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4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将军确定能行?”见文聘有些吞吞吐吐,庞统开口问道,对文聘的话明显持怀疑态度。

    “行行!”文聘咬了咬牙点头道。

    “算了,既然将士们渴求援兵,如果不给他们一点希望也不行,为今之计也只有如此了”庞统摇头一叹,取来笔砚挥毫写下一封书信,对黄忠、文聘道:“我这里有封书信,二位将军不知谁愿跑一趟荆州?”

    “军师果真要向主公求援吗?这样岂不正中张辽的奸计了吗?”黄忠急切道。

    庞统摇头苦笑道:“我这并非是求援的书信,而是让主公万万不能来救!只不过对将士们要说,这是给主公的求援文书”说到此处,庞统眼中闪过一丝毅然的神情。

    “军师这是”文聘惊诧道,不过话说到一半已经明白庞统的意图,军师此举显然是死志已萌,要和宛城共存亡了呢!

    果然庞统道:“有这样一个举动,相信能暂时稳住军心了吧,至于,能坚持多久是多久”

    听了庞统的话,二将心中一阵黯然,将军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本来就是他们的宿命。

    沉默片刻,庞统话题一转道:“不知哪位将军愿意杀出重围,将书信交给主公?”

    庞统话音落下半晌,黄忠和文聘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吭声,谁都知道留在宛城几乎是必死的结局,二人都是忠义之人,怎能看着同袍战死,而自己偷生?

    沉默一阵,黄忠终于开口道:“仲业(文聘字)老弟,还是你去吧,此去回荆州路途遥远,我这老骨头可经不起折腾”

    谁料文聘慨然拒绝道:“黄老将军这是说的什么话?老将军武艺超群,末将自愧万万不如,老将军杀出重围,日后定还能多多为主公效力,若有机会还能为我与军师报仇!老将军不必推辞,还是你去送信吧!”

    二人你推我让,谁也不肯送信出城,一时竟争执不休。

    见二人推让,庞统道:“还请二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况且现如今晋军四面围城,想杀出重围也不轻松”

    最后还是黄忠的执拗占了上风,“还是仲业你去吧,我是主将你是副将,你就要听老夫的将领,况且老朽已经年近六旬,就是战死了也不算夭寿,而仲业老弟风华正茂,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就这么决定了!就在今日黄昏,仲业先回去饱食一顿,我亲自送老弟突围出城!”

    文聘见争不过黄忠,最后只能黯然答应。

    当日黄昏,文聘轻骑出城,黄忠亲领五百军士护送,出城二三里,就见一军拦住道路,为首一将正是青州军团大将张颌!

    “大将张颌在此,贼将往哪里走?左右,给我擒下送给主公处置!”张颌铁枪一指文聘、黄忠,身后上前青州军潮水一般掩杀而出!

    “我来敌住张颌,仲业老弟先走!”黄忠低声对文聘道,也不待文聘回应,大吼一声将张颌截住,两边军士顿时陷入一阵混乱的厮杀当中!

    文聘枪法不俗,又有黄忠五百军士奋力护住,没费多大力气便杀出一条血路,只是黄忠和那五百兵马则被张颌缠住,不能继续护送!

    文聘单骑往南疾行,眼看天色渐黑,也不敢走大路,专拣荒僻密林小路而行,如此行不数里,好容易穿过晋军营寨,正自窃喜之中,突见一彪军从林中转出,为首一将大喝道:“青州军副将韩猛在此,贼将还不乖乖受缚!”喝罢绰枪来擒文聘。

    文聘奋力来迎,二将交马不十合,韩猛枪法散乱,遮挡不住,虚晃一枪退入军阵之中,手一招,麾下数百军士对文聘展开围攻。

    文聘虽然武艺精熟,可也耐不住这数百人连绵不绝的猛攻,不过片刻功夫,浑身上下已添了不少伤口,而这还是韩猛见他只是孤身一人,想要生擒他才命令军士手下留情的缘故。

    “想不到晋军守备竟如此严密,难不成我文聘要死于此处?”眼看就要支持不住,文聘暗自绝望低呼,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急停远处一声大吼:“仲业休慌,黄忠在此!”

