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懿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个曹丕,倒是和他老子曹操最像的,这份野心,连他大哥曹昂都远远不及!

    曹丕又道:“只是不知老师可有什么计划?淮南。寿春二郡旦夕便要落入张辽手中,咱们下一步该往哪里去?”

    司马懿早有准备道:“有一个地方,之前我曾和曹昂商议过,若是丢了淮泗,可以取之做为立身之本,不过现在咱们兵力不足,路途又远,须先投奔荆州刘备,等到了荆州咱们再作计议。”

    大事商定,接下来自然是一些细节的讨论,司马懿自己去游说不愿归顺的官员势力,让曹丕先召集自己的部曲,另外再问问夏侯渊愿不愿意一同前去。

    在司马懿看来,曹丕掌控的部曲只有四五千人,即便加上他知道的一些不愿归顺的官员,也到不了一万人,这么点势力,绝难攻下司马懿心目中的那块立身之地,而夏侯渊麾下直属的就有万余兵马,若是能说动他一起离开,对于司马懿的计划将是一份很大的助力!

    只可惜这次司马懿又有些失算了,曹丕偷偷去见夏侯渊得回来的结果,竟然是夏侯渊不肯离去!

    二人分头准备一番,等到天黑的时候到了约定的地点,司马懿赫然发现不仅夏侯渊没到,甚至曹丕自己一手掌控的部曲到的都不足半数,两人加在一块聚拢的兵马,才不过四千余人!

    一见司马懿,曹丕就垂头丧气道:“士卒故土难离,想不到一听我说要去荆州,竟然有那么多人不肯相随。”

    司马懿劝道:“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夏侯将军一向对晋军记恨在心,这次为什么也不愿意离开此地呢?”

    曹丕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半晌才咬牙苦笑道:“是因为我父亲我父亲这次也跟着张辽来了,就在北岸晋军大营之中!”

    “曹公也到了此处?”司马懿失声惊呼道,想不到张辽这次南征竟然连曹操都能搬动,这也难怪曹昂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就投降,夏侯渊又为什么改变初衷了!一切都是曹操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而且不仅是曹昂,估计以曹操在这些文武臣僚的威望,张辽来日渡河,得到消息的二郡官员毕竟望风归附!

    正如司马懿所料,可接下来的话更令司马懿震惊,只听曹丕苦笑道:“是啊,听说正是因为我父亲出面,曹仁、曹洪两位叔父都已经归顺了张辽,哦对,还有我那族兄曹安民也已归附。”

    司马懿又是一惊,不过他倒是发现一直小看了曹丕的心性,曹操都已经对张辽顺服,而这位二公子却能逆势而行!

    不过司马懿很快便释然了,曹丕这样做是因为之前的计划,要是让曹昂知道他有杀兄之心,日后他曹丕的日子也必不好受!

    司马懿沉吟一番道:“既然该来的人都来了,眼下情势紧迫,夏侯渊知道咱们之前的计划,若是将咱们的事情告诉曹昂,后者说不定会派兵追截我等,事不宜迟,咱们马上起行!”

    夜色之中,四千兵马,在曹丕、司马懿的带领下悄然离开南岸曹兵大营,他们一路向西南而去,去投奔荆州刘备,谁都知道,这条路充满荆棘,绝不可能一片坦途

    而得知曹丕要出走的消息,夏侯渊第一时间通知了曹昂。前者虽然常恨兄长死于晋兵手中,可是曹操对他的影响更为深重!因此当知道是曹操出面劝降曹昂的时候,夏侯渊立即改变了立场,决定随曹昂一同归顺晋公。

    当然,夏侯渊还说了曹昂、司马懿阴谋除掉曹昂,设伏诛杀张辽的事情,曹昂沉吟半晌没有做声。最终他没有给予任何回应,人各有志,曹昂虽然仁厚,却也知道,曹丕要走的路才是父亲所期望的!至于司马懿,说起来倒是自己有负他的所望,他们要走,曹昂也没想过要赶尽杀绝,这件事情到了他这儿就此打住,现在曹昂要准备的是开城迎接晋公!

