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4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的条件,让诸葛亮颇有些不满!

    荆襄,总共就南阳、江夏、南郡、桂阳、长沙、零陵、武陵七郡,不久后的一战,刘备必然会放弃江北,将人口兵力收缩至江南,这样除了南阳、江夏之外,荆州就只剩下五个郡的地盘,这个时候孙权居然狮子大开口索要三郡,分明是趁着机会张辽讨伐荆州的时候趁火打劫!

    江夏还好说一些,毕竟那是地处江北,易攻难守,留下来派兵驻守并不划算,可是长沙和桂阳可不一样,此地毗邻南郡、紧邻荆州核心之地襄阳!又和江东地盘相连,孙权得到之后必定实力大增,而刘备即便击退了张辽的进犯也只剩下三郡之地,和孙权相比要弱小不少,很有可能从此沦为孙权附庸了!

    这样的要求,别说是刘备,诸葛亮这一关都过不了!对于孙权的要求,诸葛亮想都没想就一口拒绝,任凭张昭等人不断施压,周瑜和鲁肃在一旁打圆场,诸葛亮就是油盐不进,说到最后甚至甩手离开了吴侯府上。

    其实相对于孙权提出的要求,诸葛亮许诺的好处更加虚妄,什么日后以三川为界,共分天下的,一点实际的好处都看不到,至多也只是同意把江夏割让。

    江夏对刘备来说是鸡肋一样的存在,对孙权何尝不是一样?两家打的都是同样的算盘,只是想把张辽阻挡在江北,对于过江甚至打到更远的地方,压根就没敢想。因为张辽的实力实在太强!

    就这么丁点的好处,孙权也不上当,他不相信刘备这个时候除了依靠他孙权,还能找到谁来一同抵抗张辽?所以诸葛亮起身离席,孙权也不在乎,索性也把此事暂时放一放!正好借此摆一摆姿态安抚一下有些恼怒的张昭。

    不过虽然表面上僵持,两人暗地里对结盟之事其实还是相当急切的,谈生意不还得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吗?孙权也知道一口气吞下荆州三郡,如果他是刘备他也会受不了。而诸葛亮也知道说割让江夏根本就和没说一样,以孙权的实力,也别想在晋军的压力下守住江北的一寸地方!两人的第一次谈判,不过同样是一场试探罢了!

    所以两人在时候都悄悄的找鲁肃这个中间人透露消息,孙权觉得得不到三郡,能得到两个郡也好,至少这样才能说服手下反对结盟的势力妥协退让。而诸葛亮也认为应该多给孙权一个郡,毕竟东吴要和强大的张辽撕破脸敌对,所要付出的代价可不小。

    有鲁肃从中穿针引线,在表面僵持了两天之后双方才回到谈判桌上,不过清楚了彼此的底线,这一次谈判顺利的不少,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事后诸葛亮直接动身离开的江东匆匆返回襄阳。

    至于谈判达成的盟约内容究竟如何,由于孙权封锁了所有的消息,参与的人很少,只有孙权、诸葛亮、周瑜、鲁肃和张昭,只有在场的五人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诸葛亮经过这次江东之行,孙刘两家的联盟正式结成了!

    寿春城。

    在降服了曹昂之后,不知不觉,文远已经在寿春呆上快一个月了。

    政事不比军事,并不是说攻占了一个地方,这里立即就能成为你的地盘和后方,官员的任命、民心的安抚、降卒的整编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让文远这一段日子忙的不可开交。而且非常不巧的是,这一年天气特别热,三月不雨,中原很多地区都遭了旱灾,寿春恰巧就是灾区之一。虽说南征是大事,可淮南数十万百姓的死活显然更加重要,为了赈济灾民,抗旱保苗,这一个月的时间,文远几乎天天都带着大批的辅兵呆在田埂灌渠上。

    古时候的百姓,虽然也知道打井挖渠缓解旱情,可是在那个朝不保夕的战乱年代,打井挖渠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老百姓想都不敢想,所以一遇灾荒,官府百姓基本上就是无可奈何,粮食能收多少收多少。甚至颗粒无收都是正常现象。

    寿春的状况就是这样,旱寨实际上并不算很严重,可是官府却无力抵抗,这里的水利设施严重匮乏,比起河北已经相对成熟的灌溉体系,差了不知道多少,即便是淮南一带河道不少,文远又亲自下令抽调十几万辅兵开挖灌渠,打井救场,可一场旱灾下来,预计入秋后淮南的粮食产量至少也要减损四成以上。

    粮食减产,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饥荒,文远只能从军粮中抽调出一部分支援地方,虽然军粮方面出现了些许局促,不过短短一月,文远已经彻底将寿春百姓的民心攥在手上!

    直到这个时候,接收淮南、汝南二郡之后的繁琐政事和赈灾才算处理的七七八八,可以让文远放到一边关心军队的进展情况。

    六月十三,随着汝南方面曹真在平舆城率领最后一支曹兵向文远投降,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淮南、汝南二郡就全部落入文远手上。

    而连同这支曹兵,此次南征降服的曹兵已经达到五万人以上!文远从中抽出万余精锐编入到各军团中,其余众人要么编入军屯,要么按其自愿解甲还乡。

    征服二郡的同时,进攻南阳的战略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文远自领二十万兵马坐镇寿春,而经过近一个月的调动,先头的几个军团也已经机动到攻击阵位上。

    汝南与南阳的交界,是文远的主攻方向,文远在此地集结了骁骑、中军、冀州三个军团二十余万战辅兵,许昌一线,于禁的豫州军团也已经完成了休整直指南阳方向,此外赵云的司隶军团、徐晃的关中军团也已经基本到位,只有水军需要在此绕路从长江口溯江而上,高顺的兖州军团和臧霸的徐州军团也因为路途较远还在半路上。

    不过仅仅是这些已经进入攻击阵位的军团,兵员数量也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十万以上,只要文远一声令下,这些先头军团就能从四个方向浩浩荡荡碾压向南阳!

