了。

    杜康正自饮酒,听得谢慎又吟诵了一首诗,当即暴怒。

    他吟诗就吟诗吧,偏偏这诗还意有所指。

    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