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4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粮草辎重也运转艰难,这些都是问题。中军军团大小的琐事如今都由曹仁负责处理,他这个军团副将其实比主将颜良都累。

    虽然辛苦,虽然明知颜良除了武勇,在其他方面都不及自己,可曹仁并没有一点抱怨,相反还有点感激,因为他知道第一自己是个降将,能一降顺就受封一个军团的副职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这个军团还是直属于新主公张辽的精锐中军!做为曾经的对手,曹仁当然知道这个军团可一直都是张辽的王牌部队!而且据说这个军团当年的第一任主将,还是张辽亲自担任!

    而曹仁的顶头上司颜良,其实也是个好相处的。大概是张辽麾下的强将太多,又或者是受上一任副将吕蒙的影响,颜良虽然武勇却并没有目中无人,在见识过曹仁统兵的才能之后,颜良大方的把军团琐事交给颜良处理,颜良则还干自己的老本行——冲锋陷阵,这不能不让曹仁心中敬佩。

    如今,旧主曹操已经坐上了太傅的高位,也放下了争夺天下之心,像曹仁这样曾经的旧将也都渐渐安下了心。这些人并没有因为曾经是张辽的死敌而遭受排挤,反倒给安排了到实权位置上去,这份大度令人折服,存着曹仁这种想法的,并不在少数。

    曹仁想了想道:“眼下咱们离阳平关还有不到百里,到了这,也就到了汉中兵活动的区域,明日行军咱们要更加小心一些,末将领一队人在前面开道,扫除沿路的暗哨、陷阱,将军压住后阵,徐徐前进,谨防张鲁的伏兵。”

    虽然嘴上不把张鲁放在眼里,可作为身经百战的将军,这点行军的常识还是有的,颜良点头道:“好,不过你来压阵,我去前军。”

    两人一番争执,最终曹仁也没拗过颜良,只能在后军压阵。突然小校来报,主公派去汉中的使者回程正好经过此地。

    二人忙去把使者接入中军帐内,询问得知张鲁拒绝归降决意一战后,二人一阵摩拳擦掌,眸子里都闪过一股子火热战意。

    这就是文远的计算,假如张鲁答应投降,颜良军团数日之内就能进入阳平关,接管汉中的防御,而张鲁不肯归降,颜良也算师出有名,即刻攻击张鲁的属地。

    而且使者来到颜良军团,还带来了汉中最新的兵马布防图,虽然使者本人的行动是受限制的,但并不影响他得到当地的情报信息,因为为了筹备对汉中的攻略,几个系统的情报人员早已将触角伸向了这里。

    颜良目露凶光嘿嘿冷笑道:“张鲁小儿,他要战那便战吧!到时候逮住了他,休怪老子对他不客气!”

074难啃的骨头() 
送走使者,颜良兵马又行三日才到阳平关下。一路上扫清陷阱,拔除暗哨,着实费了不少力气,颜良甚至还在距阳平五十里的一处山谷中遭到了张鲁军的伏击,好在对手是小股部队,折损了百余士卒,才将对方击退。

    离阳平关十里之外,颜良命人安营扎寨,一面约上曹仁同去查探地形,二人轻骑简从到了关下,抬首观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真是好一座险关!

    只见那阳平关高逾八丈,正面长不过二三里,形状呈倒漏斗状,颜良此时所在的位置就是漏斗顶端,狭窄不过里许,在这么狭窄的地方,连排兵布阵都费劲。

    关墙两侧,是近乎九十度的垂直峭壁,与城墙练成一体,如同血盆大口一般,仿佛能把所有想从这里通过的人吞噬下去!城墙上,人影绰绰,五色旌旗密布,两侧悬崖峭壁上也有旗帜闪动,显然也驻扎有人防御!

    只是这么大致一看,曹仁就感觉一股森然之气铺天盖地而来,凉风阵阵!冷汗禁不住渗出皮肤,浸透甲衣!

