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中早就垂涎三尺,虽然和张鲁还处在敌对的态势中,此时也不能不放下成见,派张松前去和张鲁沟通,表示愿意派出一部分兵力支援张鲁。

    正因为对文远的时刻关注,刘备这一次的动作很及时,时间点恰到好处!恰巧在杨柏兵败的时候张松来到了汉中,如果晚上几日,或许张鲁就已经丧失斗志选择弃械投降了!

    张松的辩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刘备在张鲁眼里名声并不怎么好(公孙瓒、袁绍、陶谦、刘表、刘璋、勉强还算上曹操,几乎每一个刘备投靠过的势力如今都已经烟消云散,尤其是刘表、刘璋,这俩人的基业如今还被刘备夺走)可是大敌当前,他也没别的办法啊!被张松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这么随便一忽悠,于是张鲁便答应坚决抵抗,等待刘备派来的援兵。

    不要奇怪张鲁为什么会如此轻易相信张松,更何况刘备和张鲁两家之前还处在敌对关系中。在利益面前,敌人也能变成朋友,不是有一句话这么说吗?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不是吗?

    而且刘备虽然确实想得到汉中,但一旦面对文远的争夺,他的底限就放的很低了,刘备宁可全力扶持张鲁也不愿看到文远得到汉中,就是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让文远得手!

    有了这么一个基本态度,刘备给张鲁开出的同盟条件自然很诱人,再加上刘备提前派人买通了杨松,在杨松和另外一个别有用心官员的规劝下,张鲁最终答应了和刘备结成秘密同盟。

    而有了这个同盟关系,刘备立即调动了早就驻扎在葭萌关的三万精兵,以黄忠为主将,法正为监军,星夜赶往汉中,听从张鲁的调用(这就可以看出刘备为了保住张鲁,做出了多大的让步了)

    三万精兵,这也是刘备手头上暂时所能调动的最大兵力了。因为被川中隐患突然的爆发绊住了脚步,才使得刘备没能及早的出兵汉中,而是带着兵马四处平乱稳定局势。不过隐患提早发现也有好处,经过诸葛亮这大半年的全力整治,西川大部分郡县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只有一小部分叛乱地区还处在大军围剿当中。所以刘备暂时只抽调出三万精锐,而等到来年开春之后,相信刘备就能将全部精力转向汉中。

    说了这么多,其实总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有刘备的帮助,张鲁又有了与文远一战的决心,而一旦让张鲁撑过这个冬天,等到来年开春文远再想从腾出手里的刘备手中强夺取汉中,就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到那个时候,局势就变得复杂难以预测了。

    当然,现在文远还不知道刘备已经增援张鲁,两家已经结成同盟。眼前他只看到了杨任、杨昂挡在前进道路上的三万新兵。文远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拔掉眼前的这根钉子,然后进军汉中。

    打,狠狠的打,把挡住前路的这根钉子尽快拔除!这就是文远下给麾下将领的唯一命令。

    但是,杨任,杨昂显然比之前的杨柏高明了许多,对上徐晃、太史慈两个猛将,以及他们麾下精挑细选的精锐战兵,他们居然还能赢了一阵!

    原来杨任、杨昂早在守阳平关的时候,就亲身感受到晋军战力的强横,深知手下这些新兵蛋子就算是五个打一个都不见得能打赢!而一旦正面交手失利,很可能会一发而不可收拾!

    所以杨任压根就没敢让手下和太史慈、徐晃正面交手,而是让杨昂分一半兵佯作应战却一触即退,甚至假装大败丢了大营。

    一连三日,杨昂连败三阵,丢了三座营寨,兵退百里躲进了沔阳城,太史慈、徐晃也就地在沔阳城下扎营,而就在这夜三更,早在沔阳修整了三天的杨任陡然发难,率手下一万五千兵给太史慈、徐晃也来了个劫营!

