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打了也没有多大的价值,而且之前学徒大概也写到过,领土大了未必全是好处,费了心血发展起来最后却让别人独立自主,这不就成了给别人做嫁衣裳?

    所以学徒还是那个态度,并不奢求占据太多的领土,但是异族只要能打击的,就一定不能让他兴盛!

    说完内容,然后就是写作进度的问题了,更新慢,这是学徒都惭愧却不能不说的话题了。说实话写到这个份上,真的是最困难的时候了,前面该用的新鲜点子都用了,文思枯竭,也再没有历史事件的参照,只能凭空臆想,而且学徒的原则又是不容许草草了事了。所以这一段时间写的实在艰苦!学徒不是没有迷茫过,也断了更,可完全是出于对写文的梦想才坚持着要将这篇最后的一部分完成,即便是其中有很多瑕疵,写得不如前面激情。可学徒真的是努力了!心里想着尽可能的把精彩的内容献给陪着学徒一直到现在的忠实书友!

    这一段时间的成绩不是太好,确实是和学徒更新的问题有关,有人劝学徒尽快结尾,另开新书。说实话,虽然艰苦,学徒并不打算烂尾,因为相信能看到这一段话的兄弟们都希望能看到文远和刘备、孙权的最终对决的,晋军众将和关羽、张飞的碰撞,郭嘉、贾诩和卧龙凤雏的智斗,美周郎公瑾、谦谦君子鲁子敬,大乔小乔,这些都是爱品三国之人不容错过的内容!

    所以学徒哪能让爱三国的人留下遗憾呢?那就请弟兄们一起期待吧,学徒的第八卷——三分天下!

001军情反馈() 
“少爷,这是南边传来的军报,高顺、臧霸他们战败收兵了”

    瘿陶晋国公府内,王力把军报交到文远手中,请其过目。

    这是一封高顺亲笔所写的详细战报,上面将战役的经过、战后的各项损失数目,以及高顺自己的一些看法都写入其中,足以让文远对这场战役大致能了解的清楚。

    文远仔细的看过两遍才交到众谋士手中,待谋士们也传阅过之后才开口道:“此次南征失利,诸公都怎么看?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谈到兵事,最专于此道的莫过于郭嘉、徐庶、陈宫这几个兵家,徐庶最先道:“主公,此次之所以征战失利,主要暴露出的问题还是战备不足!兖州将士们几年没打过仗,只靠训练肯定不行,一上战场因为紧张战斗力难免较之以往打了几分折扣。”

    文远闻言认同点头。不经过战争洗礼的军队根本就不算军队,无数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士兵才是真正的精英,文远前世的解放军就是这个例子,从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这支军队前后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可谓是百炼成钢!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即便是武器装备落后,也照样能让号称世界第一的美军不得不在谈判桌上签署停战协定!

    文远手里的军队也是一样,都是一路打出来的,那些文远当初一手带出来的部众经过这十多年的战争,活下来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只是随着军功的积累,这些人都不再是底层的普通士兵,至少也混个都尉、司马什么的官职,而一批一批补充进来的新鲜血液,或许训练上并不比他们逊色,或者江山代有人才出,但是若说起在战场上杀敌保命的经验,却是他们一时学都学不来的!

    所以随着文远手下军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单兵的平均素质并没有特别大的提升,成军比较久。打过不少仗的军团战斗力普遍强一些,像文远直属的中央军、最先平定的河北四州,这些军团士卒的战力就比较强横,而豫、兖、徐等等这些后来并入的地盘,因为成军较晚,虽然同样是制式装备,可是战力和老牌的河北军相比还是逊色一两筹!并非是一扛起晋军的大旗就能立马脱胎换骨的。

    所以这一部分军士打打仗,遇上几场败绩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不由又让文远想起吕蒙搞起的那个实战演练主意,如果操练能经常配合上近乎实战的演习,相信军队的战斗力一定不会下降的!

    徐庶之后,接着郭嘉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郭嘉道:“兖州军未经战阵,临敌慌乱也是情有可原,只是徐州军可不一样,这些兵将最早甚至是从陶谦还在时就当的兵,还跟随主公也打过官渡之战,平定过豫州乱局,他们居然能让曹军蒙混进水寨,只怕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战报是和高顺写的,信中高顺自然承担了主要的责任,对臧霸水军的失责只是附带一提,可眼毒的郭嘉还是从中看出了问题,如果水军提高警惕,那会那么轻易让曹兵摸进水寨,水寨不丢,哪会那么轻易让曹兵渡河攻击旱寨营地?

    “这”这个话题就由不得文远不慎重考虑了,打败仗并不可怕,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张文远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也没说那一次都是顺风顺水,没遇到一点危险的。能侥幸打下今天这么大一片基业,除了对这个时代的了解,靠的就是谨慎,绝不轻敌。

    而此次徐州军所犯的过失,就给文远敲响了警钟,地盘大了,兵员素质良莠不齐是一,长胜之后军中出现了轻敌的情绪!

    “臧霸治军不严,是应当严加申饬的,可主公你再看看高顺的战报,上面反复的提到一个人,主公若是知道此人,就不会奇怪为何会遭此大败了”陈宫这时候站出来了,他在吕布麾下时,和臧霸颇有些同僚之谊,此刻多少还是要替臧霸说说情的。

    “司马懿?是河内温县司马家的那个司马仲达吧,听说他还是颇有几分才学的,”文远何尝不知道陈宫说的是谁,高顺心理面屡次提起司马懿智计过人,其实就算他不提,文远也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屡次阻挡了诸葛亮北伐的能人文远怎么可能忘记?事实上他对历史上司马懿的一生都相当熟悉!只是他不能在众人面前显示出太多对司马懿的了解而已

    陈宫点头道:“正是此人!”