    城高八丈,攻打这样高峻的城墙至少要用与之同高的井阑和云梯才行,而城门外正面的宽度不过两里多,也就是说即便是攻城一方想全力,一次也只能投入区区数千人的兵力,也就是说,守军依靠着高耸的城墙,只需要数百人就能顶住十倍于已的敌人攻击,而守城的兵力一旦充裕,则攻城一方更难强行拿下关隘。

    而且阳平关让人头疼的还不止这些,两侧峭壁之上显然还驻扎有张鲁的军队,若是攻城,必然会受到来自左右两翼山壁上的木石箭雨攻击,这种铺天盖地四面八方的打击,恐怕是任何攻城部队所不愿见到的!

    面对这样一座险关,即便是南征北战二十余年,见惯了大场面的曹仁,也是压力山大,心中自然而然的生出无力感。

    咕!曹仁吞了吞口水道:“阳平关如此险固,只怕咱们”曹仁想说的是,只要守军兵力充裕,别说此次过来的五万中军,就是再多五万也难拿下阳平关吧?

    倒不是曹仁露怯,实在是阳平关太险!没有把握他实在不想拿手下将士的生命开玩笑,冒然对阳平关发起攻击!

    颜良咬牙道:“怕个球,明日我亲自带一队兵马攻城,试探一下守军的能力!”开玩笑,辛辛苦苦来到阳平关,不动一刀一枪干坐着根本不是颜良的脾气,不过颜良也不是傻子,没打算强攻而是打着先试探一番的主意,先摸摸虚实,回来再和曹仁商议。

    听出颜良也只是想试探一下,曹仁赞同道:“好,不过将士一路疲惫,不如暂且修整两日,一面歇息,一面打造攻城器具。两日之后,再发动攻击。”

    听曹仁这般说,颜良也没有反对,下令军士打造攻城器具,三日后发起攻击。

    三天后,颜良亲自披挂,点起三千兵马出阵。

    一彪人直抵阳平关下,颜良出马搦战,阳平守将紧闭关门不出,并命军士百般辱骂,颜良大怒。一声令下,三千军士一半举着长牌,推着沉重的挡箭车向关墙缓缓逼近,一半挽弓射箭,对关上守军发起压制性射击。

    晋军一路鼓噪逼近,可守城军士迟迟不见动静,倒是镇定的很,不过他们确实有本钱镇定,晋军弓弩手射出的箭飞上八丈高的城墙,差不多也没了多少杀伤力。

    看着关上一直按兵不动,颜良也感觉到心中暴涨的压力,如果一进入对方攻击范围就有动静还好些,至少将士们能及早适应,可现在看来,汉中军的心理素质相当不错,明显没有将这三两千人放在眼里,并且守将还存着歹毒的念头,接下来一旦动手,定然如雷霆万钧!

    情况果然如颜良所料,眼看着晋军逼近至城下二十步内,只见城上传来一阵急促的梆子声响,一面红旗招展之下,阳平关上、两侧的山壁上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站起了数千汉中军!

    一时间,城上箭如雨下,两侧滚木檑石、箭矢也如疾风骤雨一般密集,这些攻击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呼啸而来,晋军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这恐怖的攻势打懵了!

    有长牌重甲在身,弓箭的威胁还小了一些,可是那十几甚至几十斤重的滚石却是十足的杀人利器!只见石块如雨落下,晋军有的手脚折碎,有的血污满面,脑浆迸裂,一时竟有些溃不成军!

    “退兵!退兵!饶是颜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见到这种状况仍旧震惊不已,急令麾下鸣金收兵,攻城将士相互扶持狼狈而退,甚至连那些新造的云梯、挡箭车都来不及带回。

    颜良回营计点兵马,刚才连一盏茶的功夫都不到,就伤亡了三四百人!不仅如此,回到营地,许多中箭的军士伤处肿胀,疼痛难忍,哭号一日夜不治死去!颜良让医匠看过,这些中箭的地方,伤口乌黑化脓,显然汉中军的箭头上,有不少是淬了毒的!