    之前那一场大战的三天之后,文远终于乘船渡过了淮水,踏入了淮南的土地。

    这是文远第一次踏足淮水以南的土地,而且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此处。从这里向南,还有很大的一片土地等待这文远去征服。

    “罪臣蒋济奉主公之命在此恭迎晋公,我家主公已经寿春城外恭候。”

    一下船,前来迎接文远的是曹昂麾下从事中郎蒋济,据他的禀报,曹昂已经协麾下文武在寿春城北十里亭恭迎。

    文远微笑点头,这曹昂安排的还是挺周详的,不仅全程派人指引,还出城十里郊迎,这等献降仪式倒也算得上隆重。

    “头前带路!”下了船换乘了马匹代步,文远身边自有万余玄缨重骑卫护,虽然只带着这万余兵马,不过南岸的曹军水战已经被吕蒙接管,倒也不必担心中间会出现什么变故。

    一路无话,文远在蒋济殷勤的陪同下向南而行,离着城南还有十里,果然见一队文武官吏立于道旁,为首一人,正是文远前几天放回来的曹昂。

    “罪臣曹昂率城中文武在此恭迎晋公”见到文远,曹昂快步上前跪于马下,手上还捧着一个木盘,上面放着户籍账册,还有印绶。

    文远对户籍账册还是挺感兴趣的,他也想知道二郡具体有多少人口。只是接受印绶、账册只是个投降时象征性的仪式,要细看,还要等仪式结束之后。不过曹昂口头上说的数字,也让文远欢喜不胜!

    据曹昂所述,淮南、汝南二郡,有户贰拾柒万,口一百四十余万,虽经过一场实力,二郡的兵马还保有六万余众!

    “曹昂将军果然是重诺之人啊,让你回来招降部众,果然未失信于我!”文远亲自下马将曹昂扶起,亲切的道。不管怎么说,曹昂能投降,给二郡免去一场兵祸,都是一场大功。

    曹昂躬身谦卑道:“罪臣蒙晋公宽恕,感激涕零,这些都是罪臣理所应当做的”

    文远笑道:“久闻淮南人杰地灵,曹将军不妨替我介绍介绍麾下的英杰,日后我也好量才任用。”

    曹昂忙躬身答应,亲自替文远介绍二郡的一干文武,这些人久闻文远大名,今日又是战败之臣,一个个低着头,一声也不敢出。

    曹昂介绍了一圈,文远发现了不对,笑着问道:“怎么,我听说曹将军帐下有一军师复姓司马,字仲达,怎么不在此处?”

016安抚曹氏() 
听文远提及司马懿,曹昂面色一变讷讷答道:“司马懿不肯投降,昨夜已经逃离此处,罪将派人拦截,不想却未曾拦住”

    “原来是这样”文远沉吟点头,司马懿逃了,这让文远多少有些遗憾,毕竟曹昂手底下,也只有司马懿比较棘手。不过很快文远就释然了,连当年曾给他最大压力的曹操都败在他的手下,区区一个司马懿,又能翻出什么样的浪头?而且司马懿此次出走必投刘备,路上还有于禁的拦截,走的未必就能那么轻松

    想到这,文远一指寿春方向,道:“走吧,带我进城!”

    道路两侧,除了寿春城的官员以外,还有百姓夹道相迎。这些百姓中有不少是之前一战被俘的士卒亲属,亲人能苟全性命,使得这些人对文远感激涕零,一路上听到的赞叹、感激之声不绝于耳中。

    溢美之词,文远已经听得够多了,他最先关注的还是二郡的百姓民生。

    不能不说,曹昂继承了曹操的班底,手下的治政之才还是挺多的,文远细看寿春城中的设施和百姓,虽比不得自己治下那般富庶,日子倒也过得安生,汝南、淮南虽说本来就是大郡,可此时仍保有一百余万人口,实乃曹昂之功,尤其是淮南,在袁术手上连年饥荒之后,几年之内就能有此恢复,让文远有不小的吃惊!