    不能不说,连番的胜仗确实让太史慈、徐晃有些轻敌大意了,他们还以为杨昂跟之前碰上的杨柏一样,都是废柴一样的对手,没有防备的他们只能仓促应战,最终硬是凭借着兵员的素质,生生挡住了杨任、杨昂的全力猛攻!

    虽然顶住了汉中军的攻势,但先锋部队不可避免的损失惨重,一场夜战,对方以有心算无备,致使晋军死伤四千余众,虽然至少拼掉了三倍于己的汉中兵,却也让这支先锋兵没有了继续推进的动力,被文远勒令后撤休整。

    如此,原本打算奇袭阳平关后方的文远只能亲提五万兵马来沔阳,可这时候杨任、杨昂却被吓尿了,带着一万多兵马躲在沔阳城里不敢露头。

    能不吓尿吗?以有心算无备的一场劫营,人数还是对方的三倍,在这种优势情况下,汉中军还能损失接近一万五千名士兵!两军战力的差距,岂止是悬殊二字所能形容?

    原本杨任、杨昂以为阳平关外的晋军全部的精锐了,可现在看来是大错特错了,晋王手下的兵似乎都是这种水平!眼下汉中军就像是一个小孩跟一个壮汉掰腕子,怎么可能掰得赢,如果不是杨任、杨昂顾忌到家小都在南郑,生怕主公一怒之下杀了他们的妻儿老小,恐怕文远一到沔阳,这两兄弟就要开城来投。

    不过不管怎样,杨任、杨昂这么一拖延,又耽误了文远几天功夫,当文远亲自来到沔阳后的第三日,刘备的援兵也星夜赶到了此处!

    此时,文远五万大军,集于沔阳城下,与城内杨昂一万五千兵遥向对峙。以此为中心向南不到五十里,是黄忠、法正的三万川兵。东北不到百里,是阳平关张卫的两万守兵,关前关后,则是已经呈夹击之势的晋军十余万众,关前以颜良领衔,集中了中军军团和各军团的骑兵近十万,关后,则是由郝昭、马超率领,从文远这一路分出来的五六万战兵。

    就在这片纵横不到百里的狭窄区域,三方的兵力加在一起超过三十万众,这样的密度足以令人吃惊!而无论是沔阳还是阳平关的战线上,晋军都已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只要有一处突破,就足以导致张鲁的全线崩溃!而且就看来情势来看,两处战线显然都难以支撑长久。

103汉中攻略战(四)() 
阳平关是文远最重视的突破点,只有拿下了阳平关,中原的粮草、兵员才能源源不断进入汉中。走陈仓道虽然也行,可那样终归是多绕了几百里的山路。所以文远最希望听到的消息就是阳平关被己方占领。

    当然文远并不担心,阳平关的陷落在任何人看来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自古孤城难守,阳平关前有重兵,如今又被人从后面断掉归路,连一只苍蝇都难以飞出,这样下去不说粮草耗尽,士气低落部卒哗变的事情都有可能随时发生。

    所以这个时候,文远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刚刚抵达汉中战场的刘备军身上了。

    据探马来报,这支川兵足有三万之众,是从葭萌关开来,如今已经过了定军山,距离沔阳城不到两日路程,主将是过去已经交手过几次的老将黄忠,副将严颜,另外还有一个监军法正。

    黄忠,是刘备手下仅有的三个武艺超一流的大将之一,老资格的易筋巅峰。法正更是个谋主型的人才,类似郭嘉、荀攸在文远、曹操身边的作用,事实上演义里对诸葛亮进行了太多的神化,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像演义里那样用兵如神,几乎无所不能,刘备取得西川之后,法正才是刘备身边最倚重的智囊人物。

    刘备一直忙于平定西川内乱,眼下一出手就是一个顶级武将,一个顶级谋士,可见对汉中这块地盘是多么的看重。

    对于黄忠和法正这样一文一武的顶级组合,文远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留给乐进一万兵马牵制沔阳城的汉中军,文远亲提四万兵马,来战黄忠。

    兵行一日,文远来到汉水北岸,此时黄忠也引兵马来到南岸,两只兵马隔水相对。打探到文远亲领大军前来,黄忠即刻兵退三十里在米仓山扎营。

    文远得到黄忠兵退消息,询问身边谋士此为何故?

