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云说的都是实话,颜良顿时沉默了,自己在袁绍手下忠心耿耿,一直自比为袁绍帐下最忠心的武将,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仅仅就因为那几句流言蜚语,各城守将不放自己入城倒也罢了,袁绍居然还派吕布前来把自己除掉。

    文远见颜良沉默,知道赵云的话已经生效,遂趁热打铁道:“颜将军,袁绍外宽内忌,生性多疑,这是他本性使然,若他能对颜将军深信不疑,任我千般用计也离间不了你与袁绍的关系,所以出现这种装款,原因并不在将军,而在袁绍身上。”

    颜良的心猛的被触动了,文远的话仿佛给他拨开冲冲云雾,令他迷茫的思绪豁然开朗。

    张辽的反间之计之所以奏功,责任不在自己,而在袁绍身上!

    曾经,颜良也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值得终身报效的明主,此人出身名门望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于天下。此人更是年少成名,交游广阔,天下名士争相颂扬,此人辅佐朝廷,诛杀阉宦,敢于在朝堂上横眉怒斥国贼董卓

    这些光环是如此的耀目,将他身上的污点全部掩盖掉。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变故,颜良只怕是还看不清袁绍的为人呢!

    想清楚这些,颜良对是否追随袁绍已经不太在意了,对文远也不那么嫉恨了。

    此时唯一令他深恨的,便是吕布!

138收服颜良() 
第三更,求一下书友们支持啊有什么来什么

    本来吕布受袁绍之命除掉自己,这件事情颜良并不记恨,最令颜良记恨的是,吕布居然借此事在战场上将一时毫无防备的文丑从背后射杀!

    吕布的心机,颜良在交手前的那一刹那瞬间懂了,此人的野心不小,为了在袁绍军中拥有更大的权利,卑鄙的将文丑狙杀,自己和文丑,都是他通往更高权力地位的两块绊脚石,必须搬掉。

    一想到兄弟文丑堂堂一个光明磊落的汉子,居然被人从背后用弓箭暗算,身为文丑的结拜大哥,这口气颜良如何能咽得下去?

    “文丑的仇!我一定要报!”颜良最后在心中这样对自己道。

    想到这,颜良眼中闪过一抹熊熊的火焰,恨恨切齿道:“吕布呢?”

    赵云道:“吕布和高干见我大军赶到,带兵入了馆陶驻防,如今正与我军在馆陶对峙,相持不下。”

    文远正色道:“颜将军,如今你已经无处可去,可愿追随于我,一同共创大业?”

    颜良思忖了一番,仰首深深的看了看文远,文远见他犹疑,又道:“将军勇武,辽早就心存仰慕,所以才令谋士定计把将军请到帐下,将军若肯为我效力,日后我必与你肝胆相照,永不相负如果将军有别的打算,我也绝不留难,将军伤好之后尽可自行离去,我绝不留难!”

    颜良一怔,有些不相信道:“你肯放我离去,不怕我日后再与你为敌吗?”

    文远傲然仰首道:“人才难得,我欲成大事,当然希望能将像将军这样的人才招致麾下,至于将军要与我为敌,我欲造福万民,平定天下,若连一点小小的困难的经受不住,这些岂不是一句空话?”此话说完,文远身上散发出浓浓的威势,令颜良不敢逼视,倒是文远身后的赵云、张颌诸将,看向文远的眼神则更加狂热了。

    别的不说,就是论起眼前的文远展现出来的气度,袁绍就已经略有不及,令颜良颇为心折了

    颜良不自觉的拿眼前的文远和颜良做起了对比,不站在袁绍一方的立场上,这也是他第一次从客观的角度对袁绍做出评判。

    袁绍家世名气、身份地位无疑是当世一流的,不过总觉着袁绍势力中有一种流于形式的虚伪,帐中谋士只知道勾心斗角,袁绍本人只注重排场名声,对士卒部下根本没有太多的关心,袁军虽然精锐,不过和巨鹿军相比就难免要差上一筹了。

    而张辽此人虽然出身寒门,不过麾下将士确实对他绝对忠诚的,这从赵云、张颌等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得出来。

    而且没有亲身体验不知道,颜良驻守曲周三个月,对于文远在巨鹿施行的那一套军政制度颇为熟悉,巨鹿士兵强悍的战力,顽强的意志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张辽崛起的惊人迅速,短短三年就已经聚拢了那么多的文臣武将,这一支势力所展现的勃勃生命力只怕当今天下罕有诸侯能与之相比的。他相信假以时日,如果进展顺利的话,张辽必定能达到旁人不能达到的高度!至于再远的事情,颜良就实在想不到了。

    这样的有魄力的主公,这样有凝聚力的势力,不正是贤臣良将梦寐以求想要投效的吗?

    思忖了一阵,颜良冲文远俯身拜道:“将军胸襟气度,颜良着实佩服,若蒙将军不计前嫌,颜良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此言当真?”文远失声惊叫道,他实在太兴奋了,以至于激动了半天才发现颜良还拜在自己脚下。

    文远连忙上前将颜良扶起,大笑道:“将军快快请起,都怪我一时激动太忘形了,将军肯相助,是我巨鹿上下之福,我军必如虎添翼啊!”

    “拜见主公!”颜良见文远完全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心中也暗自感慨,这样的主公比起虚情假意的袁绍贴心多了!

    “恭喜主公再添一员虎将!”张颌衷心祝贺道。

    “颜将军,你我日后可有机会好好切磋切磋了。”赵云也呵呵笑道。

    “颜将军武艺过人,上次厮杀某就差点死在他的刀下,下次我也要多向他请教呢”

    几个武将此时也一一表态,这么一番亲切的交流,几人的关系顿时拉近了。

    颜良很喜欢这种气氛,不过他心中还有一件事情没有当面明说,加入文远军中,他还为了完成一个心愿。杀了吕布,为文丑报仇!

