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5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03进退不定() 
汉中。

    文远仔细的看过手上一封情报,轻轻的放在桌案一叠书信的上方。

    情报是臧霸送来的,信上明确说明,孙权已经在建业集结了十余万兵马,书信到日,至多半月就将北上。

    而在这封情报下面压着的,是另一封赵云送来的紧急情报,这封情报比臧霸送来的早了三天,说关羽已经率军渡过长江,赵云已命宛城守将吕翔紧急戒备,并且亲自调兵驰援南阳。

    乱了,整个长江都乱了!从上游的汉水,到整个长江,东西横贯数千里的漫长区域都散发出大战将至、风雨欲来的征兆。

    情报是魏延已经当众念了的,文远摊开手道:“各位都说说看吧,大家都以为这是个什么情况?”

    谋士高柔进言道:“很显然,主公,这是刘备担心我军趁势取西川,请孙权出兵牵制咱们呢!”

    文远点了点头,手指有节奏敲打着桌案道:“刘备向孙权求救应该没错,那荆州的动静又是怎么回事呢?”文远兵逼益州,刘备向孙权求救本在意料之中,可是荆州方面突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文远就有些始料未及了,情报上说关羽此次可算是荆州兵马尽出,就凭留守司州两万战兵两万辅兵抵挡他那八万大军恐怕有些为难了,而且司州不像徐州,这里如今已是汉献帝驻跸之地,若是让关羽攻到了河南地界上,那孙刘联军的士气势必大振,对那些保汉兴刘的势力、乃至整个天下民心的影响可就大了!而万一关羽打进了洛阳,抢走了天子呢?那后果就将更不堪设想!当然,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谋士刘晔笑了笑道:“主公不必担忧,依我看这也不是刘备想出来的什么妙招,多半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想保全益州罢了。”

    文远又看了看其余众人道:“其他几位先生的意思呢?”

    众谋士纷纷道:“刘子扬所言极是,我等皆以为然。”

    文远眯眼沉思,照刘晔的说法,估计是刘备生怕孙权发动的晚,没办法吸引文远率大军回防,所以就让关羽领荆州兵过江,也能起到吸引文远注意力的功效。

    原来是这样

    文远手指有些走的敲击着桌面,陷入沉沉的思考,本来他确实已经下定决心就在近日攻打西川,却没曾想计划中的局部战争居然演变成一场与孙刘两家决战性质的大战!说实话,文远虽然对长江一线可能出现的变数有些准备,当初为征抽调兵马时,文远特意留下了司州、豫州、徐州的主将,可是兵力差距摆在那儿,防守又处于被动的一方,赵云、于禁、臧霸三人应对这样突然出现的巨大变故,不免显得有些勉强。

    现在问题就摆在文远面前了,怎么办?是继续进攻益州,还是暂时放弃、班师回防?

    可以想见,只要文远回去,关羽、孙权这两路兵马听到消息必然会退兵,毕竟凭他们的实力还不敢和文远的主力正面相抗,而且他们出兵就是为了强迫文远不在攻打西川的,既然目的已经达到,能不损失兵马岂不更好?

    可如果文远不回师的话,这两路兵马就会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关羽固然会为了救刘备拼尽全力,孙权又何尝希望看到三足鼎立的态势少上刘备这一只脚?

    思来想去,文远都拿不定主意,就此退兵文远实在不甘心,不退兵,有担心司州那边出现问题。于是文远摇摇头,只能问计与众人。

    “我有些拿不定主意,诸公以为眼下局面,是该撤还是该继续攻打刘备呢?”

    谋士徐庶道:“主公,庶以为西川暂不可攻,如今关羽兵指洛阳,若真让其胜了几阵,则天下必然震动,依我看不如领兵顺流而下,就势取荆州。”

    徐庶的话正说出了文远的担忧,而且取荆州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可!”谁料徐庶话音未落,刘晔便出声反对道:“主公,刘备以阴谋夺刘璋基业,如今蜀中民心并未归附,而我军已克汉中,益州此时必然大为震动,蜀人闻我大军压境,必然惊慌失措,其势必然瓦解,圣人云成者不悖时也!请主公切莫犹疑,速速行动!”

    可刘晔的话还没落音,又有人展出来反对,这次同样是文远极为依仗的谋士陈宫。

    陈宫道:“主公,子扬所言臣不敢苟同,蜀道艰难,易守难攻,刘备乃当世枭雄,有诸葛亮、法正为其出谋划策,又有张飞、黄忠这些勇冠三军的猛将领兵,蜀中一时是极难攻破的,而万一另两路兵马有所差池,主公到时必然悔不当初!”

    众谋士也附和道:“公台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我等皆赞同。”

    一时堂内的局势明显了,只有刘晔坚持趁势取西川,如果能胜则天下可一举而定,可谋士里大部分都赞同徐庶陈宫的意见,他们认为眼下应求稳而不宜激进冲动,攻打西川固然是大好时机,可是也不能不顾全局稳定。那意思就是以后西川有的是机会打,可是洛阳却一点意外都不允许发生。

    此时的文远有些纠结,虽然说他有从善如流、善于纳谏的好习惯,可是眼下虽然谋士们倾向班师的势头明显,可文远心里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不舒服,从下曲阳起兵至今已经二十余载,尤其是拥有了大半壁江山之后,文远急于完成当初的夙愿,让百姓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让天下一统,如今有这么一个消灭刘备的大好机会,虽然会冒极大的风险,可就这样让文远放弃,他心里实在有些不舒服。

    可是他现在也没有稳妥的方案拿出来反驳那些倾向班师、力求稳妥的下属,他也知道,继续攻打益州是一场风险极大的豪赌,没有一个解决孙权、关羽这两路兵马的办法,文远也不能踏踏实实攻打益州。

    文远左看看又看看,他多希望此时能有一个人站出来,提出一个解决难题的方法,能让他继续进攻益州。如果实在没有,他也只能从善如流,等下次机会再征讨益州。

    此时文远看向了郭嘉,后者似乎低着头在想些什么,嘴角泛着一丝淡淡的微笑,文远这才想起,一直到现在郭嘉都没有出声,对两种不同的意见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赞同。

    文远蓦然想到,历史上曹操在汉中时就没有采纳刘晔的意见,而那时候郭嘉已死,现在自己身边有郭嘉在,或许他能想到两全其美的办法也说不定呢?