    完成一系列的受降仪式之后,文远坐在郡守府本属于曹昂的座位上,放下手中的户籍账册,对召集而来的众谋士:“这个曹昂,我想令其仍为淮南太守,令诸公以为如何呢?”

    文远这番话,是想向天下人昭示自己的仁德,曹昂虽兵败仍官居原职,定能使得更多人放弃抵抗归附朝廷,二来曹昂确实是个人才,莫说是治理一郡,就是一州都足以胜任!

    公府掾温恢道:“不妥!曹昂虽个人才,不过他才终归刚刚招降不久,应当立即从此处调走,最好是调入朝中给个虚衔,若主公真打算重用,那就在河北寻一处郡守的空缺,才是万全之策呢!至于淮南郡,臣推荐陈郡人梁习,梁子虞乃百年难遇的治政奇才,又曾是曹操旧部,由他接替曹昂,也更快将寿春的头绪理清!”

    “温恢此言乃老成谋国,老朽附议。”温恢说完,贾诩也出言赞同。

    “也罢,那就让曹昂去做兖州刺史,把崔琰调回中枢。至于二郡的太守人选嘛,就用梁习和满宠。”文远摇了摇头道,众人忌惮曹昂反复,文远看来却不可能,因为他看出曹昂慈孝,只要曹操还在他手中,他就不可能谋反!而如果是曹操的话,文远或许不论如何也会留在身边监视,不过区区一个曹昂嘛,还远远达不到威胁自己的地步。

    一个太守,在文远看来远远不够,既然不能让曹昂仍居原职,那就把他的官位往上升!而二郡的太守职务,也任用的是曹操曾经的旧部,文远就是要释放一个信号,只要肯归顺他的,定然会给予优厚的报酬!

    这个时候召集众人来,文远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讨论如何安排曹昂,曹昂只是话题的开头,接下来还有整个曹氏一族的安排,和二郡收复之后的人事任命。

    收复二郡,功劳最大的莫过于曹操。能以如此迅捷的速度,那么微弱的代价将二郡征服,还收降了曹仁、夏侯渊、曹洪这些能征惯战的将领,所以文远决定给曹操乃至曹氏家族一个极高的荣宠!

    一番商议,文远决定举荐曹操为太傅,这是个正一品的官位,而且位列三公,只不过这个官位自有汉以来多是虚衔,没有太多的实权在手。当然如果曹操真的有心为这天下办一番实事的话,文远也不会吝啬给他做治世之能臣的机会的!

    至于曹操的儿子们,也一个个封为列侯,曹植让他在在崇文苑研习经义,至于曹彰,这个斩杀了王贺、刘何的黄须猛将文远当然不会放过予以重用!

    不能不说,几乎兵不血刃的打下寿春,文远得到了一个人才宝库,武有曹仁、夏侯渊、曹彰、曹洪、曹真等勇将,文有蒋济、桓阶、陈矫等文官,对文远的人才资源是一个极大的补充!而且这些补充还只是摆在明面上的。随着曹操的低头,相信荀彧、荀攸、程昱、乐进、李典、典满等这些曾经曹操的旧部不久就能吸纳入文远的帐中。

    人才这东西,即便再多也不足够,虽然文远一系的文武集团已经足够庞大,可是分摊到广阔的地盘上,仍有些捉襟见肘,就拿军队系统来说,文远手下的武将就有些匮乏,否则也不会用王贺、刘何这样的三流武将去做军团的副手。

    曹仁和曹洪,文远决定让他暂时担当中军副将,将魏延替换出来接管主将空置的中垒营,夏侯渊则暂时调到骁骑营去做越兮的副手,曹彰进破军营,曹真分配到兖州军中虽然都并非是军中的正职,不过这些官职加在一块,凝聚出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文远这番安排,也算是对曹操隐性的安抚了

    命令在经过众人的商议确定之后一道道的下达,众臣眼睁睁的看着曹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