    值得一提的是,水军这两次绕道让文远有些无奈,这个时候还没有京杭运河这条连通几条东西走向水系的重要水道。先前从河北道淮南要沿海岸绕道,如今进入长江也要这样,文远已经打算等彻底平定了天下,就依着京杭运河的线路挖通一条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的黄金水道!到那时不仅军队调动顺畅无阻,发达的漕运将彻底的将华夏大地凝聚在一个整体上!

    或许一提到京杭运河,就会想到隋朝的末代之君隋炀帝杨广。很多人都会认为隋朝的灭亡就在这大运河的开挖之上,不过文远读过一些隋朝的史料,知道事实则不然,虽然杨广当年曾耗费五六年时间动用数以百万计的役夫开挖大运河,可是杨广在位期间手上的大动作并非仅此一项。

    可以说杨广的老子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给他留下来的底子还是相当不错的,开皇之治,也算是五千年华夏著名的盛世,只可惜杨广太过于好大喜功,除了开挖大运河之外,他还先后营建东都,数次南巡,军事上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几年时间花光了他老子给他留下来的家底。这才搞得天怒人怨,好好一个王朝土崩瓦解!若果杨广量力而行,稍稍体恤一下百姓,或许历史的走向都会改变!

020水土不服() 
开凿大运河,确实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以文远如今的人力财力,如果要开凿出来至少也需要动用百万人以上,费十到十多年之功!索要耗费的钱粮可以想象会是怎样的一个天文数字!可即便如此,文远也认为开挖运河势在必行,因为一旦这条贯通南北的黄金水道通航,将对整个华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军事上的意义毋庸赘述,在经济上,南方的粮食、丝绸、茶叶、瓷器可以经由运河运往北方,尤其是粮食,随着江南农业的发展,南粮北运将在以后的两千年内惠及亿兆百姓!因此免于饿死的汉民可以以亿来计数!

    而在政治上,随着这条作用丝毫不逊色于长江的黄金水道开通,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交流将更加活跃,整个华夏将被这条水道紧密的联在一处,这个才是文远最看重的,有了这条运河,整个华夏内陆地区才算成为一块整体,谁想分割,也割不走!

    所以注意打定,文远立即下了一道命令给将作大臣马钧,令他从即日便开始前期的准备工作,虽然暂时文远还没办法动工,不过前期的地形勘测、航道规划还是可以开始着手的。

    水军暂时没办法进入长江,不过前线各军团的准备已经完成了十之八九,然而就在文远准备下令向南阳进兵的时候,汝南前线突然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不少军士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了!

    水土不服?竟然这个时候出了这种事情!文远接到消息不敢怠慢,连夜动身前往汝南查看详情!

    水土不服这种事,说起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在汝南驻扎的几个军团都是北方军团,对南方的气候、水质难免不适应,加之今年气候干燥,三个月不曾下雨,更是让气候条件的恶劣家中,所以大军南征之前,文远就想到大军会出现水土不服的可能性,并且在出征前准备了不少的治疗药物!

    可是事情显然要比文远想想的眼中,一到汝南,颜良、越兮、太史慈等将军就前来相迎,具体的情况一汇报,饶是文远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不禁暗自一惊!

    “什么?上万人?竟然有这么多士卒染上这种病症?”

    上万人因为水土不服而染病,听起来或许在数十万大军之中只是个小数目!可是要知道大军从南征道现在不过才是两个多月的事情,这个时候出现的水土不服很可能只是个开头,很可能有更多的士卒轻微感染而自己却并不知情,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遏制,病情很可能会像井喷一样大规模爆发,到时候更多的士卒会因此染病!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曹操之所以失败,北军因为水土不服而丧失战力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带我看看去!”文远沉声吩咐道,随太史慈飞马来到平舆城外一处军营。

    一走进去,就随处都能听到痛苦呻吟之声,随处可见躺在病床上病怏怏的晋军士卒。

    在文远的前世,文远也听说过水土不服,不过从小到大没怎么出过远门的他并没有亲眼见识过这种病症,直到如今亲眼所见,文远才真正体会到这种病症的巨大破坏性!

    在来的路上,文远已经了解了一些出现水土不服的原因以及因为水土不服引发的病症。水土不服是因为人新到一地,因为当地土壤、水质、气候、饮食条件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一系列不适应症,症状较轻的会出现失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有的还会出现非常难缠的红疹等皮肤过敏性疾病!

    当然这还只是一般轻微的状况,以当时落后的医疗水平,一旦病情加重并且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大批的非战斗死亡在历史上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军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不能不让文远慎重应付!

    文远走进一处帐篷,里面躺着六个中军的的士兵,一见到文远忙要起身,可是虚弱的体质令他们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见堂堂晋公竟然亲自下到军营里探视军士病情,几个士兵都心中难掩激动,一个军士咬着牙愧疚道:“主公,眼看着快要打仗的时候得了这个怪病,小的们这心里惭愧啊!”说罢,其他几个军士也是连连附和,眼中已经隐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