    汉初平三年十月,冀州刺史张辽率兵反攻曲周。十二月,曲周城破,降卒数千。同十二月,张辽挥兵东进入魏郡,屯于馆陶城西十里之外,兵逼清渊、馆陶、元城一线。冀州牧袁绍大惊,急遣吕布、高干为大将,文丑副之,率两万兵马北上救援。

    阵上,大将文丑被斩,颜良降于张辽,吕布、高干击张辽,不胜。不数日,巨鹿大军至,吕布、高干见敌兵势大,遂率兵屯于馆陶,于文远遥相对峙。

    这两月间,冀州乱成了一锅粥,中原其他地方的战争进行的也如火如荼。

    十一月,操辟陈留毛玠为治中从事,玠言于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操纳其言,遣使诣河内太守张杨,欲假涂西至长安,杨因曹操助袁绍与文远为敌之故,不听。

    十二月,南阳袁术领兵犯兖州,屯兵封丘,威胁曹操后方,曹操与济北编选青州黄巾青壮入伍,号青州兵,回师与袁术抗衡。

    十二月,扬州刺史汝南陈温卒,袁绍以山阳太守袁遗领扬州刺史,袁术派兵击破之。遗走至沛,为兵所杀。术以下邳陈瑀为扬州刺史。独据南阳、豫州、扬州以及兖州部分地盘,声威大盛!

139青州群雄(上)() 
豫州、兖州、扬州战云密布,青州那边也没有安生多少。

    冀州之争引起了许多连锁反应。

    十一月末,青州黄巾大帅徐和宣布接受冀州刺史招安,起兵响应讨伐袁绍。挑拣精兵八万,会同青州刺史田楷(公孙瓒所封)、平原相刘备、北海相孔融一同出兵。

    此前袁谭、臧洪领万余兵攻打平原甚急,闻青州大军至,忙勒兵往发干屯驻。

    发干,距离馆陶只有二百里左右路程。

    十二月末,青州兵入魏郡,大军将发干团团围住,青州刺史田楷、平原相刘备、北海相孔融,青州黄巾大帅徐和、裴元绍、国渊等往馆陶拜谒文远。两军约十余万众会师于魏郡东北。

    确切的说十五六万,如今文远在兵力上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何况文远还有后手!

    短短两个月,北面东面两条线的攻守形势突然逆转,袁绍闻报顿时大惊,危急存亡时刻,袁绍再也顾不上什么什么天气寒冷,不宜出兵。亲提五万兵马大军据守元城,与馆陶吕布、高干,发干袁谭、臧洪呈掎角之势,固守不出。

    同时下令征召魏郡十六岁以上男丁入伍,旬月之间,得新兵五万余众。

    踏入一九三年,天气依旧是那么寒冷。冀州魏郡地界时不时的会下上一场雪。冀州千里地界一片白茫茫的。

    馆陶城西郊二十里的大营外,文远和十数员文武官将策马立于营门之前,静静的等待着客人的来到。

    由于之前文远军冬季作战,花了两个月时间把曲周攻下,等进兵至馆陶一线时,军士们已经相当疲惫了,又因为天气寒冷,军中许多士兵都出现了冻疮、冻伤等病状,幸亏军中有以华佗为首的足够医匠救治,部队才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减员。

    不过无论如何,这样的天气实在是不适宜出兵攻伐的,所以文远自打率兵攻下曲周进入袁绍势力范围之后,就令人在魏郡馆陶一线扎下营寨,放慢了进攻的节奏,坐等开春天气转暖,冰雪融化。

    而对面的袁绍也在积极构筑这防御,馆陶、元城、发干这三座城池城品字形互为犄角,方圆两三百里内的区域内旌旗如林、岗哨如雨、到处是袁军士兵,袁绍在这一片布置了八万人马。

    袁绍将自己所有的主力都布置在这片区域,邺城内还留着五万刚刚招募,正日夜操练的新兵,可以说为了应对来自文远的压力,此战他已经孤注一掷了!

    其实也难怪袁绍如此惊慌,文远此次汇集的力量空前强大,冀州各郡的联军五六万人,从青州赶来的各方联军加在一起也在十万上下。这么多的兵马汇集在冀州自己的地盘上,这样的情况比起去年和公孙瓒争霸冀州的几场战斗规模更大,情势也危急多了!

    出于兵力、天气等等方面的考虑,袁绍也不敢出兵攻击,只是一边屯聚重兵紧守城池,一边抓紧时间操练新兵,构筑防御体系。

    双方同时按兵不动,所以一九三年初的冀州显得格外平静一些。

    虽然平静,不过文远并没有闲着,今天他在等着一群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来亲自带头。

    东面白茫茫的地平线上远远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几个身披铁甲斗篷的骑兵踏破碎雪奔驰而来,不多久,大群大群的军队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东方远处。

    “来了!”文远迎着寒风轻声道,众人精神一振,仔细整理衣着甲胄。

    文远凝目望去,只见东面来的军队数量虽然众多,却大致分成两股,一股数量较少,看装束旗号,应该是大汉官兵,另一股阵型杂乱无章不说,随便扯了根长棍束上布条就充当大旗,军士们的武器衣甲更是残破的惨不忍睹。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军事人人以黄巾裹头,这种打扮说明这支军队乃是被朝廷视为叛逆的黄巾兵,一支黄巾兵和一支大汉官兵一同赶路,而且井水不犯河水,这在当时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奇景了。

    此时来的正是青州的兵马,官军一派有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平原相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