    郭嘉道:“这是以退为进之策,让出一片战场,与主公大战于汉水南岸,如果可能的话,还想将我军尽淹死在汉水之中。”

    文远闻言眯眼一笑道:“老将黄忠倒不惧我的威名,不过我晋军驰骋天下何曾怕过谁来?既然他要和我大战一场,我就遂了他的心愿便是!”

    郭嘉又道:“此计定是法正所献,主公不可不防。”

    文远点头笑道:“奉孝放心,我自有分寸。黄忠武勇过人不假,法正也确实足智多谋,但那终究只是他二人罢了,论战力,川军如何是我大晋精锐的对手?”

    当下文远就下令大军过河,不过谨慎起见,文远还是留下曹休引一军在北岸随时准备接应。

    不一日,文远引兵渡过汉水,闻黄忠兵屯于米仓山南山,便传令兵马在北山扎营。两军隔山对峙,中间是一片十余里长,二三里宽的空旷山谷,山谷里又不少小路通向别处,一场大战,即将再次产生。

    另一边,黄忠听说晋军扎于米仓山北山上,大喜对法正道:“军师神机妙算,张辽果然屯兵于北山上,不如今夜咱们就开始行动?”

    法正摆手道:“将军千万不可大意,张辽极善用兵,这么多年来罕逢敌手。眼下他刚刚扎下营寨,立足未稳必然戒备心重。不如先打一仗,看看风色再做计议。”

    黄忠点头答应,翌日点起兵马出寨,直至北山下搦文远出战。

    闻黄忠前来叫阵,文远也点起兵马出营。两军在山谷内摆开阵势,双方弓弩手射住阵脚,只见门旗开处,文远头戴金盔、一身明光金甲,身披一袭猩红的斗篷,腰胯宝剑,顶着麾盖,坐着八匹马拉着的车辇出现在阵营中。车驾左侧,魏延手举着他那柄大名鼎鼎的祖龙戟,而在车驾后面,则簇拥着张燕、管亥、李典、曹真、典满、韩琼等十余位大大小小晋军将领。

    只是这一副架势,就知道文远不会亲自出手。不是文远不想,实在是他如今已是晋王之尊,手下文武打死也不敢让他亲自出手。文远起初还有些不甘愿,再怎么说哥也是个易筋巅峰的大高手不是?可是他终归是耐不过手下文武一个个的以死相逼,以至于这些年那削铁如泥的祖龙戟只能当做一件摆设来用。

    此时文远正仔细的观察着对面的情形。

    川兵阵前,老将黄忠此时正骑着一匹黑马立于门旗之下,身披重铠手提大刀,虽须发皆白却满面红光,一双虎眸射出锐利的光芒,威风凛凛让人不敢轻忽。

    见晋军已经摆开了阵势,黄忠立即挺刀跃马而出,戟指文远喝道:“汉贼张辽,可敢出马与老夫一战吗?”

    文远心里苦笑,他倒是手痒的很真想和黄忠较量较量,可是手下人怎么可能答应?

    果然黄忠话音未落,就见文远身后一将跃马挺刀而出,喝骂道:“大胆黄忠老匹夫,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就凭你那身份也配让我家大王出手?”

    不用猜,能说出这一番粗鲁言语的自然非贼寇出身的管亥莫属。

    只见管亥大吼一声来战黄忠,黄忠也明知文远不可能出手,二话不说挺刀来迎。二马相交,黄管二将激烈的厮杀在一处,文远也宁心静气开始仔细观察起黄忠的刀法路数。

    文远知道,武艺达到易筋巅峰的水准,就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开始拥有自己的“道”,这个“道”使得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