    “子扬先生,你当初在孟德麾下,可知道此人底细?”文远想了想道,司马懿确实是个值得注意的大敌,让众臣了解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

    文远点的是刘晔的名,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人,此人年少知名,号称有“佐世之才”,值此汉末乱世,他便投靠了曹操麾下,官渡被俘后,刘晔在瘿陶崇文苑里做了几年的博士,研习经义,最近终于被文远说服成了他的帐下谋臣!

    而且刘晔还只是文远的开始,文远相信以自己的胸怀,不久之后二荀、程昱这些曹氏旧臣都会为其所用的!

    “是,主公”

    刘晔刚入的幕,对文远相当恭谨。因为看出汉室衰微,刘晔可说已经对汉室不再报多大的希望,所以才投靠的曹操,而今转投文远,心中也没有太大压力。只是这几年在河北所见所闻的,他就感觉到张辽才是扫平乱世的真命之人!

    “司马懿字仲达,温县人,其父司马防曾为京兆尹,防有八子,因字中都带一个达字,此八子便被称为八达,司马仲达为防次子,此人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刘晔如实介绍,他是淮南大族出身,又是汉室宗亲,对天下豪族之事耳熟能详,娓娓道来,让众人对司马懿有了大致的了解。

002倾国之兵() 
待刘晔介绍完司马懿,文远对众谋士嘱咐道:“此人智谋高深,日后碰上这个司马懿,尔等千万不可大意。”

    徐庶、陈宫肃容应诺,而郭嘉则一脸期待的眼神,大概正想着和司马懿较量一番呢!

    说过了司马懿,话题又再次回到了南征上去,打先锋的三个军团虽然败了,并不能打消文远南征的想法,因为又经过这三月的休整,南征的战备工作已经准备完毕!

    北伐中各军团的战斗减员都已经补足,铠甲军旗、粮草辎重一应齐备,在家休整了小半年的士兵士气昂扬,都渴望着能再次上阵。不仅如此,得益于北伐鲜卑的胜利,文远获得了充足的战马来源,文远直属的中央军骑兵规模几乎膨胀了一圈!

    骁骑营的编制从一万五千骑扩充到两万,玄缨卫也因为有黑鹰铁骑的加入一口气扩充至一万人!这些战马都是北伐时缴获或者各部奉献的,总共有两万多匹,装备给骁骑营和玄缨卫之后还有剩余!

    此外,于禁呈报上来的战报关于地方军团战马稀少的问题文远认为相当有道理,他决定除了必要哨骑之外,每个军团直属的骑兵从基础的五百骑扩充至两千骑!射骑都尉一职转职指挥军团骑兵部队,这样就能使河南各军团缺马的现状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且具备强大的机动突击能力!

    这还是一次北伐缴获回来的战马,据甄俨估计,鲜卑平定之后每年能从草原贩回内地的战马将不下万匹!这次北伐之战除了为之后的西征铺平了道路,充足的战马资源为文远带来的利益也是无法估量的!

    中原征战,骑兵一向是平地交战最强大的兵种,谁有用数量众多的骑兵,谁就能掌控战局!纵观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几乎就没有南方政权征服北方统一天下的,其根本原因就是骑兵!在控制了北方几乎全部的战马来源之后,文远当然要将战马列为重点战略物资加以囤积,月前刚刚颁布了法令,不得已任何形式对外走私马匹!而一经发现的,哪怕是只走私了一匹未成年的小马驹,家产都要被全部没收充公!走私者还要被砍下首级!

    这个对外当然是指的江南未被征服的部分,就是要将刘备和孙权手上的马匹来源断去!文远很期待日后是否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日后刘备、孙权手上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骑兵,河北军兵锋所向,敌兵只能龟缩在坚固的城池或者营寨里,只能被动的依靠防御工事阻挡文远的攻击!这种状况就像是历史上的女真骑兵对付明军,明军龟缩坞堡不出,女真人可谓是主动占尽!这样的形势对文远来说当然是美妙的!占据主动的情况下,仗还没打就已经赢了一半了!

    所以这个时候出征,可说是万事俱备!

    众人都期盼的看着文远,等待他下达南征的令谕,郭嘉笑道“主公,您就下命令吧,估计各位将军这会都等得焦急”

    文远眯眼一笑,沉吟一番道:“既如此,河北只留下幽并两个军团守备北方,除了中央军的中军、骁骑、玄缨卫、水师之外,冀州、青州军团也随我此次向南征进,豫、兖、徐三州军团此前兵员减损,限他们三个月补齐差额至于辅兵,就酌情征调配比!”

    听了文远的话,堂中诸将无不露出欣喜的表情,文臣们则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主公这是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大动作啊!加上三州军团,此次出征光是战兵军团就有九个!光战兵人数就有近二十余万人,加上辅兵如果辅兵按照过去一比一过者更多配比的话,此次出征,主公此次动员的兵马差不多有六十万人!几乎可算得上是倾国之力!

    六十万人南征是什么概念?打曹昂是五个打一个,还能有二三十万人在旁边看戏!

    看着众文臣惊讶、呆滞的眼神,文远禁不住一阵成就感充溢于心!六十万啊!历史上又有几人统御过六十万大军?历史上南下荆襄的曹操实际上不才二三十万人?得了荆襄十余万部众,才敢诈称八十三万大军?

    文远口号都已经想好了,也别百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