    颜良心中郁郁,命人收殓了这些阵亡军士的尸体,回帐找曹仁商议。

    曹仁也看了战况,脸色难看道:“看来这阳平关不是正面强攻就能攻下的,要想攻城,必须先清除两翼山上的守军!明日可令小股兵马上山探路,我与将军各领一支兵马沿途清剿山上的守军,只有步步为营,才能攻破阳平关隘。”

    “而且,守军的毒箭也是一件杀器,以后作战,免不得要对着毒箭有所防备,眼下咱们必须赶紧找到解毒的方法,最好能尽快调一批医匠前来,以备不时之需。”

    颜良点头称是,当即传令从军中挑选身强力壮之人上山探路,另外明日连夜前往雍州,让马场帮着征调一批医匠随军。

    第二日,几十支数十人组成的小队从营中出发,分左右从低缓处攀登上山,沿着山岭寻找道路,探查汉中军在山上的营地。

    可是,山上的恶劣情况显然超出了曹仁的预料。关外这片山岭高低起伏不说,山上树木茂盛,怪石嶙峋,时不时的还有猛兽出没山林,再加上随处都可能出现汉中军的陷阱、暗哨,想在这种茂密山林中搜索汉中军的据点,其难度可想而知,并可谓是步步杀机!

    搜山的小队在山林中战战兢兢、艰难行进,时不时就遭遇敌兵的埋伏、奇袭,虽然晋军士兵普遍单兵素质出色,组织严密,可毕竟多是出身中原地区,擅长平地战,阵地战。在这种复杂环境中作战,晋军士兵能发挥出的战力还不及平时的一半!

    而相比之下,汉中军才是这片山林的真正主人。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片山地,鬼魅一般灵活的山地战法完全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在以小股部队不断给晋军小队制造麻烦的同时,还偶尔动用稍大规模的力量对一些落单的晋军发动强势打击!如此双管齐下,几乎令晋军在损失惨重的同时难以寸进!

    当然,一步也不能前进终归是有些夸张,但是前后十余日,搜山的小队才仅仅向前推进了不到十里!

075反复拉锯() 
十里地!什么概念?就是平均一天的时间,晋军只能向前走三百米!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晋军往往是刚刚向前搜索了一片区域,紧接着就被汉中军逼退回去,如此反复拉锯,搜山的小队还损失了千余人,不少小队甚至全军覆没,连袍泽的尸首都落在敌军手里不能抢回!

    面对这种被动的情势,颜良曹仁也是无可奈何,二人知道不拔掉两侧山岭上的钉子,就别想提攻打阳平关的事!为此他们只能加大投入了搜山的兵力,并且将每一个搜山队伍的规模,也扩大到百人。为了加快进度,二将甚至亲自上了两侧山岭坐镇,前方探路的军事一旦传来危急军情,二人立即前去增援。

    如此一来,晋军推进的速度才比之前快了许多,百人的晋军小队靠着彼此的配合抱团搜索,又有主将在后压阵,即便是汉中军善于山地战,也不能轻易讨得好去。

    此外,颜良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经过军中医匠这十几天的努力,终于配制出能解箭毒的解药,只要中箭之人及时得到救治,便不会在眼睁睁看着死去。颜良心中振奋,催促搜山的队伍加紧向阳平关方向推进。

    不过虽然晋军情势略有好转,可是随着战线逐步向着阳平关方向推进,颜良所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越是向前,汉中军的兵力越密集,搜山的队伍先后在险要处发现几处汉中军的营寨,敌兵据险而守,如一根根钉子插在晋军前进的必经之路上,逼迫着颜良不得不强行将这些钉子拔去。

    这是一种新情况,既然被汉中军选作扎营的据点,地理优势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每个山寨,至少都驻守有敌兵百十或者上百人,而且天知道从这里到几十里外的阳平关有多少这样的据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