004四大战区() 
想到这文远瞪了一眼郭嘉道:“奉孝,你今天好像有点太安静啊!”

    郭嘉“哦”了一声,赧然笑道:“主公莫怪,嘉刚才有些出神,所以才没有出声。”

    他深知文远的脾气,也知道文远这一瞪并非发怒,所以笑的很是轻松、

    文远追问道:“那你可想出什么办法没有?”

    如今堂下众人的意见大势已定,都赞成班师回救。而文远这时候问出这句话来,意思就相当明显了,显然是想听听不同的意见,不想就此罢兵!

    郭嘉领会了文远的心意,笑得更加淡定,道:“嘉刚想出来个大概,这就说给诸公听听。”

    说给诸公听听?意思是不是说和“诸公”意见不同?

    文远一听就来了精神,“嘿!奉孝快说!”

    “是!”郭嘉恭敬的一拱手,清了清嗓子道:“嘉以为此时不可退兵,主公宜按原计划趁势攻益州!”

    此言一出,文远大喜,而群臣大哗,陈宫问道:“奉孝既出此言,可是有办法破孙权、关羽两路兵?”

    陈宫所说的,同样是文远想要问的,如果不动用汉中主力就能解决孙权、关羽这两路兵马,文远打死都不会退兵!他真希望郭嘉说出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说服堂内大部分反对的臣属。

    郭嘉道:“嘉刚才一直考虑的就是这个,只要主公下一道军令,此两路兵马倒不难挡住。”

    文远急道:“奉孝快说,要我下什么军令?”

    郭嘉不答反问道:“主公征汉中前留下张郃、赵云、于禁、臧霸四位将军,不就是为了防备孙刘北犯牵制我大军行动吗?”

    文远点头道:“是啊!”他当初确实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才做出这样的部署。

    听文远如此说,郭嘉信心更盛,道:“既然如此,主公只需多下一道军令,给予其中两位将军更大的权限就行。”

    文远催促道:“奉孝你就快说出来吧!这么多人等着,你就别卖关子了!”

    文远表现的这般急切,一来确实是想知道郭嘉的办法,再有就是给郭嘉支持,毕竟这么多谋士反对,郭嘉没有自己的支持也不行。

    郭嘉会心一笑道:“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各州军团之上,在给予更高一个级别的军事任命,任命一些将军有权督统几个州的军事,将归于他们辖下的几个军团统一指挥调动。”说到这,郭嘉语气一转道:“当然,这样做会使兵权集中在少数几个将军手上,这几个将军需要对主公绝对的忠诚”

    文远听着也陷入了沉吟,郭嘉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将所辖十州划分成几个大战区,设置比军团都督更高一级的将领。这样的话,这几个被予以重任的高级将领就有权调动邻近或者后方州郡的兵力协助,挡住关羽、孙权两路兵马的任务并非不能完成。

    这样的做法自古以来比比皆是,春秋列国就以上将军统领全国之兵,近的就更不用说了,以前袁绍以大将军衔督统冀并青幽四州军事,历史上曹操也以丞相统领豫、兖、徐三州兵马。只不过这些实质上都是割据一方的诸侯。即便文远身边有绝对信得过的将领,可自古有兵就有权,下放如此大的军权,一旦开出这样的先例,形成兵权旁落的局面,对大晋日后的基业将有极大的隐忧。

    果然,听了郭嘉的话,顿时有一大票人乱糟糟的站出来反对道:“不可不可!此取祸之道也!兵马大权只能由主公一人掌握,怎能交到几个武将手中?”

    郭嘉之前考虑的就是这个,所以在没有想明白之前一直没有冒然说出口,后来见文远取益州意志坚决,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这才把想法说出。

    所以这个时候,郭嘉就需要文远站出来支持了。

    文远和郭嘉多年默契,不用郭嘉眼神示意,已经站起来道:“各位稍安勿躁,奉孝既然说出了这个办法,想来也有解决隐患的对策,听他说完,各位再议论未迟。”

    文远这一番话说完,下面顿时安静下来,都凝神听郭嘉如何应对。

    郭嘉此时已经一改脸上顽浮之色,郑重道:“其实诸公不必多虑,嘉所建议设立的这几个‘战区’只是权宜之计,待主公一统天下之后,便可将这些‘战区’撤除,我想以主公的识人之明,以及所任武将对主公的忠诚,并不会出现兵权旁落,尾大不掉的情形。”

    文远听了连连点头,事实确实如郭嘉所说的,文远统兵这么多年,和身边的武将不仅有君臣之义,私下里还大都有这过命的交情,别的不说,比方说文远让赵云、张郃二人去做这位高权重的战区司令,等到天下一统的时候再从他们手里收归兵权,以这两人对文远的中心,到时他们难道还能不答应?

    而之所以众人这次也没有再激烈反对,还在于郭嘉这话说的极有技巧性,想想你怎么反驳?难道说主公没有识人用人之明?这话说出来难保惹得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