    接着就听见一声弓弦响动,一道黑芒呼啸射来,在火光中只隐约带着一道虚影!接着就见正指挥军士的晋将惨呼一声,应弦落马,如此变故,顿时令周围晋军将士一惊!

    主将中箭落马,其余晋军将士一阵忙乱救起,黄忠趁势杀散士卒,将文聘从重围中救出!原来黄忠之前在杀败张颌之后,恐晋军封锁不止一道,所以又往前寻了一程,恰巧在此救了文聘一命。

    文聘死里逃生,刚刚喘息未定,就见身后火光星星点点,阵阵喊杀声远远传来,不只有多少晋兵正围追向此处!

    黄忠道:“前路已无阻截,仲业安心赶回荆州。我拦下这支追兵,然后自会杀回宛城!”

    “黄老将军多多保重!”文聘感激点头答应,也不怠慢,催马向南疾行。黄忠目送他走远,率麾下百余军士返身杀往宛城方向

    文聘催马疾奔,一路果然没有再遇到晋兵拦阻,即便如此文聘疾驰一夜不敢稍停,第二日到新野换了马匹,又全速奔驰了两日,才乘船渡江回到襄阳境界。

    一过江,文聘就明显感觉到气氛的紧绷,江岸边上,新立起连绵的营寨。通往襄阳城的道路上,不时可见巡防的荆州士卒,就连到了襄阳,城墙上也有大将关羽亲自镇守。

    “关将军,末将有庞军师亲笔书信交予主公!”几天来马不停蹄几乎未曾停歇的赶路,早已耗尽了文聘的精力,身上的伤势也日渐加重,见到关羽,文聘紧绷的精神松懈之下,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刚把书信从贴身衣中取出,还没等交到关羽手上,就一个跟头栽倒在地,顿时人事不省

    关羽接过书信,不敢怠慢飞马赶到刘备府上,守门的军士见是二将军进来,不敢拦阻任其进入。

    关羽径直走入正堂,见刘备正和两个人说着话,关羽顾不上行礼,径直走到刘备身侧,附耳道:“大哥,文聘从宛城送来紧急军情!”

    “哦?宛城情形如何?”刘备闻言身躯一颤,急忙问道。

    关羽凤目扫了扫和刘备叙话的两个人,并没有立刻答应。

    方才在堂上和刘备说话的,一个身高八尺,生的潇洒英挺,身披鹤氅,折扇纶巾,正是军师诸葛亮!而另外一个人和诸葛亮差不多高矮,只是略显干瘦。此人大约三十岁出头,脸型因为瘦削显得有些长,眼窝深陷,颧骨突出,不过一双眼睛很有神,一眼就能看出非常精明!

    而此时听到刘备的话,二人都将目光投向关羽。

    刘备凝重道:“军师和这位仲达先生都不是外人,二弟但说无妨。”

    “具体情形还不清楚,文聘只带来庞军师的亲笔书信一封。”说罢,关羽将书信取出交到刘备手上。

    刘备也顾不上避讳,慌忙拆开信封仔细看过,顿时神情一阵凝重。

    诸葛亮见刘备神色凝重,忙问道:“主公,士元信上怎么说?”

    “军师自己看看吧。”刘备叹息一声,将书信交到诸葛亮手中。

    诸葛亮忙接过书信看过,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不过好在他心智过人,转眼就恢复了镇定,又将书信交给那文士手中。

    耐着性子等诸葛亮和那中年文士把书信看完,刘备才道:“军师,仲达先生,如今宛城被张辽重兵围困,危在旦夕!为何士元却劝我不可发兵去救?”

    诸葛亮没有答话,而是看了看身旁的文士,示意后者开口。

    那中年瘦削文士点了点头,沉吟道:“庞军师想来是不愿让玄德公中了张辽奸计,落入张辽在宛城设下的天罗地网之中吧”

    刘备拱手道:“仲达先生还请明言,刘备洗耳恭听。”

    中年瘦削文士道:“张辽四面围困宛城而不攻,一则是想困死城中守兵,到时可不耗兵力夺得宛城!二来以此引得玄德公发兵救援,欲与玄德公决战于江北空旷平原当中!”

    刘备凝重点头,诸葛亮当初给他制定的策略就是隔江设防,依靠大江天险挡住张辽的兵锋,刘备自忖本来实力就不如张辽,只能依靠地利弥补,而跨江作战,舍弃有利的地形,显然不合当初诸葛亮的部署。

    可是既然知道庞统陷入危机,能见死不救吗?那么以后还有谁肯跟随自己呢?想到这,刘备不禁后悔当初为什么一时冲动答应庞统出兵。

040成竹在胸() 
“难道宛城的局势真的已经恶劣到这种地步了吗?”左思右想一阵,刘备仍有些不甘心道,记得白河一战大败晋军的消息传来之后,让他觉得当初让庞统支援宛城是个多么明智的决定!可听说张辽亲率大军赶来宛城之后,又惴惴不安起来,毕竟张辽可不是徐晃,手下的几个精锐军团究竟有多难对付刘备最是清楚。

    刘备不是没想过支援庞统,可又担心纵然是自己亲自领兵前去也救不下庞统,半月以来一直左右踌躇。

    而刘备就在出兵不出兵的问题上难以抉择,诸葛亮从东吴回来了!带来了吴侯孙权答应结盟的好消息!而诸葛亮也听说了庞统出兵去救宛城,先有白河大捷,后又引来张辽大军的消息,虽然心中抱怨不听自己临走前的叮嘱,可事已至此,诸葛亮也不好说些什么了。

    不过对出兵支援庞统的事情上,诸葛亮明确持反对态度,倒不是担心庞统抢了自己的风头。而是纯粹从大局考虑,刘备手中只有数万可调之兵,拉过江去和张辽硬碰实属不智的举动,那样反倒令局势转入张辽最理想的态势当中,所以二人商量之后,决定暂时观望风色,寄希望与庞统确实能依靠宛城顶住张辽的亲征。

    至于刘备刚才故意问那仲达先生救不救庞统纯属故作姿态,是因为此人加入自己帐下不久,若是让他觉得自己是个见死不救、不仁不义之主,只怕不会尽心竭力为自己效命。

    没错,这位仲达先生正是司马懿。当日曹昂决定在河北军投靠刘备的时候,他和曹丕领着几千残兵一路往东,却遭到于禁所部的拦阻,那是文远早有预防曹昂残部逃亡的后手。废了好一番周折,司马懿才摆脱于禁的纠缠,饶了一大圈路,半月之前才到荆州。和诸葛亮倒是一前一后。

    刘备早就听说过司马懿的大名,见他来投,自然不惜花大力气拉拢,一直找借口留在左右,至于曹丕,刘备随便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差事打发走。

    司马懿当初依附曹昂,就是看中了曹氏家族这颗大树,如今曹家树倒猢狲散,再想借其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已经不大可能。而他看出当今世上也只有刘备、孙权这样的枭雄才能与张辽抗衡,加之和刘备一番交流也觉得此人能成大事,便答应留在荆州,只是暂时还并未拜主。

    刘备这半月来在荆州翘首观望南阳反面的情况,而文聘恰在此时送来庞统的书信,虽然并没有太出乎最坏的预料,可是证实了心中的预测,刘备还是忧心忡忡。

    听主公发问,诸葛亮沉吟道:“士元性情孤傲我最是清楚,情知是死也不会向主公求救,此次派文聘回来,多半是作个姿态给守城军士看,让军士以为是回来求救,以此暂时稳定住军心。”

    司马懿望向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丝精芒,这个诸葛亮,确实智谋过人,不可轻忽。

    “如此该怎么办才好,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士元和宛城内的数万将士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